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債的近代中國外債歷史
19世紀60年代初,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簽訂以後,江蘇、福建、台灣、廣東等省地方官僚,為了共同勾結撲滅太平天國起義,先後向外國洋商舉借了十二次外債,總數達兩百餘萬兩,1866~1881年(同治五年至光緒七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向上海洋商六次舉借「西征借款」銀一千五百九十五萬余兩以鎮壓陝甘回民起義和新疆各族人民起義。
日本侵入台灣後,1874年 8月海防大臣沈葆楨向匯豐銀行首次訂借福建海防借款兩百萬兩,充購買鐵艦、快船、洋槍、炮葯及台灣防務經費。中法戰爭時期,海防費用,特別是購買
外洋船炮的費用,主要依靠外債支付。從1883年9月到1885年2月,以廣東海防、福建海防、援台規越、滇桂借款等名義向匯豐、渣打等銀行舉借的外債共計七次,總數達庫平銀一千二百六十二萬余兩。 從80年代中葉起,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利用借款掠奪中國的工礦、鐵路等項權益,相互之間展開了競爭。1885年 3月怡和洋行為了同匯豐銀行爭奪各項借款特權,以興修京西鐵路、煤礦的名義向醇親王奕?的神機營貸款五百萬兩,實際上這筆貸款除付船炮價款外,大部被挪用於修建頤和園工程。1886年奕命令李鴻章、周馥等向英、法、德諸國在津銀行進行借款時,匯豐銀行就通過粵海關監督增潤向清政府貸放銀一百萬兩,充奉宸苑修繕南海工程費用。而德國華泰銀行的代理商禮和洋行則於1887年提供了五百萬馬克的借款,作修繕三海費用。這些借款實際上等於向封建統治者變相行賄,而謀求染指當時鐵路、航運、礦產等權益。1886~1888年,匯豐銀行的輪船招商局借款,兩次防堵黃河鄭工決口及購買浚泥船機借款,和津通鐵路借款等,共達三百三十二萬余兩,逐步實現它壟斷對華借款的野心。到1889年張之洞的武昌織布局購機借款,匯豐銀行的資本更滲入當時政府興辦的新式工業了。
同時,德國財團對中國的資本輸出也逐步鞏固了它的陣地。1887年德國華泰銀行和英國怡和洋行共同對開平礦務局修建津沽鐵路投入借款,數額達一百零七萬余兩。1889年德國財政壟斷集團決議設立德華銀行後,它不僅資助德國駐華軍火商泰來洋行同山東巡撫張曜出借嵩武軍借款二十萬兩,並在1890~1891年,貸放了山東河工和福建借款共約五十六萬兩。 上述外債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除少數幾項借款外,絕大部分都已清償。從1853~1893年的四十一年間,四十五項外債,共摺合庫平銀四千六百二十六萬余兩,其中最多的一年(1885)占該年總歲入的17.63%;本利的支出平均只佔總歲出的4.3%,最多的一年(1892)佔6%,外債的擔保品主要是關稅,僅一小部分是厘金和其他收入。
在清政府關稅收入中,支付外債本利的款項平均約佔15.8%,最多的一年(1892)佔19.6%。這時外國列強雖還不能利用借款來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但已牢固地掌握了海關征稅和行政管理特權。貸款單位初期全是上海、廣州、福州、廈門等商埠的外國在華洋行;性質多屬高利貸的短期借款,利息率由月息六厘到一分半和年息五厘到一分五厘,期限從四個月到一年;而外國在華銀行很少參加。從1874年 8月匯豐銀行開始單獨承募外債以來,它的貸款總額共計庫平銀兩千八百九十九萬余兩,占甲午前清政府外債總額的69.16%,充分顯示出它陰謀壟斷對華借款的募債權,而怡和、天祥等洋行反居下風。於是外國在華銀行的長期巨額借款(利息率由年息五厘到一分,期限從三年到三十年)代替了以前的短期小額貸款。貸款銀行開始在香港和中國通商口岸及其該國金融市場上發行債票。外國銀行的高利盤剝又和中國經手人的中間剝削結合在一起,更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例如1877年6月的第四次「西征借款」,匯豐銀行貸出銀五百萬兩,作價英金約一百六十萬四千二百多鎊,年息一分,在倫敦發行的債票則是年息八厘,九八發行,而在左宗棠呈報清政府時,依據經手人胡光墉所報,利息率卻增至月息一分二厘五毫,摺合年息一分五厘,遇閏則達年息一分六厘二毫五。 在帝國主義列強掠奪中國海港、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活動中,鐵路借款經常起到直接瓜分所不能達到的作用。它成為帝國主義列強進行分割和再分割勢力范圍的活動之一。1898年10月匯豐銀行對關內外鐵路貸出英金兩百三十萬鎊,使英國勢力擴展到山海關外,直達遼東半島的牛庄,伸入沙俄的勢力范圍。蘆漢鐵路是貫通南北的一大幹線,本是美、英、德、法等國爭奪的對象,到1898年 6月,清政府實行借用比款拒用美款後,俄法財團就佔了優勢,從華北平原伸展到長江流域和英國相競爭,英俄矛盾也表現在爭奪津鎮鐵路的承建上。這條鐵路是和蘆漢鐵路相並行相競爭的線路,可是必須通過德國認為是它的勢力范圍的山東,於是英國匯豐銀行和怡和洋行合組的中英公司和德華銀行就在倫敦進行談判,於9月2日簽訂了瓜分津鎮鐵路利權的協定,由德華銀行承建北段(從天津到山東嶧縣),中英公司則包修南段(從嶧縣到江蘇鎮江,後改浦口)。此外,中英公司為了掠奪長江中下游富庶地區的物資,還在1903年和1908年提供借款三百四十萬鎊,修築了滬寧鐵路和滬杭甬鐵路。1907年 3月它貸出了九鐵路借款英金一百五十萬鎊,以加強英國在華南,特別是珠江流域的壟斷地位。可是,代表美國財團的華美合興公司於1898年 4月和駐美公使伍廷芳在華盛頓簽訂了粵漢鐵路款草合同,獲得了貫通華中華南的粵漢干線的修築權。由於伸進到英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它不得不和中英公司達成分贓的協議,容許英國資本參加粵漢鐵路投資,到1900年 7月方才簽訂了款額達三千四百萬美元的正合同。然而由於它私售股票權於比商所構成的毀約行為,兩廣總督張之洞向香港總督借款英金一百萬鎊贖回粵漢鐵路,於是英國便在華南排擠了美國勢力。
1902~1903年,華俄道勝銀行和比國鐵路公司利用借款修建蘆漢鐵路的運礦支路正太鐵路和汴洛鐵路,於是俄法比財團的勢力深入到山西、河南。 到辛亥革命時,清政府所借外債總額共計庫平銀十二億五千餘萬兩;而甲午以後十八年間所借達十二億三百八十二萬余兩,占總額的96.3%,比甲午以前所借超過二十五倍。在宣統三年試辦預算中,債務費的支出列為五千六百四十一萬余兩,占總歲出額的19%,可是已經超過關稅收入達一千四百二十七萬余兩。清政府覆滅後,它所借的巨額外債曾長期沉重地壓在中國人民的肩上。
㈡ 中國銀行憑證式國債質押貸款貸款期限
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且最長不得超過用以質押的憑證式國債的到期日。若用不同期限的多張憑證式國債作質押,以距離到期日最近的確定貸款期限。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㈢ 中國外債為什麼那麼多
一、中國外債為什麼那麼多
無論是從外債規模、外債結構,還是從外債指標、外債空間上看,我國的外債風險總體可控。我國外債規模增長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升,反映了我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深度融合,展現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二、什麼是外債
外債是指一國對國外的負債。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定義,外債是「包括一切對非當地居民以外國貨幣或當地貨幣為核算單位的有償還責任的負債」。
外債凈額等於一國的外債總額,減去該國居民對非居民的全部債權(即海外資產)。
外債總額和外債凈額反映的都是過去歷年累積的對外債務,即外債的存量;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中則反映每年外債的增減變動額,即外債的流量。
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相關標准,外債主要有五類:貸款、債務證券、貨幣存款、貿易信貸和預付款、直接投資項下的公司間貸款。
三、外債額度
外債額度是外商投資企業的投注差,是最高限額,即借用的短期外債余額和長期外債發生額之和不得超過投注差,但償還後的外債或轉為股本的外債不會影響外債額度;已發生的外債償還後,還是可以在額度內繼續借外債。投注差,即投資總額減注冊資本的差額。
外債的最高數額不能超過投資總額與注冊資本的差額。
四、國家外債
國家外債是指國家在國外舉借的債,包括在國際市場上發行的國債和向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其他非政府性組織的借款等。國家外債可經雙方約定,以債權國、債務國或第三國貨幣籌集並還本付息。
我國向外舉債,主要有三個途徑:
一是根據與國外政府間的協議取得的政府貸款;
二是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
三是在國外發行債券。
㈣ 中國是否有房貸債券
有。
新一輪首單RMBS(住房貸款抵押證券)資產證券化產品將於今天正式試水。彭博指出,開放MBS市場能夠幫助銀行釋放資產負債表,將更多的風險轉移給MBS買家。彭博援引世邦魏理仕中國研究部門負責人Frank Chen的評論稱,RMBS是政府扭轉房地產下行趨勢的一個補充手段。
「住房貸款抵押證券」,也稱為「按揭抵押證券」。這種證券是將銀行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轉化為證券,在資本市場上出售給投資者,銀行可以將這部分變現資金用以發放新的住房抵押貸款,從而拓寬銀行的籌集渠道,擴大銀行的資金來源,進而增強銀行的資產擴張能力。
有房貸債券認為:
即「住房貸款抵押證券」,也稱為「按揭抵押證券」。這種證券是將銀行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轉化為證券,在資本市場上出售給投資者,銀行可以將這部分變現資金用以發放新的住房抵押貸款,從而拓寬銀行的籌集渠道,擴大銀行的資金來源,進而增強銀行的資產擴張能力。
金融機構出售住房貸款抵押證券能夠幫助銀行free up space on their balance sheets for more lending(釋放資產負債表),又能transfer the risk of the loans to buyers of the procts(將風險轉移給MBS買家)。住房貸款抵押證券是政府用來avert a plunge in the property market(阻止房地產市場下行)的一個supplemental measure(補充手段)。
㈤ 中國外債總額2021
中國的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在12-01-2020達16.3%,相較於12-01-2019的14.5%有所增長。
【拓展資料】
一、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按發行地域不同,國債可分為國家內債和國家外債。
二、國家外債是指國家在國外舉借的債,包括在國際市場上發行的國債和向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其他非政府性組織的借款等。國家外債可經雙方約定,以債權國、債務國或第三國貨幣籌集並還本付息。
三、我國向外舉債,主要有三個途徑:
1.是根據與國外政府間的協議取得的政府貸款;
2.是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
3.是在國外發行債券。
四、發行國家外債,要以國家根本利益為重,在平等的國家主權地位上自主進行,嚴禁有損國家主權借入外債。在舉借國家外債時,要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借入外債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相互補充,靈活調劑;爭取盡可能長的借款期限和盡可能低的利息及費用,盡量增加政府外債和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減少商業貸款;減少外匯風險。
五、國家外債管理包括外債的舉借、使用和償還。舉借是為了使用,只有充分利用所借入的外債,形成良好的生產能力,取得利潤和外匯,才能保證還本付息。所以國家外債管理的核心是合理地使用外債,提高外債的使用效益。
六、要合理安排借入資金的使用方向和結構,較多地用於加強農業、能源、交通、原材料、教育等薄弱環節的建設,發展出口創匯率高的項目;利用外資要與引進先進技術結合起來,並做到內外結合,充分發揮國家外債資金的作用,加強對使用外債的監督管理、提高外債的使用效益。
㈥ 中國銀行貸款轉移債務需要什麼條件
中國銀行貸款轉移債務需要以下條件:
一、須有有效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定有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債務,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立債務承擔。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訴訟中的債務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擔。
二、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務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性質上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指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三、形式要件
依據《民法典》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四、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民法典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後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所以《民法典》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五、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徵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繫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倘若合同義務受讓人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麼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就根本不能實現。
㈦ 中國債務的風險到底有多高
中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負債率到底是多少?這些債務的風險有多高,會不會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系統性風險或者區域性風險,應對這些債務和風險有哪些應對舉措?基於此,日前,國務院信息公開辦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第25次文津圓桌閉門研討會進行研討。
債務總量持續增長但整體可控
數據顯示,以廣義信貸總量的指標,到2016年一季度末,廣義信貸為134萬億,廣義信貸和GDP之比是193%,比2008年末上升79個百分點。以各項貸款比GDP的指標,到2015年底這個指標差不多是150%左右,比2008年末上升47.5個百分點。這說明這些年我國債務總量在持續增長。
不過,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主任何國鋒稱,相對債務總量增長,債務結構的問題更加需要引起關注。
何國鋒強調,值得關注的是,社會整個融資體系結構不合理,長期依賴銀行體系。他說,近年來,直接融資尤其債券融資這塊發展比較快,但股票融資佔比比較低。2015年末債券和股票融資總量在社會融資規模佔比14%左右,這導致實體經濟融資壓力和風險過度集中在銀行體系,銀行業承擔了大量本來應該由資本市場解決的一些金融服務,像科技創新、大眾創業、兼並重組這些應該由股權融資來做更好一些。
就整個銀行體系來看,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體系的不良貸款率仍較低。何國鋒提到,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5%,同時整個貸款損失准備也比較充足,目前商業銀行貸款撥備有2.4萬億,今年以來還在增長,撥備覆蓋率175%,貸款撥備率3.06%,對於不良貸款仍有充足的撥備。
此外,企業債市場信用風險總體可控。
截至2016年3月底,企業債券存量規模4.17萬億元,占整個公司信用類債券余額的四分之一左右。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財政處處長關鵬表示,發改委管理的企業債券最大的特色是與投資項目直接掛鉤,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和重大政策,資金的投入大都形成了一些比較優質的資產,能夠產生穩定的經營收入,是債券還本付息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債券在整個公司信用類債券的各品種中違約數量最少,信用風險總體可控。
另外,財政部預算司債務處處長尹李峰也提到,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當前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尹李峰說,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10.66萬億,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兩項合計全國政府債務26.66萬億,佔GDP的比重為39.4%,低於歐盟60%的預警線,也低於當前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
尹李峰表示,從地方政府債務來看,目前債務風險也總體可控,以國際通用債務率(債務余額/綜合財力)指標衡量,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低於國際通行警戒線。與一些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不同,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形成了大量與債務相對應的優質資產作為償債保障,加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也為債務償還提供了根本保障。
不過,針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總體有所下降、局部地區的債務風險有所上升、地方政府違法或變相舉債擔保情況仍有發生、一些地方還有一些不規范的PPP模式等新情況和問題,尹李峰稱,有關部門正在督促地方和相關部門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從居民負債來講,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提到,2013年中國達到55.5%,美國為113%(2007年為143%),日本是130%。相對來講,中國的居民部門負債率還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曹紅輝說,消費的貸款在中國是兩倍於經營性負債的,佔到整個居民負債的32%,其中居民負債中,80%是用於購買房產,其次就是汽車和信用卡的貸款。另外,中國的居民人口結構中,40歲以下佔53.71%,這說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並非是造成中國居民負債增長的一個顯著制約因素,今後還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人口結構沒有成為一個約束。按照美國15%的居民負債的邊界來看,大概我們可以新增40.69萬億的居民負債空間。綜合舉措解決結構性債務問題
在論壇上,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表示,全球債務同樣在增長不能光拿中國說事。他說,從全球來看,2000年開始全球債務87萬億,2007年是142萬億,2014年是200多萬億。在2007年到2014年債務危機債務救助中全球性增加了57萬億美元。債務對GDP比例,全球上升了17%,絕對值和相對值都在上升。到現在為止這種持續上升的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性的逆轉,但各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
雖然總體負債水平上升,但相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GDP負債水平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位的水平。
曹紅輝說,2001年到2014年,發達國家的債務規模達到49.7萬億美元,新興市場為14.2萬億美元。從全球來看,數量眾多的邊緣化國家的負債率在下降,少數重要的經濟體的負債率卻在快速上升,這其中存在結構性差異。比如,美國2001到2014年負債率從53%上升到100%,日本從153%上升到200%。在去杠桿的過程中,美英兩國效果最為顯著,但其他發達國家的居民債務水平不減反增,比如加拿大、韓國和澳大利亞的債務持續膨脹,荷蘭、丹麥、挪威的杠桿率大大超過了美國的峰值。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萬喆說,中國的債務狀況總的來看有三點,一是赤字總體比較小,二是經濟增速仍然全球領先,三是中國政府掌握了很多生產性資源,不大會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整體來說,債務水平和狀況應該是可控的。但問題是,既然債務實際可控,為什麼坊間、尤其外圍對中國的債務問題會有這么大的恐慌呢?
她說,這其中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債務總體不透明,除了過去不願意主動公開債務情況外,就是目前提到的大部分債務都是直接顯性的債務,有一些直接隱性和間接的債務沒有談到,隱性債務如何清算出來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另外,政策的不連續,在某些政策上有一些突然性,轉向特別陡,或者一些政策到基層後出現異化,再有可能一些可執行的程度不是那麼高,這容易招致質疑。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何帆也認為,中國的債務問題是結構性的。總體來看,中央政府的債務水平並不高,地方政府的債務水平增長速度比較快,企業負債水平較高。這反映出:第一,中央政府不願意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還是希望地方多花錢,中央和地方的財權和事權並沒有明確劃分清楚。第二,企業負債很高,跟依靠貸款的粗放增長方式,跟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都有關系。比如,大的央企融資超過了自己的需求,錢到手之後轉手倒給中小企業,自己還能賺一筆錢,導致負債率越來越高。如果看這些指標,只能說中國經濟處於亞健康狀態,但並沒有到了馬上就要出現危機的地步。
何帆預測,如果真的出現危機,肯定反映在流動性方面。政府債務的騰挪空間更大,很有可能出事情的是企業的負債,企業到最後還不上錢了。只是目前來看,企業的盈利狀況大體來講還比較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惡化,另外,企業的資金仍然主要用於日常經營,尚未出現企業資金大量被佔用還舊債的情況,也沒有出現明顯的還債擠佔了投資的情況。
何帆認為,債務問題是必須盡快解決的。不過,中國還遠遠沒有到了馬上就要爆發債務危機的時候,不必過分擔心。有時候,債務危機是自己嚇出來的。
何帆建議,應該密切關注債務指標,同時盡快做好預案准備。各種解決債務問題的政策措施很可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解決債務問題,需要「雞尾酒療法」,各種葯效需要配合,劑量需要斟酌,對潛在的副作用要有充分考慮。
何國鋒也表示,要實現經濟有序去杠桿,把債務盡可能的降下來,還是應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從銀行信貸角度,總的思路還是應該通過信貸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對不同行業或不同產業採取不同的措施。從銀行監管角度來看,企業負債整體較高,同時企業債務風險已經有所暴露。當前,主要以央企作為突破口來研究怎樣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和企業債務鏈,緩解企業相互拖欠資金的問題,同時穩妥處置僵屍企業的信貸風險。對僵屍企業,現在主要還是盡量推動其進行兼並重組、債務重組,盡量少實施破產清算,對於必須要破產清算的也是在多方研究信貸怎麼退出來,包括信貸退出的方式、節奏,包括影響,盡量不搞大規模一刀切退出。
㈧ 中國欠了多少債務2016
中國當前債務總額28萬億美元,其中政府部門債務,也就是國債11.2萬億美元。國債中,有大概5萬多億美元是外債。中國目前也持有近3萬億美元債權,凈債務2萬多億美元。中國每年gdp超過10萬億美元,財政收入1萬多億美元,銀行存款余額159萬億(超過25萬億美元)。債務水平不高,財務狀況健康!美國債務總額60萬億美元,其中政府債務19.9萬億美元,6.7萬億美元是外債。美國基本沒有外匯儲備,但是gdp高達18萬億美元,存款余額9萬億美元(美國人不喜歡存款,所以存款才這么少)債務問題比中國嚴重。但是美國外債全部是國債,中國外債有至少1萬多億是商業貸款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所以,美國債務問題也沒那麼嚴重。
㈨ 中國人均負債「這個數」,你是不是超標了呢
除了買房之外,還有24.8%的家庭負債是用於日常消費,12.8%的家庭負債用於買車或車位,9.6%的家庭負債是用於裝修或購買家電,9.3%的家庭負債是用於實體經營,9.0%的家庭負債用於教育,3.9%的家庭負債用於醫療,2.3%的家庭負債用於金融投資。
生活中最怕的就是那些不合理負債的人,消費遠遠超出自身的收入水平,每個月都是入不敷出,過著拆東牆補西牆的生活,最後往往都會暴雷,毀了自己。同樣是債務,有優質債務,比如貸款上學,投資自己,換來更高的收入;像借錢換車、換手機等就屬於劣質的負債,因為這些東西貶值的太快。總之負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合理支配自己的資產。小編想調查一下,你們當前負債多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