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審計不良貸款余額的真實性
客觀分析判斷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信貸資產質量,應當說資產質量是真實的,披露的不良貸款率基本准確。
首先,已披露的不良貸款信息是真實的。銀行披露的重要經營數據信息,包括不良貸款等資產質量信息都是經過外部審計師審計的,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審計師都會要求銀行進行調整,並按調整後的貸款質量分類進行披露。其中大型銀行的外部審計更是由國際知名會計師機構承擔的,說明銀行所有的經營數據都是透明的。貸款質量分類如有重大不實或虛假,無論是銀行還是外部審計師都須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盡管可能有少數銀行分支機構採取弄虛作假等違規手段來掩蓋其不良貸款,但上級行、監管部門通過各種方式的監測控制、現場檢查以及外部審計,都會對此提出糾正或調整分類。當然也不排除在正常關注類貸款中仍還會有個別事實不良貸款。從總體上看,現在銀行披露的不良貸款應當是真實的。
其次,資產保全與風險緩釋措施是銀行化解風險的重要方式。有人認為現在銀行資產質量不實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不少銀行的分支機構都在通過借款合同要素的調整、展期、重組甚至借新還舊等方式來掩蓋真實的信貸資產質量。
現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市場環境變了,交易模式變了,必然會使得一部分借款人難以繼續履行原先與銀行簽訂的融資合同。銀行也會遇到許多新的不確定因素,需要採取各種不同的風險防範、保全、緩釋、控制、處置等措施來保持信貸資產質量盡可能的穩定。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與借款人商議,對原借款合同要素進行調整修改或展期,達成新的雙方都可接受的、可執行的合同來緩釋風險、保全資產,以適應新的經濟運行。這既是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也是銀行化解信用風險最重要、最常用的方式,完全符合監管等規制的要求,符合國際銀行業的慣例。不能把銀行這樣的風險管理措施,視為掩蓋真實信貸資產質量的行為。
事實上,這種借款合同要素的調整修改,就是在經濟上行期也普遍存在,只是現在更多了。當然這類操作的基本原則,就是銀行要確保風險不擴大或風險可控,不會對未來的信貸資產質量帶來更大的壓力。例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銷售進度大大放緩,原先借款合同中約定的房地產開發貸款期限是按以往快速銷售的慣性思維來設定的,與房地產市場變化後的銷售進度不匹配,導致發生貸款違約的概率大大提高。銀行與借款人需重新協商,根據實際的市場銷售回款等情況,對原合同中的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一些要素做相應的調整,以使貸款能正常還本付息。針對諸如此類的風險因素,銀行通過這樣一些資產保全與風險緩釋措施,以避免客戶出現技術性違約。
再次,有潛在風險的貸款不是實際的不良貸款。近來不斷有境外機構及其分析師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進行分析,認為風險債務或風險貸款率較高,與披露的數據差異較大。這實際上說的是有風險因素或潛在風險的貸款,但時常被人誤解為不良貸款。還有人隨意放大中國銀行業的信貸風險,把一些有潛在風險的貸款認定為不良貸款或稱之為壞賬貸款,並以此為由對銀行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提出不實的質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4月出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銀行業有風險債務的比例為15.5%。其定義的「風險債務」是指EBITDA利潤(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不足以償付當年利息的情況。但該報告還統計了樣本企業連續兩年的風險債務,這一比例就降到了9%,下降了6.5個百分點。顯然,有風險因素的貸款不是實際的不良貸款。按此推測,如果統計連續三年,樣本企業的風險債務可能會降至更低,這就與銀行業披露的數據大體吻合了。這也說明中國銀行業的信貸資產質量是真實的。即便一家企業連續多年都有以上債務風險,那也只是提升了違約的概率。只要企業有履約意願和其他償債來源,就不一定會發生違約。
從實際情況看,有些潛在風險因素確實會導致貸款劣變為不良,但大部分都不會劣變。據對工商銀行的逾期貸款跟蹤分析發現,有70%的逾期貸款風險可控,其中有近半是技術性的,逾期時間不足10天。只有大約30%的逾期貸款預期會有損失。如工作做得實一點、細致一點,有相當部分逾期貸款是可以不逾期的,不會有那麼大的剪刀差,也會減少一些人的疑問。
可見,有潛在風險因素的貸款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透過表象來做些具體的、有深度的解剖分析。但從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確實須引起高度關注,稍有不慎,對風險因素、潛在風險不及時採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就會有更多的潛在風險轉變成現實風險。因此必須要提前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盡可能避免或降低對信貸資產質量的影響。事實上,這也是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內容。
最後,正確看待不良貸款的批量轉讓處置。近年來中國的商業銀行通過批量轉讓方式處置不良貸款的比例逐步增大,從2013年的10%升至2015年32%。由此也有人認為,銀行通過這種批量轉讓的方式,把不良貸款移出表外,是在掩蓋不良貸款。
現金清收、呆賬核銷是銀行不良貸款處置的最主要的方式,批量轉讓實際是現金清收和呆賬核銷兩者的結合。批量處置不良貸款也是國際上常見的一種不良貸款處置方式,所以本身不存在掩蓋不良貸款的問題。從中國目前的情況分析來看,銀行不良貸款的核銷、抵債等處置,要受到一定的政策約束和市場環境的限制,有些貸款還會因情況變化多、相互交叉多、涉及的責任人多等因素,難以及時核銷,有些抵押物很難處理,這與國際上的同類銀行有較大的差異。雖然資產證券化已經啟動,但也只是嘗試性的,目前市場還很小,且受到流程長、環節多、成本高等方面約束,遠不能滿足銀行對不良貸款處置的需求。債轉股也在探索,但需研究的問題可能更多。
商業化批量轉讓處置不良貸款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受到銀行業的歡迎。但由於可以參與批量處置的機構很少,批量轉讓的市場有限,而需求則在不斷增大,導致不良資產的價格逐步走低,轉讓成本增大。有的批量轉讓包的受償率已不足貸款面值的10%,有的甚至是基本沒受償。
正是現行的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處置渠道、方式等比較窄,缺乏足夠的市場空間、合適的投資者、相應的工具,迫使銀行在現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框架內,試圖通過創新來尋找新的批量轉讓處置途徑和方式,使不良貸款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處置。
2. 我國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
WTO來之前,我們如臨大敵;
WTO五年後,我們一笑而過。
五年大限,需要過關的是金融、出版、石化和物流行業。到現在,他們交出了答卷:國內銀行紛紛上市,出版銷售市場開放,中石化和中石油業績大漲,國內物流企業現代化進程加快。
經過陣痛後的這些行業,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勇氣可嘉。
WTO來了,金融街入住的外資銀行越來越多,殼牌開始收購統一潤滑油,Fedex、UPS在高額利潤的國際航線上大范圍撒網。這就是長驅直入的外資企業在WTO保護期過後帶給中國同行的變化。
這還只是表面現象,更關鍵的問題是,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本,更是先進的產品設計、管理經驗、渠道開拓。我們抗住了WTO,但是更激烈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學習別人的先進,對比自己的不足,才是我們迎頭趕上的機會。
本期選擇的金融、出版、石化和物流行業,是WTO五年剛剛與外資企業在本土全面競爭的行業,對比和分析,會讓這些行業知道,我們的優勢和短處。
產品
中資銀行
優點:產品簡單,與用戶結合的產品形式容易實現多樣化
不足:原創產品少,產品開發慢
外資銀行
優點:高端客戶的貼身服務,個性化和理財產品研發和上市速度快,多樣化產品組合
不足:文化差異使產品對國內金融市場可能不適用
渠道
中資銀行
優點:架構完善的服務網點
不足:物理網點布局不合理,網上銀行、ATM、電子銀行不完善,有安全隱患,不能實現統一服務體驗
外資銀行
優點:海外網路發達,出國留學和做貿易的中國人可以享受便利,網上銀行等電子渠道成熟
不足:網點少
管理
中資銀行
優點:數據大集中已經完成,具備高效管理的基礎
不足:從部門銀行向流程銀行的轉變還沒完全破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靈活性及內部運作效率的路還很長
外資銀行
優點:流程化管理,防風險能力強
不足:外資銀行在中國注冊成為外資法人銀行,使其具母行的優勢,短時間內難以發揮
人才
中資銀行
優點:人才充足
不足:人才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管理體制需要變革,培訓機制、激勵機制有待提升,國際性人才缺乏
外資銀行
優點:具國際先進管理經驗
不足:本地人才缺乏
2006年12月11日,中國金融業全面履行對外開放的承諾,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一樣,享受同等待遇。就在這一天,中國銀監會受理了匯豐、花旗、渣打、東亞、恆生等八家外資銀行的申請,將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完成本地注冊、轉制後,這八家銀行將為中國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
中國金融業所獲得的入世後特殊安排的五年過渡期已經結束。經過五年的改革發展,中國銀行業的整體狀況已經上了一個大台階。目前,我國銀行業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已從5年前的25.4%降到約7.8%,平均資本充足率已達到《巴塞爾協議》要求的8%的水平。國有商業銀行不僅進行了股份制改革,而且已經有建行、中行和工行等先後走向資本市場。作為金融業務重要支撐的IT系統建設已初具形態,耗資巨大的數據大集中也已經基本完成。
面對金融業即將到來的直面競爭,外資銀行在進入中國市場後,會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怎樣的金融新體驗?中資銀行在喊了多年「狼來了「之後,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是否已做好足夠的准備?未來中國銀行業的格局將會是怎樣?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搶灘方向十分清晰-20%的高端市場。這從中國保險業的開放就可以看出端倪,大部分高端客戶都被外資保險公司拉走。而為高端客戶提供定製化的產品,正是外資銀行的優勢所在。
對於企業用戶來說,大多數優質用戶都有國際化經營業務,這些用戶需要的不僅僅是貸款、結算,更需要全球范圍內兼並重組方面的金融服務。對於個人用戶來說,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儲蓄業務和簡單的投資形式,而是要求銀行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以滿足其投資、避險和保值增值的需求。目前,外資銀行已有12項基本業務,100多個業務品種,還根據中國市場實際情況開發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比如,近年來匯豐銀行在華力推的卓越理財業務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另外,匯豐、渣打等在華分行實行的是分業經營,但其母行大多是混業經營模式的全能銀行,可以提供理財、保險、證券、基金等多種產品形式,他們在華目前雖然只能做商業銀行,但輸出效益明顯。中資銀行仍是傳統的分業模式,雖然工行、建行等都成立了投行
3. 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的原因包括哪些,應採取哪些對策
一、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是宏觀經濟調整的反映
2003年至2013年,是我國經濟經歷高速發展的十年,這一階段,我國名義GDP年均增速高達16.8%,實際增速也有10.1%。伴隨經濟規模的增長,貨幣供應量從19.05萬億元增長至135.98億元。在經濟的上行期,流動性充裕,投資機會多,企業信貸需求旺盛。同時,中國銀行業在剝離擺脫不良資產包袱之後,通過股改上市,成為市場化運作主體,釋放了銀行的增長動力,資產規模從27.7萬億元提升至151.4萬億元,十年增長了4.5倍。
企業的擴張與銀行的發展一方面相輔相成,另一方面也為當前銀行資產質量惡化埋下了的隱患:一是企業整體杠桿率偏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當前中國公司債務已經達到GDP的125%,進入紅色區域(公司與個人債務總和與GDP之比正常值為100%);二是企業跨業經營成為趨勢,特別是涉足房地產、礦產等領域的情況較多;三是產能全面過剩,無論是高耗能的電解鋁、鋼鐵,還是新興的光伏、風電,以及造船等行業均嚴重過剩。
而存在上述風險隱患的「銀-企」借貸體系是不可持續的。進入新常態後,各種關系正在調整,原有借貸體系中的一些風險隱患需要時間來消化和釋放。從銀行信貸資產風險發生的情況看,「企業死亡」與上述三類風險隱患相對應,表現為「高杠桿斷裂」,「多頭投資失敗」和「過剩產能出清」。客戶風險爆發的過程,也是經濟機體去除這些「頑疾」的結果體現。
二、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是各國經濟調整的共同現象
橫向上看,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歷次貸危機後,也普遍遭遇了銀行貸款不良率上升的階段。其中,美國銀行業在次貸危機爆發當年不良貸款率較之前提高0.6個百分點,風險暴露主要集中在隨後的兩年(08、09年貸款不良率增幅高達1.57和2.03個百分點),並於2009年達到頂峰(5%),之後逐漸回落,整體上與危機爆發和影響逐漸消除的過程基本一致。其他發達國家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也呈現類似特徵。可見,銀行不良貸款率在經濟下行期上升,隨著經濟復甦回落是全球普遍的現象。2
美國GDP增速與銀行不良貸款率。數據來源 WIND
直至目前,上述國家銀行不良貸款率仍處於較高水平。總資產排名全球20強的銀行平均的不良貸款率為3.50%。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摩根大通、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巴克萊銀行、花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BPCE銀行、桑坦德銀行、富國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均遠遠超過2%的水平,有的甚至達到了8%。
2
發達國家銀行不良貸款率。數據來源 WIND
與之相比,我國上市銀行平均的不良貸款率為1.52%,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即便是三季度不良貸款率率先突破2%的農業銀行,考慮到該行撥備覆蓋率較高,若將超出平均水平的撥備用於核銷,該行不良貸款率將大幅下降至1.5%以下。
三、應對資產質量惡化,中國銀行業尚有空間
首先,宏觀經濟逐漸展露出積極的因素。雖然短期內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一些傳統產業、過剩產能向下調整的慣性仍然較大。但同時,新產業、新業態、新動力加快孕育,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出口降幅收窄等。宏觀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為銀行業對沖存量風險提供了機遇。
其次,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多建立了現代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通過引入並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在風險管理政策、工具、系統等方面不斷強化和完善,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風控體系,資本對風險的抵補能力不斷加強。
第三,在不良貸款大量爆發前,銀行已經開始意識到一些問題,並採取了相應措施,如對「兩高一剩」、房地產等行業進行管控。以農業銀行為例,自2009年開始對鋼鐵、有色等行業實施指導性限額管理,2011年起實施指令性限額管理,一方面控制了設限行業風險敞口總量;另一方面,在限額管控下,銀行優中選優,介入行業內優質客戶,即便面臨「去產能」的局勢,受到的沖擊也相對有限。
第四,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銀-企」兩方面均積極調整。企業方面,在歷經大量因「高杠桿斷裂」而「猝死」的風險事件後,在擔保融資、高成本融資等方面相對謹慎;銀行方面,不再是簡單追求自保,而是有選擇的給企業「輸血」,企業也配合銀行方面進行貸款歸位、落實抵押,確保一部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項目得到資金支持以最終償還貸款,有效化解暫時的風險。
此外,中國銀行業在經濟上行期儲備了較為充分的財務資源。目前,上市銀行撥貸比為2.77%,規模前十大銀行撥貸比顯著超過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等主要發達國家(低於法國),對風險覆蓋的水平相對較高。
1
中國及主要發達國家規模前十大銀行撥貸比。數據來源 www.ybzcpcc.com
總體而言,當前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是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在銀行資產端的體現,具有階段性特徵。既不能誇大這一現象的嚴重性,也不能低估解決問題的艱巨性,要從縱向看探究問題的產生,在橫向上借鑒他山之石,清醒地認識來龍去脈,深刻洞察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管理的邏輯和內在規律,不為一時的市場浮躁所動,才能在風險之後「涅槃重生」
4. 什麼是不良貸款
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或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注銷。逾期貸款無法收回但尚未確定時,則應在帳面上提列壞帳損失准備。
5. 一張圖看懂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是高是低
客觀分析判斷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信貸資產質量,應當說資產質量是真實的,披露的不良貸款率基本准確。 首先,已披露的不良貸款信息是真實的。銀行披露的重要經營數據信息,包括不良貸款等資產質量信息都是經過外部審計師審計的,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6. 為什麼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因為中國的大部分貸款都是抵押貸款。無抵押的則審核很嚴格
7. 與外國銀行相比,我國銀行業有什麼優勢
一、外資銀行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外資銀行在中國有三大發展機遇:一是加入WTO後,我國履行承諾,逐步放鬆對客戶、業務和地域的限制;二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到來和金融管制的進一步放鬆,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上通過非傳統信貸業務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大大增加;三是中國鼓勵外資銀行向中資銀行參股。伴隨著這三大機遇,外資銀行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發展,具體現狀如下:
1.數量持續增加、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狀況持續轉好。截止2004年底,共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62家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了204家營業性機構。以上海市為例,截止到2005年3月底,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3423.4億元,同比增長了38.4%,占市場總額的12.8%,上升了2.2個百分點;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1659億元,同比增速達到50% 以上,占上海市貸款市場總額的10.6%。2005年1-3月份,外資銀行實現經營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了46.8%。
2.入股中資銀行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加。在過去一年間,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相繼啟動股份制改造,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機制更為靈活的股份制銀行,開放更是全面提速。截至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機構入股了16家中資銀行,投資總額近165億美元。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已經佔到中資銀行總資產的15%。
3.進入范圍由京滬深向內地逐步擴散。目前,以京滬深為主的經濟發達地區仍是外資銀行進入我國的首要選擇地域,並且以京滬深為中心不斷向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延伸。隨著鼓勵外資金融機構為西部大開放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的不斷深入,我國金融服務的對外開放區域將不斷擴大,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後的地域分布也將不斷向中西部延伸。
4.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數量逐漸增多。截至2004年10月末,已有105家外資銀行機構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其中61家獲准經營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從12月1日開始,中國將進一步按時開放昆明、北京、廈門三個城市的人民幣業務,並提前一年開放西安、沈陽兩個城市的人民幣業務,使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增加到18個。
5.人民幣業務主要集中於存貸款。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主要集中在存款與貸款上,結算方面也趨向活躍,其人民幣的來源不僅依靠外商投資企業的存款,而且充分利用同業借款等市場機制來籌集,基本上滿足了信貸資產上的需求。據業內人士預計,外資銀行在大陸的貸款額將以每年40%速度增長,到2010年,外資銀行佔大陸總貸款的比例將達8%。
二、外資銀行的優勢分析
第一、資金實力雄厚。這些銀行巨艦的資產規模和利潤規模都是國內銀行難以望其項背的,比如花旗銀行的總資產就超過我國4家國有商業銀行總和,其稅前利潤超過我國4家國有商業銀行總和近10倍。
第二、資產質量優良,獲利能力較強。我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相當高,大約在28%左右,這樣高的不良貸款率世界罕見。
第三、具有組織管理優勢,抗風險能力強。外資銀行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多年,有著豐富的經營經驗,提供的金融服務花樣多,能較快地適應市場需要。
第四、軟硬體設備優良,產品的科技化程度高。
第五、在不少領域享受超國民待遇。在上繳利稅方面,中資銀行的總負擔超過70%,而外資銀行的綜合稅率只有30%左右;在購置設備方面,中資銀行費用需從稅後利潤中支出且需上級部門審查批堆,而外資銀行卻很靈活;在業務范圍,外資銀行可做外幣投資業務。
第六、經營管理機制靈活,富有生機,比較適應市場經濟日益靈活多變的現實。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體制不健全,沒有形成有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符合市場需要的管理制度正在形成與完善之中。
第七、全能銀行,即一般都實行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混業經營,而國內銀行由於國家政策限制,不能夠全面參與證券和保險業務。
第八、能為客戶提供品種多元的金融產品,有占優勢的金融創新能力。所有這些優勢都是因為外國銀行有悠久的經營歷史、深厚的市場化運作經驗和高素質的金融管理人才。
與外資銀行相比,國內銀行在資產規模、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管理經驗、經營方式、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少差距,這些差距只有通過我國銀行業自身的改革來逐漸彌補。
三、外資銀行的進入對我國金融業所帶來的沖擊和問題
不可否認,外資銀行的進入為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帶來了現代化的運行機制和先進的管理模式;能夠帶來先進的金融產品和更好的金融服務;有助於深化金融改革和提高中國金融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有利於中國金融企業國際化進程和引進外資,但這不是短期內所能達到的。但是,外國資本的進入必然會對國內金融業造成更大的沖擊,盡管國內銀行業不可能潰不成軍,但面臨的挑戰是相當大的,主要表現在:
第一、中國銀行業將越來越多地喪失自己的優勢客戶資源,從而對自身的盈利能力造成嚴重影響。銀行的利潤主要來自於優質客戶,外國銀行盯住的是那些優質客戶資源。而那些優秀的客戶資源主要集中於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由於那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沒有多少利潤可挖,因此不是他們的重點考慮對象。最近發生的數起大企業「倒戈」轉向外國銀行的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點。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外資銀行吃了「肥肉」,留給國有銀行只有「骨頭」。
第二、外資銀行的進入會引起存款分流。如果這種存款分流超過了中國居民的心理警戒線,將不可避免地使國內儲蓄者對國內銀行信用構成威脅。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提示我們:即使有國家信用作後盾,當居民心理防線崩潰後,也會引發大規模的貨幣危機。
第三、外資銀行的進入帶來了方方面面的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會使國內銀行業中具有較高的金融專業技能、優秀的客戶資源和人際關系網的優秀人力資源外流,從而造成中資銀行優秀人才短缺的局面。其次是客戶的競爭,外資銀行在中國爭取的客戶主要包括公司客戶、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專業人士指出:銀行的20%的客戶往往能帶給銀行80%的利潤或市場份額。還有就是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外資銀行的進入正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國際結算業務和外匯業務的大量流失。最後是市場的競爭。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銀團貸款市場、電子商貿市場和沿海市場等都是外資銀行力爭佔領的市場。
第四、加大我國金融宏觀調控的難度。外資銀行本幣和外幣的業務限制放開後,將增加中央銀行准確界定貨幣與信貸總量的難度,因為外資銀行可通過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來抵消貨幣政策效果,從而減弱中央銀行制定與測定貨幣政策目標的能力,使貨幣政策效果弱化。而且外資銀行的進入還會加大對外商投資的產業調控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外資集中的某些產業失控。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及外資銀行的進入,我國金融體系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外部沖擊,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在本國的外資金融機構都可能增加金融體系的經營風險,如果我國的金融監管當局監管不善,將會增加我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素。
第五、為我國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難題。一方面,隨著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創新的飛速發展及國際銀行業綜合化、全能化趨勢的加強,中國現有的銀行監管體制、方法和手段將難以適應,許多監管真空將會出現在銀行,監管的有效性也有可能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外資銀行的進入會帶來許多我們不熟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如何對這些尚不熟悉的業務實施有效監管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此外,由於在華外資銀行的總部注冊在境外,單靠我國中央銀行的監管有時難以奏效,這就涉及到如何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等新問題。外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存在營運資金不到位、將境內的資金調入國外套利、少繳或漏繳存款准備金和轉移利潤逃避稅收超范圍違規經營等問題,外資銀行的進入也會把國外的金融風險帶入國內金融市場,這就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傳導和加大了金融風險的防範難度。
四、幾點思考和建議
從世界各國金融業開放的歷程來看,東道主對外資銀行的進入都較為慎重。但從總體上看,又都是以鼓勵外資銀行合法進入為主,在穩健、謹慎的原則下對金融業進行有效監管和開放搞活。這對我國金融業也有一定的啟示:
1.強化市場監管,建立業務管理監測體系,完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目前我國還沒形成對外資銀行管理的一套有效監管體系和運營機制。隨著外資銀行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過去的一些外資銀行管理法規已難以適應新的形勢,一些漏洞也就成了外資銀行利用的工具,這對國內的商業銀行和我國金融業顯然是不利的。所以應該強化市場監管,建立業務管理監測體系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金融法律法規體系。一系列的金融法律法規應在實施過程中應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以便更好地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康發展並與國際規則接軌。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跨國界資金流動實施定點、定時和全程監測,增強銀行監管部門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建立相應的金融突發事件預警機制,維護我國的金融安全。
2.完善金融監管、確保金融監管的有效性。為了適應我國金融對外開放和推動金融發展,應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制。以金融整合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為契機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制,建立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及其它金融業務的統一金融監管機構,對現有分散的金融監管資源進行有效配置,逐步解決監管重疊與監管缺位並存等問題,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推進金融業務的創新與發展,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重點加強和完善對跨國銀行、對資本充足性、對金融衍生工具和對利率風險的監管。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業的資金融通也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機史證明:目前我國金融業的分業監管體制既不可能在整個金融業受到沖擊時能獨善其身,也不會在自身危機時對其他金融部門不產生影響。因此,為解決我國在協調不同監管主體面臨的諸多挑戰,銀行監管者必須和其他金融監管部門分工協作、適度借力,以減少監管成本、確保金融監管的有效性。
3.提高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調控水平,維護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無論在業務范圍、管理創新、經營機制,還是兼並收購,與前期調控的微觀金融基礎相比,都有很大不同,因而就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調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在監管原則上,既要充分利用外資銀行給我們帶來的外部改革動力,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又要防止由於外資銀行的進入給我國銀行業帶來的過度競爭;在監管內容上必須將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與違規經營區分開來;在監管方式上,以合規性監管和非現場檢查為主;在監管效率上,應有明確的時限要求;在監管力度上,真正遵循國民待遇原則,對中、外資銀行一視同仁。
4.大力開展中間業務和國際市場業務。從目前我國四家國有獨資銀行的總收入構成來看,絕大部分的收入是利息收入,中間業務和國際業務中的收入所佔比重非常小。但外資大銀行往往非常重視這兩項業務的開展。因此,我們要認識到中間業務和國際業務的重要性,並建立一套嚴格、科學、行之有效的中間業務和國際業務管理考核體系,以促進中間業務和國際業務的發展。
5.實施人才發展戰略。金融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優勢,誰就擁有競爭優勢。因此,要加強對金融業人才的培養,更重要的則是留住人才;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以增強凝聚力、歸宿感;要建立起符合市場競爭規則的人才開發和激勵機制,建立起較為穩定和可持續的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和配置制度體系;同時還要建立起一整套有效測度和績效評估的技術指標和科學管理體系。
加入世貿組織為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提供了外部激勵和發展動力,外資銀行的進入也給中國銀行業帶來額外的競爭,或許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金融風險,但從長期來看,對我國銀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對銀行業產權結構和市場結構的調整將產生積極作用,為我國銀行業提供了難得的參照體系和競爭對象,起到示範、激勵和交流的作用。它將進一步促使和加強我國銀行業與國外銀行的聯系和合作,通過市場互補,共同繁榮我國的金融市場。為此,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揚長避短,發揮外資銀行對我國銀行業和貨幣政策的促進作用,避免和減少其對我國銀行業和貨幣政策的沖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健康地發展。
8. 在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哪個銀行實力最強
實力最強的是中國工商銀行。其實原本的概念不叫五大銀行,是四大銀行。實力最強的是中國工商銀行,規模堪稱世界第一,其次是中國建設銀行,雖規模不如工商銀行,但也是領先於另外兩行,之後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的網點是分布最廣的,很多鄉鎮也都有,最小的是中國銀行,不過中國銀行卻是成立最早的,積累下的國際影響力更深,中國銀行的外匯業務是四大銀行里最強的。至於你說的五大銀行,第五位應該是交通銀行,交通銀行的分布網點相比四大銀行要少很多,一般在比較大的城市才有,體量也是無法和傳統四大銀行相比的,不過還是比剩下的銀行要強。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於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中國銀行是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的發鈔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投資、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成立於1951年,總行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 [15-16]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總行設在北京,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10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2015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簡稱CCB,建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 [33-34] 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14,121 家(2012年),在香港,台灣,墨爾本等地設有分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簡稱BOCOM,交行)始建於1908年,總行設在上海,是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延續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 [9]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9. 如何看待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持續「雙升」
一、不良貸款現狀 所謂銀行不良貸款,主要指銀行不能正常收回或無法收回的的貸款。我國銀監會採用國際上通用的五級分類法對貸款進行分類,即次級貸款類、可疑貸款類、損失貸款類,2007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684.2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6.17%,其中次級貸款余額2183.3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1.06%,可疑貸款余額4623.8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25%,損失貸款5877.1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86%.銀監會成立以來,一直把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和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利用撥備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的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礎上全年呈持續下降趨勢。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萬億2,684.2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較之上年末1萬億2,549.2億元人民幣的數據略有攀升。分機構看,外資銀行不良貸款比例最低,為0.46%;其次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為2.15%;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來自由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2.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三、不良貸款的清收辦法 銀行不良貸款,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的風險所在。國際通行標准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近年來我國不良貸款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良貸款仍然威脅著金融的安全穩定。。如何採取合理的清收辦法化解不良資產一直是銀行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1.要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體系 銀行總行應有管理全行風險貸款的審批決策機構,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如資產保全部具體管理與辦理;各分行與支行設有風險貸款化解小組,逐級對風險貸款進行管理。 2.要加強對不良企業的管理 信譽不良的企業一般是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能正常還本付息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所以,應分類管理,對不同的原因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客觀原因主要是在經營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經營管理不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的要求等,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無力還款;主觀原因主要是企業利用非正常經營,故意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以實現其不還或少還貸款的目的,對於這種故意逃廢債務行為必須從嚴,按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3.採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以訴訟方式更具有強制力,利用國家機器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利,通過訴訟方式化解風險貸款是否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於財產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訴訟案件便可以通過和解方式提前結束,全額收回貸款.金融機構在通過訴訟途徑化解風險貸款時,在注重其實體權利的維護是不要忽視了司法程序的規定,導致由於程序上的延遲而喪失了實體權利,即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有些特殊情況下為1年。 4.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方式 運用拍賣方法是最公證、公平,資產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一種方式。以拍賣的方式拍出,盤活了不良資產,回收了資金,資金風險大大降低。 5.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看有地方政府幹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