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貸款的政策分析
外直接借用國際商業貸款,無論短期還是長期,內資企業須符合條件:
1、近3年連續盈利,有進出口業務許可,並屬國家鼓勵行業;?
2、具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3、貿易型非金融企業法人的凈資產與總資產的比例不得低於15%;非貿易型的非金融企業法人的凈資產與總資產的比例不得低於30%;
4、借用國際商業貸款與對外擔保余額之和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等值外匯的50%;
5、外匯借款與外匯擔保余額之和不超過其上年度的創匯額。 二、內資企業借用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須經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准
《外債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財政部國家外匯管理局令第28號,2003年1月)規定:境內中資企業等機構舉借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須經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准。
也就是說,符合借用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條件的內資企業,需先向國家發展計劃委員申請,確保其借用的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被列入國家利用外資計劃。
到外匯局辦理融資條件的審批手續已取消,內資企業可直接先簽訂借款合同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取消部分資本項目外匯管理行政審批後過渡政策措施的通知》(匯發〔2003〕50號)規定:取消境內中資機構中長期外債融資條件的審批。相應審批取消後,中資機構對外借用中長期外債,不再要求到外匯局辦理有關融資條件的審批手續,只需在簽訂借款合同後辦理外債逐筆登記手續。?
取消內資企業事先到外匯局辦理有關融資條件的審批手續,大大節約了企業的辦理手續時間,給內資企業借用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並不是說,內資企業借用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的條件要求大大放寬了,因為在簽訂借款合同後辦理外債逐筆登記手續時,各外匯支局將對借款人的借款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核。實質上,外匯局對內資企業借用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條件的審核,只不過是被調整到簽訂借款合同後辦理外債逐筆登記手續的環節中。
『貳』 [企業貸款]境外企業貸款過橋資金應該注意些什麼
境外企業貸款過橋資金應該注意些什麼企業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企業的貸款主要是用來進行固定資產購建、技術改造等大額長期投資。目前企業貸款可分為: 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股票質押貸款、外匯質押貸款、單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黃金質押貸款、銀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買方或協議付息票據貼現、有追索權國內保理、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步驟/方法正確處理與銀行的關系,建立、發展合作模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與銀行的關系定位於相互合作,共同發展,取得雙贏。企業需要建立戰略合作銀行計劃,根據企業規模、發展階段、資金需求等實際情況,選擇一定數量(大企業可以選擇二至三家)銀行作為主要合作銀行,以長遠雙贏為基礎,建立、鞏固、發展合作關系,加強日常溝通工作,必要時,企業的重要決策也請銀行介入,以取得銀行的理解和支持,成為真正的戰略合作者。企業順利發展擴張可以得到銀行資金的保證;在企業經營出現暫時困難時,由於銀行對企業的了解及長遠的合作,可以得到銀行的支持,避免銀行要求提前還款或罰息等,節省資金節約成本,幫助企業盡快度過難關。在確定與銀行關系時,企業需要結合變化的環境和企業的自身情況確定。在環境有利於企業的情況下,企業較易與銀行建立、發展良好的合作關系;反之,企業則需要調整與銀行的關系,必要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以換取銀行的支持。對銀行的選擇一般應當由企業總部作出決定,以利於用企業的整體優勢來獲得與銀行合作的良好條件。內部管理結構較為鬆散的企業,一般需要選擇經營風格謹慎的銀行,通過外界的控制來降低企業自身的風險。另外,企業還要考慮銀行對本企業的評價,在確信銀行資信的前提下,要盡可能與那些重視自己的銀行合作。如果銀行自身服務、管理水平很高,但並未把本企業作為重要客戶,企業在經營方面將較難與之形成戰略上的合作。同時,企業有必要選擇一定數量的具有相同背景的銀行作為戰略合作銀行,除了選擇國外主要外資銀行作為戰略合作者,我國企業更要重視與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含其境外機構)的合作,由於國內銀行和企業在利益、文化、工作模式等方面有共同基礎,便於溝通和理解,符合我國企業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要求。理性利用政府貸款優惠政策在貸款融資中,企業需要結合本行業的特點,充分利用政府支持的貸款優惠,但在考慮資金成本的同時,還需要認真分析經營成本是否合理,從整體上考核政府優惠貸款的價格,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財務成本低而經營成本高、本企業過度擴張或本行業的某類業務或資產過度擴張,最終損害企業的利益。確定統一的貸款條件企業在安排貸款時,如果能夠確定企業所有貸款中部分重要條款的統一條件,可以提供一個衡量境外貸款條件的尺度,決定承擔的責任和對外承諾的界限,並在具體貸款中據此要求銀行降低風險控制要求,特別是對子公司安排貸款時,依據母公司的統一 要求確定貸款條件,這也是在談判中獲得有利地位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母公司制定統一的貸款條件,可以包括企業負債比例的要求、貸款利率、手續費等費率的要求、保證條款的統一規定、違約條款的承諾上限等等。管理集中的企業多將貸款權集中在企業總部,以便集中企業優勢,獲得較好的貸款條件。選擇適當的律師企業境外貸款涉及大量的法律問題,法律文件的准備、審核、修改等均要求企業有好的律師為企業把握風險。企業如果有法律部門,法律事項可由其安排;否則可以委託律師事務所來安排。採納律師的專業意見,企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控制或減少風險。企業宜選擇具有良好聲譽的律師事務所作為本企業的長期律師顧問。為確保其服務質量,企業可以將一部分法律事項委託給其他律師事務所,在律師事務所之間形成一定程度的競爭,使企業獲得服務和成本上的好處。 確定貸款審批程序貸款融資是企業最重要的經濟事務之一,企業內部必須有明確的貸款審批程序,由於境外貸款環節與境內貸款有一些不同,需要明確企業境外貸款的審批程序。境外貸款的貸款協議中,有許多涉及股權變動、企業經營及重大的法律責任的約定,常常需要企業業務經營部門、法律部門的共同審核,而非企業財務部門單獨作出決定。在貸款審批程序中,企業需要明確貸款申請、批准貸款、審核貸款文件、確定貸款簽字人等事項的部門和人員,在責任明確的情況下,通過制度約束來保障企業貸款的順利進行,保證企業貸款工作中涉及的責任不會影響企業改組、經營和內部管理。境外貸款審批制度在約束各工作環節事項的同時,其實也保護了員工,使員工在企業制度之內進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業員工因為制度不明確而出現損害企業或者損害自身的行為。注意外匯風險和外匯管制問題我國企業在境外貸款,只能安排外幣貸款。在境外貸款時,我國企業必須遵守國家外匯管理規定,確保企業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境外國家若存在外匯管制問題,對外匯的買賣、款項的結算等均會有所約束,企業有必要研究外匯管制問題,為企業境外貸款選擇最好的途徑。注意事項保證(Security)問題保證是銀行和企業都非常關心的條款,主要的方式有抵押、擔保、收入轉讓、保險利益轉讓及其他承諾等。 違約條款及交叉違約(Default and Cross Default)境外貸款中的違約條款較為詳細,其中除不能按期歸還本息屬違約外,通常會約定以下集中情況屬於違約行為:企業提供信息不及時准確(即陳述錯誤);企業財務狀況惡化;企業經營出現對還款不利的變化;企業工商登記出現問題;企業股東發生變化;抵押資產價值低於維持貸款的比例;企業遭受清盤、強制執行、解散等等。 利率掉期保值問題在安排境外貸款的工作中,有時對金額大,貸款時間長的貸款,會遇到是否安排利率掉期保值的問題,雖然利率掉期保值和貸款是兩件事情,但有些較為積極的銀行,會在貸款的同時,安排掉期保值的文件,稱為ISDA(內容可以應企業的需要,包括外匯工具的安排),為今後進行掉期保值提供便利的條件,銀行這樣做,既為進一步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也為自己擴展業務提供了便利。
『叄』 公司銀行貸款進要公司簡介要求有經營情況分析,發展趨勢,借款用途分析,歸還來源分析,怎麼寫啊
銀行貸款是要求公司通過公司的簡介。
公司的簡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公司名稱,成立時間,注冊地點,出資及股東,經營范圍(如需資質的要提供資質證明),然後介紹下企業經營情況分析,發展趨勢,主要的財務指標情況,資產、負債、權益、收入、利潤。這次貸款用途,還款來源,還款計劃等等。
可以參考以下公司的簡介範文:
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簡介
一、xx公司基本情況和經營理念
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成立於xx年xx月,是專業生產高質量壓花玻璃的企業,營業執照注冊號:13050040000xx70,稅務登記證號:1305xx760326820,批准證書號:1300007xx4,xx公司位於xx市xx工業園區,注冊資本650萬美元。xx公司有強大的發展後勁和品牌優勢,一直以「誠信、高效、務實、奉獻」的企業精神奉獻社會,回報大眾。以「誠信為本、鑄就品牌,優質服務、贏得市場」的經營理論盤大盤強企業,使企業成為玻璃行業的支柱,為發展和繁榮邢台地方經濟作出更多貢獻。
二、xx公司財務狀況
截止2009年4月底,xx公司資產總額6292萬元,其中:存貨1551萬元,固定資產4492萬元。負債總額1257萬元,其中:應付帳款99萬元,其它應付帳款272萬元。
三、xx公司機構設置
xx公司共有職工xx名,其中管理人員xx名。公司設有辦公室、財務部、采購部、銷售部、質檢部、安檢部、庫管部、配送部。
四、xx公司生產經營情況
xx公司是全國壓花玻璃生產企業的領頭軍,生產的壓花玻璃品種多、花型好、質量上乘。壓花玻璃銷量全國第一,多數產品經貿易公司出口到世界各地,利潤可觀。
五、xx公司管理人情況
法人代表xx,男,出生於1966年,大學本科學歷,財務專業。1998年任美國xx公司首席財務長,2001年任美國xx公司首席財務長,2004年任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長。xx公司在他的帶領下,不斷引進先進的現代企業制度,夯實企業管理基礎,構築法律至上、守信第一的優良企業文化,堅持「優質、高效、誠信、服務於顧客」的經營方針和「質量是金,服務是心"的經營宗旨,團結拚博,與時俱進,不斷致力於向新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建成一支具有高度敬業精神、高效創新精神、高效團隊精神的員工隊伍。
總經理xx,女,大學本科學歷,曾任xx公司總經理,有多年從事工業企業工作的經驗,目光敏銳,思維超前,敢於開拓創新。調任xx公司經理以來,大刀闊斧地處理企業以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整合資源,盤活資產,增加收入,清理債務,積極謀求企業發展大道,經營業績蒸蒸日上,有決策管理和駕馭市場的能力,綜合素質高,從無不良信用記錄。
六、xx公司申請貸款額
根據企業目前發展需求和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經測算,共需流動資金500萬元,其中向貴行貸款400萬元,自籌100萬元。
這些流動資金用於以下幾個方面:研發新的花型及模具;投資重慶銷售分公司;為保證玻璃質量,修理、鞏固玻璃窯爐。
七、xx公司效益預測
經濟效益:貴行貸給我們款後,我們將把貸款用在提高玻璃質量和改進玻璃花型的項目上,整改後的壓花玻璃在國內及國際上都有非常好的市場,經濟危機過後,玻璃的銷量和價格都有提高,經分析測算,年可實現稅後利潤600萬元。
社會效益:直接的社會效益就是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產品,為國家交納更多稅金、賺取更多外匯。
八、xx公司信用情況
到目前為止xx公司無任何商業貸款。
xx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管理能力較強,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較強,信譽度高,發展前景可觀,為了擴大經營規模,盤大盤強企業,開發新的項目,公司上下一心,搞好生產經營,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現向貴行申請流動資金短期貸款,由於公司經營項目好,效益可佳,具有充足的銷售收入和現金流入,公司承諾,一定按期償還貴行貸款和利息。為此,xx公司完全有實力償還貴行項目貸款和流動資金短期貸款,保證貴行貸款的安全性。
二零零九年六月三日
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
『肆』 如何設計一種合成外幣貸款
外幣貸款指應以外幣償還的貸款,不論其取得貸款時是哪種貨幣,或是否為貨幣形式。
一、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有三十年,根據積極、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資的方針政策,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54億美元。
我國外債主要是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提供的貸款。這部分資金具有貸款期限長、貸款利率低等優點,深受企業的歡迎。在實際運作中,該部分外債真正承貸及還貸的主體是國內企業。一旦企業出現償債能力的問題,將不可避免地將其轉嫁給國內金融機構和國家財政,從而影響國家總體外債安全。
如北京奧林匹克飯店、中德合資武漢長江啤酒有限公司等均是因本幣大幅貶值造成企業無力償還債務而倒閉的。總體而言,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對外幣貸款的風險管理認識程度不夠,對匯率風險的規避意識淡薄,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極不成熟,急切需要外債風險管理方面的理論指導與實務方面的經驗。
二、現狀考察
外債風險不僅從宏觀上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穩定和信用,而且從微觀上影響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目前,我國外幣貸款使用企業已經開始關注風險管理問題,並著手使用一些基本的衍生工具來管理外匯貸款風險。然而在實際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例如,債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重籌資,輕還貸"和"圈錢"思想盛行;國有企業體制性缺陷造成管理者缺少長遠的規劃或者具體操作的隨意性;缺乏風險管理意識,不能准確把握匯率和利率市場變動情況、熟知各種金融工具應用的專業人才;缺乏合理的外債風險管理激勵約束機制和相應的風險管理工具等等。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金融系統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改革一年後,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從8.27元人民幣/美元上漲至接近8元人民幣/美元,年變動幅度達到3.3%。
由於人民幣兌換美元、歐元及日元等主要貨幣每年都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化,匯率風險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外幣貸款過程中值得高度重視的一個風險來源。
三、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主要是指由於企業經營收入貨幣與外債債務償還支出貨幣的幣種不匹配,在外債債務未清償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償債成本增加的風險。主要表現為收入貨幣貶值或支出貨幣升值導致借用外債單位的償債成本上升。
目前我國企業外債匯率風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其一,匯率制度改革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使得人民幣匯率的波幅趨大趨頻,整體匯率風險增加。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直接後果就是較大幅度的升值。至2008年1月3日,人民幣匯率已經達到7.27元人民幣兌1美元,升值幅度達到12%。
同時,市場化後的人民幣匯率更容易受到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波動的頻率、幅度將進一步擴大,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從而使外債債務的整體匯率風險有所加大。
其二,日元和歐元債務潛在風險大。日元和歐元一直是匯率波動較頻,波幅較大的幣種,歐元從2002年至2006年7月,兌換美元波幅達到60%以上。如果持有這兩種貨幣債務的單位而不對其日元和歐元債務進行風險管理,未來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很大,並有可能超出債務單位所能承受范圍,導致償債危機,嚴重的將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相對於固定匯率制度而言,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的波動幅度要大得多,因此對外幣貸款企業帶來的風險也增加了許多。而目前外匯市場匯率波動的特點是匯率走向更加無序化,影響匯率變動的短期因素更加令人難以捉摸,凸顯匯率風險管理的日益重要。
匯率風險一般包括本幣、外幣和時間三個因素。在企業償還外幣貸款過程中,均需要以本幣兌換成所需償還的外幣,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本息的償還。在這個確定的時間范圍內,本幣與外幣的兌換比例可能發生變化,從而發生匯率風險。
外幣貸款的時間結構對匯率風險的大小具有直接影響。時間越長,則在此期間匯率波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匯率風險相對就越大;時間越短,在此期間內匯率波動的可能性就越小,匯率風險相對就越小。我國企業在外幣貸款償還過程中,由於產生收益的是人民幣,而需要償還的貸款都為日元、美元、歐元等外幣,因此,這是一種典型的"貨幣錯配現象",收益與債務的不匹配給外匯貸款債務人平添了一層匯率風險。
根據外匯風險的作用對象及表現形式,通常將匯率風險分為交易風險、經濟風險、折算風險及國家風險。
將匯率風險進行分類,有利於確定風險管理應採用的最有效的方法。
對使用外幣貸款的企業而言,其還債過程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是具有雙面性的。由於匯率未來變動的方向、時間以及規模的不確定性,匯率的波動既可能減小企業的償債成本,也可能增加企業的償債成本,使企業遭受損失。如果匯率的波動方向是不利的,企業的收入貨幣本幣相對於所借外幣貶值,則企業的外幣借款成本上升,企業遭遇損失。反之,如果匯率的波動方向是有利的,企業的收入貨幣本幣相對於所借外幣升值,則企業的幣借款成本下降,企業獲利。
四、風險計量
准確度量外債項目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是企業管理層進行風險決策的必要前提。企業在進行外匯債務風險計量時可採用情景分析、壓力測試、敏感性分析和在險價值四種常用的方法。通過該四種計量方式計算,一般可以滿足企業財務從不同角度和側重對風險的認識和分析。
『伍』 去一個新辦企業做貸款調查的主要內容,越詳細越好,謝謝哈!
貸前調查的內容
貸前調查的主要對象就是借款人、保證人、抵(質)押人、抵(質)押物等。1.貸款合法合規性調查
貸款的合法合規性是指銀行業務人員對借款人和擔保人的資格合乎法律、合乎規章制度和信貸政策的行為進行調查、認定。調查的內容應包括:
人、貸款本身
(1)認定借款人、擔保人法人資格。
(2)認定借款人、擔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人、法人公章、簽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並依據授權委託書所載明的代理事項、許可權、期限認定授權委託人是否具有簽署法律文件的資格、條件。
(3)對需董事會決議同意借款和擔保的,信貸業務人員應調查認定董事會同意借款、擔保決議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4)對抵押物、質押物清單所列抵(質)押物品或權利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認定。
(5)對貸款使用合法合規性進行認定。
(6)對購銷合同的真實性進行認定。
(7)對借款人的借款目的進行調查。
2.貸款安全性調查
貸款的安全性是指銀行應當盡量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對其資產和貸款等方面的影響,避免風險,保證銀行穩健經營和發展。調查的內容應包括:
人、財、物、管理
(1)對借款人、保證人、法定代表人的品行、業績、能力和信譽精心調查。
(2)考察借款人、保證人是否已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
(3)對借款人、保證人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調查。
(4)對原到期貸款及應付利息清償情況進行調查。
(5)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對外股本權益性投資情況進行調查。
(6)對抵押物的價值評估情況做出調查。
(7)對於申請外匯貸款的客戶,業務人員要調查認定借款人、保證人承受匯率、利率風險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匯率變化對抵(質)押擔保額的影響程度。
3.貸款效益性調查
貸款的效益性是指貸款經營的盈利情況,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主要動力。調查內容應包括:
(1)對借款人過去三年的經營效益情況進行調查,並進一步分析行業前景、產品銷路以及競爭能力。
(2)對借款人當前經營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其擬實現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3)對借款人過去和未來給銀行帶來收入、存款、結算、結售匯等綜合效益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預測。
『陸』 外匯貸款的三查制度
貸款「三查」是指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後檢查。貸前調查是指貸款發放前銀行對貸款申請人基本情況的調查,並對其是否符合貸款條件和可發放的貸款額度做出初步判斷;調查的重點主要包括申請人資信狀況、經營情況、申請貸款用途的合規性和合法性、貸款擔保情況等。貸時審查是指審查人員對調查人員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實、評定,復測貸款風險度,提出審核意見,按規定履行審批手續。貸後檢查是指貸款發放後,貸款人對借款人執行借款合同情況及借款人的經營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和檢查。如果發現借款人未按規定用途使用貸款等造成貸款風險加大的情形,可提前回收貸款或採取相關保全措施。
通過實施貸款「三查」,有利於貸款人較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經營狀況以及貸款的風險情況,及時發現風險隱患,採取相應風險防範和控制措施,保障銀行信貸資金安全。同時,貸款「三查」制度執行情況,也是在貸款出現風險後,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或免責的重要依據。
為保證落實署審電字(1992)1號《關於對金融機構貸款合規性審計意見》,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審計的目的
通過對金融機構貸款管理與運用是否合規的審計、揭露在貸款管理與運用中存在的主要漏洞與問題,促進其加強信貸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廉政建設,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二、審計的對象與范圍
主要對專業銀行和交通銀行1991年末流動資金貸款和信託類貸款進行審計,遇重大問題可追溯至以前年度。
三、審計的重點
(一)執行信貸計劃規模情況。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超過計劃較多的行、處進行深入的審計。
(二)執行信貸政策情況。主要對執行產業政策,調整信貸結構,優化增量和主要農副產品收購貸款執行專項管理、專戶儲存、專款專用,以及執行利率政策的情況進行審計。
(三)執行銀行內部信貸管理與控制制度情況。主要對執行審批制度和貸款「三查」制度的情況進行審計。
在上述審計重點中應抓住:
1.屬於銀行主觀原因所形成的逾期、呆滯貸款和違規多次展期的貸款;
2.屬於銀行主觀原因所形成的擠占挪用糧油棉收購貸款數額及用途;
3.銀行違規發放給各類公司的貸款及用途;
4.金融機構自辦的信託投資公司、信託部、房地產公司發放的違規貸款及其用於本系統和本單位搞基本建設、購置固定資產的貸款。
四、審計的步驟與方法
首先應選擇好審計對象。選擇的方式,可根據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中反映信貸管理與控制比較薄弱的行、處為對象。然後,通知被審計單位自查。在聽取匯報後,按以下步驟與方法實施審計。
第一階段:審計貸款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情況。
第一步:檢查貸款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制情況。
檢查是否建立健全了信貸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貸款審批制度、貸款「三查」制度和有關對貸款業務的會計核算制度,以及對上述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稽核檢查與考核的制度。
第二步:核查貸款帳、據的完整性、准確性和真實性。
1.檢查發放的貸款是否都有合同和借款借據;兩者內容和借款用途是否一致;借據中的日期、期限、利率和用途等內容是否齊全;借據的審批手續是否合規和完整。
2.按照不同的貸款種類和利率核實貸款帳、據是否相符。
3.在核實帳、據相符的基礎上,進一步核實貸款的真實性。這項工作主要從抓銀企之間的貸款對帳入手。如銀行有「教育、清理、整頓」過程中,已對過帳的,可在這次對帳的基礎上核實;如未對過帳的,則應通過對帳來核實貸款的真實性。
第三步:核查貸款「三查」制度的執行情況
1.通過抽審一定量貸款來檢查「三查」制度執行情況。如何確定一定量的貸款,既可按時間劃分,如抽審一年中某一季度或某一月份發放的貸款;也可按貸款種類劃分,如抽審半年或一年內發放的工業流動資金貸款或其他流動資金貸款。
2.按照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後檢查的順序,深入地查對核實有關企業貸款申請書和銀行調查材料或報告,貸款審核的意見,以及對貸款使用檢查的記錄等資料。
第二階段:審計年度信貸計劃的執行情況,核實是否在計劃規模內發放貸款。
第一步:對信貸收支綜合計劃進行審計核查,從總體上看貸款計劃規模的執行情況和是否佔用了聯行匯差資金。
第二步:按照上級行下達的貸款控制指標進行深入的審計檢查,進一步查證各項貸款是否按照規定發放,有無基本建設(含技改)貸款擠占流動資金貸款或專項貸款等情況。
第三階段:審計貸款的合規性。
在方法上,以跟蹤審計為主。在對貸款真實性審計的基礎上,深入借款戶查證核實銀行貸款的管理與發放是否合規。
第一步:對對不上帳的貸款,深入借款戶逐筆查證落實;
第二步:對已對上帳和帳、據相符的貸款,進行重點抽查。
(一)逐筆查清逾期呆滯兩年以上貸款的形成原因;
(二)逐筆查清超規定多次展期的貸款形成原因;
(三)按照流動資金和信託類及其他類貸款的不同貸款種類(如工業、鄉鎮企業、信託、房地產開發貸款等)各抽查10個左右貸款戶,核實是否存在用流動資金貸款或拆借資金發放給企業用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或技術改造項目;
『柒』 如何通過財報分析企業的外匯管理
在財務分析中,財報有三個報表,一是資產負債表,二是利潤表,三是現金流量表。
如何通過財報分析企業的外匯管理,我想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匯龍網覺得:在這三個表中,有一些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經常被運用,這些指標主要有哪些呢?介紹如下。
1.吸收利潤率
計算公式: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凈收入*100*產品銷售凈收入
這個指標反映企業銷售收入的獲利水平,它是扣除銷售折讓,銷售折扣和銷售退回之後的銷售凈額。
2.總資產報酬率
計算公式: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它是勇於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
3.資本收益率
計算公式: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它是指企業運用投資者投入資本獲得收益的能力。
4.資本保值增值率
計算公式: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資本保值增值率=100%
這個指標主要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完整性和保全性。,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00%,為資本增值。
5.資產負債率
計算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它用於衡量企業負債水平高低情況。
『捌』 外資企業貸款存在的風險和突出問題
國有銀行這幾年可以說是坐在了火爐上了,推行分配機制改革,實行競爭上崗,分配朝向中高層傾斜,由於用人不當,有才能的能幹活的人不服氣,於是大量的人員只好宣布內退,那些工齡不夠的只好忍受低工資了,
由於打擊了基層和一線員工,於是大家只好打起了皮球戰,工作能推則推,態度能壞則壞,氣沒地方出全都發瀉在工作上,新招的大學生一看不妙,工資少很多,老傢伙懂也裝不懂不肯授經,讓沒有經驗的新人心裡窩著活,乾脆拍屁股走人,這下人手緊張了。
領導整天拉著個臉把上面受的氣全部都發到下面來,一開會就是威嚇員工,說什麼不聽話就讓你下崗,不聘你讓你拿生活費,還搞出什麼遲到一分鍾扣50元錢,而行務財務確從不公開講仔細,由於分配過於懸殊,大家覺得完不成任務受損失是領導多,所以也心安理得不想完成任務,這等於降了工資,因為只發40%工資,其他到年底與任務掛鉤,現在在崗得比不在崗的多拿的不多,於是領導又打起讓內推的人回來上班,而內退的人振振有詞:是你們趕我們走的,堅決不回來上班,你們養著我們吧!
就此,可以看出銀行的改革不怎麼成功,所以仍然要頻頻出事,中層領導不好當,什麼都朝領導那裡退,領導也氣不順,不要小看利益被剝奪的結果,不要以為給中層高工資就能留住人,不一定的,關鍵是沒有用到眾人都服的人或工資分配設計不合理,現在的國有銀行員工整天都在給自己計件,發現完不成乾脆就扯蛋還舒服點,對客戶是能不好就不好,都巴不得快點倒閉走人了事!
發表於 @ 2005年07月26日 1:44 AM | 評論 (2)
2005年07月11日中行改革江蘇樣本調查:人事、機構之變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20050707/dd/200507060047.asp
與省行相比,無錫分行有一項特別做法,即對中層以下80%的崗位實行雙向選擇,20%的崗位實行競聘。郭錫鈞解釋道:「主要是考慮到必須保持人員和業務的相對穩定性,畢竟銀行不同部門業務的替代性比較差。」在業務流程改革方面,無錫分行撤銷了財會部、資金計劃部、保衛部等部門,新建了計劃財務部、運營部等新部門。
看上面的做法,呵呵。
發表於 @ 2005年07月11日 12:23 AM | 評論 (0)
2005年05月24日通貨膨脹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人民幣升值是當今最大的經濟謊言
中新網4月24日電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預測,2005年GDP增長速度將低於上年,為8.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達84400億元,佔GDP份額的持續明顯上升勢頭應引起高度重視;消費仍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各種價格水平仍然呈上升趨勢,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忽視。
通貨膨脹,本身就是以幣值的不斷下跌為徵兆,此時要求幣值「升值」,就如對一個茶飯不思、行將入木的病人,要求他多吃多喝「病」就會好起來一樣,只能出現在天方夜譚的故事裡。人家知道我們升不起來而要求我們升值,其目的是要我們承認人民幣的貶值,從而調整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
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政府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是非正常發展的結果,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因此經濟狀態並不穩定,這就是中國為什麼不敢升值的內因!
個人認為,人民幣已經在貶值,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家只要看到這幾年國家對幾家銀行的注入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發表於 @ 2005年05月24日 12:18 AM | 評論 (0)
2005年05月20日對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幾點認識(轉貼)
裘真康(估計是化名,求真正的小康?)
國有銀行改革的成敗,關繫到中國金融業的安全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此全國人民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期望,國務院給予了有力的支持,經過兩年的努力,兩家試點銀行的主要指標已接近國際發達銀行的水平,具備了上市的基本條件,這是令人欣慰的。但上市的根本目的在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轉換經營機制,強練內功適應外部競爭的需要,恰恰在這一核心問題上,作為國有銀行的從業人員還沒有體會到更多的變化,經營思路和運作方式基本依舊,內容嚴重滯後於形式,所謂輸不起的「脫胎換骨」的改革還沒有觸及到皮肉。長期以來制約銀行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關於不良資產問題
為確保兩家國有銀行上市成功,2004年初國家不惜動用巨額外匯儲備向中建、兩行注資,加之兩行用稅前利潤、自有資金的沖銷,兩行不良資產率2004年9月底分別下降為3.08%和5.46%,全國人民為之振奮,人們在驚喜之餘,新年剛過,媒體又報道了兩家銀行不良資產率反彈的消息,局外人都大惑不解,表示了深切的擔心和憂慮,局內人倒不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知道數字本身就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目前,在上市的關鍵時期,從央行到銀監局,從國有商業銀行總行到支行,層層要求不能出現大量的不良資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壓縮不良資產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但事與願違,不良資產仍源源不斷,噴薄欲出。本人認為,慣用的行政命令的手段壓縮不良資產只能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學習大禹治水的策略,宜「疏」不宜「堵」,靠堵最終將泛濫成災,應該從基礎工作抓起,深刻反思機制方面的原因,很簡單的道理,舊社會的私人錢庄和銀行,老闆即沒有受過現代人的教育,也沒有文憑,甚至目不識丁,僅憑感覺和印象,所經營的銀行都很少出現過不良資產,股本由小到大,發展成為一個區域內很有影響的銀行,難道現代的銀行人還不如他們?關於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目前官方通行的說法是客觀原因是主要的,銀行自身經營方面的原因是次要的,僅佔五分之一左右。如果這種估計成立的話,2003年前後銀行所處的社會環境、信用環境沒有明顯的變化,為何此前此後來了個大起大落?如果說不良資產的下降是國有銀行努力的結果,那麼2003年以前銀行也沒有放鬆這方面的工作。本人認為對不良資產的分析應該區別兩個不同時期,2000年以前的部分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一切呆、壞帳在銀行的集中體現。期間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經濟過熱,經歷了幾次清理「三角債」的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形成了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如果說這一部分主要是大環境造成的,銀行自身的責任是次要的是誰都能理解的。2000年以後就不同了,此時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已經進行了10年的時間,整個社會的金融意識得到普遍的加強和提高,特別是各級政府強逼銀行貸款的現象已從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銀行經營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說在過去客觀原因是造成不良貸款的主要原因的話,那麼今天的銀行就不應該再有大量的不良資產出現,但事實並非如此,從以下數字就能說明問題:2000年初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向不良資產公司剝離14000億不良資產,之後官方公布的四大銀行平均的不良資產率為6%,這個水平與國際上比較也在好銀行之列,剩餘的不良資產大約在5000億左右,事過僅僅三年的時間截至2002年底,不包括四家銀行用稅前利潤核銷的部分,不良資產總數達20880億,不良率達26.92%,這與2000年以前的部分基本相等。我們在總結了幾十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採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的前提下,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幾十年的不良化過程,的確發人深思。如果單純從銀行自身經營方面找原因,可以歸納以下幾方面:
1、首次剝離不良資產,產生了嚴重的道德風險,為後來不良資產的涌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准備。大量不良資產的剝離,作為基層行來講擺脫了沉重的歷史包袱,經營狀況迅速好轉,各項經營指標一夜之間翻了好幾番,按照現行銀行內部的考核機制,單位可以得到更多的績效工資,幹部可以得到提拔重用,名利雙收,更受鼓舞的是不良資產形成過程中的一些工作責任、案件線索也隨著剝離而一筆勾銷,不論是單位或個人都一身輕裝地投入了新的戰斗。這種機制從客觀上講,哪個行的不良資產多,剝離的就多,哪個行的幹部和職工所得的實惠就越大,這對不良貸款多的單位和幹部無疑是一種莫大的獎勵和鼓舞。相反也有一些基層支行或分行的領導幹部,平時的工作作風就謹慎有餘,不良資產本來就不是很多,加之對剝離的政策理解的不深,總以為銀行的資產來之不易,這樣一剝了之實在可惜,因此對一些有盤活希望的,能促進轉化的,盡量採取保全的辦法,沒有及時剝離,應該說這是一種比較負責的態度,但恰恰是這種人,由於沒有用足用活當時的剝離政策,歷史包袱沒有甩掉,經營狀況改善的就比較緩慢,單位得不到績效工資,幹部得不到提拔重用。所謂獎勤罰懶的考核機制在資產剝離問題上來了一個根本的顛倒。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冷酷的現實使所有的銀行人變得更聰明了,他們充分而又深刻地認識到:不良資產的剝離不僅是改善經營壯況的捷徑,更是改善個人仕途命運的法寶,因此鼓足干勁期待第二次剝離,盡管當時說這是最後免費的「午餐」,但誰都不相信是最後一次,而是伸長脖子,餓著肚子等待免費的「晚餐」。功夫不負有心人,2000--2002年央行相對放鬆了對不良資產的監控,各基層行瞄準良機,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良資產象火山爆發一樣迅速上升到26.92%,其中的可靠性是值得懷疑的。2004年以來銀監局和央行加大了對不良資產的監控力度,不良資產又神不知鬼不覺的銷聲匿跡,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大幅度下降,來去匆匆,來的不明不白,去的無緣無故,局外人對此大惑不解是可以理解的。
2、銀行內部的考核機制不自覺的助長了不良貸款的產生。
國有銀行經營目標的內部考核95年以前主要是速度和規模,即存款的多少。95年之後開始考核效益,目前主要是考核存款、效益和風險三大指標,而且都是以一個自然年度為一個考核期間。作為基層行在一個工作年度內要完成上述三項指標,最便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貸款的投放,放一筆貸款即派生了存款,吸引了客戶;又增加了效益;同時還沖減了不良貸款率;真可謂一石三鳥之效,雖然貸款也有風險,但它的風險是滯後的,在考核期無法體現,只要源源不斷的增加貸款的投放,不僅完成了任務,維持了既定的發展速度,也掩蓋了風險,稀釋了不良貸款。既然貸款投放是完成任務的主要手段,不知為什麼層層的考核從來沒有把投放量作為基層行任務完成的備抵項目,因此客觀上刺激了基層行的貸款需求,由於貸款總量受指標控制,就變著法兒增加銀行承兌,使大量的承兌匯票變成了項目投資;固定資產貸款審批許可權上收,就給企業變成流動資金貸款,使大量的流貸進一步固化,增加了新的風險;公司類貸款手續繁瑣,就增加個人貸款,由於上級行沒有出台對個人貸款的管理辦法,就自定辦法報上級行認可,把對個人貸款的期限定為最長20年,如果有風險是20年之後的事情,貸款由此所產生的收益卻使當代人受用不盡。在這種短期行為的機制約束下,在貸款慾望極度沖動的環境條件下要確保貸款的質量難乎亦難。
3、銀行內部的風險控制機制,對不良貸款的約束軟弱無力。
2000年以來,銀行為防止貸款風險,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首先是加強了信貸管理的工作機構,從原來的一個信貸管理部一拆為三,形成了信貸經營部、信貸審批部和風險管理部,還有一個凌駕於三部之上的信貸管理委員會;其次明確了三部一委的工作分工,設置了幾道防火牆,經營部不能參加貸款的審批,審批部不能與企業見面,風險部負責動態的、隨時的監控,當時稱之為有乾的、有看的、有說了算的;三是層層授權,總行和兩級分行還有支行四級核算單位,四套信貸管理班子,分別都有內容不同、數額不等的審批許可權,誰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真可謂銅牆鐵壁,萬無一失。但事過三年,無情的現實又是那麼得令人失望和沮喪,究竟為什麼?銀行的規章制度從其本身來推敲是無懈可擊的,但真正落到處的並不多,這是最大的悲哀,因為中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只要人的思想出了軌,就沒有不能逾越的政策障礙,銀行貸款的投放更是如此,作為基層行的領導要想通過某筆貸款,從貸前調查論證開始就有直接或間接的授意,唯命是從的經辦人員心領神會,不識時務,冒個人仕途命運於不顧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開會集體研究貸款之前就有定論,上會通過基本上是走過場。退一步說,即使領導人事先沒有授意,會上的一個提示性發言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甚至一個眼神都能改變會議的研究結果。什麼貸前調查、評估論證、集體研究、共同決策、相互制約、共擔責任,在銀行目前的體制下顯得軟弱無力。因此說2000年之後銀行內部為強化貸款的管理增設了那麼多部門,增加了幾倍的人員,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實際效果與過去比較毫無二致,上級行良好的初衷沒有落實,真正的貸款決策權依然掌握在幾個人手中,同樣一筆貸款,同樣一個企業,要貸能說出若干原因,要不想貸,理由也能拉出一火車來,隨意性更大,更無所顧忌,2000年以前貸款決策失誤,責任非常明確:就是一個信貸部,一個行長,現在不同了,因為貸款是集體研究、共同決策的,若幹部門和若幹人員都有責任,最終的結果是,只要貸款程序符合規定,大家都沒有責任。特別是由基層推薦報上級行或更上一級審批的項目,作為審批行遠隔項目所在地,也只能從產業政策和項目布局等大的方面把關守口,通過一個項目,上上下下皆大歡喜,否決一個項目,卻受到下級行或企業的背後指責,又是不了解下情,又是不支持基層行的業務發展,罪名一大堆。基層在指責審批行的同時,痴志不變,再次將被否決的項目上報,理由更加充分,上級面對執著的熱情,一般的項目反復幾次均能通過。因此層層審批的運行機制對保證資產質量的實際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卻不自覺地為基層承擔了不良資產的審批責任,使基層更加有恃無恐。
綜上所述,銀行內部的用人機制、績效評價機制、貸款決策機制是導致不良資產的重要原因,在這一方面如果沒有大手術,用一位經濟學家的話說,用現在的眼光看五年以前和五年之後看現在,不會有兩樣的結果。
二、關於股權的分置問題
股權變革是銀行改制的核心,只有把股權變革為真正意義上的個人資本,才能把股權人與公司的利益有效的聯系起來,目前銀行現存的種種弊端就可能迎刃而解,這是銀行再造的希望所在,也是大家的共識。2004年兩家試點的國有獨資銀行分別成立了由國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國有銀行的股權發生了變化,為銀行的上市打下了基礎,但是這種變化僅僅是形式上的,長江電力、國家電網、寶鋼集團,建銀投資所持建設銀行的股份沒有一分錢的個人資本,無不帶有國有的性質,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格化。董事長作為一家之主,是企業的化身,都能置黨紀國法於不顧,敢冒個人政治生命的風險,做有損本企業利益和聲譽的事情,何況其他的員工能做到以行為家嗎?這在古今中外真正意義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中是不敢想像的,這從一個側面反射了這種股份制改造的實際效果。這種參股形式在前幾年的上市企業中屢見不鮮,效果都非常一般。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交通銀行的歷史,1908年交通銀行成立時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後香港的交通銀行在眾多的金融企業當中也立有一席之地,1987年國家恢復交通銀行時,其股本的構成就是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企業法人共同發起的,和目前建行、中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構成基本一樣,沒有任何的不同之處。結果如何呢?慘淡經營了不足20年的時間,不僅祖宗的機制沒有繼承,外資銀行的經營方式沒有學到手,國有銀行的沉痾積弊倒體現於一身,反而更加國有銀行化了。這是應該借鑒的教訓。當然,目前國有銀行的股本變革只是初步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上市實現股權的轉讓,最終實現個人資本化,在目前中國國情的條件下,不可能一步到位,這是國人都能理解的,因此試點銀行從准備上市之初就積極的在海外尋找戰略夥伴,一天也沒有放鬆這方面的工作,但至今未果。作為中國的市場,對海外的財團或金融機構而言有巨大的誘惑力,為什麼不敢輕舉妄動,一直持觀望的態度,這表明對我們目前銀行的股份制改造的極大不信任。這也難怪,任何一種投資行為都是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形式有兩種,一是取得某種控制權,二是通過參股分得紅利,在目前的條件下,這兩種願望都很難實現,因為國家對國有銀行的控股地位不能動搖,上市僅僅是轉讓很少比例的股權,即使在董事會取得一席之地,其發言權也是微不足道;想分紅利嗎?一是從中國的上市企業看,按時分紅的不多,二是有紅如何分配也不是一兩個董事決定的,面對股權投資隨時都有被巨額不良資產所吞噬的危險,投資人止步不前,靜觀待變是就不難理解。因此,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的設計師們思想還應該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路子再多一點。股權轉讓的比例應該進一步提高,甚至放棄對國有銀行的控股地位也不可怕,只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可能縮短了十萬八千里,縱觀改革開放近30年的歷史,外國人從中國大地上得到利益的同時,中國人得到了更大的利益,入世之初,不少人擔心我們的民族工業會受到災難性的打擊而一蹶不振,用現在的眼光看是沒有必要的。金融業關繫到國計民生,金融開放是整個經濟開發的高級形式,不論是外國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在中國的大地上均受國際慣例和政府金融當局的監管,倘不至於危及到內資企業的生存,更不至於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回顧十幾年來國有企業的改制過程,當企業還能夠維護正常經營,或者說還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時候,作為企業的主管部門,乃至當地政府都不同意企業改制,不同意變更企業的所有制關系,相反,當一個企業連年虧損,職工工資不能及時兌現,債台高築,傷痕累累的時候,就督促盡快改制以卸包袱,了了草草處置了事,就象一個人一樣,與其等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把他隨意處理掉,倒還不如在他健康的時候給他找個婆家。
三、關於隊伍建設和薪酬待遇問題。
國有銀行有一支龐大的幹部職工隊伍,中、建兩行目前的總人數大約有50萬之眾,實際上可能還要多一些,因為臨時用工本來就是一個說不清的數字,這與國際發達銀行比較的確是可怕的。美國花旗銀行全球計算只有48000人,是建設銀行的六分之一,所經辦的資產總量卻是建設銀行的8倍之多,人均資產佔有總量是建行的幾十倍。因此減人增效與國際接軌成為銀行股份制改造的首要任務。本人認為國有銀行部門林立、人浮於事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僅黨、政、工、團、紀檢、監察、宣傳、後勤這些部門的人員可能和外資銀行的總人數就差不多,借股份制改造之機在隊伍建設方面來一個『消腫瘦身』是應該的,但是不能做簡單的數字對比,外資銀行具有適應其生存的經濟環境和條件,有著雄厚的管理手段和基礎,即使在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構之間也能找出工作效率相差幾十倍的事例,經濟比較發達的上海、廣州和欠發達的西部地區人均佔有的金融總量也可能相差幾十倍,但不能說西部的銀行從業人員工作效率低,任務沒有飽和,需要按先進地區的標准減人瘦身。國有銀行的人員精簡,是最難也是最令人頭疼的,是一項耐心細致的工作,如果是為了提高隊伍的素質,應該是優勝劣汰,由於自古以來沒有一套比較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人員的精簡也只能是用最原始、最省事、最間單的辦法,來個「一刀切」,要麼按一定年齡,要麼按一定工齡,只要在范圍的,什麼學歷高低、業績優劣、貢獻大小一律下崗回家靜養。中行、工行精減了大量的員工,建設銀行2003年人事與激勵約束機制改革,1100名高級管理人員下課大概都是如此。作為離崗隊伍,年紀一般在40到50之間,就其文化水平而論比更年輕一些的人要低,這是都承認的事實,但從工作經驗,客戶資源等實際工作效果來分析,應該不比更年輕一點的人差多少,從對國有銀行的貢獻方面講可能還要大一些,古今中外在這個年齡段成就事業的並不乏其人。"一刀切"的減人舉措僅僅起到了減人的目的,絲毫沒有觸及國有銀行人浮於事的組織體系,更沒有使隊伍得到優化,相反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作為離崗人員,在地方政府公務員系列當中還是年輕的中堅力量,在銀行的隊伍中倒成了古稀老人,他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貢獻給了國有銀行,一生對事業的執著,忠誠和熱情傾刻之間被擊的粉碎,昨天還是國有銀行的高級管理人才,改革的指揮者,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銀行的包袱,成了清理的對象。他們從每月30元錢的月薪起步,到離崗之日總共得到的薪水相當於目前在崗兩年多的工資,把他們離崗讓賢的「豪舉」無論說的怎麼高尚而光榮,意義如何重大而深遠,他們都有一種被愚弄的苦澀,難以接受這嚴酷的現實。當然,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在前進的號角聲中沒有更多的必要去回味他們的感受,但是我們必須重視後人的思想脈搏和精神狀態,一支隊伍的戰鬥力取決於思想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外資企業的職工與企業的依存關系非同一般,家園意識異常的濃厚,這是我們最有必要接軌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銀行上市,員工下市的人事改革,社會上普遍存在的「59歲現象」在金融系統突然提前了20年,不到四十歲的人都惶惶不可終日,大有日落西山、朝不慮夕的感覺,那些以往兢兢業業為銀行事業的發展而忘我工作的人變得讓眾人難以理解和認同,嚴酷的現實使這些人的思想也開始覺悟,為自己的後半生尋找機會和突破口,大有「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味道,得到這樣一種效果,應該不是改革的初衷,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中國銀行的哈爾濱分行一個不足10人的分理處主任一夜之間能夠把十幾億存款化為烏有,不是沒有時代背景。我們用7萬元可以買斷一個與銀行有幾十年勞動關系的員工,10億巨款能夠買得多少人與銀行脫離關系?我們用三年時間創造上萬億不良資產,拿這些錢按這個標准買斷的可能更多。上述案例按照銀行內部的操作規章,只要有一個崗位盡職守則,恐怕都難以得逞,說明整個隊伍的思想渙散到了何種地步,他不過是一個分理處主任,如果是一個行長,一定能夠作出更加驚天動地的「壯舉」來,因此說,人事改革在注重社會穩定的同時更應該注重隊伍的思想穩定,這是提高整個隊伍戰鬥力的關鍵所在。
薪酬制度的改革是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另一項主要內容。2003年以前銀行內部的分配機制基本是平均的,原來意義上的處級幹部與一般職工相差無幾。之後隨著職務名稱的變化,行長改為高級經理,科長成為部門經理,一夜之間工資拉開了檔次,高級經理和一般職工的績效工資相差近10倍之巨,本人不主張平均主義的分配原則,但差距如此之大也令人瞠目結舌,超過了一般人的心理預期。國有銀行歷史上諸多內容的改革都沒有像這次薪酬改革的如此迅速,又如此的悄無聲息,這可能是領導層在思想認識上達到了高度空前的一致吧?改革的理由是與外資銀行接軌,因為外資銀行的高管待遇特別高,我們如果不緊隨其後,我們的人才就被外資銀行拉跑了,這是支撐薪酬改革最重要的理論依據。從目前中等城市來看,還沒有看到外資銀行的影子,即使在幾年之內外資銀行到底需要我們多少高管人員,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前幾年國內一些股份制銀行的成立之初從國有銀行拉走了一些高管人員,然而國有銀行的高管隊伍還沒有出現人才的青黃不接,而是人才濟濟,英雄倍出,因此說:哪種擔心外資銀行進入,國有銀行就會出現人去樓空的局面實在有些「杞人憂天"。再從我們銀行高管隊伍來分析,真正能讓外資銀行垂涎欲滴的並不是很多,以此為依據支撐薪酬體制的改革倒真有些牽強附會。我們在分析國有銀行幹部隊伍素質的時候不能犯忽左忽右的錯誤,說他素質高,縱然給他10倍的薪金也有被外資銀行隨時隨地槍走的危險;說他素質低就處處不適應,在目前的崗位上也是濫竽充數,一文不值,隨時隨地都是淘汰的對象,這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誠然,外資銀行的高管人員工資的確很高,但是國外金融企業與其它行業的差距可能比我們要小,這里除了有一個外部環境的襯托之外,更重要的是外資銀行有巨大的效益做支撐。雖然這幾年國有銀行的利潤也比較可觀,但它與外資銀行有著本質的不同,一是在利率沒有真正的市場化之前,銀行的利潤帶有某種壟斷的性質,因為央行規定的存、貸款利差與國際平均水平比較能高出兩個百分點左右,這是和外資銀行不能比較的;二是銀行不良貸款的損失沒有從利潤中扣除,潛在的風險損失沒有計算,如果把這一部分計算在內,國有銀行不僅沒有利潤可言,甚至有巨大的虧空,再說從不良貸款形成的內部原因分析,它與絕大多數員工的工作責任沒有直接關系,責任集中體現在領導層,因此說,國有銀行的效益不應該是增加管理層薪酬的原因,更不應該是拉開工資差距的理由。目前國有銀行績效工資的分配實際上是借績效之名兌現職務工資,不僅沒有和經營業績有絲毫的聯系,而且使幹部和職工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激化,一位基層的高管幹部在做員工的思想工作時,曾一語道破天機:「你不要認為待遇低,我從社會上聘一名臨時工還用不了這些錢」。可見高管人員的素質具備強烈的市場化意識,如果沿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想,從社會上聘一名高管需要多少錢?遺憾的是把員工推向了市場,自己卻留在了壟斷的「襁褓」之中。國有銀行的改制上市說到底是一種高度的市場化行為,銀行的薪酬機制改革更應該遵循市場化的原則來確定每個崗位和員工的價值,這才是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知是不是.
『玖』 外匯投資分析報告
投資分析報告.簡單說說走勢分析吧
英鎊兌美元最近市場行情交投清淡。此前英國央行副行長稱,受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能源價格飆升的影響,英國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放緩;而與此同時,英國通貨膨脹率仍可能高於目標水平;這導致英國央行在決定利率時面臨困難。他表示,貨幣政策委員會目前陷入兩難的困境;一方面經濟增長可能迅速放緩,另一方面能源價格高企帶來通貨膨脹壓力。英國目前正面臨信貸收緊的局面,這對企業和消費者都有影響;消費支出和投資可能因此受到抑制,但抑制的程度還很不明朗。2012年英鎊穩定振盪下調明朗.
『拾』 財政和貨幣政策
2008年第一季度,面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國內發生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我國及時採取有力應對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影響,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總體形勢比預想的要好。
第一部分 貨幣信貸概況
2008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金融運行平穩。貨幣信貸增速逐步回落,貨幣政策調控取得初步成效。
專欄1 貸款增長情況分析
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速減緩,外匯貸款增長較快,企業保持了較強的支付能力。
一、人民幣貸款增長減緩,居民戶貸款同比少增
隨著信貸調控逐步發揮效力,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有所放緩。2008年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14.8%,比上年年末低1.3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3萬億元,同比少增891億元。其中,1月份貸款同比多增較多,2、3月份貸款同比少增。
從貸款結構看,第一季度貸款增勢主要在以下兩方面明顯減緩。一是居民戶貸款明顯同比少增,第一季度累計少增928億元,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少增397億元,個人經營性貸款少增531億元;二是商業銀行壓縮票據融資,第一季度票據融資累計多下降1615億元。在新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同比增加較多的帶動下,企業部門第一季度新增貸款同比多增37億元;但分月份看,2、3兩月企業短期貸款同比少增476億元和903億元,3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也出現少增。
二、支持企業合理外匯需求,外匯貸款增長較快
外匯貸款繼續快速增長,3月末余額為2688億美元,較年初增加488億美元,同比多增462億美元。其中,用於支持「走出去」等外匯貸款約357億美元,占第一季度外匯貸款增量的73.2%,企業「走出去」等合理的外匯貸款是外匯貸款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企業利用外匯貸款進行境外股權投資不僅使新增資產與負債實現了幣種匹配,同時也實現了投資收益與利息支出的幣種匹配,具有明顯的避險特點。而企業利用外匯貸款進口設備和原材料,與本幣購匯相比會面臨資產負債和現金流的雙重幣種錯配風險。在我國外匯供給充裕的情況下,此類貸款具有明顯的賺取人民幣升值收益的特點。
2007年以來,外匯主管部門通過調減金融機構短期外債指標,要求主要商業銀行持有占外匯總資產一定比例的境外流動性資產,加上外匯存款下降,收緊了境內外匯流動性,境內外幣利率上升,對於抑制不合理的外匯貸款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也有利於商業銀行加強外匯流動性管理、價格傳導和風險防範等三個機制的建設。未來一段時間外匯流動性可能繼續保持收緊態勢,抑制不合理外匯貸款需求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
三、實行從緊貨幣政策以來,企業總體上仍保持較強的支付能力
2008年第一季度,企業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1.1萬億元,同時,隨著直接融資的發展,企業資金來源更趨多元化。第一季度,企業部門通過債券(含短期融資券)融資近800億元,通過境內外股票市場融資近1500億元。3月末,企業存款余額同比增長24.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6.7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4876億元,同比多增1927億元。其中,企業活期存款下降1099億元,同比少增2325億元,企業定期存款增加5975億元,同比多增4252億元。企業定期存款多增較多與企業參與新股申購的資金迴流有關。總體看,企業支付能力仍然較強。
當前貨幣信貸調控雖取得初步成效,但基礎尚不穩固。在物價漲幅較高、國際收支順差可能繼續加大貨幣信貸擴張壓力的情況下,仍需加強信貸調控。商業銀行應正確認識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樹立全局意識,切實落實好從緊貨幣政策,在年度內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貸款過度波動。同時,堅持有保有壓,優化信貸結構,限制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貸款,加大對「三農」、服務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領域和結構調整的信貸支持。
四、扣除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因素後,基礎貨幣增長平穩
3月末,基礎貨幣余額為10.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853億元,同比增長35.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8個百分點。由於法定準備金統計在基礎貨幣中,2006年下半年至今多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導致基礎貨幣增速較快。如果扣除上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所凍結流動性的因素,基礎貨幣增速將低於8%。3月末,貨幣乘數(廣義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為4.06,比上年同期低0.67,表明貨幣擴張能力有所減弱。
3月末,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率為2%,比上年年末低1.3個百分點。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1.5%,股份制商業銀行為1.3%,農村信用社為5.4%。近幾年,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率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從2004年月均4%左右的水平逐漸下降至2007年月均2.9%左右的水平。超額准備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銀行流動性分析預測水平不斷提高,公開市場操作在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和引導市場利率預期方面的有效性逐漸增強;二是商業銀行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寬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水平大為提高;三是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同城票據支付系統等支付清算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減少了在途資金佔用,提高了支付清算效率。
五、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繼續上升
在2007年以來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作用下,金融機構各期限人民幣貸款利率繼續上升。3月份,金融機構6個月至1年(含1年)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8.72%,比1月份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67%,為基準利率的1.03倍。執行利率下浮的貸款額比重明顯下降。第一季度,金融機構發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下浮利率、基準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貸款分別佔23.63%、30.51%和45.86%,比2007年第四季度分別下降4.4個、上升2.82個和1.62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人民幣同業存款利率小幅上升。3月份,金融機構同業活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85%,比年初上升0.34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93%,比年初上升0.03個百分點。單筆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人民幣協議存款利率略有上升。3月份,3-5年(含5年)、5年以上協議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5.92%和5.75%,比年初分別上升0.13和0.05個百分點。境內大額外幣存款(300萬美元以上)、外幣貸款利率水平小幅波動。
六、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明顯增強
2008年以來,外匯市場供求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有所加快。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0190元,比上年年末升值2856個基點,升值幅度為4.07%,高於2007年第四季度2.82%的升幅;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為1歐元兌11.0809元人民幣、100日元兌7.0204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年末貶值3.74%和8.75%。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至2008年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7.92%,對歐元匯率累計貶值9.63%,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4.07%。
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匯率聯動關系明顯。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最高達7.0130元,最低為7.2996元。銀行間外匯市場共有59個交易日,其中人民幣匯率有40個交易日升值、1個交易日持平、18個交易日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單日最大升值幅度為0.35%(246個基點),單日最大貶值幅度為0.18%(127個基點),日均波幅為83個基點,較上年日均波幅62個基點繼續擴大。
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走勢總體平穩。根據國際清算銀行5月11日公布的數據,3月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比上年年末僅升值0.09%。在美元加速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加快升值,減少了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匯率的波動程度,保持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基本平穩,對我國應對次按風波導致的國際匯率的急劇變化起到了平滑緩沖的作用。第一季度,美元對歐元下跌6.57%,對日元下跌11.54%,由於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相應緩和了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的貶值幅度。自2005年7月21日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不再盯住單一美元,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穩中有升,表明人民幣對主要貿易夥伴貨幣總體升值,不僅有利於市場把握人民幣匯率走勢,而且有利於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第二部分 貨幣政策操作
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採取綜合措施,正確把握金融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和力度,維護總量平衡。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和信貸結構優化。繼續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改進外匯管理,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一、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一是靈活搭配對沖工具,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二是充分發揮公開市場操作的預調和微調作用,有效熨平季節性因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沖擊。三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保持平穩,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四是促進穩健財政政策與從緊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於1月30日開展了3個月期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300億元,不僅有利於提高國庫現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需求。
二、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
為繼續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求,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中國人民銀行先後於1月16日、3月18日、4月16日和5月12日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分別於1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和5月20日實施。一般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達到16.5%。
三、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
針對貸款擴張壓力較大的勢頭,中國人民銀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提示金融機構加強信貸調控,在年度內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貸款過度波動,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嚴格限制對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劣質企業的貸款,加大對「三農」、就業、助學、服務業、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等領域的信貸支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雨雪冰凍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信貸投放,引導農村金融機構根據農時需要適當調整信貸投放節奏,優先保證春耕備耕信貸需求,努力增加對糧食、食用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生產的信貸投放。
四、穩步推進金融企業改革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不斷深化。同時,四家銀行穩健推進綜合經營。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的外部審計、不良資產清理和法律盡職調查、離退休員工預計負債的統計測算以及資產、土地、物業評估等工作基本完成,內部改革加快推進。中國人民銀行正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部署,加快研究論證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實施方案。
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和階段性成果。農村信用社資金實力明顯增強,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
五、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進一步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積極加強和改進外匯管理,繼續嚴格貿易、外商直接投資、個人以及外債收結匯管理,增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和管理。圍繞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標,有序拓寬資本流出渠道,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和領域,新批2家QDII機構累計5.25億美元額度。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新批1家QFII機構2億美元額度。通過市場化手段調節銀行體系外匯流動性,進一步理順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之間的價格傳導機制,引導不同微觀主體通過價格手段有效分散匯率風險。增加銀行間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市場成員,豐富人民幣衍生品市場交易主體,活躍市場,更好地為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管理匯率風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