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2P網貸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自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台模式引入中國以來,國內P2P網路借貸平台蓬勃發展、百花齊放,迅速形成了一定規模。綜觀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自2007年—2014年大約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路借貸平台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互聯網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路借貸模式,其後一部分具有創業冒險精神的投資人隨之嘗試開辦了P2P網路借貸平台。
這一階段,全國的網路借貸平台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台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網路借貸平台初始發展期,絕大部分創業人員都是互聯網創業人員,沒有民間借貸經驗和相關金融操控經驗,因此他們借鑒拍拍貸模式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台上提供個人資料,平台進行審核後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台發布借款標。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平台與平台之間缺乏聯系和溝通,隨之出現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網路借款平台同時進行信用借貸的問題,最為著名的是天津一個網名叫坦克的借款人,在多家平台借款總額高達達到500多萬,這筆借款最終因逾期成為各個平台的壞賬。
基於以上問題的重復疊加出現,各個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底開始收縮借款人授信額度,很多平台借款人因此不能及時還款,造成了借款人集中違約。以信用借款為主的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11月—2012年2月遭遇了第一波違約風險,此時網路借貸平台最高逾期額達到2500萬,諸多網路借貸平台逾期額超過1000多萬,截至目前這些老平台仍有超過千萬的壞賬無法收回。
第二階段 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平台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路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路借貸平台。同時,一些軟體開發公司開始開發相對成熟的網路平台模板,每套模板售價在3到8萬左右,彌補了這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的創業者開辦網路借貸平台技術上的欠缺。基於以上條件,此時開辦一個平台成本大約在20萬左右,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由於這一階段開辦平台的創業者具備民間借貸經驗,了解民間借貸風險。因此,他們吸取了前期平台的教訓,採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路借貸平台業務基本真實。但由於個別平台老闆不能控制慾望,在經營上管理粗放、欠缺風控,導致平台出現擠兌倒閉情況,2013年投資人不能提現的平台大約有4、5個左右。
第三階段 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這一階段,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的開發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寶店花幾百元就可以買到前期的網路借貸平台模板。由於2013年國內各大銀行開始收縮貸款,很多不能從銀行貸款的企業或者在民間有高額高利貸借款的投機者從P2P網路借貸平台上看到了商機,他們花費10萬左右購買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然後租個辦公室簡單進行裝修就開始上線圈錢。這階段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這階段上線平台的共同特點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這些平台通過網路融資後償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或者投資自營項目。由於自融高息加劇了平台本身的風險,2013年10月份這些網路借貸平台集中爆發了提現危機。其具體原因分析如下:10月份國慶7天小長假過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台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使這些自融的平台立刻出現擠兌危機,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大約75家平台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第四階段 2014年至今(以規范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這一階段,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態度,並在政策上對P2P網路借貸平台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終關注網路借貸平台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組建自己的P2P網路借貸平台。今年P2P網路借貸平台集中上線期應該在8月份左右,目前據統計截止4月底全國P2P網路借貸平台每月資金成交量已經超過160億,預計2014年年末月成交量會達到300億左右,平台數量達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資人會達到50萬人左右。
㈡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從廣義上講,凡是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而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託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將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互聯網金融模式在未來20年將成主流。
理論上,任何涉及到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現在具備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大數據金融、眾籌、信息化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門戶等六大互聯網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已經出現了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一、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二、P2P小額信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
三、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趨勢一:互聯網金融法律體系初步建立
以2015年7月18日十部委發布《指導意見》為標志,互聯網金融步入規范發展階段。《指導意見》出台後,有的具體實施辦法已經出台;未出台的,一行三會也正在密集起草、徵求意見。「十三五」期間,在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隨著現行法律法規的動態調整,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各業態監管細則將陸續出台,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將初步建立。
趨勢二: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我國支付法規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支付服務主體不斷豐富,銀行卡、移動支付等支付工具進一步發展,支付體系業務處理規模持續擴大,運營官僚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支付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穩健高效運行。
趨勢三: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更加明顯
互聯網金融已經呈現一定的綜合經營特徵。比如說跨行業投資日益增多,部分金融機構依託資金和客戶優勢開展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業務,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從開始實行「子公司分業、集團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模式,眾多互聯網金融的綜合服務平台上線運營,互聯網金融交叉性產品不斷涌現。「十三五」期間,隨著金融業進一步的對內對外開放,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趨勢將更加明顯。
趨勢四:互聯網金融風險特徵依然顯著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一些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實現平台規模經濟效應,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因此出現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的效應,品牌建立過程中會採取諸如免費服務、賠本賺吆喝的惡性競爭,潛在風險很大。
趨勢五:互聯網金融使金融普惠、共享程度提高
今天,中國具有理財需求的人群有3億~4億人,而為這些人提供服務的理財師還遠遠不夠。這個需求的缺口靠什麼彌補?靠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金融的無間斷服務,無時空限制,低成本,使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可得感增加,不再局限於高端人群,普通人群也可以享受。
趨勢六:互聯網徵信應用更加廣泛
完善的徵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徵信以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安全為手段,依託交易化數據分析潛在借款人信用情況,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徵信更廣泛用於P2P網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消費等各種業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經在開發P2P對接系統。數據對接後,平台數據透明,徵信體系將逐步建立,這會掃清以前傳統金融機構不容易觸及的很多角落,使誠信環境大大改善,這是可以期待的。
趨勢七: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進一步融合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並非顛覆與被顛覆的關系,在風險防範和大數據方面運用各有各的優勢,兩者的合作空間是巨大的。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要充分融合、相互互補,共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反復呼籲的一點。希望傳統金融機構抓緊布局互聯網,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也是大數據、互聯網的密集使用方,未來,在互聯網浪潮之中,應該與互聯網金融有更多的融合。反過來,銀行有天然的大數據,它們過去在這方面的應用也做得非常好,因此,互聯網金融也應與銀行有更多互動。
趨勢八:互聯網金融國際化進程加速
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在開始進行全球謀篇布局,互聯網金融同樣具有這樣的趨勢。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未來的目標是朝著金融強國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光需要我們的銀行業走出去,證券業走出來,還需要我們業已超前的互聯網金融也加速國際化進程,在合適的時候及早走向全球。
趨勢九:互聯網金融地理空間重新積聚
當前互聯網金融呈現出一定的區域集中性特點,比如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區域成為先發地區。隨著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地理空間重新集聚,互聯網有望向東部、中部輻射,新的區域性互聯網金融中心將陸續出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北地區在我國GDP的佔比較多,但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創業浪潮不夠。這些地區應抓緊時間跟上,否則,將來互聯網金融在地理空間的重新積聚會加劇地方在金融資源上的不平衡。
趨勢十: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作用加強
大數據、雲計算大家已經耳熟能詳,而區塊鏈的研究在國內尚未形成熱潮。P2P、眾籌,包括互聯網財富管理,都是共享金融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共享金融下,互聯網會被物聯網取代,互聯網TCP協議會被區塊鏈協議取代,但共享金融本質不會變。區塊鏈產生後,是有中心的。互聯網金融的去中介化是對的,但去中介不是去中心。所以,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很好,在世界也是一流的,但不要到最後生於互聯網,死於區塊鏈。
㈢ 網貸發展至今的形式都有哪些
網貸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擔保機構擔保交易模式,這也是最安全的P2P模式。
此類平台作為中介,平台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此類平台的交易模式多為「1對多」,即一筆借款需求由多個投資人投資。
目前市面上比較好的小貸平台有: 雲投貸 現金借款 閃電借款 平安普惠 平安I貸 等等,P2P平台: 你我貸 拍拍貸 宜人貸 等自己網路一下找到真官網即可申請。
此種模式的優勢是可以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由國內大型擔保機構聯合擔保,如果遇到壞賬,擔保機構會在拖延還款的第二日把本金和利息及時打到投資人賬戶。
二、「P2P平台下的債權合同轉讓模式」的模式。
可以稱之為「多對多」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資都是打散組合的,甚至有由最大債權人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然後獲取債權對其分割,通過債權轉讓形式將債權轉移給其他投資人,獲得借貸資金。
三、以交易參數為基點,結合O2O(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綜合交易模式。
這種小貸模式創建的P2P小額貸款業務憑借其客戶資源、電商交易數據及產品結構佔得優勢,其線下成立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對其平台客戶進行服務。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四、P2P平台模式下的保本保息的模式?錯誤概念!
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台網貸平台的12項禁止行為。其中規定:P2P網貸平台不能自融,不能做資金池歸集資金,不能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保息。
五、微信金融模式[3] 隨著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兩者的結合產品也開始出現,目前在微信平台已經出現了一些P2P產品。[4] 「快速、高效、移動化、無空間限制」等等優勢,決定了閃電借款模式的成功,且微信金融在風控上有自己完整的體系,第一是完備的信息管理和大數據風控,借款者除了必須認證個人金融信息,包括個人銀行卡和信用卡等, 還會考察社交關系。第二是用短期小額來分散風險。
㈣ P2B網貸是怎麼發展來的
網路信貸最早起源於英國,自2005年我企貸模式來到中國,並快速發展的今天。相較於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模式,P2B網貸投資人的收益比較高,如果P2B網貸平台由融資性擔保公司作擔保的話,那就更安全了,好像國內那家叫我企貸的,就是這種模式了。
㈤ p2p網貸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一、2007年至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二、2012年至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三、2013年至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四、2014年至今:以規范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㈥ .簡述p2p網路借貸發展的現狀
2011-2019年,我國P2P網貸正常運營平台數量呈現先上升後下降趨勢。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自從2015年正常運營平台數量達到3464家後,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下降。
截止2019年1月底,P2P網貸平台數量為1031家,12月底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減少了678家。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㈦ P2P網貸平台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
個人見解,網貸發展歷程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1、探索發展的初期。P2P平台剛剛陸續成立的時候,大家都在摸索著開設業務和平台發展
2、野蠻生長期。各路牛鬼蛇神都想分P2P一杯羹,然後平台數量暴增,以次充好的平台精心的包裝一下,就面向投資人開始宣傳。行業沒有監管部門,沒有法律法規的規范,問題平遙頻頻
3、行業整頓期。行業有了專門的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文件來對行業進行的發展、業務模式、平台類型進行監管,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剔除問題平台。平台想要長期發展,必須向合規經營方向靠攏。
4、整改驗收期。經過整頓期後,監管部門開始對行業的整頓結果,開展驗收,驗收合格的平台才可以繼續開展業務,存在違規的業務及沒有取得硬性要求的相關資質證書,平台一律要被取締。行業得到肅清,凈化了P2P市場。
看現在的P2P市場並沒有以前那麼混亂了,以前無人管的時候,平台的資金沒有託管和存管,平台圈夠了錢,大門一關,老闆就逃之夭夭了,現在平台在關閉前會在網站發布公告,良性清退,將投資人的錢悉數歸還後再關閉。P2P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合規發展,用心經營,為投資人提供真正的優質的投資環境。
㈧ P2P網路借貸平台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ITFIN)的興起,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新理財方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P2P的借款人主體是個人,以信用借款為主,面對社會籌集資金。而與之相對應的P2C,P2P網貸的升級和進化版。P2C依然是面向社會籌資,借款主體則是以企業借款為主。P2C模式的首創網貸平台,其借款人為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及還款來源的企業。相較個人而言,企業的信息比較容易核實,還款來源更穩定。
2012年P2P網貸入選「2012年中國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中唯一入選的金融信息服務企業。
互聯網金融才大潮初起,當前的魚龍雜混、良莠不齊的情況一定不會長期持續下去。P2P健康發展的前提可能是要經歷一些風雨,淘汰一批經營不善的網貸公司,甚至要打擊掉一批借著P2P平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團伙。我相信,經過洗牌之後,一些巨型的、有實力的網貸公司或許將兼並一些中小型網貸公司,並且專注做平台的P2P公司將引進和培育一批金融服務機構進行合作,鏈接網貸行業的上下游,優化產業鏈,形成一個巨大的互聯網金融產業集群。
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推測,如果政策法律環境沒有顯著惡化,我預計再過個三到五年,我國或許將成長出幾家巨型的線上、線下結合的P2P公司,可能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與本輪金融改革試點地區合作,並且與資本市場相結合,拿到投資後做進一步的區域擴張和功能優化。
由於當前網路借貸的風險管理體制尚未成熟,P2P行業還過於脆弱,壞賬風險以及政策風險一直是P2P網貸企業的心病。2011年7月,積累了10萬注冊用戶、自稱「中國最嚴謹網路借貸平台」的哈哈貸網站宣布因為資金短缺將關閉,銀監會隨即發布「風險七條」提出警示,更是一度讓整個行業陷入絕境。
但可以看出,電商、P2P網貸平台、銀行三者不是完全競爭的關系,而也存在較大的合作機會,在亦敵亦友的微妙關系中互相扶持、相互競爭。電商企業、銀行、P2P網貸平台企業,誰都有可能被整個合作鏈中排除在外,也可能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在這方面,阿里信貸的地位短期內仍難以撼動,其更大的風險來源於內部風險控制,受外部影響較小。
2015年4月14日,「接地氣」成中國P2P平台發展關鍵。
㈨ 網貸到底會怎樣發展呢
對於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投資人、網貸從業者甚至傳統金融從業者都比較關注,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可謂仁者見仁,眾說紛紜。目前從整個行業發展規模的角度來看,一直在不斷突破新高。
因此,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從國際的經濟形勢分析,未來市場加息的可能性極高,而加息的結果就是提高整個金融市場的短期融資成本,銀行惜貸更勝從前,必然會提高貸款門檻,再加上M2的增速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這就導致中小企業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獲取貸款的難度更大,撇開其他因素不考慮,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借道網貸市場進行融資。
㈩ P2P網路借貸平台興起與快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P2P行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歸結起來,《AD財經》認為有四個原因:
首先,逐步完善的政策體系為P2P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每個企業進入一個行業,必然受到制度的制約和規范,必須遵守行業秩序,這樣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在控制區域和系統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推動P2P等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5年12月31日,國務院頒布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指出:利用網上貸款平台融資便捷,對象廣泛的特點,引導其緩解小微企業,農戶,各類低收入群體的融資難問題。
其次,技術是P2P網貸平台發展的工具和動力。
P2P網路借貸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開展業務,必然離不開技術支持。早期受制於技術手段,服務無法快速且低成本送達, 以往,P2P公司進行信用審核過程發現和評估風險方面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的識別出風險借款人,導致風險控製成本較高。以傳統的貸款為例,整個流程需要審查線下收集的證據,分析財務報表,進行抵押擔保,領導層層審批等,需要較長時間完成最終貸款,時間長、成本高。所以傳統金融主要服務於高凈值客戶。同時,金融機構設置了復雜的金融制度和規則,來防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隨著技術進步,風險控制能力得到加強,大數據的積累和分析方法的成熟、雲存儲成本的下降和計算能力的增加使得P2P貸款公司能夠以非常低的成本判斷客戶的風險發放貸款。部分先進的P2P平台可以根據積累的大數據,實現評估貸款人的信用額度,在信用額度內放貸,技術融合引發的能量正在不斷顯現。在此種背景下,P2P網路借貸平台的年化利率較高,成功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參與。
其三,供給雙方需求不斷被釋放,成為P2P行業迅速發展內生動力。
作為金融中介機構,P2P網貸平台是一種通過互聯網連接貨幣供應和需求的市場。資金供給者是有財富驅動的居民組成,主要特點是投資者眾多。在經濟轉型發展的時期,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已經超過了GDP增長,更是超過了通貨膨脹率,收入和工資的增加帶動了居民財富總量的增加,成為P2P網貸發展的基礎。
P2P的發展能否發展壯大,僅有資金供給端的渠道優勢還不夠,資金需求端也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中國金融抑制問題的核心是利率管制,這導致均衡利率過低,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得不到資金支持,金融需求被壓抑了。在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民間對融資需求被充分釋放。社會的中低層收入者一方面對於資金有著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這些人通常缺乏有效擔保和抵押,傳統的金融機構對此類貸款要求高,並且伴有大量復雜的手續。因此,社會中的低收入群體很難長期享受金融業發展的紅利。相比之下,P2P網路借貸門檻低,大大提高了中小微型企業和中低收入群體的融資可用性。
最後,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P2P借貸公司的交易成本更低。
提高效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個市場上,錢被買賣,貨幣是一種有差異的產品,它的價格——利率才是最重要的。
P2P的商業模式更簡單:它不吸收存款,不受嚴格的銀行監管,也不維持閑置的余額;他們只是讓借款人與貸款人保持聯系。此外,這是通過一個在線平台完成的,其中大部分流程都是自動化的。運營成本是解釋行業利潤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P2P借貸平台和其他在線業務一樣,都將技術作為重要的力量。P2P借貸可以緩解信貸配給,尤其是對那些處於信貸長尾的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