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貸款資產負債率一般是多少的呢
想申請銀行,資產負債率一般保持在50%比較合理,也就是資產與負債的比例為1:1。
但是對於不同的行業還要區別看待,如房地產開發行業,前期投資非常大,資產負債率80%以上也可以。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指標,銀行不會單看資產負債率的。
㈡ 企業資產負債率多少最合適
一般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佔到45%—65%左右就比較合適。
資產負債率是期末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比如貸款買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30%,貸款70%,這套100萬的房子,包含70萬的負債。
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2)貸款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負債總額:指公司承擔的各項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總額:指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㈢ 資產負債率多少合適
一般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佔到45%—65%左右就比較合適。
資產負債率是期末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拓展資料:
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通過將企業的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得出,反映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屬於負債比率。
是期末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 /總資產。
參考資料:網路-資產負債率
㈣ 不同行業正常的資產負債率范圍。
對於企業來說,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是40% ~ 60%。資產負債率一般在50%至70%之間,貿易類一般不超過80%,生產類一般不超過70%
1.70%的資產負債率被稱為警戒線。然而,不同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指標不同。判斷資產負債率是否合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最關心的是本金和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他們希望債務比率越低越好。如果企業能夠保證償還債務,貸款風險就不會太大。
(2)從股東的角度來看,他們關心的是借貸資本的成本。當總資本的利潤率高於借款利率時,負債率越大越好,反之亦然。
(3)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債務過大,超出了債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企業就沒有錢可借;如果企業不借錢,就意味著企業保守或缺乏信心,利用債權人的資本進行商業活動的能力不足。因此,經營者應權衡得失,確定企業的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區間。
資產負債表的左右兩端有不同的含義。同一組經濟資源是左邊的形式和右邊的來源。說白了,你我都有一套價值相同的自住房子。我使用貸款,但你是全部金額。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我們的「固定資產」科目是一樣的,而在右邊,我的負債會有大量的「長期貸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相當於首付款。其中一部分計入所有者權益,而你的負債沒有這個數額,所有的房價都反映在
這樣,所謂的「債務比率」似乎確實反映了債務負擔。
衡量企業財務負擔的更具症狀性的指標包括生息負債比率、WACC、現金利息擔保倍數、經營現金流與生息負債的覆蓋倍數、利息收入倍數、生息負債在全部投入資本集成電路中的比例以及現金轉換周期CCC。
㈤ 銀行貸款要求的資產負債率是多少
銀行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籠統地講,根據《巴塞爾協議》規定商業銀行的風險資本核心充足率為8%,也就是說,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在92%以下是一個正常的水平。
目前我國個別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高達96%以上;
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種儲蓄,也就是說,銀行的錢多數都是別人的錢,只是放在銀行里而已,銀行沒有所有權,只是具備有限使用權,收益一部分以利息形式返還存款人,一部分以存貸差形式成為銀行收益;
因為銀行絕大部分錢都不是自己的,而是銀行的負債了,儲蓄額是非常大的,所以負債率高,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越說明吸儲能力強,也就能更多的發放貸款,利潤就越高。
當然過高的負債有時候就成為風險,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貸款收回困難,而銀行負債過高而無法周轉必然會導致銀行破產可能,所以銀行負債一定要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要保持5%以上資本充足率。
㈥ 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0.20.7
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0.2,0.7。
資產負債率是沒有標准值的,0-1之間都是合法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經營狀況下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都是不可能相同的,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考慮才行。通常,工商年檢會要求資產負債率不高於1,銀行貸款會要求企業貸款後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資產負債率
是期末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㈦ 企業資產負債率多少合適為什麼
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左右。資產負債率是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通過將企業的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得出,反映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屬於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比如貸款買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30%,貸款70%,這套100萬的房子,包含70萬的負債。
表示公司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同時也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事實上,對這一比率的分析,還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
從投資者的立場看,投資者所關心的是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資本的利率,即借入資金的利息率。假使全部資本利潤率超過利息率,投資人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如果相反,運用全部資本利潤率低於借入資金利息率,投資人所得到的利潤就會減少,則對投資人不利。因為借入資本的多餘的利息要用投資人所得的利潤份額來彌補,因此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入資本利息的前提下,投資人希望資產負債率越高越好,否則反之。
從經營者的立場看,如果舉債數額很大,超出債權人的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融不到資金。借入資金越大(當然不是盲目的借款),越是顯得企業活力充沛。因此,經營者希望資產負債率稍高些,通過舉債經營,擴大生產規模,開拓市場,增強企業活力,獲取較高的利潤。
㈧ 資產負債率的標准值是多少啊
資產負債率是沒有標准值的,0-1之間都是合法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經營狀況下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都是不可能相同的,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考慮才行。
通常,工商年檢會要求資產負債率不高於1,銀行貸款會要求企業貸款後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一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應控制在50%左右。從公司債權人的立場來講,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這樣,公司的償債能力有保證,借款的安全系數就高。
從公司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公司總資產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則資產負債率越高越好;反之,則越低越好。
(8)貸款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正常范圍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率的分析
第一,了解資產負債表的性質,了解資產負債表能向公眾揭示哪些方面的信息。具體來說,資產負債是一種靜態的、反映企業在一定日期(即某一時點上)的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
它除了直接反映在報表編制日企業所掌握或擁有的經濟資源(資產)、所負擔的債務以及股東在企業中應享有的權益外,還可以通過對報表中的有關資料進行處理後間接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結構是否健全合理和償債能力高低等多方面的情況。
第二,了解一些與該企業有關的背景資料,如企業的性質、經營范圍、主要產品、財稅制度和政策及其變化、全年年度中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項等等。除此之外,還須了解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如產業政策、金融、財會制度、稅收等方面的變化。
第三,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對財務報表進行基礎分析時,最常用且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有結構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三種。
困難的是要能夠熟練地並能綜合地運用這些方法去分析一些企業財務報表那些貌似孤立、單一的信息。最不容易掌握的卻是選擇何種標准去評價注冊會計師或你自己已經獲取或處理過的那些信息。
面對資產負債表中一大堆數據,你可能會有一種惘然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何處著手。根據我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
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