導航:首頁 > 貸款還款 > 中國第一個互聯網貸款

中國第一個互聯網貸款

發布時間:2022-04-05 14:35:05

Ⅰ 中國第一個使用互聯網的人是誰

錢天白。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先生通過國際互聯網向前西德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穿越長城,走向世界》錢天白先生為我國互聯網創始人。1990年11月28日,他代表CANET在美國的國際互聯網中心正式注冊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他也成為頂級域名CN的行政管理者,標志著中國網路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位置。

錢教授之於中國網路事業,就等同於詹天佑之於中國的鐵路運輸事業。是他,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國正式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是他,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中國的互聯網才能迅速發展到繁榮局面。

(1)中國第一個互聯網貸款擴展閱讀

為了推廣Internet,錢天白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輝煌大事以外,他還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為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員、CNNIC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信息辦安全專家組成員,他為CNNIC的籌備、運行、管理。

我國第一個域名管理政策法規的制定以及我國信息網路的安全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主持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冊並投入正常運行的CANET網路中心。作為我國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負責國際國內網路互連的技術協調工作,同時致力於推動我國國家級科研教育計算機網的規劃建設工作。

Ⅱ 網貸的發展歷程

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台模式引入中國以來,國內P2P網路借貸平台蓬勃發展、百花齊放,迅速形成了一定規模。綜觀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自2007年—2014年大約經歷了4個階段,平台數量、每月成交金額及投資人數量的增長數據可參考下圖:
第一階段 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路借貸平台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互聯網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路借貸模式,其後一部分具有創業冒險精神的投資人隨之嘗試開辦了P2P網路借貸平台。
這一階段,全國的網路借貸平台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台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網路借貸平台初始發展期,絕大部分創業人員都是互聯網創業人員,沒有民間借貸經驗和相關金融操控經驗,因此他們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台上提供個人資料,平台進行審核後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台發布借款標。
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平台與平台之間缺乏聯系和溝通,隨之出現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網路借款平台同時進行信用借貸的問題,最為著名的是天津一個網名叫坦克的借款人,在多家平台借款總額高達達到500多萬,這筆借款最終因逾期成為各個平台的壞賬。
基於以上問題的重復疊加出現,各個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底開始收縮借款人授信額度,很多平台借款人因此不能及時還款,造成了借款人集中違約。以信用借款為主的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11月—2012年2月遭遇了第一波違約風險,此時網路借貸平台最高逾期額達到2500萬,諸多網路借貸平台逾期額超過1000多萬,截至目前這些老平台仍有超過千萬的壞賬無法收回。
第二階段 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平台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路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路借貸平台。同時,一些軟體開發公司開始開發相對成熟的網路平台模板,每套模板售價在3到8萬左右,彌補了這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的創業者開辦網路借貸平台技術上的欠缺。基於以上條件,此時開辦一個平台成本大約在20萬左右,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由於這一階段開辦平台的創業者具備民間借貸經驗,了解民間借貸風險。因此,他們吸取了前期平台的教訓,採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路借貸平台業務基本真實。但由於個別平台老闆不能控制慾望,在經營上管理粗放、欠缺風控,導致平台出現擠兌倒閉情況,2013年投資人不能提現的平台大約有4、5個左右。
第三階段 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的開發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寶店花幾百元就可以買到前期的網路借貸平台模板。由於2013年國內各大銀行開始收縮貸款,很多不能從銀行貸款的企業或者在民間有高額高利貸借款的投機者從P2P網路借貸平台上看到了商機,他們花費10萬左右購買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然後租個辦公室簡單進行裝修就開始上線圈錢。這階段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這階段上線平台的共同特點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這些平台通過網路融資後償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或者投資自營項目。由於自融高息加劇了平台本身的風險,2013年10月份這些網路借貸平台集中爆發了提現危機。
其具體原因分析如下:10月份國慶7天小長假過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台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使這些自融的平台立刻出現擠兌危機,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大約75家平台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第四階段 2014年至今(以規范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這一階段,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ITFIN)創新的態度,並在政策上對P2P網路借貸平台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終關注網路借貸平台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互聯網金融(ITFIN)領域,組建自己的P2P網路借貸平台。
2014年P2P網路借貸平台集中上線期應該在8月份左右,據統計截止4月底全國P2P網路借貸平台每月資金成交量已經超過160億,預計2014年年末月成交量會達到300億左右,平台數量達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資人會達到50萬人左右。
第五階段2015年至今(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向海外市場拓展)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目前國內注冊在案的P2P網貸平台約有2300家。 截至2015年年底,網貸行業的交易額已突破萬億。 盡管數字龐大,但遠遠沒有滿足整個投資市場的需求,網貸行業對於投資需求的開發也還處於初期。為此,行業巨頭盯上了中國巨量的理財市場,為滿足這些海量需求,紛紛開始全球化布局,引入優質的海外資產。 自2013年開始,國內P2P企業新聯在線首涉新加坡網貸市場, 開始了國內P2P企業涉足海外市場的破冰之旅。 2015年開始,國內P2P企業涉足海外市場風潮漸起,行業巨頭紛紛宣布涉足海外P2P市場。國內P2P企業走出國門已成行業趨勢。 巨頭選擇引入海外優質資產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國內的優質資產多數在傳統金融機構手中,網貸企業很難和他們進行資產爭奪。走出國門也是迫不得已。 國內各家相關權威媒體均已關注一新興的行業,對其發展現狀等問題進行調查報導。其中,較為引起關注的有:CCTV—13頻道《網貸亂象調查》、人民日報《網路盤活小額信貸》、CCTV—2頻道《網貸野蠻生長調查》等。
2013年3月29日,CCTV—2頻道播出的《網貸野蠻生長調查》,分別從網貸門檻太低、法律法規不規范、如何定格金融牌照、平台是否涉及非法集資等多個角度對網貸這一新興行業做出了解讀,並對網貸的積極作用予以肯定。其中,相關專家表示:「網貸一方面確實存在社會需求,一方面網貸平台又陷入非法集資和放高利貸的尷尬,對此專家建議要客觀認識網貸平台的作用,其次盡快建立法律法規,相信必將推動網貸這一新興行業向規范化、透明化的方向進一步發展。」
2013年4月3日,CCTV—2頻道在早7點《第一時間》欄目再次播出《網貸野蠻生長追蹤》,對4月1日宣布關閉的眾貸網事件進行了詳細報導,並在節目中采訪了相關投資人,再次對網貸缺乏有效監管提出擔憂,有專家指出,對網貸進行有效監管已經刻不容緩。 行業內人士張海南認為:「因為盡管p2p行業的確處於「無門檻、無監管、無標准」狀態,但整體上說,p2p行業的金融風險與傳統金融體系現有已顯露和潛藏的金融風險相比,具備程度更輕、更分散、更易於自我糾正的基本特徵。作為一種新的投資手段,與傳統的銀行存款、信託、理財產品相比有獨特的優勢。社會應該對此創新金融要有全新認識的同時,也要求行業、政府等相關部門對p2p行業進行適度的監管,在公司設立條件、管理團隊、資金劃轉、投資者資格等方面設立門檻,以保護投資者的投資安全,以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金融穩定。」

Ⅲ 什麼是網路借貸

P2P網路借貸平台,是p2p借貸與網路借貸相結合的金融服務網站。p2p借貸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縮寫,peer是個人的意思。網路借貸指的是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路實現,它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這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
發展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經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中國網路借貸平台已經超過2000家,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擔保機構擔保交易模式,這也是最安全的P2P模式。此類平台作為中介,平台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此類平台的交易模式多為「1對多」,即一筆借款需求由多個投資人投資。此種模式的優勢是可以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由國內大型擔保機構聯合擔保,如果遇到壞賬,擔保機構會在拖延還款的第二日把本金和利息及時打到投資人賬戶。
二、「P2P平台下的債權合同轉讓模式」的宜信模式。可以稱之為「多對多」模式,是一條非典型的道路--P2P的線下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資都是打散組合的,甚至有由宜信負責人唐寧自己作為最大債權人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然後獲取債權對其分割,通過債權轉讓形式將債權轉移給其他投資人,獲得借貸資金。宜信也因其特殊的借貸模式,制定了「雙向散打」風險控制,通過個人發放貸款的形式,獲得一年期的債權,宜信將這筆債權進行金額及期限的同時拆分,這樣一來,宜信利用資金和期限的交錯配比,不斷吸引資金,一邊發放貸款獲取債權,一邊不斷將金額與期限的錯配,不斷進行拆分轉讓,宜信模式的特點是可復制性強,發展快。其構架體系可以看作是左邊對接資產,右邊對接債權,宜信的平衡系數是對外放貸金額必須大於或等於轉讓債權,如果放貸金額實際小於轉讓債權,等於轉讓不存在的債權,根據《關於進一步打擊非法集資等活動的通知》,屬於非法集資范疇。
三、大型金融集團推出的互聯網服務平台,此類平台有大集團的背景,且是由傳統金融行業向互聯網布局,因此在業務模式上金融色彩更濃,更「科班」。
四、以交易參數為基點,結合O2O(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綜合交易模式。例如阿里小額貸款為電商加入授信審核體系,對貸款信息進行整合處理。這種小貸模式創建的P2P小額貸款業務憑借其客戶資源、電商交易數據及產品結構佔得優勢,其線下成立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對其平台客戶進行服務。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Ⅳ 中國P2P網貸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P2P網貸一般指網貸,網貸,外文名是Internet lending,p2p網貸是網路貸款的簡稱,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和商業網路借貸。P2P網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路借貸平台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互聯網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路借貸模式,其後一部分具有創業冒險精神的投資人隨之嘗試開辦了P2P網路借貸平台。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在網路貸款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範風險,為了保障資金安全,防止套路貸等,建議您全面了解清楚後通過自身判斷自主選擇正規銀行或正規貸款平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借貸。

如您有資金需求,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貸款產品,不同的貸款產品貸款要求,利率,辦理流程不同,其中新一貸信用貸款,無抵押,無擔保,手續簡單,審批快,額度3-50萬,年齡要求23-55周歲。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貸款,進行了解及嘗試申請。
應答時間:2021-06-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錢華林的見證中國互聯網的起始

中國互聯網的開創者之一、中科院胡啟恆院士說過這樣一句話:「互聯網進入中國,不是八抬大轎抬進來的,是羊腸小道走出來的。」到2002年6月,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已整整成立五周年。關於CNNIC誕生的故事很精彩,中國互聯網的開拓者們為此經歷了種種艱辛,但人們往往更樂於關注生活在閃光燈下的知識英雄們,對於開拓者的故事卻鮮有耳聞。本報今日編發孫蕊的這篇文章,以紀念中國互聯網的先行者們在網路上跋涉的欣慰與辛酸。
2002年5月29日傍晚時分,錢華林老師騎著自行車走出CNNIC大門,經過他身邊的任何一個路人都不會想到:這位老人是中國互聯網重要的開創者之一,是和「中國互聯網先驅」錢天白並稱「二錢」的錢華林。
「錢天白是個非常好的人。」錢華林在回憶起已經去世的錢天白時說。1990年,錢華林想到美國注冊.CN這個域名,結果發現.CN域名被一個叫T.B.Qian的人注冊了。T.B.Qian就是錢天白,後來,錢天白是.CN域名的行政聯絡官,而錢華林是技術聯絡官。
錢華林從1980年就開始研究網路,到現在已經是22個年頭。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銀行的一筆貸款打算在中關村地區建立起一個「超級計算中心」,把清華、北大和中科院的一些科研院所連接起來,這個「連接」實際上就是中國互聯網的雛形了。錢華林當時在其中負責一些工作。「那時候我還年輕,才40歲出頭吧。」錢老師說:「有時候我早晨4點鍾就會到辦公室來,有時候是早晨4點鍾才離開辦公室回家。」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只有這一批耕耘者,而他們卻做出很大貢獻。例如:美國曾經對中國禁運路由器,他們認為一旦中國有了互聯網將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於是,錢華林等人就自己研製了路由器。而錢天白教授做了中國最早的電子郵件系統。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初期,錢華林老師參與的一個「聯合設計組」曾經工作了半年左右時間,然後寫出了4頁紙的一個報告,這個報告是建設中國互聯網的一些基本原則,例如:以TCP/IP為主;必須用光纜;速度不能低於10兆……現在的人們可能覺得這個報告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報告所體現的設計思想已經非常先進,並且恰好符合目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中國互聯網正是按照這些原則設計的。
當時,.CN域名的根伺服器還放在德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發達國家根本不希望中國有互聯網。胡啟恆、錢華林等人經過多次游說,甚至還發動一些美國科學界的著名人士寫信到白宮,才終於把.CN的根伺服器拿回中國——那是1994年的年初。
這些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前輩奠基了今天的CNNIC,奠基了中國互聯網未來的發展。1997年1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關於聘任胡啟恆等九人為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專家組成員的通知》中,我們可以找到CNNIC奠基人的名單:胡啟恆、錢天白、何德全、曲成義、錢華林、吳建平、劉韻潔、馬如山、張興華。來自幾個科研院所和國家部委的「九人專家組」就是後來的CNNIC工作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至今還在管理著CNNIC的工作。中國互聯網最初的政策就出自他們之手。1997年6月3日,CNNIC在位於中關村的中國科學院軟體園宣布成立,那時中國的互聯網業才剛剛處在起步階段,CNNIC的成立可以說是悄無聲息。但是,在中國互聯網創建者心中,這一天是個十分重要的日子:經過種種艱辛努力,中國終於有了互聯網,中國終於可以在有組織、有管理的情況下發展互聯網事業。
在中國科學院綠樹如茵、寧靜祥和的大院內,每天都有一位騎著自行車上下班的普通人,謙和的外表、溫和的微笑,他就是中國互聯網重要的開創者之一,和錢天白並稱「二錢」的錢華林。
從互聯網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進入中國,到如今有6800萬網民觸及社會的各個角落,互聯網不過發展了短短十來年的時間。錢華林則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2003年6月12日,當國際互聯網路名字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通知錢華林被評為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時,錢華林意識到,自己的擔子更重了。因為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一種榮譽,更代表著一個國家在國際互聯網中地位的提升。這是中國專家第一次進入全球互聯網最高決策機構的管理層。長期以來,ICANN的理事職位一直由歐美日等互聯網發達國家的代表擔任。中國作為網民人數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大國,卻在ICANN會議上一直沒有足夠的發言權。
「ICANN的決策都是集體參與討論並形成決議的,每一個成員都不只是代表本國或是某個地區、某個單位的利益,相反是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管理好Internet,讓它更穩定、更公平。商業社會也會有很多以大欺小的事情發生。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讓規則更公平、公正和透明。倡導某項只讓我們獲得利益的決議是不應該的,但是卻給了我們參與修正不合理規定的機會和權利。」
1989年,世界銀行貸款支持中國高新技術的一些項目建設,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中科院、清華、北大和中關村地區的研究所組成一個高速網路。1989年開始立項,1990年4月工程啟動,1992年中科院、清華、北大三家區域網基本完成,1993年實現互聯。中關村示範網就是中國第一個互聯網路中國科技網的前身。這個項目由錢華林負責。
中關村示範網建好了,卻發現沒有用。網路上沒有多少信息,也沒幾個人上網。中關村的區域又很小,有時候發個e-mail還不如騎著自行車親自跑一趟省事,使用率不高。
科研人員迫切需要連入Internet,否則中國的科學界就要被世界隔絕。因為過去的科研成果出來以後,要等到在雜志上發表往往都是在半年後了,所以往往是馬上郵寄給世界同行預印件,這樣比較快。錢華林回憶以前一年能收到3000多份的預印件。而有了Internet以後,再想看國外的科研成果,人家都已經放在網上了,也不會再給你寄。所以國內科研人員看到的,基本都是雜志上刊出的已經發表了半年的研究成果。有一次,理論物理研究所做出一個研究成果,比以色列早做出來。以色列方面馬上在網上發表了,我們卻要等預印件出來以後,再寄出去,發表比他們晚了幾天。這樣的結果不僅對科學家本人是個打擊,而且也讓國家遭受損失。
與國外聯網勢在必行。但無論從經費上、信道上、手續上都有很多困難,更重要的是美國當時不願意讓中國連進來。1992年6月,錢華林到日本開Internet年會,見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負責國際聯網的主管,他說因為美國國防部門、政府部門都聯在裡面(當時的網是ARPAnet),他們擔心機密外泄,只有解決他們的顧慮才有可能。科學是無國界的,很多國外的科學家幫助中國呼籲,不斷給白宮寫信。而錢華林他們則要一個一個部門的說服。1993年Internet年會在舊金山召開,錢華林再次見到那位負責人。會後有個國際網路協調委員會的會議,關於中國加入聯網的議題,得到了各國科學家的一致贊成。讓錢華林感動的是,美國某大學的一個系主任並沒有參加該年會,但他專門從家鄉趕到舊金山,陪了錢華林三天,找Internet一些資深的專家和管理方面的官員,做說服工作。
經過爭取利用一切有可能利用的機會。這樣到了1993年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來信了,同意中國聯進Internet。1994年初,正值中美雙邊科技聯合會議召開之際,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官員見面,正式敲定了此事。
1994年4月20號,中國與國際的64K Internet信道開通了,標志著中國正式聯入了國際Internet。但由於沒有域名,國外向中國發e-mail很困難,還只能用IP地址發。
北京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的錢天白教授早在1990年10月就在國際互聯網路信息中心(InterNIC)的前身DDN-NIC注冊登記了我國的頂級域名.CN,國內通過X.25網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聯接,再聯到Internet。國內科學家只能用這台機器收發E-mail。這樣做是非常昂貴的,信息送出去要付錢,收進來也是我們發起一次呼叫,才能送進來。當時1K字的信息要7元錢(現在只有幾厘錢)。發信息時還好辦,值得發就發。收信息就難以控制了,當時美國人、歐洲人發e-mail已經很便宜甚至免費,有什麼消息順便就捎過來了,而我們不收不知是否重要,收回來卻發現很多信息不重要,但錢已付了。
中國的國際信道開通之後,問題迎刃而解,錢華林和錢天白,以及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聯合向ICANN說明了情況,申請把.CN的域名伺服器從德國移了回來。1994年5月21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的設置。由中科院網路中心負責.CN頂級域名的注冊和維護工作。當時錢華林擔任.CN域名的技術聯絡官,錢天白任行政聯絡官(現由錢華林兼任)。1997年6月3日,國務院信息辦正式頒發公文由中科院網路中心運行.CN頂級域名。隨著我國互聯網的發展.CN的注冊數幾乎一年翻一番,與國內互聯網用戶數保持同步的發展速度。
有了這第一個國際信道出口以後,很快中國電信、中國教育科研網立項開通,使得連入Internet的成本迅速下降。1995年5月電信開始籌辦CHINANET。次年1月,全國骨幹網建成並正式開通。教委也於1994年底立項,1995年12月,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通過國家計委組織的驗收。金橋網也於1996年9月正式宣布開通。加上最早的中國科技網,這是我國最早的四大網路。現在已經發展到九個網路了,聯通、移動、長城、網通、國家經貿委的網路也陸續建成。
錢華林從事的是一個超高速發展的行業,行業的發展總是快過預期。他從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時間也不允許他停下來考慮這些。
一切都在快速變遷。錢華林1940年12月出生在上海郊區寶山縣,原來屬於江蘇省。現在錢華林出生的那個鎮都搬遷了,因為現在那裡是全國最重要的鋼鐵基地--寶鋼。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都沒什麼文化,可是他從小成績就非常優秀。從初中開始,錢華林靠學校助學金的支持,一直念到大學。後來錢華林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他選的是計算機專業,科大是當時全國唯一有計算機專業的大學,錢華林是第三屆學員。當時數學系的系主任是科學家華羅庚,是錢華林最崇拜的人。
1965年從科大畢業後錢華林被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那時計算機進口沒有開放,從國外只能買到低檔次計算機。為了國家的需要,中科院著手自己研發。幾年時間里,錢華林參加了多台集成電路計算機的設計。當時計算機的每個零部件都是他們自己製造的,包括CPU。
從1975年起,錢華林開始關注網路,研究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美國學術界對中國開放以後,錢華林於1980年2月到了美國。到喬治亞理工學院時,錢華林是那裡的第三個中國訪問學者,從事網路方面的研究。除了聽一些課程外,就是整天泡在圖書館里,看那些恨不得一下全看完的書。在美國的學習讓他深有啟發。
後來聯想成立時錢華林也是其中的一員,但由於負責中關村示範網項目,錢華林沒有走上商業的道路。

Ⅵ 2022互聯網有哪些貸款平台

有不少網友在選擇網路貸款時,非常注重該平台的效率▪⋅如果說在提交了資料以後發現,還需等待數個工作日才可以到賬,這並不能夠滿足人們對資金的急迫需求。但是平安好貸,具備了放款速度快以及門檻低的特點,只要所提供的資料沒有作假成分,最快可實現一小時迅速到賬,非常快捷高效。

Ⅶ 互聯網在中國是什麼時候興起的

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7-01/11/content_5593729.htm 1. 1986年,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實施的國際聯網項目--中國學術網(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簡稱CANET)啟動,其合作夥伴是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內正式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並於9月14日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這封電子郵件是通過義大利公用分組網ITAPAC設在北京側的PAD機,經由義大利ITAPAC和德國DATEX―P分組網,實現了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連接,通信速率最初為300bps。 3. 1988年初,中國第一個X.25分組交換網CNPAC建成,當時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武漢、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4.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網採用胡道元教授從加拿大UBC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進的採用X400協議的電子郵件軟體包,通過X.25網與加拿大UBC大學相連,開通了電子郵件應用。 5. 1988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採用X.25協議使該單位的DECnet成為西歐中心DECnet的延伸,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程連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信。 6. 1989年5月,中國研究網(CRN)通過當時郵電部的X.25試驗網(CNPAC)實現了與德國研究網(DFN)的互連。CRN的成員包括:位於北京的電子部第15研究所和電子部電子科學研究院、位於成都的電子部第30研究所、位於石家莊的電子部第54研究所、位於上海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位於南京的東南大學等單位。CRN提供符合X.400(MHS)標準的電子郵件、符合FTAM標準的文件傳送、符合X.500標準的目錄服務等功能,並能夠通過德國DFN的網關與Internet溝通。 7. 1989年10月,國家計委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國內命名為: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世界銀行命名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簡稱NCFC)正式立項,11月,該項目正式啟動。NCFC是由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中的一個高技術信息基礎設施項目,由國家計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教委配套投資和支持。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持,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實施。當時立項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科院三個單位的合作,搞好NCFC主幹網和三個院校網的建設。 8. 1990年11月28日,錢天白教授代表中國正式在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並且從此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從此中國的網路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由於當時中國尚未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聯接,中國CN頂級域名伺服器暫時建在了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9. 1991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採用DECNET協議,以X.25方式連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實驗室,並開通電子郵件應用。 10.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戶舉行的INET'92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錢華林研究員約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際聯網部負責人,第一次正式討論中國連入Internet的問題,但被告知,由於網上有很多美國的政府機構,中國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礙。 11. 1992年 12月底,清華大學校園網(TUNET)建成並投入使用,是中國第一個採用TCP/IP體系結構的校園網,主幹網首次成功採用FDDI技術,在網路規模、技術水平以及網路應用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12. 1992年底,NCFC工程的院校網,即中科院院網(CASNET,連接了中關村地區三十多個研究所及三里河中科院院部)、清華大學校園網(TUNET)和北京大學校園網(PUNET)全部完成建設。 13. 1993年3月2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的國際衛星信道接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專線正式開通。專線開通後,美國政府以Internet上有許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種資源,不能讓社會主義國家接入為由,只允許這條專線進入美國能源網而不能連接到其它地方。盡管如此,這條專線仍是中國部分連入Internet的第一根專線。專線開通後,國家基金委大力配合並投資30萬元,使各個學科的重大課題負責人能夠撥號連入高能所的這根專線,幾百名科學家得以在國內使用電子郵件。 14. 1993年3月12日,朱鎔基副總理主持會議,提出和部署建設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簡稱金橋工程)。 15. 1993年4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網路專家調查了各國的域名體系,提出並確定了中國的域名體系。 16. 1993年6月,NCFC專家們在INET'93會議上利用各種機會重申了中國連入Internet的要求,且就此問題與國際Internet界人士進行商議。INET'93會議後,錢華林研究員參加了CCIRN(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Intercontinental Research Networking)會議,其中一項議程專門討論中國連入Internet的問題,獲得大部分到會人員的支持。這次會議對中國能夠最終真正連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7. 1993年8月27日,李鵬總理批准使用300萬美元總理預備費支持啟動金橋前期工程建設。 18. 1993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任主席。 19. 1993年12月,NCFC主幹網工程完工,採用高速光纜和路由器將三個院校網互連。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個互聯網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子被貸款公司開走怎麼辦 瀏覽:863
貸款逾期還款利息怎麼計算 瀏覽:874
我的徵信花了網貸還好貸款嗎 瀏覽:545
被騙網路貸款1000元自己花600元 瀏覽:374
中國銀行信用卡貸款利息 瀏覽:128
買房子付了錢對方有貸款不還 瀏覽:410
青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 瀏覽:809
交了首付後貸款不還開發商還了 瀏覽:421
提前畢業貸款利息怎樣支付 瀏覽:558
豐收互聯貸款合同消失 瀏覽:423
貸款利息是商業銀行流動性來源有 瀏覽:513
專利貸款擔保合同範本 瀏覽:774
優盛網路科技貸款 瀏覽:705
貸款炒股票銀行會同意嗎 瀏覽:553
70萬貸款逾期2月黑名單 瀏覽:654
什麼叫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瀏覽:951
因為父母貸款沒還妻子要和我離婚 瀏覽:811
有沒有交了首付不能貸款的 瀏覽:330
大學生貸款逾期起訴 瀏覽:594
信用卡逾期銀行抵押貸款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