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貸款的五級分類有哪些
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按風險程度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
一、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從2004年起,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兩類銀行將奉行國際標准,取消原來並行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制度。[1]貸款五級分類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是根據內在風險程度將商業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這種分類方法是銀行主要依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最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實際能力,確定貸款遭受損失的風險程度,其中後三類稱為不良貸款。此前的貸款四級分類制度是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類。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以前對銀行不良貸款的分類方法是「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指逾期超過一年期限仍未歸還的貸款,呆賬貸款則指不能收回的貸款),這是一種根據貸款期限而進行的事後監督管理方法。「一逾兩呆」的不足就是掩蓋了銀行貸款質量的許多問題,比如根據貸款到期時間來考核貸款質量,就會引發借新還舊的現象,這樣就很容易將一筆不良貸款變為正常貸款,而實際上並沒有降低風險。這種分類法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而五級分類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關弱點,可以及時反映商業銀行的盈虧狀況,因此成為改良貸款質量管理方法的選擇。
三、貸款的五級分類僅提供了一種貸款的分類方法,與風險為標準的分類方法並不一致,因此,像「貸款風險的五級分類」這樣的提法是錯誤的。
❷ 貸款風險等級
貸款風險分類一般有5種,分別是:
1、正常貸款。這種分類是指借款人一直能夠按時還款,沒有逾期;
2、關注貸款。這種分類是指借款人可以償還貸款,但是有些因素會影響借款人正常還款;
3、次級貸款。這種分類是指借款人出現了明顯的還款問題,需要借款人辦理抵押或擔保解決;
4、可疑貸款。這種分類是指借款人已經無法按時還款,即使有抵押或擔保銀行也會有些損失;
5、損失貸款。這種分類是指銀行沒有辦法收回貸款資金,會產生較大的損失。
早期分類
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❸ 銀監會貸款風險分類指引
貸款風險分類指引
第一條 為促進商業銀行完善信貸管理,科學評估信貸資產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 本指引所指的貸款分類,是指商業銀行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不同檔次的過程,其實質是判斷債務人及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三條 通過貸款分類應達到以下目標:
(一)揭示貸款的實際價值和風險程度,真實、全面、動態地反映貸款質量。
(二)及時發現信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貸款管理。
(三)為判斷貸款損失准備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據。
第四條 貸款分類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真實性原則。分類應真實客觀地反映貸款的風險狀況。
(二)及時性原則。應及時、動態地根據借款人經營管理等狀況的變化調整分類結果。
(三)重要性原則。對影響貸款分類的諸多因素,要根據本指引第五條的核心定義確定關鍵因素進行評估和分類。
(四)審慎性原則。對難以准確判斷借款人還款能力的貸款,應適度下調其分類等級。
第五條 商業銀行應按照本指引,至少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注: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第六條 商業銀行對貸款進行分類,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二)借款人的還款記錄。
(三)借款人的還款意願。
(四)貸款項目的盈利能力。
(五)貸款的擔保。
(六)貸款償還的法律責任。
(七)銀行的信貸管理狀況。
❹ 商業銀行對國有大中型企業貸款風險的分類辦法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貸款風險分類辦法將小企業貸款至少劃分為:
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
後三類合稱不良貸款
一下是我直接摘錄的,
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試行)》的通知
(銀監發〔2007〕63號)
各銀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
現將《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請各銀監局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並督促其遵照執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
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完善對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加強對小企業貸款的管理,科學評估小企業貸款質量,根據《銀行開展小企業授信工作指導意見》、《貸款風險分類指引》、《商業銀行小企業授信工作盡職指引(試行)》及其他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小企業貸款是指《銀行開展小企業授信工作指導意見》規定的對各類小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組織和個體經營戶的經營性貸款。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和外資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
第四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按照本辦法將小企業貸款至少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不良貸款。
第五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貸款逾期時間,同時考慮借款人的風險特徵和擔保因素,參照小企業貸款逾期天數風險分類矩陣(見附件)對小企業貸款進行分類。
第六條 發生《商業銀行小企業授信工作盡職指引(試行)》第十八條所列舉的影響小企業履約能力的重大事項以及出現該指引「附錄」所列舉的預警信號時,小企業貸款的分類應在逾期天數風險分類矩陣的基礎上至少下調一級。
第七條 貸款發生逾期後,借款人或擔保人能夠追加提供履約保證金、變現能力強的抵質押物等低風險擔保,且貸款風險可控,資產安全有保障的,貸款風險分類級別可以上調。
第八條 本辦法規定的貸款分類方式是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的最低要求。銀監會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自身信貸管理和風險防範的特點和需要,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准確的方法對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制定實施細則,細化分類方法,並與本辦法的貸款風險分類結果具有明確的對應和轉換關系。銀行業金融機構據此制定的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制度及實施細則應向中國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備。
第九條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小企業貸款風險分類的基礎上,根據有關規定及時足額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核銷小企業貸款損失。
第十條 本辦法由中國銀監會負責解釋和修改。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小企業貸款逾期天數風險分類矩陣(略)
發布部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發布日期:2007年07月20日 實施日期:2007年07月20日 (中央法規)
❺ 貸款危機的幾級分類及信貸風險
一、貸款風險分類的目標1.Zeta分析法是「貸與不貸」的貸前審查管理,而貸款風險分類是則是貸後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目的在於揭示貸款的實際價值和風險程度,掌握資產質量狀況,對不同類型的資產分門別類的採取相應的處置手段,提高信貸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水平,為信貸風險的量化打下基礎。2.發現貸款發放、管理、監控、催收以及不良貸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貸款管理。3.判斷貸款損失准備金是否充足,從而判斷資本是否充足,為監管部門提供最低資本要求監管依據。二、貸款分類的標准五級分類是國際金融業對銀行貸款質量的公認的標准,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動態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實力、抵押品價值等因素的連續監測和分析,判斷貸款的實際損失程度。也就是說,五級分類不再依據貸款期限來判斷貸款質量,能更准確地反映不良貸款的真實情況,從而提高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採用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從還款的可能性出發。我國《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第三條規定:「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採用以風險為基礎的分類方法(簡稱貸款風險分類法),即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使用貸款風險分類法對貸款質量進行分類,實際上是判斷借款人及時足額歸還貸款本息的可能性,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借款人的還款紀錄;借款人的還款意願;貸款的擔保;貸款償還的法律責任;銀行的信貸管理。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影響還款能力的非財務因素等。貸款風險程度與企業信用等級有較強的內在聯系,即信用等級越高,貸款風險越小,分類等級越高。客戶評級雖然在很多情況下與還款能力有正相關關系,但就一筆貸款而言,影響本息歸還的因素往往超過借款人信用評級所包含的內容。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AAA、AA級企業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貸款。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借款企業提供虛擬的報表和資料,使信用評級失准。二是一些評估機構對國有、股份制大中企業評級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借款人的信用等級雖好,但還款能力不一定很強,因此,不能用客戶的信用等級代替對貸款的分類,否則就會掩蓋影響貸款歸還的本質因素,最終影響貸款分類結果的客觀性和准確性。三、貸款五級分類在信貸風險中的作用1.促使商業銀行加強對信貸資產的關注由於五級分類較為准確地反映了各類貸款的風險真實狀況,為各行採取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風險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據,一是通過五級分類揭示出貸款的風險程度,對尚未到期但風險度較高的貸款予以關注,發揮了風險預警作用;二是在加強對不良貸款管理的同時,還加強了正常貸款的管理,特別是對關注貸款加強了信貸監督。銀行對關注以下貸款形態的客戶必須制定風險處置預案,對於在期限內不能解除風險預警信號的,要根據預案實施貸款的主動性和預見性退出,切實掌握風險客戶有效退出的主動權。2.促使商業銀行完善內部控制和稽核機制一是對貸款的發放、管理和信貸資產的保全等分別設置不同的職能部門,對信貸業務的發展以及風險的控制與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貸款審批、發放與管理的授權授信等方面的內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貸款台賬管理系統。四是制定了不良貸款責任認定和追究的相關制度;五是根據五級分類結果,改進授信工作,對於次級以上貸款客戶進行重新評級、授信,並且把授信作為強化內部控制風險的手段,而不是給予企業的優惠措施。3.為不良貸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據貸款質量五級分類在一定程度上真實的界定了資產質量,有利於銀行根據不同風險類別的貸款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為銀行及時發現不良貸款,採取有力措施收回資本以盡量減少損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貸款五級分類還可以通過對行業和地區的不良貸款的考查,修訂評級指標體系,為銀行的風險控制和合理分配資源提供了依據。四、對於貸款五級分類的幾點建議1.對貸款分類層次更進一步細化完善的貸款分類體系應該對五級分類進一步細化,並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業銀行應認真研究與分析發達國家現有較成熟的貸款細分標准和原則,並結合我國銀行業的具體情況,研製出更加合理與更具可操作性的貸款細分標准,以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較為粗放的分類體系。同時,各行還應在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損失計提比例的上下浮動幅度內合理確定細分後應提取的損失准備金,以便更加科學地測算貸款風險度,計算貸款的合理價格,進而判定本行的市場定位。2.加強培訓,提高分類者的綜合素質,讓分類者成為「專業的把關人和獨立的判斷者」。五級分類制度是由專業人員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經營、財務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礎上,對風險影響貸款償還的程度做出估計,判定貸款的分類級別。要勝任這種重要而復雜的判斷,需要具備豐富的經濟、金融知識,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屬行業的專業運作規律及其動態行情,還需要積累風險管理實踐經驗。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對實務操作人員分類技能和方法的培訓力度,通過專業化促進分類工作質量的提高。3.強化貸後管理工作各行要根據現有的客戶情況,合理配置客戶經理,並實行科學的量化考核,使客戶經理在必要的壓力下有較充足的時間對所分管的客戶及其擔保單位進行日常的、定期的走訪與檢查,及時地了解相關客戶的經營狀況及其它非財務因素的變化情況,並根據該變化實時地調整貸款形態,將分類結果的監測、調整與運用工作日常化,以避免季末短時間內集中分類所造成的形式化。
❻ 貸款五級分類指的是什麼
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參照國際慣例,結合中國國情,制定了《貸款分類指導原則》,要求商業銀行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不良貸款。
簡介:
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正常貸款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銀行對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關注貸款
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次級貸款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只是因為存在借款人重組、兼並、合並、抵押物處理和未決訴訟等待定因素,損失金額的多少還不能確定,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損失貸款
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採取什麼措施和履行什麼程序,貸款都註定要損失了,或者雖然能收回極少部分,但其價值也是微乎其微,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沒有意義和必要再將其作為銀行資產在賬目上保留下來,對於這類貸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應立即予以注銷,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❼ 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暫行辦法
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為促進商業銀行准確評估信用風險,真實反映資產質量,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銀保監會將根據各界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暫行辦法》並適時發布。
一、信用風險是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完善的風險分類制度是有效防控信用風險的前提。1998年,人民銀行發布《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發〔1998〕151號),提出了五級分類概念。
二、2007年,原銀監會發布《貸款風險分類指引》(銀監發〔2007〕54號,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明確了五級分類監管要求。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的風險特徵發生了較大變化,風險分類實踐面臨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暴露出現行風險分類監管制度存在的不足。2017年,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審慎處理資產指引——關於不良暴露和監管容忍的定義》,明確了不良資產和重組資產的認定標准和分類要求,以增強全球銀行業資產風險分類標準的一致性和結果的可比性。借鑒國際最新要求並結合國內監管實踐,制訂並盡快發布實施《暫行辦法》,以取代現行《指引》,對於推動商業銀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三、《暫行辦法》是對銀監會2007年發布的《貸款風險分類指引》的取代;拓寬風險分類的金融資產范圍,《暫行辦法》將風險分類對象由貸款擴展至承擔信用風險的全部金融資產,包括但不限於貸款、債券和其他投資、同業資產、應收款項等。表外項目中承擔信用風險的,應比照表內資產相關要求開展風險分類;
四、首次區分設定零售資產和非零售資產的風險分類標准。對非零售資產金融資產進行分類時,債務人在本行債務有5%以上分類為不良的,本行其他債務均應分類為不良。對於零售資產,考慮到業務種類差異、抵押擔保等因素影響,銀行也可以對單筆資產進行風險分類;
五、明確規定逾期天數。金融資產逾期後應至少歸為關注類,逾期90天以上應至少歸為次級類,逾期270天以上應至少歸為可疑類,逾期360天以上應歸為損失類;
❽ 貸款五級分類標準是什麼
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
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註: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8)金融企業貸款風險分類指引擴展閱讀:
貸款早期分類
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後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
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准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方法是一種事後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
因此,它對於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