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還款 > 中國商業銀行貸款總量

中國商業銀行貸款總量

發布時間:2022-04-25 21:15:10

『壹』 求當前我國四大商業銀行房地產信貸的數據

四大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 四大銀行的住房貸款利息和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現在主要有一個判定標准:城市發展情況和住房供給情況 這是因城市而異的,但現在利息大都是:5.6-6.0,辦理按揭貸款唯一套的最大額度為70%.第二套住房最大貸款額度為50-60%按揭貸款年限最高為三十年. 地產開發商貸款利率一般為6.12-6.57.貸款年限一般為1-5年.貸款額度為總投資額的40%-60%.一般為50%,至於他們各自在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的壞賬比例以及四大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這些都無從說起,他們也不會向外界透露,你只有通過訪談去了解. 他們的資本結構我也不太了解,但四大商業銀行有如下銀行業務: 一、貸款業務 二、投資業務 三、票據和貼現業務 四、存款業務(商業銀行負債業務) 五、同業拆借業務(商業銀行負債業務) 六、債券結算業務 七、代理業務 八、銀行卡業務 九、國際結算業務 知道的只有這么多,不知道能不能幫你,雖然不怎麼樣,但是應該還有點用吧!

『貳』 中國信貸市場特徵

中國消費信貸:發展特徵

塗永紅 王宇 布魯斯.L.雷諾德/文

特徵1:增長速度快,規模不斷擴張

截至2003年末,中國消費信貸余額已從1998年的172億元增加至15732.6億元(見圖1),5年間規模增長了90倍,年平均增速達到112%。1998年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高達326%,隨著貸款余額的增長,消費信貸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2003年下降到47.5%。

在這樣的高速增長支撐下,消費信貸在銀行信貸資產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見圖2)。其中,個人消費信貸發展最早的中國建設銀行這一比重最高,為17.1%,而消費信貸余額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這一比重為12.2%。目前,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各家銀行紛紛將消費信貸業務從原來的信貸業務中獨立出來,設立了零售業務部、個人金融部、住房信貸部、銀行卡中心等,專門從事和管理各類消費信貸。

特徵2:品種豐富,結構體系日趨完善

中國消費信貸初步形成了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體、汽車消費貸款、綜合消費貸款、教育助學貸款等多種貸款品種組成的貸款業務體系。中國消費信貸結構的主要特點為:

(1)消費信貸中個人住房信貸占絕對比例。

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顯示,2003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11779.74億元,同比增長了42.46%,是1998年的27.64倍。這6年間,個人住房貸款占消費信貸的比重平均超過75%。由於住房貸款的期限較長,更主要的是個人還款意識普遍高於企業,所以個人住房貸款的壞賬率非常低,只有0.5%。

因此, 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中最受重視、同時也是市場競爭最激烈的產品。2003年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余額總計12.358億元,其中,住房貸款9.780億元,占整個消費貸款余額的79.14%。

(2)汽車消費信貸成為僅次於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信貸品種。

目前,提供汽車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主要有商業銀行、汽車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中國加入WTO後,在汽車價格下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推進下,汽車消費大幅度攀升,而且貸款購車比例達20%以上,有力地激活了汽車消費市場。2001年,全國汽車消費信貸余額為436億元,到2002年末,已上升到了945億元。2003年春夏之交肆虐的SARS,極大地刺激了汽車消費信貸,該年末,汽車消費貸款余額超過1800億元,幾乎比上年增加了1倍。

(3) 信用卡消費信貸金額較小,但是發展勢頭良好。

銀行卡消費信貸功能一直未被中國大多數人接受。例如:銀行卡總發卡量從1994年的842.61萬張增長到2002年的49651.95萬張,同期,總交易額從5204.86億元增加到115601.85億元;發卡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6.45%,交易額年均增速高達47.34%。但是與發卡量的快速增長相比,銀行卡消費金額卻非常小,2002年其消費金額只佔總交易額的1.62%,作為消費額一部分的消費透支額所佔比例更小。在中國的銀行卡中,主要被作為電子貨幣,行使轉賬、存取現金功能的借記卡占絕對優勢,2003年第3季度末,在總共發行的6.14億張銀行卡中,借記卡有5.8813億張,占銀行卡總數的95.8%,而具有消費信貸功能的信用卡(即貸記卡)僅有0.2587億張,只佔4.2%。

不過,2003年SARS出現後,基於安全考慮,人們更願使用快速、清潔的銀行卡,許多人開始利用信用卡的消費信貸功能,信用卡業務出現了較快增長,全年貸記卡發行量約為480萬張,同比增加了325萬張,增幅達209%,卡均交易額約為7400元人民幣,遠遠高於借記卡。

(4)助學貸款份額較小,發展緩慢。

1999年至2001年,已累計發放了國家助學貸款14.4億元,共計扶持了37.9萬名學生就學讀書。助學貸款余額已達32億元(其中國家助學貸款為13億元、一般助學貸款余額為19億元)。截至2004年2月末,助學貸款余額為71.8451億元(其中國家助學貸款52.0614億元)。

特徵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城鄉差異較大

- 各地區發展不平衡

由於消費信貸政策的規定,中國金融機構發放的住房貸款主要限於該機構所在地,因此,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差異造成消費信貸發展的不平衡。許多全國性商業銀行都明確表示,其消費信貸的發展重點應集中在沿海、沿江等發達地區。截至2000年11月底,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福建5省(市)消費信貸余額合計為1921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比重的61%,其它省市僅僅佔39%。在消費信貸品種方面,地區差異也很大,西部有些地區至今還沒有開辦國家助學貸款業務,相當多的學生得不到助學貸款。

- 各金融機構之間發展不平衡

無論是消費信貸規模還是發展速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處於領先地位,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消費信貸總規模中的比例很小。

截止到2002年底,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合計為8886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之比為85.6%,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所佔比例只有14.4%。截至2003年11月,中國個人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已達到1800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總份額的81%,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份額只佔19%。中國銀行的消費信貸市場份額增幅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首,全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939.43億元,新增消費信貸余額同比增長36%。

- 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多為空白

中國有8億多農民,消費信貸在農村的廣闊發展空間是顯而易見的,某市農戶的抽樣調查顯示,有70%的農民對消費信貸有迫切需求。但是,目前消費信貸還是主要集中在城市,對中國部分縣的調查表明,消費貸款總量中,縣城中的消費貸款佔90%強,而農村中的消費貸款不足10%。

-

數據來源:

程建勝、劉向耘 發展消費信貸,促進消費增長 2003.7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個人消費信貸市場調查報告

粟勤,汽車信貸市場的問題與出路 汽車工業研究 2004.4

《2004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載中國銀聯網站

2003年3季度《中國銀聯季度產業發展態勢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 中國消費信貸發展報告 2002.3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計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

『叄』 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

根據《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分析,作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國內首批民營銀行試點何時「出籠」,則被頻頻提及。就在千呼萬換之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回應說,目前已確定5個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分別由參與設計試點方案的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復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參與試點工作。業內預計將會有5家民營銀行在年內成行。

就在稍早之前,一個余額寶已經令傳統銀行「如臨大敵」,紛紛聯手「剿殺」而後快,而如今民營資本獲批進入金融領域,更是讓傳統銀行業雪上加霜,這無疑會給當前傳統銀行業和傳統監管方式帶來「極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傳統民間資本外,這次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金融巨頭也參與到民營銀行試點中來。筆者認為,馬雲曾經立誓要「做攪局的鯰魚,改變銀行」的豪言恐不幸成為現實,傳統銀行業唯有絕地反擊,已別無他法。

『肆』 我國商業銀行有那些

1、大型商業銀行

這里是指工、農、建、交、中等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其總資產為整個銀行系統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可以說,規模非常龐大,每年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到這五家銀行工作。


2、股份制銀行

國內共有 12 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 廣發銀行、 平安銀行、 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恆豐銀行股、浙商銀行和渤海銀行,這12家銀行每年也會對外招聘工作人員。


3、城市銀行

基本上,每個地區都會有一家本地的城市銀行,比較有名的是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這類銀行數量非常多。

4、農村信用社

農村信用社遍布各個鄉鎮,基本上是以縣級為一個機構,是農村最大的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為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很多農村信用目前都紛紛改制,比如成都農商銀行,就是以前的成都農村信用社。

『伍』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及對策分析

近年來,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商業銀行經營穩健。在2020年,商業銀行重點關注風險能力,凈利潤5年來首次負增長,而綜合風險管理能力方面成效顯著。

整體經營良好,凈利潤首次下降

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14-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從130.8萬億元增長至232.34萬億元,持續平穩發展。

截至2020年末,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長至265.79萬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4.40%,發展態勢良好。

——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

『陸』 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總資產

您好

2005年 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佔55%

2005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由169320.5億元增至191532.2億元,增長13.1%,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各項負債由162146.2億元增至 183695.2億元,增長13.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的總資產達45857.42億元
中國銀行是中國的第三大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為47400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總資產達6.4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業務覆蓋傳統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領域,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機構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目前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仍居領先地位。根據2003年英國《銀行家》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銀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銀行。

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在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房地產金融、工程造價咨詢、項目融資、貿易融資、投資咨詢、財務顧問等傳統業務領域中擁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營銷渠道,先後開辦了代理性、擔保性、咨詢類和基金託管等中間業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開發銀行卡和網上銀行等新產品。產品種類已從以往存款、貸款和結算發展到目前銀行卡類產品、電子銀行類產品、代理業務類產品、資金類產品等十幾大類,數百個品種。建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跨越傳統業務和服務領域,藉助科技與網路優勢向更新的領域拓展。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 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謝謝

『柒』 中國工商銀行概況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2006年是中國工商銀行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工商銀行)首開先河,A+H同步發行上市成功,創下了全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被國際媒體和金融業譽為「世紀招股」。公開發行上市標志著中國工商銀行完成了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到股份制商業銀行,再到國際公眾持股公司的歷史性跨越。本次A+H首次公開發行的總規模為556.5億股(包括代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出售國有股權81.4億股),占擴大後總股本的16.7%;募集資金總額達到人民幣1,732.3億元(包括代收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出售國有股權的應得資金凈額人民幣246.7億元),是全球有史以來融資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其中H股發行規模1,249.5億港幣,A股發行規模466.4億元人民幣,分別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H股和A股發行項目。公開發行上市後,中國工商銀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總股本334,018,850,026股。
通過發行上市,中國工商銀行的資本實力和國際市場形象得到了明顯提升,至2006年末,資本凈額達到5,308.05億元,核心資本凈額達到4,620.19億元,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4.05%和12.23%;總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與亞洲最大的上市銀行,並躋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銀行。

一、概況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通過16,997家境內機構,98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過241萬公司銀行客戶和1.7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發行上市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戰略轉型和各項業務的創新發展,全行盈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06年集團稅後利潤在連續三年保持高增長的情況下,同比增長30.3%,達到493.36億元(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稅後利潤498.80億元,同比增長31.2%)。主要原因是營業凈收入增加165.11億元,增長10.2%。所得稅費用下降11.3%,重組及上市相關稅收優惠降低了銀行的實際稅率。由於稅後利潤的強勁增長,在股本募集數額較大的情況下,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5.16%,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0.71%,較上年上升0.05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保持在36.0%的較好水平。
2006年末,總資產余額75,091.1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518.79億元,增長16.3%。從結構上看,各項貸款凈額占總資產的比重47.1%,持續下降2.5個百分點,證券投資凈額佔比38.1%,上升2.4個百分點,其他資產佔比14.8%。2006年末,各項貸款余額36,311.7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416.18億元,增長10.4%,增長平穩;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繼續保持雙降態勢,其中不良貸款1,377.45億元,不良貸款率3.79%,下降0.9個百分點;貸款損失准備余額971.9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70.56%,上升16.36個百分點。證券投資凈額28,620.60億元,同比增加5,547.26億元,增長24.0%,主要來源於債務工具投資凈額的增加。其中央行票據增加2,557.59億元,增長50.6%,政策性銀行債券投資增加747.62億元,增長24.4%。
年末,總負債余額70,376.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414.30億元,增長13.6%。其中,存款增加6,145.57億元,占負債新增額的73.0%,依然是資金來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入和拆入款項增加1,674.08億元,增長71.9%,增幅較大主要受年底新股發行影響。

二、公司銀行業務
2006年,為進一步提升公司銀行業務的競爭力,中國工商銀行根據客戶分類營銷與建立流程銀行的要求,調整總行部門設置以加強前台營銷能力,加快分行組織扁平化,構建分層營銷體制。加快實施公司銀行業務綜合化營銷戰略,在鞏固公司存貸款業務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投資銀行、現金管理、公司理財、企業年金、金融衍生產品等新興高端公司銀行業務。
實施積極穩健的公司貸款增長戰略,在保持中國最大公司信貸銀行地位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行業結構、區域結構、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了國內貿易融資等系列產品。截至2006年末,境內公司類貸款余額25,307.32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69.7%,同比增加2,533.36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增加597億元,銀團貸款增加249.99億元。境內公司存款28,381.85億元,增長14.3%;占存款余額的44.7%。
繼續加強在代理保險、資產託管、現金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的銀保合作,與國內外22家保險公司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首家推出「網上保險」服務。穩步推進銀證、銀期在融資、結算、代理、存管等方面的業務和產品創新,與129家證券公司、162家期貨公司開展業務合作。提升銀行同業合作水平,與國內60家銀行機構正式建立了代理行關系,支付結算代理業務和代理清算業務規模繼續擴大。拓展銀政合作空間,「銀財通」、「銀關通」、「網上銀財通」和「銀稅通」業務已成為市場優勢品牌。
繼續保持在人民幣清算結算和現金管理業務上的領先優勢。2006年末,擁有現金管理客戶31,408家,增長78%,其中包括入圍2006年《財富》五百強的15家中國大陸企業(不含銀行)中的11家。榮獲《亞洲貨幣》「2006年中國最佳人民幣現金管理銀行」。年末,對公人民幣結算金額為26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0%。
中國工商銀行為公司銀行客戶提供包括信用證業務、外匯匯款、外匯托收等多元化的外匯服務。2006年積極開展國際結算個性化創新與衍生服務創新,整合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產品,設計出10項產品組合應用方案。國際結算業務處理實現全程電子化操作和管理,並在總行設立國際結算單證中心,服務效率進一步提高。2006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3,996億美元,增長36.5%,其中境內機構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902億美元,增長29%。
積極探索投資銀行與傳統銀行業務的互動發展,穩步發展企業理財咨詢和資信服務等基礎類業務,重點開拓以重組並購、結構化融資、銀團貸款安排承銷、間接銀團、企業上市顧問等為代表的品牌類業務,積極發展短期融資券、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2006年,作為短期融資券主承銷商,為19家企業發行了23期、總額為463.40億元的融資券。常年財務顧問業務管理系統投入使用,業務管理效率不斷提高。中國工商銀行擔任財務顧問的寶鋼集團收購八一鋼鐵項目被《當代經理人》雜志評為「2006年十大戰略並購事件」。
繼續保持國內託管市場領先地位。截至2006年末,託管資產總額4,634億元,增長117.3%;其中,託管證券投資基金資產2,684億元,託管基金份額市場佔比32.13%;託管保險公司、企業年金等委託資產1,847億元。託管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4家,新增1家;率先提出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業務託管運作方案,成功託管運作基金公司類、銀行類、保險公司類首隻QDII產品,並成為國內最大的QDII託管銀行。2006年,蟬聯《環球託管》雜志「中國最佳託管銀行」,榮獲香港《財資》雜志「中國最佳託管銀行」。
貴金屬業務穩步發展。2006年,新推出黃金質押貸款業務和代客黃金夜市交易業務。截至年末,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清算量632億元,市場份額為50.8%,在中國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
企業年金業務快速增長。截至年末,正式簽約年金客戶新增303家,管理個人賬戶新增121萬戶,託管年金基金新增43億元。

三、個人銀行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個人銀行客戶基礎,主要業務在國內保持領先地位。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06年末,個人貸款和存款余額均列中國商業銀行之首,市場份額分別為15.0%和19.7%。
年末,個人存款余額33,143.50億元,增加2,080.52億元,增長6.7%。由於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和資本市場活躍對存款的分流,個人存款增幅趨緩。全面實施「個人信貸業務營銷標准化工程」;推出直貸式個人住房貸款等新產品;推出提升個人信貸業務服務十項措施;積極穩健發展個人經營貸款,成為個人貸款業務新的增長點。截至年末,境內個人貸款余額5,761.09億元,增加610.67億元,增長11.9%。
2006年在個人理財業務的帶動下,個人中間業務快速增長,實現個人凈手續費及傭金收入94.89億元,比上年增長58.3%。2006年發行各類本外幣個人理財產品合計754.9億元,增長2.98倍,成為首家正式向境內居民推出代客境外理財服務的中國商業銀行;全年共計代理銷售個人理財類產品3,207億元,增長98.3%,主要包括代理政府債券和開放式基金產品的發行與交易以及銀行保險代理業務。代理銷售憑證式國債市場佔比31.2%,為最大分銷行,試點代理發售儲蓄(電子式)國債市場佔比42.18%;代理銷售開放式基金總量1,973億元,增長2.8倍,並在國內率先推出「基金定投」業務和首隻外幣基金;在國內率先實現集中式銀保合作模式,全年代銷的銀行保險產品保費總計459億元,增長46%。理財金賬戶服務全面升級,截至年末,擁有理財金賬戶客戶236萬戶,增長25.5%;客戶經理中擁有2,078名金融理財師,居國內同業領先地位。改進匯款業務功能,推出漫遊匯款、異地外幣匯款等新功能,2006年實現個人結算業務量8.52萬億元,增長19.3%。
2006年,銀行卡消費額、跨行交易量同業佔比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年發卡量18,863萬張,增長29.9%;年消費額3,700億元,增長53.5%。其中,信用卡發卡量1,047萬張,年消費額1,050億元,為國內最大的信用卡發卡行。全年實現銀行卡中間業務收入32.28億元,增長37.6%。相繼推出2006世界盃主題卡、歐元信用卡、牡丹運通商務卡、牡丹銀聯卡等新產品,成為國內信用卡品牌最齊全的發卡行之一。

四、資金業務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境內機構累計融出人民幣資金43,256億元,累計融入人民幣資金4,542億元,受宏觀調控及新股申購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市場利率在相對較高水平上起伏。外幣方面,貨幣市場交易量達6,050億美元。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人民幣債券交易賬戶共完成交易量1.44萬億元,增長6.7倍,增長迅速。人民幣銀行賬戶債券投資余額26,171.83億元,增加4,414.52億元,無不良資產。其中中短期債券繼續保持主體地位,品種結構基本穩定。外幣債券投資余額277.93億美元,增加146.19億美元。
2006年新推出人民幣利率互換業務。全年代客外匯資金交易業務額1,954億美元,增長36.5%,其中,結售匯業務量1,462億美元,市場佔比12%,位居第二。人民幣記賬式櫃台債券交易量20億元,市場佔比47%,排名第一。

五、分銷渠道
中國工商銀行不斷優化網點資源配置,截至2006年末,在境內擁有16,997家機構,包括總行、30個一級分行、5個直屬分行、383個二級分行、29個一級分行營業部、3,068個一級支行、13,412個基層營業網點以及69個其他機構。其中基層營業網點包括3000多個理財中心。在境外擁有98家分行、子銀行、代表處和網點。
中國工商銀行通過互聯網、電話或行動電話、自動櫃員機和自助銀行中心,為公司和個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電子銀行服務。2006年末,電子銀行客戶數達4,984萬戶,增長42%;業務筆數佔全行業務總筆數的30.1%,提高了4.2個百分點;交易量45.2萬億,增長50.6%;業務收入6.93億元,增長64.6%。截止2006年末,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數和企業網上銀行客戶數分別增長56.5%和86.2%,達到2,325萬戶和60萬戶,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年交易額195億元,增長67.5%,網上銀行榮獲《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網路應用創新獎」、《環球金融》雜志「亞洲最佳投資管理企業網上銀行」稱號,第四次蟬聯該雜志評選的「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稱號;電話銀行業務推出了電話在線支付(BTOC)、代客交易等新產品,境內分行一體化電話銀行系統擴展到33家;自助銀行中心和自動櫃員機總數分別達到2,704家和19,922部,分別增長了84%和9%。

六、境外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業務遍及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在香港、澳門、新加坡、東京、首爾、釜山、法蘭克福和盧森堡設有分行;在香港、倫敦、盧森堡和阿拉木圖設有控股機構;在紐約、莫斯科和悉尼設有代表處。截至2006年末,境外機構達98家,與117個國家及地區的1,266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境外分行和控股機構的資產總額達26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26%。
2006年12月30日,與印尼Bank Halim Indonesia股東簽署了收購協議,將收購該行90%的股份。本次收購是中國工商銀行完成的首次跨國銀行收購,也是第一次以收購方式進入國外市場。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工銀亞洲」)是中國工商銀行目前最大的境外業務主體,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個人理財服務、全面的商業和企業銀行服務,在銀團貸款和結構性貸款方面扮演著香港市場領跑者的角色,並基本建立起了覆蓋全港主要商業地段和潛力地段的分行網路體系。截至2006年末,工銀亞洲總資產達1,463.92億港元,在其本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聯交所公開上市的香港注冊銀行之中,工銀亞洲的總資產排名第六,凈資產110.85億港元,2006年股東應占盈利為12.46億港元。

七、信息科技
中國工商銀行的信息科技體系進一步完善,應用產品不斷豐富,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信息系統運行安全穩定。2006年獲得《銀行家》「全球銀行網路應用創新獎」,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評選的「2006中國信息化建設年度優秀企業」。
按照業務線對核心應用系統進行重構,降低數據集中後的運行風險,同時加快了產品的研發速度。全年共完成應用類新項目開發173個,對原有項目功能優化365個。2006年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22項,其中2項專利申請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對網上銀行數據進行加密、認證方法」獲得了發明專利授權。截至年末,擁有的專利數量達到58項。
個人信貸管理、會計風險監控等系統在全行推廣完善,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水平不斷提高。
完成了海外數據集中系統的異地災備工程,海外分行首次實施業務級災難恢復應急演練。

八、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結構。
中國工商銀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了由本行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形成了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高級管理層之間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工作機制。董事會下設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等五個專門委員會;監事會下設監督委員會。為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制定了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授權方案和董事會對行長授權方案,調整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的職責和成員結構,實行首席風險官制度,補選職工監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權計劃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與境內外投資者加強溝通和戰略合作的途徑,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二)人力資源管理。
深化人力資源管理和激勵約束機制改革,構建以崗位為基礎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引入經濟增加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建立績效工資分配機制;繼續完善差異化薪酬體系;全面建立企業年金制度。2006年全行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4萬期,194萬人次,人均受訓9.43天。開展了領導力培訓、金融風險管理師(FRM)人才培訓等項目,試行員工崗前培訓制度,投產開通了外網遠程教育系統。推進總行、分行機構改革,自上而下地啟動了全行部分主要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結構調整工作,重組了總行公司銀行業務、資金業務、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職能部門。

九、風險管理
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實施組織機構改革和風險管理流程再造,清晰分離了前、中、後台職能,設立了首席風險官,著力於構建相對集中和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
(一)信用風險管理。
深入推進信貸業務集約化經營管理,提高授信審批決策層次,構建獨立集中的信貸業務風險控制體系。繼續完善公司法人客戶信貸政策,從區域、行業、客戶、產品等方面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積極推進小企業信貸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實施差別化的小企業信貸政策。完善個人信貸管理系統,啟動「個人信貸審批系統項目」,進一步強化個人信貸資產質量五級分類制度。對公司貸款資產質量實施12級分類管理,實現計算機系統自動初分。
(二)流動性風險管理。
將二級及以下分行的資金集中到一級分行進行全額集中配置管理,通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引導分行調整資產負債期限結構。應用一系列參數每日監控流動性頭寸、全行現金、存放央行和其他銀行的現金以及其他生息資產的金額和結構,監控流動性比率以符合法規及內部要求。
(三)市場風險管理。
分離中台對市場風險敞口的監控功能與資金業務的前台交易。採用一系列利率風險管理的核心指標、利率敏感度缺口分析標准以及利率風險管理指引,建立適應市場化進程的利率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四)操作風險與內部控制。
不斷完善操作風險管理架構、制度平台和技術手段,在全行推廣實施《操作風險管理手冊》,2006年全行發案率及涉案金額控制在歷史最低水平。

『捌』 如何看待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持續「雙升」

一、不良貸款現狀 所謂銀行不良貸款,主要指銀行不能正常收回或無法收回的的貸款。我國銀監會採用國際上通用的五級分類法對貸款進行分類,即次級貸款類、可疑貸款類、損失貸款類,2007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684.2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6.17%,其中次級貸款余額2183.3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1.06%,可疑貸款余額4623.8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25%,損失貸款5877.1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86%.銀監會成立以來,一直把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和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利用撥備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的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礎上全年呈持續下降趨勢。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萬億2,684.2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較之上年末1萬億2,549.2億元人民幣的數據略有攀升。分機構看,外資銀行不良貸款比例最低,為0.46%;其次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為2.15%;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來自由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2.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三、不良貸款的清收辦法 銀行不良貸款,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的風險所在。國際通行標准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近年來我國不良貸款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良貸款仍然威脅著金融的安全穩定。。如何採取合理的清收辦法化解不良資產一直是銀行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1.要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體系 銀行總行應有管理全行風險貸款的審批決策機構,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如資產保全部具體管理與辦理;各分行與支行設有風險貸款化解小組,逐級對風險貸款進行管理。 2.要加強對不良企業的管理 信譽不良的企業一般是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能正常還本付息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所以,應分類管理,對不同的原因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客觀原因主要是在經營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經營管理不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的要求等,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無力還款;主觀原因主要是企業利用非正常經營,故意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以實現其不還或少還貸款的目的,對於這種故意逃廢債務行為必須從嚴,按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3.採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以訴訟方式更具有強制力,利用國家機器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利,通過訴訟方式化解風險貸款是否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於財產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訴訟案件便可以通過和解方式提前結束,全額收回貸款.金融機構在通過訴訟途徑化解風險貸款時,在注重其實體權利的維護是不要忽視了司法程序的規定,導致由於程序上的延遲而喪失了實體權利,即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有些特殊情況下為1年。 4.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方式 運用拍賣方法是最公證、公平,資產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一種方式。以拍賣的方式拍出,盤活了不良資產,回收了資金,資金風險大大降低。 5.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看有地方政府幹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玖』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是多少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國內銀行業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歷史最高,達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再超110%,達到112%。2009年4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超過同期國內GDP總額(約31.8萬億元)。

就在歐、美等銀行業面對經濟衰退,金融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國內的銀行業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里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當前,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這與近年來主要商業銀行完成了改制上市,並獲得了巨額的資本補充有關,目前國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資本為信貸支持經濟提供了保障。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中國銀行業貸款佔GDP比重超過了100%
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仍有繼續增加的空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儲蓄總額已經達到53萬億元,仍然有17萬億的存貸差,以及1.6萬多億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當前存貸比為67%,低於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時至今日,美國、英國、日本的銀行體系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國的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卻達到150%,與美英等國家相比,德國以外向型企業和穩健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成為抗國際金融危機較好的國家。

『拾』 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到底有多嚴重

中國銀監會公布的2015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1.67%。
已經公布了2015年度財務報告的中國前六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合計接近8000億元人民幣,他們貢獻了中國全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的62.22%。
這六大商業銀行是指國有的工、農、中、建、交以及股份制的招商銀行。六家商業銀行從資產規模來看位居中國商業銀行前列,他們提供的貸款約佔全部商業銀行貸款余額的超過六成。
截至2015年末,前六大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余額為47萬億,其中,不良貸款余額7929億元,不良貸款比率1.69%。2月份公布的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為1.67%,其中,大型商業銀行1.66%,股份制銀行為1.53%。實際結果表明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的惡化情況要比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更為嚴重。
還有一個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面臨的情況非常嚴峻。包括工農中建交以及招商銀行在內的這前六大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超過了1.6萬億,這是其列報不良貸款余額的兩倍還多。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國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2.9萬億。很明顯,風險壓力就在眼前。

不良貸款余額攀升,將對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和盈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依靠不斷降低的撥備覆蓋率,國有的四大商業銀行艱難實現了利潤正增長。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建設銀行這四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0.52%、0.70%、1.25%和0.28%。與之相對應的是撥備覆蓋率大幅下滑。除了農業銀行以外,另外三家的撥備覆蓋率僅略超過150%的監管要求,但是農業銀行卻有著最高的不良貸款余額(2128億元)。

閱讀全文

與中國商業銀行貸款總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子被貸款公司開走怎麼辦 瀏覽:863
貸款逾期還款利息怎麼計算 瀏覽:874
我的徵信花了網貸還好貸款嗎 瀏覽:545
被騙網路貸款1000元自己花600元 瀏覽:374
中國銀行信用卡貸款利息 瀏覽:128
買房子付了錢對方有貸款不還 瀏覽:410
青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 瀏覽:809
交了首付後貸款不還開發商還了 瀏覽:421
提前畢業貸款利息怎樣支付 瀏覽:558
豐收互聯貸款合同消失 瀏覽:423
貸款利息是商業銀行流動性來源有 瀏覽:513
專利貸款擔保合同範本 瀏覽:774
優盛網路科技貸款 瀏覽:705
貸款炒股票銀行會同意嗎 瀏覽:553
70萬貸款逾期2月黑名單 瀏覽:654
什麼叫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瀏覽:951
因為父母貸款沒還妻子要和我離婚 瀏覽:811
有沒有交了首付不能貸款的 瀏覽:330
大學生貸款逾期起訴 瀏覽:594
信用卡逾期銀行抵押貸款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