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清理供方庫里長期不用的僵屍單位
第一,減少政府對單位的干預,尤其是慎用產業政策。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中,一個單位如果多年資不抵債、長期虧損,必然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僵屍單位根本不會出現。僵屍單位之所以存在,一定是因為市場機制的運行受到了干擾。而主要的干擾,當然是來自政府或者金融機構等部門。地方政府應減少對企業運行的干預,不要利用行政力量去推動企業兼並重組,不要給轄區內企業施加超出其負擔能力的就業壓力和財稅壓力,不要給缺乏效率、生存無望的僵屍企業提供各種補貼。雖然地方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短期內會穩定就業和財稅收入,但是長期來看會帶來更大的就業壓力和社會穩定壓力,最終得不償失。對於中央政府和部委來說,要謹慎使用產業政策。以扶持新興、戰略性產業為目的的產業政策,一定程度上為這些行業的企業提供了一層保護傘,使這些行業的企業減少了市場壓力,也使得企業的發展偏離了市場的軌道,可能導致它們盲目生產、盲目做大,最終變成僵屍單位。而且,通過各類補貼實行的產業政策,如果缺乏透明、公開的程序,很容易留下尋租空間。當前,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產業的騙取補貼行為比較普遍,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第二,完善國資委對國企的考核指標,全面理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在產能普遍過剩的背景下,國務院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委都力推國企進一步兼並重組和提高行業集中度。事實上,國務院國資委所管轄的中央國企的數目一直在減少。從國有企業作為執政基礎的性質來說,或者從轉型國家的政府宏觀調控能力角度來講,國有企業要做優、做強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做優」、「做強」是相對模糊的指標,而「做大」則是非常明確的指標。因此,要警惕最後的結果是國企光是「做大」而沒有真正「做強」和「做優」。如果國企一味做大,必然陷入產能擴張的囚徒困境,必然導致更多產能過剩,從而產生更多僵屍企業。因此,國資委應該調整、完善對國企的考核指標,防止片面理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第三,強化銀行的預算約束。從日本僵屍企業的情況來看,銀行的預算約束軟化是僵屍企業產生的重要土壤。為了防止銀行持續向僵屍企業發放貸款,一是要加強對銀行體系的監管,不能光看錶面上銀行是否滿足巴塞爾資本協議,而要對銀行貸款的質量進行有力的監督。二是要減少地方政府對轄區內銀行的行政干預,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銀行體系的相對獨立性。建議仿照司法機關的干預辦案記錄辦法,將地方政府領導對銀行信貸的干預進行備案登記,不登記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此外,在宏觀調控時,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減少施加給銀行的保增長的壓力,共同提高銀行的防範風險能力和預算約束硬化。
第四,多渠道化解過剩產能,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網。目前來看,比較嚴重的行業有大約20%的過剩產能,有大約10%的僵屍企業,總體情況尚在可控之中。建議政府和企業多渠道化解過剩產能,例如將過剩的鋼鐵、水泥、玻璃等用於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由中央政府或者幫扶的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債券代為支付。在處置僵屍企業時,多用市場化的兼並重組和改制分流,穩妥推進破產清算程序,盡量減少社會震盪。另外,必須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使每一個職工一旦面臨短期下崗或者失業時,都能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這反過來也有助於減少地方政府與企業的合謀。
第五,加快國企改革步伐,關鍵是明確國企定位。目前的國企改革文件都迴避了一個根本問題,國企究竟是一種純粹的市場化企業,還是一種承擔了較多政治和社會功能的特殊企業?如果國企的定位是後者,那麼這類國企的數目要限制。否則,只要國企承擔了政治和社會功能,在地方政府的壓力下,國企就不可避免地會把保障就業和穩定財稅收入作為優先目標,經濟效率、生產率可能會成為次要目標,這就會陷入與地方政府的合謀之中,最終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大量國企成為僵屍企業的困境。我們建議,進一步對國企進行分類改革,明確哪類國企要承擔政治和社會功能,哪類國企是純粹的市場化企業。對於前者,限制數量,當做特殊企業來對待;對於後者,加強市場化考核,鼓勵做強做優。
『貳』 僵屍企業究竟對我國經濟會產生什麼危害
1.浪費社會資源。「僵屍企業」需要銀行和政府財政不斷輸血,大量土地、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等社會資源被無效佔用,造成生產要素配置扭曲,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
2.擾亂市場秩序。「僵屍企業」搶佔了其他健康企業的資源與機會,缺失主動創新、提高效率的動力,還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破壞了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3.脫離資產監管。「僵屍企業」長期脫離監管機構的監管,資產質量差,經常出現產權歸屬不清、管理混亂的問題,資產管理基本處於失控狀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無從落實。
4.損害職工權益。「僵屍企業」失去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拖欠職工工資、社保情況嚴重,職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職工隊伍穩定。
5.形成金融風險。「僵屍企業」不具備償貸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資產償還貸款,造成銀行不良貸款高速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僵屍企業」問題很難在宏觀指標中非常迅速地直接體現。由於銀行為降低其不良貸款率而不斷向企業續貸輸血,僵屍企業問題在銀行財務報表中不會很快體現。
根據財政部有關數據,2015年國企利潤同比下降6.7%,而財務費用(主要是債務利息支出)卻超過利潤增長,增長10.2%。尤其是一些地方國企,利潤下滑,造成償債能力不斷下降、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性不斷增加。
2015年地方國企利潤同比下降9.1%,財務費用達到10%。同時,也有一些國企承擔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本身不適合以盈利為目的,需要財政的支持。
還有一些國企承擔了地方融資平台的職能,具有臨時性的融資目的。一旦「僵屍企業」蔓延,隱藏的金融風險將被釋放,這會對市場結構調整造成阻滯影響。
『叄』 怎麼盤活釋放「僵屍企業」中的金融資源
日前從廣東傳來消息,104件「僵屍企業」破產及強制清算案集中裁定受理。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之前的數據,去年全國新受理的破產案件數量比2015年上升了53.8%。司法處置的集中發力,意味著各地清理「僵屍企業」進入了新階段。
不僅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也要及時調整信貸方式和信貸結構。方式上,多發展直接融資,降低中長期貸款佔比,多以1年期等短期融資的形式貸給企業。結構上,收縮產能過剩行業、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等行業的信貸投放,將釋放出來的金融資源更多投向高新技術、智能製造、新興業態等國家支持的產業,投向效率高,具有新動能、新動力、新商業模式的領域,從而發揮資本的資源配置導向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無效供給。
最近兩年,中央態度堅決地對「僵屍企業」動真格,不僅推動各地甩掉了一些拖累企業發展的歷史包袱,更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市場機制不健全的危害。說到底,「僵屍企業」的退出,最終要讓市場說了算,而不是靠政府決定誰「活」誰「死」。
『肆』 僵屍企業的貸款一定是不良貸款嗎
有可能哦,小心為好吧
『伍』 如何拓寬僵屍企業融資渠道
僵屍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
明白這個問題就可以談下面的問題:
首先僵屍企業沒有任何利潤,之所以不破產有諸多的原因,比如人員,當地政府,生產某一環節等
拓寬融資渠道,無非就是銀行,天使投資,民間游資這幾個方面,第一點,天使投資可以排除了,除非是集團內部輸血,第二點,民間游資,這個東西沾上了估計死的更快。第三點,就是銀行了;這個就實際情況進行操作了,如果是因為當地政府的原因的話。估計很好弄。
第一,企業人員,內部集資{輿論高息}第二,當地企業兼並{行政命令}第三,合資。外資進入,{擴建貸款}
第四,多個僵屍企業重組,借殼上市{找專業人士}
『陸』 「僵屍企業」為什麼會出現
一般而言,「僵屍企業」有三個主要成因:1、改製成因,初期國有企業改革盛行部分改制而非整體改制;2、歷史成因,一些當時因需成立的臨時性企業遺留下來;3、企業自身經營機制原因。
1、僵屍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生存和經營的企業_=┦企業不同於因問題資產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屍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而放棄對僵屍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綁架勒索性的特徵。
2、「僵屍企業」大都是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不少「僵屍企業」,或退出市場或重煥新生。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2018年末納入專項工作范圍的僵屍特困企業比2017年減虧增利373億元,比2015年減虧增利2007億元,有超過1900戶的僵屍特困企業完成處置處理的主體任務。不破不立。加快處置「僵屍企業」,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方面有助於穩增長防風險。「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處置『僵屍企業』短期看可能會影響一些地方的經濟增速和就業崗位,帶來陣痛;中長期看,卻能夠破除無效供給,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等。這其中涉及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處理。」
3、處置「僵屍企業」不是簡單的減法。數據顯示,我國破產案件的立案數與審結數分別從2015年的3568件、2418件,增長到2017年的10195件、5712件,「僵屍企業」破產出清工作成效明顯,但處置力度依然有待加強,最棘手的就是債務處置。「僵屍企業」背負了相當規模的同業拆借和銀行貸款,拖欠了不少下游企業的應收賬款,更涉及大量職工的欠薪與安置。職工、債權人、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維護,產業鏈的穩定也不容忽視,還要防止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正是債務處置的復雜性,導致不少地區、部門產生了畏難情緒,造成一些地方處置「僵屍企業」信心不足、辦法不多、步子不實。
『柒』 「僵屍企業」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大量僵屍企業的存在,源於地方政府出於保證就業等考慮,經常大力維系長期虧損企業的生存。而對於銀行來說,出於對產生不良貸款的擔憂,也往往會向僵屍企業持續放貸。
具體原因在於,銀行給企業的每一筆貸款都會作為資產存在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一旦企業的還款出了問題,對應的貸款就要被記錄為不良貸款。按規定,每一筆不良貸款都需要銀行拿出一部分資本金作為風險准備金。這樣一來,銀行的自有資本就會減少,資本充足率就會下降。有時候,一筆嚴重的不良貸款就相當於地方分行一個季度的利潤。規模再大一些的不良貸款,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經營。為了避免出現不良貸款,銀行會在企業剛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企業提供一筆資金。一般來說,只要企業能正常還本付息,這筆貸款就算是正常貸款。
同時,由於企業續存才能持續還貸,僵屍企業往往不易破產。清理僵屍企業通常需要兼並重組,而兼並重組又依賴發達的資本市場環境。中國的資本市場發達程度還不高,這就造成僵屍企業缺少兼並重組渠道。
『捌』 什麼是僵屍企業僵屍企業有哪些特徵
一、僵屍企業是指喪失自我發展能力,必須依賴非市場因素即政府補貼或銀行續貸來維持生存的企業。盡管這些企業不產生效益,卻依然佔有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嚴重妨礙了新技術、新產業等新動能的成長。
二、企業特徵
1、企業規模較大。「僵屍企業」大多為規模較大、員工較多的國有企業。這些國有企業在地方經濟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於維穩考慮,既不讓其破產,也難以使其獲得新生,只能通過銀行或政府的不斷輸血維持現狀。
2、行業產能過剩。「僵屍企業」大多是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家電等行業。這些行業因盲目擴大生產,造成產能過剩,最終導致產品積壓、員工失業率上升。
3、產業領域低端。從產業來看,「僵屍企業」基本屬於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空間小的製造業領域。這些產業由於技術含量低、轉型升級困難,導致債務負擔沉重,最終形成資不抵債局面。
三、形成原因
1、政府過度保護因素。地方政府為了拉動本地經濟,不斷鼓勵企業投資公用事業和競爭性領域,當這些同質化投資遭遇經濟下行,很快成為企業的負累,
而政府出於政績和社會穩定的考慮,不願企業倒閉破產,持續利用財政補貼和銀行支持等手段,寄望於風險不在短期內暴露,不斷累積的負債導致成為「僵屍企業」。
2、結構調整因素。一些低端產業的企業、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低小散」企業,由於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轉型升級難,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下,
無法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不能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服務以及勞動者充分就業的機會,持續經營困難導致成為「僵屍企業」。
3、市場競爭因素。一些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下,由於企業缺乏自主創新意識,旗下產品和服務比較優勢不明顯,無法搶占市場先機,繼而出現產品無市場、經營無利潤,連年虧損,債務堆積,被市場「拋棄」導致成為「僵屍企業」。
(8)僵屍企業貸款擴展閱讀
社會危害
1、浪費社會資源。「僵屍企業」需要銀行和政府財政不斷輸血,大量土地、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等社會資源被無效佔用,造成生產要素配置扭曲,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
2、擾亂市場秩序。「僵屍企業」搶佔了其他健康企業的資源與機會,缺失主動創新、提高效率的動力,還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破壞了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3、脫離資產監管。「僵屍企業」長期脫離監管機構的監管,資產質量差,經常出現產權歸屬不清、管理混亂的問題,資產管理基本處於失控狀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無從落實。
4、損害職工權益。「僵屍企業」失去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拖欠職工工資、社保情況嚴重,職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職工隊伍穩定。
5、形成金融風險。「僵屍企業」不具備償貸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資產償還貸款,造成銀行不良貸款高速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玖』 如何處理「僵屍企業」
第一,堅持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發揮政策措施的結構性調控長處,為「僵屍企業」的化解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撐。根據國務院的部署,今年將大幅度增加政府赤字2.18萬億元,約佔GDP的3%。增加的赤字將主要用於補償企業減稅和減負的空間,預計「營改增」、停止部分政府性基金、免徵18項政府性收費將為企業和個人減少負擔約5000億元。此外,還安排了規模高達5000億元的中央基建投資和4000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企業改革發展環境提供支持。
第二,堅持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國務院要求,2016年的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上述增速均為GDP增速的2倍左右。這種貨幣和融資的擴張速度,可以較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投融資需求,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和資產交易價格的穩中有升,為「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的「僵屍企業」改革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在貨幣政策的執行中,要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准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