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和中間目標的區別
沒有區別,中介目標又稱為中間目標。
相關介紹:
中介目標是介於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變數之間的變數指標。從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到最終目標的達到,必須經過許多中間環節。
中央銀行實際上不可能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而直接達到其最終的目標,而只能通過觀測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體的指標來影響實際的經濟活動,從而間接地達到其最終目標。
(1)貸款政策中介目標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主要是依據一國經濟金融條件和貨幣政策操作對經濟活動的最終影響確定的。由於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具有特殊的傳導機制和調控作用,可為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數量化的依據,因此,准確地選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是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重要環節。
20 世紀 70~80 年代,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以穩定通貨為主,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某些西方國家實行以反通脹為唯一目標的貨幣政策,放棄了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監控方法,貨幣政策目標就是盯住要控制的通貨膨脹。
⑵ 中介目標的中國演變
1979 年以前,我國實行的是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強調的是「錢隨物走」,資源分配主要通過國家行政命令決定,人民銀行的職責是根據國民經濟計劃供應資金,即「守計劃,把口子」,貨幣政策的目標則是便利計劃的貫徹,經濟計劃的執行結果與計劃要求非常接近。貨幣政策的傳導幾乎是在人為地進行控制,中間經濟變數簡單而且變動很小。也就是說,這一階段,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作用並不大,人民銀行並不重視中介目標的控制。1979 年之後,在我國經濟體制發生深刻變革之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作用正在逐步上升,特別是 1984 年人民銀行行使了中央銀行職能,1985 年信貸管理體制改為「實貸實存」以後,貨幣政策傳導中,又有許多新的經濟變數發揮著重要作用,設置中介目標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而且,選擇哪種經濟變數作為中介目標也成為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在改革之初,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主要是控制現金量,之後,轉向控制廣義貨幣供應量,但當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吞吐不能自主操作時,為了貨幣、金融的穩定,就不得不又將貸款規模也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在這之後的十幾年裡,貸款規模對於抑制信貸需求,控制貨幣供應量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貸款規模的作用在逐步削弱,其弊端也逐步日漸暴露出來。1)貸款規模不利於地區間資金的合理調整和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由於受信貸限額的影響,經常會出現有資金無規模,或規模無資金的現象,銀行繞規模放貸、非法拆借、資金投向證券、房地產等違規現象也陸續出現。資金一反改革之初西北及內陸地區存差、沿海地區借差的狀況,沿海地區成了存差、西北及內陸地區形成了借差,差距越來越大。2)貸款規模製約了企業的發展,加劇了企業吃「大鍋飯」現象。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個地區即使效益好的企業急需資金,因受貸款限額的制約,也不能從銀行取得貸款。另一方面,銀行為了爭規模、占指標,不管企業是否需要資金,不管是好企業還是差企業,到年底就大規模突擊放貸,造成眾多惡性影響。3)貸款規模缺乏嚴肅性和科學性,已不能真實反映經濟運行狀況。我國在每年年初都要制定貸款規模計劃,而且都力爭不突破計劃,而到年中,幾乎每年都要調整計劃,有時到年底還要調整。比較典型的是 1990 年,年初計劃信貸規模 1700億元,結果年中三次調整規模達 2700 億元,實際完成億元。可見,貸款規模在特定時期,把它作為貨幣政策的一個手段還有其可行性,而作為中介目標與我國經濟運行的現實不甚相符。於是 1998 年,中央銀行取消了實行近五十年的貸款規模限制。這一傳統調控手段的壽終正寢,標志著我國貨幣政策當局認識到「信用總量」這一中介目標現實意義的局限性,並已淡化其在貨幣政策中的調控地位。1993 年,央行首次向社會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1994 年 9 月,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根據流動性的高低定義並公布了中國的 M0,M1 和 M2 三個層次的貨幣供應指標。M0 即流通中現金;M1,包括 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活期存款,農村活期存款以及個人持有信用卡類存款;,M2、包括 M1 及城市居民儲蓄存款、各種單位和個人的定期存款以及各類信託存款。1996 年,央行採用貨幣供應量 M1 和 M2 作為貨幣政策的調控目標,標志著我國開始引入貨幣政策中介目標。1998 年,隨著信貸規模控制遭到放棄,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地位更是無可爭議。目前,我國的貨幣供應量指標已受到政府的重視,被看作是貨幣政策取向的風向標。在 1994 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及 1995 年通過的《中央銀行法》中,貨幣政策的目標被表述為「保持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決定》明確規定:「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是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備付金率。」同美聯儲相比較,我國貨幣政策也有「中性」貨幣政策和「泰勒」規則的影響。比如「保持幣值穩定規則」目標和中介目標中的「兩量」「兩率」。
⑶ 1998年我國取消貸款規模管理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主要是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是「兩量、兩率」,即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備付金率。1998 年,中央銀行取消了實行近五十年的貸款規模限制,標志著我國貨幣政策當局認識到「信用總量」這一中介目標現實意義的局限性,隨著信貸規模控制遭到放棄,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地位最為重要。
⑷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
中間目標的選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各國為了更好的達到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往往根據各自的國情和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而選擇不同的中間目標,以下將具體分析中間目及其應用,以此說明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
一、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重要性及選擇標准
(一)貨幣政策的重要性
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又稱貨幣政策的中間變數,它是中央銀行為了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而設置的可供觀察和調整的指標,也稱中介目標。其作用具體有以下三點:
1.貨幣當局提供反映短期經濟變化和金融趨勢的量化參照系數。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宏觀經濟的總目標,具有空間上的復雜性和時間上延滯性。中間目標的設立,正是為彌補這種貨幣政策最終觀察不足的缺陷。
2.為宏觀金融調控創造條件。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介入貨幣政策的傳遞作用過程,可以使宏觀調控富於彈性和層次性,從而避免經濟動盪。
3.為貨幣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保持協調提供一個階段性的調整標准。可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直接關繫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能否實現的問題。
(二)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標准
正因為上述原因,各國貨幣管理當局對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制定都非常關注。但是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及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對中間目標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但其選擇中間目標的標准都大致一樣,即大致遵循「三性」標准:1.相關性,即中間目標必須同貨幣政策終極目標高度相關,要具有類似於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那種函數關系;2.可觀測性,即作為中間目標的變數必須能准確和迅速地進行量的測度;3.可控性,即中間目標的具體變數應便於貨幣管理當局運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駕馭和控制。
二、理論上可供選擇的中間目標以及西方國家的實踐
(一)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
以匯率為中間目標歷史悠久,如金本位下本幣與黃金掛鉤的形式,近期安排則如將本幣盯住低通脹的大國或採取爬行盯住。
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的優勢在於:1.使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固定,從而避免通脹;2.可將本國的通脹預期盯住目標國的通脹率;3.為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自動法則,有助於緩解時間不連續問題。當本幣有貶值傾向時,實行緊貨幣政策;當本幣有升值貨幣時,實行松貨幣政策;4.匯率中間目標簡單、明確,易於被公眾理解。
英、法兩國就曾成功地將其貨幣盯住德國馬克。1987年剛實行盯住匯率時,法國通脹率為3%,1992年則降至2%,1996年更降至低於2%;英國的通脹率1992年也由10%降至3%。但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也存在許多問題:1.當資本市場開放時,固定匯率使盯住國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由於利率的傳導,目標國的經濟波動將傳至盯住國;2.外匯市場信號失靈。盯住國對貶值的擔心導致過度擴張,尤其在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政策缺乏透明度和責任約束的情況下,過度擴張的政策無信號表現;3.本幣易受投機資金沖擊。
(二)貨幣供應量
許多大國沒有合適的目標國,因而不便實行匯率中間目標安排,而以行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這種安排有如下優勢:1.央行根據國內經濟狀況調整貨幣政策,制定合適的通脹目標,不必為維持匯率而以國內經濟波動為代價;2.央行政策的信息較透明,貨幣供應量數字定期公布且時滯較短,這些政策信號固定了通賬預期,有助於抑制通脹;3.立即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果進行計量,抑制政策制定者的時間不連續行為。
但以上優點都取決於貨幣政策目標與貨幣供應量之間穩定的聯系。一旦這種聯系發生了變化,時間不連續問題就會產生,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難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達到。德國、瑞士是採取這一安排的典型國家。
(三)通貨膨脹率
紐西蘭於1990年、加拿大於1991年、英國於1992年、瑞典和芬蘭於1993年、奧地利和西班牙於1994年實施了這一政策安排。這一安排包括以下要素:對中期通脹目標的公開;將物價穩定作為貨幣政策的長期首要任務,並保證通脹目標的實現;完全信息戰略,不再局限於追求貨幣供應增長等單一中間目標;通過向公眾和市場提供貨幣政策制定者的計劃和目標信息,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央行完成通脹目標的責任約束。
這一安排的優點在於:1.與匯率目標安排相比,它既類似於貨幣供應量目標,使貨幣政策能對國內經濟波動做出政策回應,又具有與貨幣供應量目標相比的優勢,央行可使用各種信息而非一個變數來決定最優貨幣政策;2.易於被公眾理解的優點,具有較高透明度;3.強化了央行的責任約束,從而降低了央行為擴大產出和就業而實行過度擴張政策造成的時間不連續問題的可能性。
通脹率目標安排的表現相當好,採取這一安排的國家同時降低了通脹率和通脹預期。而且,通脹率一旦下降,就不易隨經濟周期的擴張而反彈。但這一安排同樣存在問題:1.與匯率和貨幣供應量目標安排相比,不易由貨幣當局控制;2.由於貨幣政策的時滯,控制通脹效果的顯現也有一個較高時滯,因此通脹率目標安排不能對公眾和市場提供一個貨幣政策狀況的即時信號;3.通脹率目標安排對實際經濟的影響不明確。
(四)不明確的中間目標
美國目前實的貨幣政策安排沒有明確的中間目標。美聯儲對在長期內控制通脹表現出一種高度的關注,同時在監督未來通脹信號時採取前瞻性行為,定期實施先發制人的貨幣政策,壓制通脹的威脅。
盡管美國的貨幣政策安排取得了成功,但仍有一些缺陷可能導致未來的效力喪失。第一,缺乏透明度。對聯儲動向的猜測造成了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和製造商以及公眾對未來通脹率和產出預期的不確定性。而且,政策制定的不透明使聯儲難以向國會和公眾負責,因缺乏評價其表現的標准。而且央行易產生時間不連續問題,可能犧牲長期目標而換取短期目標的實現。第二,缺乏明確的中間目標,而且中間目標的缺乏造成了出現供給波動時通脹預期更易高啟,從而難以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期效果。第三,對偏好、技巧和掌管央行的個人信譽的過度依賴。以上三個缺點最終將會使美國放棄這種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三、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及其選擇原因
(一)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199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金融改革規劃明確提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實際上直到1994年我國才真正將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在1994年以前貸款規模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中間目標。
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主要包括M1和M2,其中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可用於轉賬支付的活期存款之和,這是在商品、勞務、有價證券等交易中的媒介,也是支付工資、租金、利息等的手段,是社會公眾手中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M2是M1與准貨幣之和,其中准貨幣是儲蓄存款及定期存款等流動性較低的存款的總和。嚴格地說,M1是處於流通中的貨幣量,而不是全部貨幣存量,M2才是貨幣存量的總體。
目前我國運用的調控工具主要有四種:1.信貸計劃。主要由存款計劃,貸款計劃和現金發放或回籠計劃三部分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指令性指標下達給各金融機構的貸款計劃。中央銀行通過控制金融機構的貸款規模來控制貨幣供應量。現階段信貸計劃仍是我國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主要手段;2.存款准備金制度。存款准備金制度的建立使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調整存款准備率,從而影響金融機構的信用創造;3.再貼現制度。金融機構在資金不足時,可向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再貼現率的變化也將影響貨幣供應量;4.利率政策。
在我國,中央銀行調節利率有兩種方式:一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干預決定各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二是中央銀行規定利率浮動的幅度和范圍,然後通過對各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來影響市場利率,調節供給與需求。
(二)我國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的原因
近年來西方國家如英國、芬蘭、瑞典、紐西蘭、加拿大等國的中央銀行迫於金融自由化、金融創新和大量的國際外匯交易使其貨幣供應量與本國經濟活動的聯系淡化,以至於對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喪失信心,不得不逐步放棄中間目標,轉向依據最終目標如物價上漲指數或總需求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貨膨脹目標的優點不僅在於其可測性和相關性非常出色,便於公眾理解和形成穩定合理的預期,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貨幣當局可以保留在工具運用上的靈活性,從而更有效地實現經濟增長這一最終意義上的貨幣政策目標。其他國家則仍依靠中間目標,其金融變數的指數主要從以下五個項目中選擇:(1)利率;(2)匯率;(3)股權收益率;(4)貨幣供應量;(5)國內信用增加額。
我國政府仍然堅持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與上述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貨幣供應量與本國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系仍然很緊密。對於中國來說,(1)中國的金融業正處於推進規范化的進程中,各種管理和監督不斷加強,而不是在推進自由化,金融創新受到限制和制約;(3)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還剛剛起步,能夠替代貨幣的金融工具少;(4)人民幣不是可兌換貨幣,所以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
在中國,由於金融業的規范化及其對金融創新的限制,貨幣的金融替代工具少,人民幣較長時間內仍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所以,預計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保持不變。
四、結 語
貨幣供應量目標有效的前提是其與最終目標即通脹之間穩定的相關關系。在中國,由於金融業的規范化及其對金融創新的限制,貨幣金融替代工具少以及人民幣較長時間內仍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所以,預計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保持不變。但是經濟發展是動態的,上述條件最終會被一一打破,為了防範金融風險,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我國必須隨時准備調整中間目標的內容。對此西方國家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教訓。
⑸ 當前我國最主要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是( )。
B.貨幣供應量
在改革開放前後一段較長時間內,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我國把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統稱為中間目標)為信貸規模限額和現金投放計劃。
1998年起,央行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的直接控制,以貨幣供應量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目前,貨幣供應量仍是我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當下有部分學者認為隨著金融、經濟環境的發展,貨幣供應量已不會適合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應將利率作為中間目標。但部分實證證明M2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間還存在一定相關關系,並且我國目前還不具備將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基礎性條件。但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將是我國未來的必然選擇。
⑹ 分析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設置的目的和內容,並評述我國政策中介目標如何選擇。
選擇目標的標准
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中所運用的政策工具無法直接作用於最終目標,此間需要有一些中間環節來完成政策傳導的任務。因此,中央銀行在其工具和最終目標之間,插進了兩組金融變數,一組叫做中間目標,一組叫做操作目標。
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又稱營運目標。它們是一些較短期的、數量化的金融指標,作為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之間的中介或橋梁,在貨幣政策的傳導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中央銀行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更具彈性,操作目標是接近中央銀行政策工具的金融變數,它直接受政策工具的影響,其特點是中央銀行容易對它進行控制,但它與最終目標的因果關系不大穩定。中間目標是距離政策工具較遠但接近於最終目標的金融變數,其特點是中央銀行不容易對它進行掠制,但它與最終目標的因果關系比較穩定。建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總的來說,是為了及時測定和控制貨幣政策的實施程度,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保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是連接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與政策工具操作的中介環節,也是實施貨幣政策的關鍵步驟。中介目標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1.可測性。指中央銀行能夠迅速獲得中介目標相關指標變化狀況和准確的數據資料,並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作出相應判斷。顯然,如果沒有中介目標,中央銀行直接去收集和判斷最終目標數據如價格上漲率和經濟增長率是十分困難的,短期內如一周或一旬是不可能有這些數據的。
2.可控性。指中央銀行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能對中介目標變數進行有效地控制,能在較短時間內(如1—3 個月)控制中介目標變數的變動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3.相關性。指中央銀行所選擇的中介目標,必須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有密切的相關性,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中介目標進行調控,能夠促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常用的中介目標
可以作為中介目標的金融指標主要有:長期利率、貨幣供應量和貸款量。
(一)長期利率
西方傳統的貨幣政策均以利率為中介目標。利率能夠作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是因為:(1)利率不但能夠反映貨幣與信用的供給狀態,而且能夠表現供給與需求的相對變化。利率水平趨高被認為是銀根緊縮,利率水平趨低則被認為是銀根鬆弛。(2)利率屬於中央銀行影響可及的范圍,中央銀行能夠運用政策工具設法提高或降低利率。(3)利率資料易於獲得並能夠經常匯集。
(二)貨幣供應量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現代貨幣數量論者認為宜以貨幣供應量或其變動率為主要中介目標。他們的主要理由是:(1)貨幣供應量的變動能直接影響經濟活動。(2)貨幣供應量及其增減變動能夠為中央銀行所直接控制。(3)與貨幣政策聯系最為直接。貨幣供應量增加,表示貨幣政策鬆弛,反之則表示貨幣政策緊縮。(4)貨幣供應量作為指標不易將政策性效果與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因而具有準確性的優點。
但以貨幣供應量為指標也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一是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貨幣供應量的變動主要取決於基礎貨幣的改變,但還要受其它種種非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如現金漏損率、商業銀行超額准備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等,非中央銀行所能完全控制。二是貨幣供應量傳導的時滯問題。中央銀行通過變動准備金以期達到一定的貨幣量變動率,但此間卻存在著較長的時滯。三是貨幣供應量與最終目標的關系。對此有些學者尚持懷疑態度。但從衡量的結果來看,貨幣供應量仍不失為一個性能較為良好的指標。
(三)貸款量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其優點是:
(1)與最終目標有密切相關性。流通中現金與存款貨幣均由貸款引起,中央銀行控制了貸款規模,也就控制了貨幣供應量。
(2)准確性較強,作為內生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有正值相關;作為政策變數,貸款規模與需求也是正值相關。
(3)數據容易獲得,因而也具有可測性。
以貸款量作為中間目標在具體實施中各國情況也有差異。政府對貸款控制較嚴的國家,通過頒布一系列關於商業銀行貸款的政策及種種限制,自然便於中央銀行控制貸款規模。反之則不然。以貸款量的指標,各國採用的計量口徑也不一致,有的用貸款余額,有的則用貸款增量。
⑺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中介目標以及傳導機制是什麼
一、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
2、充分就業
所謂充分就業目標,就是要保持一個較高的、穩定的水平。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凡是有能力並自願參加工作者,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
充分就業,是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測定各種經濟資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難的,一般以勞動力的就業程度為基準,即以失業率指標來衡量勞動力的就業程度。
3、經濟增長
所謂經濟增長就是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必須保持合理的、較高的速度。各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一般採用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即用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
政府一般對計劃期的實際GNP 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銀行即以此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
4、平衡國際收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是某一時期一國對外經濟往來的統計表,它表明:
(1)某一經濟體同世界其他地方之間在商品、勞務和收入方面的交易;
(2)該經濟體的貨幣性黃金、特別提款權以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債權、債務的所有權等的變化;
(3)從會計意義上講,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變化的任何賬目所需的無償轉讓和對應項目。
二、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中介目標作為最終目標的監測器,能被央行較為精確的控制,又能較好的預告最終目標可能發生的變動。
建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總的來說,是為了及時測定和控制貨幣政策的實施程度,使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保證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實現。
三、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中央銀行根據貨幣政策目標,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和金融市場傳導至企業和居民,對其生產、投資和消費等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通過信貸、利率、匯率、資產價格等渠道進行的。
從我國的實踐看,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是形成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起始點,其政策調整主要集中在對基礎貨幣、利率和信貸政策導向等方面。
面對中央銀行的政策調整,商業銀行按照「四自」(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三性」(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原則,對企業和居民的貸款總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動幅度作出調整,以期影響企業和居民的生產、投資和消費行為,最終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
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貨幣政策在傳導過程中會受到商業銀行運行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的影響,這使貨幣政策傳導效應有所削弱,甚至出現阻滯。
(7)貸款政策中介目標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在通貨膨脹時期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效果比較顯著,但在經濟衰退時期,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就不明顯。
第二,從貨幣市場的均衡情況來看,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要影響利率的話,必須以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為前提。
第三,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也會影響政策效果。
第四,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例如,一國實行緊的貨幣政策時,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若利率浮動,本幣會升值,出口會受到抑制,進口會受刺激,從而使本國總需求比在封閉經濟情況下有更大的下降。
貨幣政策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但僅從這些方面來看,貨幣政策作為平抑經濟波動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⑻ 央行能否同時選擇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作為中介目標
央行不能同時選擇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作為中介目標,原因如下:
一方面,根據供求分析的結論,利率和貨幣總量指標不兼容,央行可以實現其中一個,但兩者不能同時實現:央行追求貨幣總量的指標意味著利率的波動;央行遵循利率指標會導致貨幣供給以及基礎貨幣等准備金總量的波動。例如,當選用貨幣供應量目標時,由於產出增減、物價變化或公眾持有貨幣偏好的意外變動等因素,貨幣需求會發生變化,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利率將隨著貨幣需求的變動而波動。當選用利率目標時,若貨幣需求變動,如需求下降,則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央行若想盯住利率目標,將通過出售債券以促使價格下降和利率回升到原來水平,此時,央行的公開市場出售導致貨幣供應量的減少。
另一方面,由於貨幣供應量的內生性特點日益明顯,使人們認識到央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不是絕對的。在此情形下,一國央行究竟選擇利率還是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本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取決於該國具體經濟形勢,作為中介目標,利率和貨幣供應量各有優劣。利率作為中介目標,其可控性、可測性和相關性均比較理想,但抗干擾不理想,這是因為作為內生經濟變數,利率的變動是順周期的:經濟繁榮時,利率因資金需求增加而上升;蕭條時,利率隨資金需求減少而下降。然而作為政策變數,利率與總需求也應沿著同一方向變動:繁榮時,為防止經濟過熱應該提高利率;蕭條時,為刺激經濟復甦應降低利率。這樣,政策和市場因素對利率的作用效果是疊加的。當利率發生變動時,央行往往很難量化貨幣政策和市場因素的作用效用,對貨幣政策的松緊也就無從掌握。
我國金融創新程度並不深入,加之存貸款利率長期管制,被作為一種外生的貨幣政策工具來使用,利率市場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深化,因為我國仍然採用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⑼ 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分別是
操作目標:
(1)准備金: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整法定準備金率直接影響准備金的變動,進而影響中介目標;再貼現率的變動通過告示效應影響市場利率,同時通過再貼現貸款的變化影響商業銀行的借入儲備;央行還通過債券的買賣影響商業銀行的非借入儲備,進而影響中介目標。
(2)基礎貨幣:基礎貨幣由准備金和流通中的現金組成。作為操作指標,綜合考慮兩個貨幣創造基礎因素的基礎貨幣比准備金更為有利,尤其是在現金流通比例較高的不發達金融市場中。
中介目標:
(1)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並不是絕對的,貨幣供給的外生性/內生性問題也使得中央銀行在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時候有了更多顧慮——當貨幣乘數不可控時,貨幣供應量的可控性將大大降低。
(2)利率:利率與總產出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因此中央銀行能夠通過控制利率來影響投資和儲蓄,進而影響經濟總量;其次,中央銀行幾乎能夠立即從市場中獲得准確的利率數據;最後,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在債券市場上進行買賣來改變債券的供求,對利率施加控制。
中央銀行通過操作目標調節中介目標,進而影響到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有以下四個
(1)物價穩定: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會造成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決策更加困難,同時也使得資源跨期分配的難度增大。各國中央銀行均把物價穩定作為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
(2)充分就業:較高的失業率會導致社會經濟資源的閑置,同時會造成人們生活的困難,增加社會和政治危機出現的可能性。因此,各國政府一般都將充分就業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
(3)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既可以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總量的增加,也可以指一國生產商品和勞務能力的增長。相比而言,後者更加強調增長的長期性和動態效應。
(4)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國與他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各項經濟交易的貨幣價值總和。保持國際收支的平衡對於經濟安全和增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無論國際收支是逆差還是順差,都會給一國經濟帶來不利的影響。
⑽ 1998年我國取消貸款規模管理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主要是
我國中央銀行是將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因此,中央銀行每年都要確定當年的貨幣供應量目標值,這個目標值就是當年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值。不過,現實經濟的運行是不確定的,因此,央行確定的目標值未必能夠實現,因此,每年的貨幣供應量的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可能是具有一定偏差的。 在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等,是以短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也就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來使短期利率達到和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目標值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