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首付利息 > 企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

企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

發布時間:2022-04-23 09:04:38

❶ 貨幣政策對企業投資的影響有哪些

3.執行金融穩定工作計劃,發揮貨幣政策保金融穩定的作用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人民銀行認真執行金融穩定工作計劃,發揮貨幣政策保穩定的作用,主要包括: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放再貸款,支持其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收購不良資產,支持債轉股;為確保少數嚴重資不抵債中小金融機構順利退出市場,確何居民存款支付,確保金融和社會穩定,按照有關政策規定,根據從嚴掌握的原則,適當給予再貸款支持;支持和配合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提高其資本充足率,等等。
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貸款有效需求不足。企業負債過高和資本結構單一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80年代初,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25%左右,企業承受貸款能力較強,加上銀行統一管理流動資金,導致貸款多年大幅度增長。到90年代中後期,國有工業企業帳面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如剔除賬面無效資產,實際負債率在80%以上,少數行業出現資不抵債。另外,近年新開工的一些技改項目資本金普遍不足,資產負債也較高。負債率過高使企業承受貸款的能力和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取過分擴張的貨幣政策,盲目增加貸款,勢必增加新的呆壞賬,加大化解金融風險的壓力。
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失衡,而主要不是貨幣的供應不足。結構問題的實質是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重復建設問題突出,解決結構問題應深化經濟和金融體制改革,單靠擴大貨幣供應事倍功半,相反還可能增加新的矛盾。

❷ 經濟學原理論述題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政策,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二者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必須准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而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一、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是調整貨幣供應的重要渠道
在當今社會,一國貨幣總量指的是以貨幣單位表示的社會貨幣購買力總額,主要包括現金(或現鈔)和銀行存款(「存款貨幣」),其中,銀行存款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現金所佔比重則很小。因此,所謂貨幣投放,絕不僅指現鈔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貨幣的投放。目前一國貨幣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銀行購入發鈔儲備黃金(或其它儲備物資);2、央行購買儲備外匯;3、央行購買國債或給予政府(財政)透支;4、央行向各類貸款銀行發放貸款,或者買入貸款銀行持有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券等,並通過貸款銀行向社會發放貸款;5、貸款銀行吸收存款後,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證金或保持一定的備付金存款外,向社會發放貸款,並形成貸款投放的乘數效應;6、央行外的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企業債券以及外匯等。另外,從整個國家貨幣購買力總額看,境外資金流入和本國貨幣流出境內也會影響社會貨幣總量(這要進行凈流入或凈流出量的具體分析)。
我國目前貨幣投放最具有調節餘地的渠道,一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貨幣投放最主要的一條渠道;二是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並通過財政開支向社會投放貨幣。其它渠道投放貨幣的伸縮餘地都是有限的。這里,財政增加向銀行發放國債,就意味著銀行增加貨幣投放(因而也會形成財政投放的乘數效應);財政兌付向銀行發放的國債,就意味著銀行減少貨幣投放(增加貨幣回籠)。也就是說,財政收支不僅也體現為社會貨幣的收付,體現為社會貨幣的再分配,而且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就是調整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渠道。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的重要表現。
二、運用兩種渠道,有效調節貨幣供應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
一般來講,社會貨幣總量就是以貨幣表示的社會購買力總額,即社會總需求,但從某一時間段看,社會貨幣總額中總會有一部分脫離社會生產流通領域而沉澱下來,並不形成當期實際的購買力。因此,社會貨幣總量又可以劃分為「流通貨幣量」和「沉澱貨幣量」兩部分。真正影響一定時期社會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會貨幣總量,而主要是流通貨幣量。當然,流通貨幣量的變動與貨幣總量的變動是有密切關系的。
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社會貨幣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的調節作用看,二者又有明顯的差別,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從貨幣政策調控的基本對象----銀行貸款投放貨幣的情況看,貸款投放形成的資金屬於債務資金,一般有規定的貸款期限,到期要還本付息,貸款利息就是貸款資金的價格或成本。因此,貸款投放更像是資金的買賣行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實際投放多少,取決於買賣雙方的意願和銀行信貸資金的規模,而並非是無條件的。其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和貸款條件來增加貸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對貸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在一個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識和約束的社會更是如此;而不計成本、不顧風險地濫放貸款也是不符合銀行經營原則和監管要求的,是要嚴格控制的。銀行貸款的增長從根本上講,決定於借款人對未來收入或投資回報的預期和信心。在面臨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貨緊縮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來刺激貨幣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會貸款需求旺盛,流通貨幣量增大,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情況下,銀行作為貨幣供應者,在控制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卻會遠遠大於其在擴大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社會存款意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整沉澱貨幣量和流通貨幣量的比例,但社會存款意向同樣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還受到未來收支預期變動的影響,單純的利率調整對存款的調節作用也是有限的。
從財政政策對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的影響來看,在社會存款意願強烈,投資和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發行國債吸收一部分社會沉澱貨幣(包括銀行沉澱資金),並通過財政開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調節當期沉澱貨幣量與流通貨幣量的比例,並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帶動民間投資,改善社會收支預期,增強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從而刺激社會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增長。但發行國債是國家對社會的負債,是要歸還的,因此,必須保證國債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並要避免因增加財政投資而產生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國債發放的總量必須控制在財政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避免造成嚴重的財政危機。同時,還必須看到,財政投資是一種權益性投資,它代表著對被投資企業或項目的所有權,因而享有對被投資企業和項目的管理、分紅和處置的權力,但卻沒有要求其歸還投資的權力。這就意味著財政擴大投資後,一旦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需要控制貨幣投放時,要收回投資是相當困難的,對一些投資期限較長的項目,如果匆忙停止後續投資,還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僅在不同情況下對調節貨幣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的影響不同,而且銀行貸款與財政投資的性質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二者的本質特徵和根本區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而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我國曾實行過「撥改貸」,將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撥款(投資)改為統一由銀行貸款解決,這盡管為解決一定時期的特殊問題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卻帶來了新的影響深遠的問題:企業資本金嚴重缺乏,財務負擔沉重;將由財政解決的撥款改為銀行貸款解決,使銀行失去了貸款控制的標准和自主性,銀行成為財政和計委的出納;銀行貸款代替撥款,使企業獲得貸款不還的理由(投資是不存在歸還問題的),因而造成對國有銀行嚴重的貸款不還的企業誠信問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吸取教訓的。
應該強調,財政政策是國家意圖的體現,盡管政策制定的內部時滯可能比較長,但一經確定,其實施帶有強制性,外部時滯卻非常短。而貨幣政策則主要依靠調整存貸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票據再貼現利率和再貸款利率等,間接地調整民間存貸款意向和銀行貸款意向等,經過多道環節的傳導才能產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時滯是比較長的。為推動市場機制不斷健全,國家對社會資金供求的調節應盡可能避免行政干預,而應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加以引導,在這種情況下,當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時,財政政策就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帶動作用。同時,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不僅是財政政策調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為中央銀行發展債券市場開展貨幣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必要條件,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可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必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脫。
三、對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調控的把握標准
貨幣總量或社會總需求的調節是非常復雜的事情,要准確把握調節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難的,但又是必須加以明確的關鍵問題。
我們知道,調節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國民經濟適度穩定增長,保持物價的相對穩定,從而保證最大程度的勞動就業、社會穩定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等。據此我們可以肯定,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增長率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國民經濟(一般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示)的增長目標和居民消費物價總指數的變動目標。保持多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或浮動范圍,消費物價總指數的波動控制在多大的范圍之內,需要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計劃指標予以研究並報全國人大核定。這兩大指標確定後,即可據以確定貨幣供應量的控制目標。
由於貨幣投放或回籠對GDP的影響具有滯後性,所以貨幣量目標增長率還受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相關函數(簡稱「關系函數」)的影響。這一關系函數的准確確定,對准確把握貨幣供應量控制目標至關重要。為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避免貨幣流通量的大起大落,「關系函數」可按照前三年(或適當時段)貨幣總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貨幣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長率與同期GDP增長率比值的平均數來分別確定M2和M1的關系函數。在此基礎上,再將目標實施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項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作為「調整項」考慮進去,即可確定M2和M1的目標增長率。計算公式為:M2目標增長率=GDP目標增長率×M2關系函數±物價目標變動率±調整項M1目標增長率=GDP目標增長率×M1關系函數±物價目標變動率±調整項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果M2和M1實際增長率與目標增長率發生較大偏差(如相差3個百分點以上),GDP或物價總指數的實際變動率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如低於最低目標值或高於最高目標值0.5個百分點以上),就應該適當進行反向調整。這樣,貨幣增長的調節方向和目標就比較明確了。
確定了貨幣增長的調節方向和目標後,就要相應調整和協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確保貨幣增長調控目標的實現。
總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調節重點和手段,有著不同的調節影響和作用范圍,又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必須正確認識和准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二者應有的積極作用。

企業貸款困境是什麼原因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
企業貸款困境是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不夠,長期以來,國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大企業傾斜。
盡管近年來,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籌劃推出中小創業板、增加中小企業貸款規模、財政支持擔保機構建設、採取了差別利率、兩免三減或年免徵所得稅等優惠政策。
但這些政策和措施在實際當中往往無法實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不足的問題。
(1) 缺乏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在我國目前的銀行組織體系中,還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政策性銀行,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由於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2)國有銀行惜貸嚴重。中小企業大多處於初創期,數量多,規模小,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和淘汰率高,投資回報相對較低。導致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及違約率均高於一般企業的平均水平。 而作為銀監會評價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是不良率的高低。致使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更加謹慎,也使得中小企業貸款成本的增加,貸款更是難上加難。
(3)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資渠道。雖然中小企業創業板早在籌劃之中,卻遲遲沒有推出,而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證券交易市場和風險投資市場尚未列上議事日程.這類小型資本市場的缺乏,使中小企業失去了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
(4)信用擔保制度不完善。發展擔保業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目前政策性擔保機構少,多數民營擔保機構沒有得到財政支持。此外,擔保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協調難,一方面由於徵信體系不健全,與銀行一樣,擔保機構也要面對甄別客戶信用風險、貸款定價等問題,結果增加了融資環節和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擔保公司對申請擔保企業的審查苛刻。由於擔保人資產抵押及企業自身信用擔保的苛刻條件,使較多的中小企業難以享受到政策的優惠,許多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同樣無法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實際上中小企業常常因為無法找到合適的擔保者而逼迫放棄貸款。

❹ 美股操盤手白天怎麼作息,最好有個時間表,剛入行白天睡很久

據近日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志對2011年度全球銀行利潤統計排名發現,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成為去年全球最能賺錢的銀行前三名。此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首次進入世界大銀行的前十名,2011年中國銀行業利潤幾乎佔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三分之一。田滿文認為,去年中國銀行業「利」冠全球,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行業壟斷體制下特殊時段的高息差,並非意味著其真有很強的賺錢能力,對此中國的銀行業要有自知之明。
中國銀行業處於高度壟斷的狀態,加之利率市場化滯後,其利潤約80%來自存貸款「息差」。去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的盈利之所以經歷了一個從急劇增長到明顯回落的過程,直接原因是資金需求及相應資金價格的巨大變化。2011年至今年一季度,由於貨幣政策的收緊,資金面很緊張,許多企業從銀行貸款的實際利率比基準貸款利率高出30%-40%;而今年二季度以來,由於宏觀經濟增速明顯放緩,許多企業因盈利預期下降,出現了貸款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貸款的有效需求不足,並不是企業不需要貸款,而是企業有承受能力的貸款需求不足。
由於去年畸高的銀行利潤率過多「擠占」了實體經濟企業的應有利潤空間,資金價格過高的結果必然損傷企業的「元氣」、影響其發展後勁。雖然今年國內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但如果沒有去年的銀行「暴利」,至少今年的信貸疲軟現象不會這么快到來、也不會這么嚴重。事實上,目前企業仍然很需要貸款,但因宏觀經濟走勢放緩,企業贏利比較困難,因而企業不願承擔或承擔不起仍然高企的貸款利息。只有降低貸款利率,使得資金的使用成本明顯降低,企業的貸款有效需求才會增加。
央行昨日宣布7月6日起降息,這是繼6月10日之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的二度降息。這表明,上次降息後企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狀況並未得到明顯改善,故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再度降息。另外,再次下調貸款利率下限,也意味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節奏在加快。這樣也可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自主定價空間、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引導銀行更主動、靈活地降低實際貸款利率,從而更好地應對信貸疲軟局面。同時,此次貸款利率比存款利率下調的幅度要大。上述因素「疊加」造成的息差收窄將對商業銀行盈利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而與中國的商業銀行利潤主要靠「息差」收入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占其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為30%~40%,最低為25%,最高為80%。中間業務具有表外性、服務性、風險小、成本低、利潤高等特點。相比之下,中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按國外銀行以非利息收入定義的中間業務收入進行比較,中外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具有較大差距。如美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佔比近十多年間平均保持在40%左右,而國內銀行業在20%上下。
可以預期,由於受經濟增速放緩、「金融脫媒」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監管更趨規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速下滑的趨勢仍將延續。由於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將使商業銀行息差收窄、競爭更充分,銀行的效率、管理、創新和服務等面臨嚴峻考驗,將促使銀行擺脫對息差收入的過度依賴、提高中間業務的利潤貢獻,也會使銀行的利率風險觀念增強、努力開發和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及更好的服務,銀行之間的盈利水平將逐漸拉開差距,銀行業將逐漸步入「優勝劣汰」的時代。
如此看來,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僅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速推進就會使銀行業去年利潤率畸高的情況難以再現,加之隨著今年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批准成立,標志著放開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發展眾多的金融機構以打破金融壟斷的改革也已開始探索推進。因此,中國銀行業切不可因「利」冠全球的奪目「光環」感到自滿而不思進取--至少從今年早些時候許多銀行高管為銀行「暴利」激烈辯護的過於自信狀態來看,這不是「杞人憂天」!
必須看到,如今中國銀行業靠不斷補充資本金而擴大傳統存貸款業務的粗放經營模式難以為繼,國內銀行的現有業務層次和服務水平與國外銀行還有不小差距。此外,在金融創新的力度方面,中國銀行業也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特別是國內各大銀行在金融產品的開發上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問題,簡單模仿的較多,對產品的創新和深層次挖掘不多。對此,中國銀行業特別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主動尋找差距並奮起直追。
總之,2011年中國銀行業主要靠行業壟斷條件下的高息差而「利」冠全球令人難以信服。如果經過努力,將來在中國銀行業打破了行業壟斷並完全實現了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我國銀行業在全球的利潤排行仍能保持不低於現在的水平,那才是名副其實的「利」冠全球。

(作者系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❺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她

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主要原因

(一)從中小企業自身情況看,信用程度低是貸款難的最主要原因

1.
企業債務負擔沉重,償債能力不強。

2.
財務行為不規范,財務信息失真嚴重。管理水平低下是目前中小企業的突出問題,具體
表現為財務管理水平低、
報表帳冊不全、
內控制度不嚴。
一些中小企業出於某種目的,
一廠
多套報表,或者乾脆不建帳,財務信息嚴重失真。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能准確、快速地判
斷這些企業及其負責人的真實信用水平,放貸自然比較謹慎。

3.
信用度低,逃廢債情況嚴重,銀行維權難度較大。中小企業貸款風險高,所形成的不良
貸款清收和核銷程序與大企業相比,
困難得多。在經營出現風險以後,
通過企業改制、
申請
破產、
轉產、注銷法人,甚至一逃了之等方式懸空或逃廢銀行債務現象比較普遍。這不僅給
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而且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信譽度,
惡化了銀企關系,
嚴重地挫傷了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的積極性。

4.
企業內在素質低下,生存能力普遍不強。由於相當部分的中小企業存在著經營粗放、技
術落後、
設備陳舊、
產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淘汰率遠遠高於一般大企
業。

(二)從銀行經營管理來看,風險管理約束加強是中小企業難以取得貸款的最主要因


1.
成本、收益和風險不對稱,銀行更願意貸款給大企業。在銀行看來,中小企業就是小麻
雀,肉少還容易飛。中小企業貸款數額不高,但發放程序、經營環節缺一不可,據測算,對
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平均是大企業的五倍左右,而風險卻高得多。在這種情況下,銀
行當然樂意做大企業的

批發

業務。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

2.
過度強調責任約束,激勵機制不足,銀行不敢輕易貸款。銀行經營,強調安全性、效
益性和流動性,其中,安全性排在首位。

3.
貸款許可權上收,不良資產增多,資產負債比率過高,使部分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
問題上,表現出了一定的

不能性



(三)擔保難落實是中小企業在貸款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根據《商業銀行法》規定,銀行發放貸款,申請企業應提供必要的擔保,而抵押品不足、擔
保落實難,
恰恰是當前中小企業融資,
特別是申請貸款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
這是中
小企業的資產結構特徵、
金融機構在抵押物上的偏好,
以及政府行為的不協調共同作用的結
果。

❻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有哪些對投資有什麼影響

3.執行金融穩定工作計劃,發揮貨幣政策保金融穩定的作用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人民銀行認真執行金融穩定工作計劃,發揮貨幣政策保穩定的作用,主要包括: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放再貸款,支持其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收購不良資產,支持債轉股;為確保少數嚴重資不抵債中小金融機構順利退出市場,確何居民存款支付,確保金融和社會穩定,按照有關政策規定,根據從嚴掌握的原則,適當給予再貸款支持;支持和配合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提高其資本充足率,等等。

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貸款有效需求不足。企業負債過高和資本結構單一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80年代初,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25%左右,企業承受貸款能力較強,加上銀行統一管理流動資金,導致貸款多年大幅度增長。到90年代中後期,國有工業企業帳面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如剔除賬面無效資產,實際負債率在80%以上,少數行業出現資不抵債。另外,近年新開工的一些技改項目資本金普遍不足,資產負債也較高。負債率過高使企業承受貸款的能力和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取過分擴張的貨幣政策,盲目增加貸款,勢必增加新的呆壞賬,加大化解金融風險的壓力。

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失衡,而主要不是貨幣的供應不足。結構問題的實質是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重復建設問題突出,解決結構問題應深化經濟和金融體制改革,單靠擴大貨幣供應事倍功半,相反還可能增加新的矛盾。

❼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現狀和產生原因,應如何解決

近兩年,我國銀行流動性過剩導致的各種金融問題愈加嚴重,影響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從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動性過剩的原因,並從貨幣政策工具對流動性過剩的影響和銀行流動性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影響兩個方面闡述流動性過剩與貨幣政策有效性之間的關系。最後提出了一些緩解流動性過剩、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流動性過剩;貨幣政策;有效性

20個世紀90年代末以前,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長期不足,信貸膨脹的態勢相當明顯。進入21世紀以來,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寬松,特別是2005年以來,銀行流動性過剩問題日趨突出。被經濟學家認為發生幾率極低的「流動性陷阱」已在我國金融運行中初現端倪,並對金融體系的穩健運營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1]2006年,銀行的巨額流動性使到全國性的信貸規模急劇膨脹,間接推動了各種資產價格全面上升,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有效性形成嚴峻挑戰。如何有效解決銀行流動性過剩問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而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是擺在中央銀行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銀行流動性過剩的表現

(一)存差持續擴大

自2004年國家實行最新一輪的宏觀調控以來,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增速逐漸低於存款余額增速,而且二者間差距不斷擴大,貸存比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於貸款增速3.17個百分點,是2000年的3.8倍;金融機構存差達到9.2萬億元,占存款余額的32%;存量的貸存比為68.0%,新增量的貸存比為53.6%。2005年,商業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約只有53元轉化為貸款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近一半的資金則滯留在金融體系進行體內循環。

(二)超額准備金居高不下

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准備金由2000年末的4000億元增長到2004年末的1.26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32.9%。2005年3月17日,中央銀行雖然下調超額准備金率0.63個百分點,但金融機構上存中央銀行的超額准備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達1.26萬億元。截至2005年12月末,全部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達4.17%。超額准備金過高,不僅加大了中央銀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臨著貨幣政策傳導效果大打折扣的壓力。截至2006年7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存款准備金率達2.7%。

(三)M2與M1增速差距持續拉大

2005年,M2的增速連續數月超過預期15%的增長率,M2與M1增速差距從年初的3.3%一路擴大到年末的5.8%。2005年12月末,M2餘額為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增速比上年高2.94個百分點;M1餘額為1017萬億元,同比增長11.78%,增速比上年低1.8個百分點。進入2006年後,M1與M2增速差距更大,一季度創下了M2同比增長較M1同比增長高出8.58個百分點的新高。

(四)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2005年3月以來,整個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其中,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利率從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的1.11%左右;年末,質押式國債回購7天品種加權平均利率僅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個基點,受此影響,貨幣市場收益率曲線呈現回落態勢。當前銀行間市場1年期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兩年期金融債發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於1年期2.25%的銀行存款利率,貨幣市場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出現了倒掛現象。2006年第一季度央票利率、銀行間回購和拆借利率較去年末抬升70個基點左右。其中,1年央票與存款利差縮至38個基點,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其與存款利率利差縮至19個基點,但是依然沒有改變幣市場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

二、我國銀行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

(一)經濟結構和區域發展失衡

經濟決定金融,目前流動性過剩的根源是我國經濟結構和區域發展失衡。相對於投資和出口的高速增長,消費近年來的增速遠落後於它們。20世紀末我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投資增長一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在2003年以來的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上升期,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2002年至2005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分別為16.1%、26.2%、27.6%和25.7%,而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則分別為8.8%、9.1%、13.3%和 12.9%;2006年上半年,前者增長29.8%,後者只增長了13.3%,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失衡問題加劇。消費相對落後使大量資金沉澱在銀行體系內部循環。

同時投資也存在結構失衡問題。一邊是大企業的資金過剩,另一邊卻是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的極度緊張;一邊是某些熱門行業重復投資導致產能過剩,另一邊則是醫療、教育等部門嚴重的投資不足。從區域看,以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為代表的經濟發達地區的流動性問題突出,而廣大的中西部仍面臨資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流動性過剩壓力,而農村卻仍然資金缺乏。「地下金融」的日趨活躍就有力地證明了我國並不是總體的流動性過剩(巴曙松,2006)。[2]少數被資本追逐的高利潤行業「囤積」了大量的資金,其資產價格被不斷重估,從而帶動相關資源的價格一路攀升,造成銀行流動性全面「過剩」假象。

(二)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

銀行流動性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帶動的外匯占款增長。2005年,基於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大約占基礎貨幣總量的90%,中央銀行用於對沖操作發行的票據總量高達2.77萬億元。因此,為「對沖」人民幣升值壓力、穩定匯率而形成的貨幣流動性增強趨勢依然強烈。有關數據顯示,2006年一季度,貨幣總體流動性達2.0萬億元,同比增長93.4%;外匯儲備達 0.8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2.76%;外匯占款余額7.7萬億元,同比增長34.96%;而同期銀行貸款余額和有價證券投資分別為20.6萬億元和3.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9%和17.23%。

(三)貸款有效需求相對不足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貸款增長率為13.53%,低於2004年的14.54%。銀行業機構新增貸款從2003年的3萬億元,下降到2005年的2.5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幅持續下降,從2003年的30%下降到2005年的16.2%。盡管2006年一季度,銀行貸款一度出現高速增長,並導致中央銀行出台相關宏觀調控措施,以抑制可能出現的貸款過快投放趨勢,但是全社會貸款有效需求相對不足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貸款有效需求相對不足的出現,主要原因在於全國工業企業整體盈利狀況下滑導致信貸萎縮。2005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6447億元,比上年增長17.4%,遠低於上年同期同比增長42.5%的水平;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7420億元,增長28.7%,低於上年增長39.4%的水平。2006年一季度,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66個行業中,利潤減少或虧損增加的行業多達24個,比上季度增加9個。企業效益下滑,虧損面擴大,將直接減少對銀行的信貸需求。

(四)城鄉居民儲蓄持續增長

2005年末,我國居民儲蓄余額14.11萬億元,當年GDP為18.23萬億元,儲蓄率高達77.36%。2006年一季度,全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與我國的高儲蓄率相比,2001年,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富國的儲蓄率通常高於窮國,但也僅在20%左右。我國現階段家庭儲蓄率較高與我國的文化傳統、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家庭儲蓄率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當前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尚未完成,沒有形成完善的養老保險、失業和醫療保險制度,老百姓出於養老、醫療等原因積累了大量預防性儲蓄。同時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使居民更傾向於增加儲蓄降低消費。此外,住房體制、教育體制的改革也使相當多的大眾儲蓄資金用於買房和子女教育儲蓄,這也是導致儲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3]

三、我國銀行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一)貨幣政策有效性內涵的界定

盡管不同學者在研究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時,由於強調的重點不同,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但是,從根本上說,貨幣政策有效性至少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貨幣政策能否對產出、就業等實際經濟變數產生影響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第二,貨幣當局是否有能力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引導經濟運行以達到既定的宏觀經濟目標。第一層含義是指貨幣政策對實際經濟運行的作用力問題,即貨幣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對產出、就業等實際經濟變數產生影響的問題,這可以概括為貨幣政策的理論有效性問題,是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基礎。如果貨幣政策確實能對經濟中的真實變數(產出和就業)產生重要影響,那麼貨幣政策在理論上是有效的,稱為貨幣政策的理論有效;如果貨幣政策根本不能對經濟運行中的實際變數產生影響,或者這種影響微不足道,那麼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就無從談起,貨幣政策是無效的。第二層含義是以第一層含義為基礎的,即如果貨幣政策對產出、就業等實際經濟變數確實具有強而有力的影響(貨幣政策是理論有效的),那麼貨幣政策當局在既有的知識范圍內,是否有能力利用貨幣政策的影響力引導經濟運行以達到既定的宏觀經濟目標?這可以概括為貨幣政策的實施有效性問題。如果理論和經驗證據都表明貨幣政策對實際經濟變數具有重要影響,貨幣當局也能利用貨幣政策的效力實現既定的宏觀經濟目標,那麼貨幣政策是實施有效的;反之,如果貨幣政策雖然具有理論上的有效性,但貨幣當局根本無力利用貨幣政策的這種效力引導經濟按預期的軌道運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是無效的,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也只是一句空話,沒有實際意義。[4]

從以上對貨幣政策有效性內涵界定上來看,本文研究的銀行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就屬於貨幣政策的實施有效性問題,包括貨幣政策工具對流動性過剩的影響和銀行流動性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影響等方面內容。
(二)我國貨幣政策工具在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上的困境

1.上調存款准備金率縮減銀行流動性乏力。2006年來中央銀行分兩次將存款准備金率由2004年的7.5%調高至8.5%,外匯存款准備金率從3%上調至4%。中央銀行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兩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大約直接可以凍結資金3000億元左右,再加上乘數效應的影響,實際緊縮的流動性可能會達到1.2萬億元左右。在金融體系健全的環境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可以有效地收縮總體的流動性。但就目前中國金融制度安排和銀行流動性產生的原因來看,上調存款准備金率所起作用並不是很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首先,強制結售匯制所導致的外匯占款已經成為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基礎貨幣的投放不是完全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而是主要用於平衡國際收支。中央銀行在一個月內上調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但商業銀行信貸仍然保持較高增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使中央銀行缺乏有效的措施進行沖銷。其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影響較小,其貸款行為很難受到約束。國有商業銀行本身流動性較足,具有較強的吸收流動性的能力。同時,國有商業銀行是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中央銀行票據的主要持有者,通過出售或回購可以及時滿足流動性的需求,即使出現流動性困難時還可以從中央銀行取得再貸款。由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我國的金融體系中占絕對優勢,其趨利動機會使中央銀行緊縮信貸的效果大打折扣。[5]

2.利率調整對流動性過剩作用不大。2006年4月中央銀行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提高到5.85%。在成熟的金融市場中,利率作為有力的價格型調控手段可以有效引導金融市場中資金的收縮與膨脹,只要中央銀行採取小步、連續的加息措施,加息效果就會慢慢地顯示出來。但由於我國各種利率之間的關系還沒理順,基準利率作為一項政策工具的作用還非常有限。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確定方式還不能適應貨幣政策預調和微調的需要,不能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協調配合的綜合效應。就歷次利率變動的實際效果來看,企業貸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對利率變動並不敏感,利率政策的效果較小。

3.公開市場操作「對沖」流動性的能力有限。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在貨幣市場上通過買賣有價證券調節基礎貨幣,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利率的一種政策手段。近年來,公開市場操作逐漸成為人民銀行宏觀調控最頻繁和最倚重的政策工具,發揮著控制貨幣供應總量和引導市場利率的重要作用。在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之初,主要對象為國債市場,但短期國債數量極少,並且發行的國債中僅有30%左右能夠上市流通,且在品種和期限結構上不能適應貨幣政策操作的需要,從而限制了中央銀行運用國債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能力。從2002年開始,中央銀行嘗試使用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有效地對沖了大量外匯儲備增加的壓力。但中央銀行票據作為利率(價格)調節工具的有限性,使中央銀行在與市場對話時似乎處於弱勢地位(李揚,2004)。[6]

還有一個情況值得關注,就是本幣公開市場操作對基礎貨幣供應的作用往往被外幣公開市場操作的影響所分流。由於我國實行的是一種實際上的固定匯率制度,隨著近年來美國經濟疲軟,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逆差上升到歷史新高,美元持續大幅貶值,國際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元。中央銀行為維持相對固定的匯率制度,就只有投放更多的基礎貨幣來收購美元。因此在貨幣政策的走向上,中央銀行又陷入了既要防止貨幣供應量過大、又要維持相對固定匯率的兩難境地。由於固定匯率制度的剛性,最終導致中央銀行票據的不斷膨脹,從而降低了中央銀行票據「對沖」流動性的能力。

(三)我國銀行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

1.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現狀。改革開放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企業,傳導過程簡單,直接從政策手段到最終目標。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隨著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組織體系的健全,貨幣政策形成「中央銀行→金融機構→企業」的傳導體系,貨幣市場尚未完全進入傳導過程。進入90年代以後,金融宏觀調控方式逐步轉化,初步形成「中央銀行→貨幣市場→金融機構→企業」的傳導體系,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的間接傳導機制。90年代中期以來,間接調控不斷擴大。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確定為穩定貨幣並以此促進經濟發展;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從貸款規模轉向了貨幣供應量和基礎貨幣;存款准備金、利率、中央銀行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間接調控手段逐步擴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穩定貨幣為最終目標,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控基礎貨幣(操作目標)的間接調控體系。

2.銀行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影響。我國金融市場上的總體流動性偏多,M2/GDP接近2倍,在世界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不多見的。總體流動性偏多在通貨緊縮時矛盾並不凸現。當遇通貨擴張時,多年積累的過多流動性會形成對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巨大的壓力。當中央銀行調控意圖需放鬆松貨幣時,「松」的貨幣未必能流到中央銀行調控意圖中的行業和企業,到中央銀行調控意圖需要收緊貨幣時,也未必能從中央銀行調控意圖中的行業和企業收回貨幣。流動性的持續大量過剩必然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實現產生消極影響。由於目前銀行流動性過剩的主要來源是外匯占款的大量增加,因此銀行流動性過剩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影響就是外匯占款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影響,也就是外匯占款對基礎貨幣供應量的影響。[7]

從匯率政策的目標來看,匯率穩定是幣值穩定的目標,而在現行的匯率管理體制下,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只能被動地吸收外匯,外匯買入量越大,貨幣供應越多。外匯沖銷政策操作的結果是,外匯占款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貸款等貨幣投放方式的比重不斷下降。由於外匯占款的不斷增多,為了將基礎貨幣的投放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央行被迫不斷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和相應地收回或減少再貸款等信用放款,從而達到控制基礎貨幣供給總量的目的。[8]由於外匯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貨幣投放在外向型企業和內向型企業間的分配比例嚴重失調,這就使得中央銀行用信貸傾斜的方式去支持某一產業或行業的自主權已經受到極大的限制。外向型企業資金相對充裕,內資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局面更為加劇。同樣,貨幣供給的地區分配出現失衡現象。對外開放程度高的沿海發達地區,資金供應相對充足,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內地地區,資金會相對短缺。這種資金流向結構上的失衡會隨外匯占款比例的上升而加劇。

四、解決我國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對策建議

(一)多策並舉減少銀行體系的流動性

1.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減弱企業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制定寬松政策,鼓勵各類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建立新的市場准入機制,為廣大優秀企業特別是科技含量較高的中小企業提供國內上市融資的渠道。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能為經濟的良好運行提供良好保障,企業就會得到更多的融資渠道,居民也會得到更多投資機會,進而降低銀行的存差。

2.通過制度創新促進銀行資產結構多元化。首先,建立全能制銀行,允許銀行通過多元化投資來增加收益,分散風險,如銀行可以通過股票投資等方式來增加投資渠道。目前我國銀行貸款占總資產比重雖然降低到65%,但是對於國外大銀行來說,貸款一般都在40%左右。其次,增加面向個人及中小企業的貸款種類,增加銀行高質資產。再次,加快銀行資產證券化的步伐,銀行可將中長期資產變現為資金,鼓勵居民購買銀行債券,促使投資與儲蓄相互轉化,改變目前銀行資產單一狀況,增加銀行盈利性。

3.完善社會保障及醫療保障制度,更新居民消費觀念。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及醫療保障制度,為所有公民提供良好服務,為居民預期消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居民而言,要進一步更新消費觀念,善於利用銀行提供的住房等個人消費貸款來增加消費,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二)減少外匯占款,強化市場功能,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1.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分流外匯儲備,舒緩外匯占款壓力,從源頭上遏制流動性持續增長的勢頭。改革現行結售匯制度,逐步從強制結售匯過渡為意願結售匯,放寬所有出口收匯企業的留匯比例,變外匯銀行結算周轉限額管理為比例管理,逐步增加各市場主體持有外匯的比例。減少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外匯賬戶政策應朝著分流市場外匯的方向調整,推動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支持企業走出去,改變我國在外匯管理領域長期存在的外資流進來易、流出難;對企業嚴、對個人松;對內資嚴、對外資松的不對稱管理格局,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允許和擴大國際開發機構或企業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或以其他人民幣融資形式籌資,降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根據我國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在確保金融市場和經濟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合理確定人民幣匯率目標區。通過人民幣匯率目標區的建立向市場發出明確的信號,增強公眾對匯率的心理預期,使市場交易主體能夠自由地根據市場信號做出反映,及時緩解和釋放外匯市場各種不利因素的沖擊,使央行貨幣政策的執行盡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約,增加貨幣政策調控的迴旋餘地。[9]

2.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建設,夯實市場基礎,拓寬央行貨幣調控的空間。通過市場機制,讓商業銀行能夠自主決定外匯市場的交易行為,使我國的外匯市場在做市商制度基礎上成為一個多元化、分散化的市場。要擴大外匯市場的交易主體,改變目前中國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的同質性。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增加市場交易主體,非銀行金融機構、大企業集團等可逐步直接進入銀行間市場參與交易。大力進行產品創新,開辦並盡快擴大銀行間遠期外匯交易,逐步推出掉期、期貨、互換和回購等衍生品交易,使市場能夠滿足向參與者提供套期保值、風險規避以及投資理財等一系列金融服務的需要。

3.進一步完善外匯占款的沖銷策略和手段,提高外匯沖銷的效率。一是建立外匯平準基金。按照國際慣例,外匯基金一部分應該來自國家外匯儲備,另一部分主要來自商業銀行的外匯資產。通過外匯平準基金的重要調節杠桿,在央行與外匯市場之間設置緩沖屏障,切斷外匯儲備直接與國內貨幣量變動的聯系。二是靈活設計和選擇各種沖銷工具並擴大組合籃子中的數目。這方面國外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例如,韓國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穩定債券」可暫時取代尚不發達的公開市場業務。馬來西亞的「雇員准備基金」可以調節流動性,從而將政府和雇員准備基金的存款從銀行系統轉移到中央銀行的一個特殊賬戶。[10]從我國具體國情和實際經濟狀況出發,可以設計和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干預和沖銷金融工具和手段,鞏固和發展匯率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貨幣調節和匯率管理水平,使人民幣匯率更加富有彈性,對外匯的沖銷工作也更具效率。

❽ 如何評價我國貨幣政策

從1993年開始,我國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有效地治理了通貨膨脹,實現了國民經濟「軟著陸」。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趨勢。針對這種狀況,中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是提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而是提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貨幣政策稱之為「穩健」,而不稱之為「積極」,這是因為: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率過高,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商業銀行自我約束能力弱,不良貸款比例過高;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結構失衡,而不是貨幣供應不足。在此情況下,如果實行過分擴張的貨幣政策,不但無益於防止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而且還會危害宏觀經濟健康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要自己穩健,而是要整個經濟體系穩健。我國的經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業銀行影響,因而商業銀行的穩健對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對經濟體系與金融體系可能發生的壞結果進行修正和預防,這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既要有戰略眼光,也要有戰術規范。為保持穩健而進行的每一次調控,盡管是微調,都是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調整,都會有人受損、有人獲益,因而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贊同。評價宏觀調控是否成功,應看經濟是否正在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是否讓大多數人獲益。
1政策回顧
穩健是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主題詞。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998年初我國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趨勢的特殊背景下提出並開始實施的。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其含義是指根據經濟變化的徵兆來調整政策取向,當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貨幣政策偏向擴張;當經濟出現過熱時,貨幣政策偏向緊縮。最終反映到物價上,就是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提法,它講的是制定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它不同於經濟學教科書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的提法(如「寬松的」、「中性的」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穩定幣值目標相聯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貨緊縮又防止通貨膨脹兩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礙根據經濟形勢需要對貨幣政策實行或擴張、或緊縮的操作。
事實上,按照傳統經濟學理論,貨幣政策有擴張、緊縮和中性之分,而穩健的貨幣政策卻難歸於其中的任何一類。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何德旭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所注重和強調的是貨幣信貸增長要與國民經濟增長大體保持協調關系,但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條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操作特點和操作方式。
從實際運作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了操作層面上的靈活性和適度性,從而適應經濟形勢變化取得了較好的調控效果。據央行此次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金融運行平穩。2005年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7.6%;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10.7萬億元,同比增長11.8%;流通中現金M0餘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同期GDP和CPI增幅之和近12%。這表明,貨幣信貸總量增長總體適度,與宏觀調控總體要求基本適應。
而從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上看,央行2005年的公開市場操作可圈可點。央行一直密切關注經濟金融形勢,及時監測分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外匯占款、財政庫款及現金等因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並注重靈活安排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組合和期限結構,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操作節奏,充分發揮公開市場操作預調和微調的作用,以實現外匯占款增長的有效對沖,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尤其是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央行出台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並適當調整了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為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平穩運行創造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實踐證明,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是我國政府在宏觀經濟管理中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政策選擇。它既是對宏觀經濟管理和調控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2 政策效果評價分析
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幾年來,國民經濟成功實現了低通脹、高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基本保持在 7%~8%,物價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動。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精確估計經濟的低通脹、高增長,貨幣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這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物價的持續平穩,的確是與貨幣和信貸的持續平穩增長同時出現的。回顧建國以來(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我國經濟多次出現過較大幅度的波動,雖然每次原因都比較復雜,但每次經濟波動都同時伴隨著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無疑是經濟大幅度波動的重要條件。近幾年,貫徹穩健貨幣政策方針,我們堅定地將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作為重要目標,在具體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閱讀全文

與企業貸款有效需求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子被貸款公司開走怎麼辦 瀏覽:863
貸款逾期還款利息怎麼計算 瀏覽:874
我的徵信花了網貸還好貸款嗎 瀏覽:545
被騙網路貸款1000元自己花600元 瀏覽:374
中國銀行信用卡貸款利息 瀏覽:128
買房子付了錢對方有貸款不還 瀏覽:410
青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 瀏覽:809
交了首付後貸款不還開發商還了 瀏覽:421
提前畢業貸款利息怎樣支付 瀏覽:558
豐收互聯貸款合同消失 瀏覽:423
貸款利息是商業銀行流動性來源有 瀏覽:513
專利貸款擔保合同範本 瀏覽:774
優盛網路科技貸款 瀏覽:705
貸款炒股票銀行會同意嗎 瀏覽:553
70萬貸款逾期2月黑名單 瀏覽:654
什麼叫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瀏覽:951
因為父母貸款沒還妻子要和我離婚 瀏覽:811
有沒有交了首付不能貸款的 瀏覽:330
大學生貸款逾期起訴 瀏覽:594
信用卡逾期銀行抵押貸款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