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蘇聯對中國貸款援助是多少
建國後,提供貸款是蘇聯援助中國的方式之一,然而,蘇聯究竟向中國提供了多少貸款,其中有多少屬於軍事貸款,有多少屬於經濟貸款,這些貸款的具體情況如何,學術界至今沒有一致認可的說法。中蘇雙方從未公布過蘇聯向中國提供的貸款全面情況。
1960年8月9日美國中情局一份報告說,從 1950年到1956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了約13億美元(52億盧布)的貸款,其中4.3億美元用於經濟發展,其餘部分主要用於購置軍火。也有的美國專家估計為22億美元(合88億盧布),其中4億多美元用於軍事援助,其餘的用於工業化建設。而有些西方著作的說法則高達26.5億至30億美元(120億盧布)。
中國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提供的數字,總計為56.76億盧布(其中軍事貸款43億盧布),加上利息15 億盧布,總共62億盧布,預計1965年可還清。1989年出版的《當代中國的基本建設》一書說,蘇聯1950-1955年向中國貸款11筆,總計金額為 56.6億舊盧布,主要用於經濟建設、抗美援朝和償付蘇聯移交物資等方面。這與《外交史》提供的材料大體相同。同年出版的《當代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也說貸款共有11筆:「除1950年貸款3億美元外,1951-1955年中蘇兩國政府又簽訂了10項貸款協議,其中一筆為無息,9筆年息2%,償還期2- 10年」。但其統計的貸款總金額略少:12.74億新盧布(摺合人民幣53.68億元)。
原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1972)、著名經濟學家М。И。斯拉德科夫斯基在《蘇中經濟貿易關系史(1917- 1974)》一書中使用的貸款數字是按照1961年1月1日蘇聯公布的新盧布牌價計算的,為了便於對比,現摺合成舊盧布(1個新盧布摺合4.45個舊盧布),也列表於下:兩方材料比較,蘇聯方面提供的貸款金額比中國方面提供的數字多9.357億盧布。如果除去新舊盧布換算時出現的微小差額不計,主要差別出現在對 1951 年貸款數額的計算上,其他各項大體相同。根據查閱近幾年解密檔案的結果,1951年中國的確還向蘇聯提出了補充貸款的要求,而且蘇聯方面也確實提供了這些貸款。
當然,如果計算蘇聯向中國提供的全部貸款,還要加上1961年的蔗糖貸款。1961年3月為幫助中國解決飢荒問題,蘇聯提出以貸款方式向中國供應100萬噸小麥和50萬噸轉口古巴蔗糖,經商議中國只接受了蔗糖的援助,這筆貸款為3.296億新盧布。
『貳』 當初蘇聯給中國貸款是什麼情況一開始看我挺感動,然後我奶奶說錢全還了,拿走了一堆大蘋果,弄的
你說的是1960-1962年這段時間中國用物資還蘇聯貸款吧。
事情是這樣的一開始中蘇關系是友好的,新中國剛成立,蘇聯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蘇聯也為中國軍事經濟建設提供了許多貸款,但到了1960年7月,前蘇聯單方面撕毀對華經濟援助協議,撤走專家,逼迫我國限期還債。
為爭一口氣,盡管面臨「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還是勒緊褲腰帶還清了這筆債務。中國欠蘇聯的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14億600萬新盧布(其中相當大的部分是使用和消耗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軍事物資的貸款和利息),摺合人民幣52億余元。按照協議,這些外債應於1965年前全部還清。當時我國建國僅十年有餘,工業尚在起步階段,所以只能用農產品來償還。雞蛋、蘋果要過篩子,大了小了都不要;豬肉要卡一下膘,肥了瘦了都不行——這是前蘇聯當年驗收中國抵債物資時的真實寫照。
你奶奶說的蘋果就是這樣用去還貸款的。
『叄』 建國後中國和蘇聯有哪些合作項目
新中國成立前夕,黨中央曾派出以劉少奇為團長的高級代表團訪問蘇聯,並與蘇聯達成初步協議:蘇聯將給予新中國3億美元的貸款,並選派200餘名高級技術人才到中國進行技術指導和援助。1949年年底,周恩來、毛澤東先後赴蘇,就中蘇政治、經濟、技術合作及中國利用蘇聯資金、技術等重大問題與斯大林商談。1950年2月,中蘇簽訂《關於蘇聯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由蘇聯向我國提供總數為12億舊盧布(摺合3億美元)的長期優惠貸款,年息是1%,分5年給付,10年還清。同時,在重大建設項目上,蘇聯將幫助中國設計、提供成套設備和主要建設物資。
此後,從1951年到1957年,中蘇兩國政府又簽訂了10筆貸款協議,其中一筆為無息,9筆為年息2%,償還期2年-10年。上述11筆貸款的總額為12.74億新盧布,摺合人民幣53.68億元。其中,用於購買軍事裝備物資和支付蘇聯移交旅順、大連等軍事基地設施、物資的費用佔76.1%,用於購買經濟建設設備物資的費用佔23.9%。
在這幾年時間里,我國接受蘇聯援助的項目共計400多個,其中包括鋼鐵聯合企業、有色冶煉企業、煤礦、電站等156項重點工程。在蘇聯及東歐國家的資金、技術、人才的支持下,我國建立了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工業,為新中國建立比較齊全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打下了最初的基礎。
然而,隨著蘇聯大國沙文主義政策的露頭,中蘇關系逐漸緊張並惡化。1959年6月,蘇聯領導違反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停止對中國的貸款、技術和人才援助,中止和撕毀已經簽署的合同,同時撤走專家,提前逼債。中國政府和人民頂住壓力,同甘共苦,勒緊褲帶,於1964年將全部貸款提前還清,共計57.42億元人民幣,其中本金53.68億元,利息3.74億元。1968年底,國內公債也全部還清,從此,我國進入了一個長達12年的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無債一身輕」時期。
『肆』 從什麼時候開始蘇聯不再向中國提供資本技術援助,中蘇關系開始交惡
你這個問題說起來其實挺大。
中蘇關系破裂前,蘇聯對華提供的最後一筆經濟援助是在1961年,中國處在三年困難期間,蘇聯提出以無息貸款形式對華提供一百萬噸糧食和五十萬噸轉口古巴蔗糖,中國只接受了古巴蔗糖,蘇聯對華貸款3.296億新盧布。這筆錢在1965年還清。
『伍』 新中國成立後,蘇聯貸款給中國3億美圓——中國後來還清了嗎
當然還清了,我們那時是真正團結一心的國家。 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家貢獻一切的時期。而不像現在官僚主義習氣嚴重。早為當代人非常嚮往毛主席時代。
『陸』 建國後蘇聯的對華援助有哪些
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國初期,1949年蘇聯以設備、機器和各種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貸款,利息1%,為期5年。蘇聯的3億美元貸款按1950年匯率折算人民幣約合9億元,在三年恢復時期中央政府總投資62.99億元中,所佔比例高達14.3%。另外,蘇聯政府幫助援建恢復經濟急需的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機械和軍工部門的50個重點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撤消了1個項目,合並了2個項目,實際建設項目為47個。涵蓋了以下行業:一、能源工業,二、原材料工業,三、民用機械加工,四、國防軍工,五、造紙工業,按國家統計局1953年3月11日的統計報告,3年累計實際進口46974萬盧布,完成合同68.7%。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急需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系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在談及撤軍時毛曾說「我認為蘇聯軍隊此時撤出旅順和大連是不合適的」,但因赫態度堅決而作罷。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斯大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的,而提供技術是免費的。1952年中國制定「一五」計劃時,斯大林同意幫助建設141項重點工程,1954年赫魯曉夫又追加15項並提升質量,成為奠定中國工業化基礎的著名的「156項」。後來落實的工程共150項,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三軍各種主戰裝備的製造廠。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1953-1957年,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
『柒』 建國初期蘇聯對中國的援助有多大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知識產權轉讓,把我們從一個農業國家拉入了工業國家
『捌』 蘇聯解體後還有970億外債未還,其中欠中國4.5億,用了多少年才還清
蘇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他們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後他們也是唯一能夠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紅色帝國在1991年會轟然倒塌!更加悲劇的是蘇聯不僅解體了,還留下了欠的一屁股債!蘇聯雖然沒有了,但是欠的錢還是要各個加盟共和國分攤還的,其中還欠中國4.5億知道2015年才還清!
因為蘇聯經濟的原因,他們直到解體都沒有償還完債務,據統計蘇聯解體後尚有970億美元的外債沒有還,其中就欠中國4.5億美元。蘇聯加盟共和國分攤償還,俄羅斯承擔了966億的外債,這筆錢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說並不算是巨款,但蘇聯解體之後葉利欽採取的「休克療法」讓經濟差點崩潰,他們國內也存在各種矛盾,這都需要用錢來擺平,俄羅斯也只能慢慢歸還這些債務,為了還清這些錢用了26年。而直到2015年,俄羅斯才還清欠了中國的4.5億美元的錢,這距離蘇聯解體已經過去了24年!
『玖』 建國後蘇聯的對華援助有哪些
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建國初期,1949年蘇聯以設備、機器和各種材料的商品形式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貸款,利息1%,為期5年。蘇聯的3億美元貸款按1950年匯率折算人民幣約合9億元,在三年恢復時期中央政府總投資62.99億元中,所佔比例高達14.3%。另外,蘇聯政府幫助援建恢復經濟急需的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機械和軍工部門的50個重點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撤消了1個項目,合並了2個項目,實際建設項目為47個。涵蓋了以下行業:一、能源工業,二、原材料工業,三、民用機械加工,四、國防軍工,五、造紙工業,按國家統計局1953年3月11日的統計報告,3年累計實際進口46974萬盧布,完成合同68.7%。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急需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系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在談及撤軍時毛曾說「我認為蘇聯軍隊此時撤出旅順和大連是不合適的」,但因赫態度堅決而作罷。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斯大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的,而提供技術是免費的。1952年中國制定「一五」計劃時,斯大林同意幫助建設141項重點工程,1954年赫魯曉夫又追加15項並提升質量,成為奠定中國工業化基礎的著名的「156項」。後來落實的工程共150項,其中44項是軍工企業,包括陸海空三軍各種主戰裝備的製造廠。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
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從1957年末起,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1953-1957年,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
『拾』 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建設和外交方面,蘇聯給予了中國那些幫助和支持
在建設方面,蘇聯給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設備和工程技術人員,幫助中國發展工業,當然這並非全是無償的,在外交方面,蘇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首先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