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公司法人,公司目前有一筆信用貸款,對我個人買房按揭貸款有影響嗎
這么說,如果你的個人徵信名下顯示有這筆信用貸款,那麼就是有影響。如果沒有,那就無影響
② 個人貸款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經歷的階段有哪些
個人貸款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經歷的階段主要經歷了起步、 發展、規范三個階段。
個人貸款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經歷的階段一:住房制度的改革促進了個人住房貸款 的發生和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城市住宅商品化進程加快和金 融體系的改革,為適應居民個人住房消費需求,建設銀行率先在國內開辦個人住 房貸款業務,隨之各商業銀行相繼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辦,迄今為止已有20年的 歷史。
目前,各商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不斷擴大,由單一的個人購買房改房貸款 ,發展到開辦消費性的個人住房類貸款,其品種齊全,便於選擇,有針對購買房 改房、經濟適用房、參加集資建房的個人提供貸款,也有對購買商品房的個人提 供貸款。
既有委託性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也有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以及兩者結合的組 合貸款;既有人民幣個人住房貸款,也有外幣個人住房貸款;既有個人住房貸款 ,也有個人商業用房、車位。寫字樓貸款;既有單純的購房貸款,也有購房與購 車組合、購房與裝修等的組合貸款;還有「轉按」、「加按」等個人住房貸款的 衍生品種。
個人貸款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經歷的階段二: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推動了個人消費 信貸的蓬勃發展
9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穩定增長,但國內需求不足對我國經濟發展產 生了不利的影響。對此,國家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期刺 激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發展。為此,人民銀行也通過窗口 指導和政策引導來啟動國內的消費信貸市場,引導商業銀行開拓消費信貸業務。 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快速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個人住房貸款和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為 主導,其他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個人經營創業貸款、教育助學貸款、個人信用貸 款、個人網上自助貸款換和個人委託貸款等類型的幾十個品種共同發展的較為完 善的個人貸款產品系列。
個人貸款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經歷的階段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推動了個人貸款 業務的規范發展
近年來,隨著各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銀行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 制度的要求,著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健全內控制度,轉換經營機制, 建立相關監測與考評機制,從而有力推動了個人貸款業務的規范發展。個人貸款 業務在服務水準、貸款品種結構、規模、信貸風險控制等方面逐步完善和提高。
③ 個人經營貸款和企業經營貸款有什麼區別
1.個人經營貸款
個人經營貸款是指個體戶等申請的用於個人經營的貸款。借款人必須提供擔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貸款本息的,貸款人有權依法處理其抵押物或質物,或由保證人承擔償還本息的連帶責任。
個人經營貸款的申請需要滿足個人經營貸款的條件,對申請人自身的條件要求比較高,比如信譽、理財金、個人資產、經營項目、償債來源等要求比較高。
2.企業經營貸款
企業經營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企業經營貸款主要是用來進行固定資產購建、技術改造等大額長期投資。
企業經營貸款品種多,包括: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股票質押貸款、外匯質押貸款、單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黃金質押貸款、銀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買方或協議付息票據貼現、有追索權國內保理、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
企業經營貸款對公司本身要求比較高,比如公司現金流、資產、現有負債、收入、凈利潤、償債能力、人行徵信查詢是否有逾期貸款、信用是否良好等等。
④ 銀行為什麼要開展個人貸款業務
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貸款周期較長。例如,在銀行申請住房貸款時,您可以申請最長30年的貸款期限,這將增強貸款資產的流動性。銀行辦理個人貸款業務後,借款人每月定期還本付息。銀行每月可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入,部分收入可通過個人貸款利率增加。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銀行業個人貸款業務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和成績。但是,由於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一些商業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中存在著抵押、冒充、挪用貸款等違法經營行為,這將嚴重影響我國信貸業務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因此,有必要出台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辦理貸款業務時,您必須向銀行提供自己真實的信息。如果您提供虛假信息,銀行將直接將您列入黑名單。未來該筆貸款仍將無法辦理任何銀行的貸款業務。如果您在處理銀行貸款業務時個人信息發生變化,您必須及時通知銀行修改您的個人貸款信息。
⑤ 給企業放貸款可以帶來哪些額外的業務收益
這個要看企業的償還能力了,一般來說企業貸款比個人貸款利息要高些,而且附帶的東西很多,不然銀行也不可能貸那麼多錢給企業。不過現在企業要想在銀行貸款很困難了已經,不只銀行要賺錢,而且要求更加嚴格。我有一朋友公司啟動資金差一些就打算拿房子抵押貸款,銀行沒干,最後沒辦法就申請了好幾個小額貸,就是用的優 鳥 錢包,還別說,這法子真可以。
⑥ 如何在信貸規模緊張的情況下,開展信用卡產品與個人信貸業務結合營銷
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的發展戰略
2009-2-27來源:《中外企業家》2009年第1期下文/鮑 延 磊
摘要: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已經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2008年下半年以來,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日益明顯,特別是給我國的企業生存帶來嚴重的挑戰。分析金融危機的危害,金融危機帶給我國的機遇以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根據不同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的不同困境,結合國家最近出台的擴大內需的政策,分類給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出口導向型企業、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國企業;發展戰略
自2007年初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國際金融起伏震盪。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已演變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進入2008年以來,次貸危機更是逐步惡化並有可能向經濟危機發展。歷史上曾出現了七次比較大的經濟危機,如1637年鬱金香狂熱、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經濟大恐慌、1907年經濟危機、1929年大蕭條、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這次危機索羅斯認為是「30年代以來從未遭遇過的嚴重金融危機,並將終結從里根時代開始的超級大泡沫」。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認,他針對自由市場經濟體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美國正陷於「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
這場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首先,次貸危機引起的動盪已經影響了實體經濟,體現在房地產業、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等領域,製造業面臨的困難尤為嚴重。其次,次貸危機現在已迅速深化為一場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機,也是美國自大蕭條以來迅速影響國家最多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危機對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金融體系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極為深遠,全球最初都低估了這次危機的嚴重性。
我國宏觀經濟在實施原「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明顯通貨膨脹」方針指導下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過程中,突然加入了這個外部沖擊,再加上其他多種因素影響,經濟周期顯示出由高漲向低迷的階段轉換的危險,一些加工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導向型的企業也遇到了明顯的困難。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急轉直下,國內經濟困難增加,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國家適時調整了宏觀調控的政策,及時採取措施,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相結合。提出2009年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一、金融危機的危害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金融危機的深化將會繼續影響到各個行業。首先,可以看到,在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導致經營不佳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經營惡化甚至破產。銀行的破產使得危機已經延伸到房屋貸款以外的領域,同時房價下跌導致信譽危機的進一步惡化。逾期不付錢的信用卡持有者的人數急劇上升,銀行將會出現更多的呆賬壞賬,影響到銀行的利潤水平和其他服務項目的業績。其次,金融危機使全球股市下跌,加上通貨膨脹的出現,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心理陰影,導致對未來的預期降低,影響到消費信心和購買能力、內需緊縮。第三,金融信譽下降導致銀行緊縮銀根,致使企業在短期內出現資金短缺。對那些特別依賴資金流的企業的影響尤為重大,他們能夠得到資本的幾率下降,企業現金流越來越少,加上消費不景氣,導致實業蕭條。第四,外貿企業出口下降,美國經濟下滑,購買力降低,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在美國企業、股市、政府債券上的巨額投資遭到重大損失。經濟下滑、政府救市導致美元進一步疲軟,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些發展對於依賴外國消費的中國出口企業來說,維持生存愈加艱難。
二、金融危機的機遇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擴散,中國經濟發展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我們也應該樂觀地看到危機是危險也是機遇。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企業擁有了很好的技術實力和雄厚的資本。當前應對金融危機應在自主創新方面進一步開拓思路,在國家的戰略指導下尋求關鍵領域的主導地位。經過改革開放,我們改變了過去用市場換技術的辦法,在各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優勢資源;在對外合作中,要利用綜合資源展開合作,提升對外合作的層次。所以,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們應認識到金融危機帶給中國的機遇。
首先,金融危機提供了改變國際金融市場游戲規則的千載難逢的良機。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中,到目前為止基本都是被動地接受此前主要由發達國家制定的金融規則,缺少自己的話語權,而金融危機給了中國增強在國際金融體系中聲音的機會。其次,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摒棄過去產業中主打的中低端的產品,向高端發展,把低附加值的業務進行外包和剝離,通過產品定位的提升,服務於更加廣闊的全球市場,產生更大的輻射效應。第三,金融危機將倒逼中國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轉到主要依靠內需的道路上來,由主要依靠投資、 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美國金融危機對於中國來說,最先感受危害的是沿海加工與出口企業,表現為訂單大批流失。但是,在出口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今年以來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在逐步增強。近期中國政府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果斷推出總投資規模為4萬億元的投資及十項強有力刺激經濟措施,這會進一步提高內需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改善此前過分信賴出口的失衡局面,以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第四,打造高質量的本地化管理和專業技術團隊,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立足內生增長,培育先導產業。實現經濟內生增長,有利於降低國際金融風險,而強調技術進步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三、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下,中國的經濟明顯具有對外依賴性,與世界經濟的聯系非常緊密。美國金融危機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會影響到中國商品的市場。自從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出現明顯的下降,包括對跨國公司和本土出口企業均影響甚大。在沿海地區,很多中小企業已經破產或面臨破產的威脅。其次,會影響到中國的原料進口。美國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定價中心,美元是世界主要的計價貨幣。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影響到了主要商品期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美元幣值,從而造成了原油等主要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中國是世界上的原材料進口大國,對於那些以這些進口原材料為加工對象的企業來說,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中國企業的影響顯而易見。第三,會影響到中國的投資及投機市場。美國是中國外資的主要來源地之一,美國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其自身的流動性異常緊張,這必然會影響到美國對中國的投資,據粗略估算,即使不算外匯儲備減少的量,近兩月流出我國的資金超過了800億美元。例如,一些以中國的房地產為主要投機對象的資金撤離中國市場,造成一些地區的房地產價格下降。
這次金融危機,我國的金融資產和實體經濟都受到沖擊,市場的信心面臨挑戰。金融危機的形成和發生自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內涵,心理動力是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經濟活動也不例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信心危機。「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應對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同樣需要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品格和堅強的信心。沉著應對,採取對策,克服困難,不僅可以使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而且還會通過戰勝危機使我國的經濟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
溫總理多次強調,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來勢迅猛,並持續蔓延。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我國產品的外需急劇減少,出口增速明顯下滑。面對日趨嚴峻的形勢,中央確立了一個重要方針,就是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將立足點放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上。及時調整了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果斷出台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統籌兼顧,把擴大內需與保持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
當前,中國最需要救助的是企業,企業良好的運營能夠促進就業,保證民生。政府和銀行機構應該大力救助發生資金困難的企業,特別是那些民營中小企業。救企業就是救那些提供就業崗位的載體,保障就業,就可以穩定人心,提高信心。銀行應該改革信貸體系,放寬貸款擔保條件,加大資助力度,這也是銀行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中國企業面對金融危機的發展戰略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能動力量,既要立足當前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穩定生產,又要著眼長遠推動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後勁。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調整也不斷加快。企業要在應對危機中發現和培育有利因素,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具體來說,不同的企業在金融危機面臨的形勢不同,戰略措施也不同。
(一)國有大中型企業
國有大中型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分析形勢,積極應對挑戰,繼續深化改革,增強創新能力,加強企業管理,為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表率作用。
國有企業要把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和提高質量效益作為中心任務,把這次金融危機視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良好機遇,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做強做大做優中央企業,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影響力和控制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推進技術改造為重要手段,加快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新突破,開發高新技術產品,提高整體經濟實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以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為根本途徑,提高國際資源配置能力,提升國際化運作水平;履行社會責任,確保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和服務的生產供應,盡量做到不減員。目前,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國資委要求央企要力爭做到減薪不裁員,歇崗不失業。企業面臨危機未必要先裁員,採取適當的降薪措施同樣可以緩解企業的運營壓力。從薪資體繫上進行調整,比直接裁掉員工減少成本更科學。因為危機過後,企業擴大生產再次招人、培訓,就面臨著更多的重復投資。
同時國家採取一些政策措施扶持重點行業,比如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緩解成本壓力;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鼓勵和支持企業抓住金融危機的時機,在重點行業的企業進行兼並重組,不違背反壟斷法的情況下,實現強強聯合;培育優強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充分挖掘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潛力,拉動消費帶動生產。
(二)出口導向型企業
目前全球出現的金融危機是一個系統風險,企業無論大小都要受到沖擊,危機給企業帶來的一大重要影響就是資金的短缺,貸款更加困難,抑制了多數企業的日常運作和業務的做大;另一大重要影響就是危機降低居民的收入,削弱消費能力,這對出口企業帶來直接的沖擊就是訂單減少,還款延緩,市場狹小,利潤微薄,且會引起惡性循環。
出口導向型企業要從自身做起,制定轉型升級的戰略規劃,通過改進管理、節約開支和激勵員工提高效率等方法抵禦危機。在出口方面除了得益於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增加部分收入外,主要還是靠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通過市場多元化擴大出口。拓展多元化的出口途徑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第一,人民幣在過去幾年對美元升值,但對歐元、加元、澳元等是貶值的,有利於中國企業擴大對這些地區出口;第二,中東、非洲、拉美地區以及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快速增長,雖然也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仍有增長,應該作為中國出口企業的目標市場;第三,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檔商品,多數是生活必需品;收入減少時需求下降的首先是高檔商品,其次是低檔商品,因此在各國企業都受沖擊的情況下,金融危機對中國部分企業的沖擊相對來說並不大,中國企業應致力於市場多元化以保證出口量的增長。
同時,出口企業除致力於擴大出口額外,還應該積極擴展內銷市場,以國內市場的增長彌補外部市場的下降。鑒於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趨勢,宏觀政策將力促投資和消費增長,政府支出的規模也將擴大,以拉動經濟增長。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將使中國企業免受或減少金融危機的影響。
(三)民營中小型企業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大企業還要嚴重,包括產業結構矛盾還比較突出,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企業內部的抗風險能力亟待提高。長期以來,我們對中小企業的重視非常不夠,很多重視僅僅是在口頭上,實際行動卻很少,其本質是長期以來對於民營企業根深蒂固的歧視。由於中小企業在提供就業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當前逐漸受到關注。有專家更是指出:「現在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希望藉助這場金融危機能解決我國中小企業國民待遇問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需要在國民待遇上實現突圍。」
救助中小企業,緩解生產經營困難。需要相關部門在融資、出口退稅、技術革新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政策進行扶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引導企業轉型。對於目前中小企業最突出的融資難問題,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銀行要根據中小企業短、頻、急這樣的貸款特點,改革銀行的信貸體系,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同時,政府、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應提供小額信貸鼓勵和支持破產、失業人員再創業。
金融危機「寒流」,也許會給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帶來難得的戰略機遇。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國際購買力下降,人民幣升值不僅影響外資到中國采購原材料,而且影響中國製成品出口。此時,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開展海外投資,實現當地生產、當地銷售是很好的時機。一方面,可以避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出口劣勢;另一方面,有競爭力的產品直接到國外銷售可以降低出口成本,繞開貿易壁壘。國外一批遇到了發展「瓶頸」的中小型製造業也亟須中國這樣具有製造優勢的合作夥伴。
參考文獻:
[1]陳偉棟.從四方面入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N〕.中國工業報,2008-11-06(A03).
[2]孔維雷.危機面前企業一定要裁員嗎?〔J〕.新前程,2008,(12).
[3]李小年.金融危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契機[N].解放日報,2008-11-27(7).
[4]李義平.經濟學百年[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5]龍永圖.中小企業需在國民待遇上突圍〔N〕.中國企業報,2008-12-08(1).
[6]強興華.美國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經濟及其他[〔N〕.金融時報,2008-09-27.
[7]翁學東.信心是個啥魔方[J].人民論壇,2008,(22).
[8]楊壯.美國金融危機,帶給中國什麼?〔J〕.中外管理,2008,(11).
[9]趙彤剛.國際金融危機「危」中含「機」〔N〕.中國證券報,2008-11-26(A04).
[10]趙中偉.直面金融危機[J].企業管理,2008,(11).
⑦ 個人貸款業務可以分散銀行風險,為什麼企業貸款不能
個人貸款業務金額較小,貸款期限較長,還款壓力較小。企業貸款金額較大,貸款期限比較短,一般都是流動性貸款。企業經營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