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論文
(一)中小微企業的界定
1、中小微企業可從兩個方面界定:(1)企業各項生產資料均屬於該企業,且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2)企業體量、規模均偏小,在同行業中市場佔有率、競爭能力均較低。另外,各國普遍根據自身企業總體情況,界定中小微企業資產總額、每年營業收入總額或企業僱傭員工人數等三個指標數值區間,滿足區間范圍內的企業即是中小微企業。
2、我國根據國內企業發展實際,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劃分了不同行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小微企業的標准(資產總額、每年營業收入總額或企業僱傭員工人數),具體情況如下:
統計以上大、中、小、微企業的劃分標准
行業名稱
標准(代碼,單位)
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
微型企業
農、林、牧、漁業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
500≤Y<20000
50≤Y<500
Y<50
工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建築業
營業收入(Y,萬元)
Y≥80000
6000≤Y<80000
300≤Y<6000
Y<300
資產總額(Z,萬元)
Z≥80000
5000≤Z<80000
300≤Z<5000
Z<300
批發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
20≤X<200
5≤X<20
X<5
營業收入(Y,萬元)
Y≥40000
5000≤Y<40000
1000≤Y<5000
Y<1000
零售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50≤X<300
10≤X<5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
500≤Y<20000
100≤Y<500
Y<100
交通運輸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3000≤Y<30000
200≤Y<3000
Y<200
倉儲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
100≤X<200
20≤X<1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1000≤Y<30000
100≤Y<1000
Y<100
郵政業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營業收入(Y,萬元)
Y≥30000
2000≤Y<30000
100≤Y<2000
Y<100
住宿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餐飲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信息傳輸業
從業人員(X,人)
X≥2000
100≤X<20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0
1000≤Y<100000
100≤Y<1000
Y<100
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營業收入(Y,萬元)
Y≥10000
1000≤Y<10000
50≤Y<1000
Y<50
房地產開發經營
營業收入(Y,萬元)
Y≥200000
1000≤Y<200000
100≤Y<1000
Y<100
資產總額(Z,萬元)
Z≥10000
5000≤Z<10000
2000≤Z<5000
Z<2000
物業管理
從業人員(X,人)
X≥1000
300≤X<1000
100≤X<300
X<100
營業收入(Y,萬元)
Y≥5000
1000≤Y<5000
500≤Y<1000
Y<500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資產總額(Z,萬元)
Z≥120000
8000≤Z<120000
100≤Z<8000
Z<100
其他未列明行業
從業人員(X,人)
X≥300
100≤X<300
10≤X<100
X<10
(二)青海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
1、根據《青海統計年鑒》,青海省2017年工業大型企業22家、工業總產值1131.81億元;工業中小微企業分別87家、460家、80家,工業總產值分別為550.81億元、811.67億元、84.47億元。其中上述工業企業的主要指標如下:
表-青海省工業企業2017年度財務指標
項 目
企業單位數(個)
工業總產值
(萬元)
資產總計
(萬元)
流動資產
(萬元)
固定資產
(萬元)
利潤總額(萬元)
虧損企業
(萬元)
總數
虧損企業數
大型企業
22
5
11318133.20
34089594.90
7928135.30
18195268.90
482598.60
130006.40
中型企業
87
32
5508065.20
13811496.40
5034832.30
5228152.00
196986.00
179808.10
小型企業
460
131
8116718.80
16768109.00
6035591.50
6944696.50
331539.80
141890.20
微型企業
80
20
844695.50
3921792.10
1053009.30
1494848.30
40678.60
16461.00
表-青海省工業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經濟效益
指 標
工業增加值率(%)
總資產貢獻率(%)
資產負債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品銷售率(%)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2016
2017
總計
27.86
29.75
3.78
4.09
70.92
70.35
1.22
0.94
3.28
4.40
92.56
92.25
大型企業
35.90
35.17
4.37
4.70
74.22
73.95
1.02
1.02
4.15
3.62
92.12
97.49
中型企業
24.49
22.27
3.21
4.00
72.07
68.39
1.28
1.28
0.97
5.02
90.79
93.18
小型企業
23.38
22.13
3.18
3.41
64.37
67.65
1.37
1.37
4.29
4.63
94.02
95.30
微型企業
-
-
1.68
2.36
72.36
71.21
0.44
0.44
15.26
7.93
97.92
92.14
2、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共計掛牌396家,所屬行業以及注冊資本情況如下:
表-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行業分類
序號
行業
家數
佔比
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0
0.00%
2
教育
0
0.00%
3
衛生和社會工作
0
0.00%
4
批發和零售業
1
0.25%
5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
1.01%
6
建築業
5
1.26%
7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
1.52%
8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
1.52%
9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6
1.52%
10
住宿和餐飲業
7
1.77%
11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8
2.02%
12
房地產業
9
2.27%
13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9
2.27%
14
采礦業
16
4.04%
15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5
6.31%
16
生物科技
29
7.32%
17
農、林、牧、漁業
53
13.38%
18
金融業
63
15.91%
19
綜合
72
18.18%
20
製造業
77
19.44%
合計
—
396
100.00%
表-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
序號
注冊資本(萬元)
家數
佔比
1
0-500萬元
392
98.99%
2
500萬元-2000萬元
3
0.76%
3
2000萬元-5000萬元
1
0.25%
4
5000萬元以上
0
0.00%
合計
—
396
100.00%
3、青海省中小微企業發展狀況
通過對青海省各類企業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其發展存在如下狀況:
(1)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數量偏低,且小型企業佔比73.37%,中小微企業結構現狀進一步削弱了其在經濟主體中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青海省地理環境、資源稟賦等限制。如上文所述,中小微企業是經濟健康運行、持續發展的基石,其貢獻了約八成的城鎮就業崗位、六成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五成的稅收收入,在提供就業崗位、振興城鎮經濟、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以及穩定稅收收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促進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的做大做強、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很弱。工業總產值、總資產等總量規模偏低,其整體抗風險能力較弱。同時,中小微企業2017年度虧損總額超過大型企業虧損總額,僅中型企業一類虧總金額即超過大型企業虧損金額。另外,比較各類型企業資產結構發現,中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佔比遠低於大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佔比,背後反映出中小微企業缺乏行業規模,難以獲得競爭優勢。根據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來看,392家掛牌企業注冊資本低於500萬元,占掛牌總企業比重為98.99%。受限於較小的規模、較弱的盈利能力、較低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惡化了其融資能力,最終會進一步限制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及未來的發展。
(3)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缺乏成長性。根據青海省工業2016年度、2017年度企業經濟效益分析,其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率、總資產貢獻率遠低於平均比率及大型企業工業增加值率、總資產貢獻率。同時,根據青海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注冊資本情況來看,392家掛牌企業主要分布在製造業、綜合行業、金融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傳統低端行業,而教育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交通運輸、倉儲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前景行業數量較少。因此,無論從中小微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貢獻角度,還是其所處行業分類前景角度,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缺乏成長性。
(4)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待提升。首先,其負債整體比例偏高,融資成本偏重。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合理區間是40-60%,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高於60%且中型企業、小微企業資產負債率高於70%。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資金鏈斷裂、破產清算等財務風險,同時過高的利息費用也削弱了企業的盈利水平,特別是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主要從事製造業、農林牧副漁等傳統低端領域,其盈利能力、可持續性等均會較大程度上受融資成本的影響。其次,其成本費用利潤率波動較大且缺乏合理性。比如中型企業2016年度的成本費用利潤率0.92%,2017年度該比率上升至5.02%。不合常理的財務指標變動反映了中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三)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必要性
第一,中小微企業融資是其「活下去」的關鍵因素。一方面,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很弱,宏觀市場的些許波動或許會導致其歇業、破產,特別是在目前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下,大大增加了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必要的資金支持可以使其起死回生,穩定就業與城鄉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數量偏低,且小型企業佔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在經濟主體中的地位較低。通過融資,中小微企業可以利用資金支持正常運轉企業,招聘更多、更高層次的員工,提升其生產水平、優化其內部管理,做多、做大、做強,增加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總體數量、擴大中小微企業整體規模、提升中小微企業整體市場地位。
第二,中小微企業融資是其「活的好」的關鍵因素。目前青海省中小微企業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製造業、綜合行業、金融業以及農、林、牧、漁業等傳統低端行業,而教育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交通運輸、倉儲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前景行業數量較少。中小微企業通過融資,解決其的發展障礙、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可以使得其逐步舍棄落後、低端業務,轉而投向技術含量高、投資回報大的高新技術領域。通過中小微企業整體升級,推動、優化青海省產業結構升級。
2. 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戰略的論文提綱怎麼寫
在中國特殊的金融體系下,中小企業,個體戶等微觀經濟主體融資難的問題非常突出。中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其中中小企業占國內企業總數的48%,微型企業佔50%。 本著服務農戶、個體工商戶和小微型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金融體系的空白。
自200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發布《關於小額信貸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來,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公司數量由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發展到2012年12月末的6080家,從業人員規模達到70313人。2013年6月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086家,半年時間增加了1006家。
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由2009年的766.41億元增長至2013年6月的7043億元,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增長近10倍,並且每年新增貸款均超過千億元。但如果我們從平均每家小貸公司貸款余額上來看,小貸公司的業務效率似乎沒有多大提高。
3. 中小企業籌資論文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與對策
摘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力量之一。然而,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融資困境卻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進行分析,並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國中小企業數已達到4200多萬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達到430多萬戶,個體經營戶達到3800多萬戶。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額的59%,上繳稅收佔50.2%.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保證我國經濟發展、市場繁榮和實現就業的重要基礎,並繼續以其靈活的運行機制和市場應變能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體制變革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突出的是融資問題。融資困難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資金缺乏,嚴重製約著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持續發展,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籌資難的成因,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是內源融資,包括業主自有資金、向親友借貸的資金、風險投資以及企業開設後積累的資金等來源;二是外源融資,其中又可分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種形式:間接融資是指以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為中介的融資,包括各種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直接融資是指以股票和債券形式公開向社會募集資金以及通過向租賃公司辦理融資租賃的方式融通資金。
(一)融資渠道的變化
中小企業大多是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內源性融資佔比重較高。然而,隨著企業的發展,單純的內源性融資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對外源性融資的依賴程度提高。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一般無法進入股市或債市進行直接融資,而我國的產業基金、風險投資等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無論是流動資金還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籌措,基本上是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間接融資。
(二)融資成本提高
據介紹,目前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加上登記費、評估費、公證費、擔保費等,估計中小企業的融資總成本高達12%,比大中型優勢企業的貸款成本高出一至數倍。業內人士指出,如此之重的資金成本意味著企業的資金利潤率至少要達到12%才不致虧本,而我國工業平均利潤率能達到12%的行業是很少的。
(三)中小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支持少
據統計,目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僅占銀行信貸總額的10%左右,全國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僅占銀行短期貸款的14.4%。可見,我國中小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支持非常少,這與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額的59%、上繳稅收佔50.2%是極不相稱的。資金的短缺嚴重製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自身存在問題或由於內部條件的欠缺,導致貸款融資難;另一方面是外部環境及作用造成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
(一)內部條件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1.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管理水平低、財務能力弱、潛在風險大,同時又存在技術水平差、市場信息不靈等問題,選擇合適項目的難度大,銀行貸款投放既不經濟,風險又大。2.由於不少中小企業重復建設嚴重,管理混亂,缺少市場競爭能力,從而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貸款的發放。3.企業領導者的合同意識、履約水平和誠信觀念十分淡薄,惡意舉債、轉嫁風險的現象時有發生,少數企業逃廢或懸空銀行貸款、不良融資率高加劇了金融機構的「惜貸心理」,影響了信貸投放的信心。4.從企業負債與盈利情況看,中小企業負債水平整體偏高,盈利能力低下。5.抵押貸款困難。中小企業自有資產少,可抵押物更少,且抵押物的折扣率高。而且,銀行抵押擔保評估登記部門分散,手續繁瑣,評估中介服務不規范,對抵押物的評估往往也不按市場行為准確評估,隨意性很大,費用也較高,造成企業抵押貸款困難。
(二)外部環境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1.從銀行方面看
(1)我國商業銀行加大了對不良資產的監控力度和責任追究力度。在實際工作中,貸款投向政府支持的大企業、大項目,既使貸款產生問題,也容易從道德風險方面講清道理,避免或減輕責任,但如果貸款給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卻往往不容易從道德風險方面講清道理,容易受到審查和處罰。另外,《商業銀行貸款通則》規定的貸款條件非常嚴格,很多中小企業達不到規定條件而得不到貸款。因此,貸款准入和監管的嚴格,使銀行向中小企業謹慎貸款。(2)安全性、流動性、贏利性是銀行貸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業存在過高的經營風險,使得銀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難。國內外研究表明,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失敗率。如美國的中小企業,在成立2年內,有23.7%的失敗,4年內有51.7%的失敗,6年內有62.7%的失敗。由於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失敗率,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必然是高風險的,這不符合銀行穩健經營的原則,用行政命令的辦法強迫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將進一步加大銀行的經營風險,得不償失。(3)由於「跑腿成本」的存在,小企業一般只能在距離較近的范圍內尋找金融服務,這就決定了為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必須具備較多的分支機構,而建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金融機構存在資金籌措、信息收集、強化監管等方面的諸多困難。(4)中小企業的貸款准入門檻過高,貸款方式設計單一,手續繁雜。而且,小額信貸發放存在諸多法律障礙,主要表現為過分注重擔保物、抵押物和第三方擔保,而忽略了對借款人本身的現金流量這個第一償還能力的審視。
2.從政府方面看:
(1)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使中小企業融資難上加難。我國沒有從法律上確認中小企業的相對特殊地位。中小企業需要國家專門立法來保障其利益,確定扶持中小企業的方面和領域,同時為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提供法律依據。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法律體系。(2)國家對商業銀行的管理、考核中,沒有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制度和規范,沒有把企業客戶按大、小區別開來,而是把大、小企業籠統對待。因此,商業銀行自然就更青睞大型企業。
3.從資本市場看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還很不完善,大部分企業尤其中小企業難以通過直接融資渠道獲得所需資金。(1)從股權融資來看,企業發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場??證券交易所都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絕非一般中小企業所能問津。(2)目前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股票市場的發展,大企業都難以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融通資金,規模小、信譽等級相對較差的中小企業就
更不用說了。不過,即使將來債券市場發展了,能夠進入債券市場融資的也僅限於具備發行債券條件的大企業和部分中小企業。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思考
筆者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就是企業能力的提升和企業外部環境的營造。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中小企業來講,要加強自身發展,增強其內在融資能力
1.中小企業要通過改革轉變經營機制,通過改組優化企業結構,通過改造增強企業後勁,同時引導企業加強管理,面向市場,樹立競爭意識,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的更新。2.要強化信用觀念,構築良好的銀企關系。中小企業必須強化信用意識,保全銀行債權,按時還本付息,有困難時與銀行協商解決,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為企業融資創造條件。中小企業除應建立起規范的產權制度外,還必須建立起與企業法律地位適應的有效的財務制度,提高信用水平和資信質量。
(二)對金融機構來講,要認真貫徹國家相關法律,改善金融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15條規定:「各金融機構應當對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進金融服務,轉變服務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各商業銀行和信用社應當改善信貸管理,擴展服務領域,開發適應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調整信貸結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結算、財務咨詢、投資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在其業務經營范圍內,採取多種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渠道,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金融機構責無旁貸,1.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貸款融資要一視同仁、公平一律,通過提高效率降低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盡可能控制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幅度,減輕中小企業還貸壓力。2.建立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銀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中小企業融資及信用檔案,強化金融內部監管,確保資金投放合理。
(三)對政府來講,要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1.放鬆准入管制,適當增設商業性金融機構。一方面要允許民間資本按照標准組建商業銀行;另一方面要加快城市合作銀行、城鄉信用合作社的改制工作,充分發揮這些區域性銀行對當地經濟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2.充分發揮融資租賃機構的作用,對中小企業來說,融資租賃是一種特別有效的融資手段。目前在一些國家,融資租賃業已經相當發達,美國企業設備投資的1/3是通過融資租賃進行的。但在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還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發展十分緩慢,整個行業規模偏小,對各類租賃公司的經營活動還不夠規范。
4. 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論文的開題報告
相信市場,但也不能迷信市場。在民間借貸之外,還要建立一整套應急狀態下的觸發機制。一旦發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小額貸款組織等便應自覺響應政府幹預,按照比例、降息讓利、分類發放中小企業貸款,切實落實支持發展中小企業的國家戰略。
「民營經濟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寶,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們。」目有疾,自當醫。而這種醫治,不僅要給予其應急性的資金支持,更要著力約束資金流向,規避應急貸款再次流入資本市場的風險,引導中小企業走向實體繁榮的康莊大道。由此而論,根治溫州企業近年來從房產到能源再到古董的炒作之風,才能矯正被扭曲了的經濟結構,才能盡量減少無謂的行政干預,才能重新提振實業起家的勇氣與輝煌。
5. 小額貸款公司融資問題
小額貸款公司融資,可以通過參股銀行直接辦理方式,做成委託貸款也是可以的,或者將營業范圍變更為接受股東定期存款(接受境外股東及其所在集團在華全資子公司和境內股東3個月(含)以上定期存款)也是可以的。那麼就可以將錢直接借給股東,然後股東存入小額貸款公司,這種模式操作。同理,也可以將需融入的資金直接存入參股銀行,以存單質押的方式融資到小額貸款公司。
6. RT,很急!!!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防範
作者:周艷海 文章來源:論文網 點擊數:81 更新時間:2011-4-2 14:34:54
提要目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很好地緩解了農村經濟發展融資困難的情況,但同時也蘊含著潛在的風險,迫切需要得到解決。本文闡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開辦過程中存在的信用風險、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協變風險,客觀分析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產生的原因,從創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制度、靈活運用分期還款與農戶聯保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構建科學規范的信用評分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防範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
小額信貸的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GB模式)在1994年被引入我國之後,得到了不斷發展和運用。目前,我國開展的小額信貸主要有三類:國際資助的項目(或非政府、非銀行資金支持項目);政府與中國農業銀行合作項目(農行作為政府主導型項目的放貸主體);農村信用社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開展的小額信貸項目。其中,以農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開展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覆蓋面最廣,影響面最大。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指向農戶發放的用於滿足其農業種植、養殖或生產經營需要的短期貸款。這項信貸業務,無須任何抵押或質押,手續簡便,可以滿足農戶對小額、短期流動資金的需求。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很好地緩解了農村經濟發展融資困難的情況,但同時也蘊含著潛在的風險,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一、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面臨的風險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面臨的風險是指農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面向農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業務的活動中,由於各種事先無法預料的因素的影響,使該業務的實際收益、效果與預期發生背離,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在開辦過程中蘊含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主要是指借款者逾期不還,造成貸款壞賬,資金損失。相對於傳統銀行信貸業務來講,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信用風險要大的多。這是因為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主要是向農戶提供短期勞動資本貸款,其貸款類型和地區都比較集中,這種小范圍的同質的客戶群體局限了風險分散的潛在能力。再加上一般沒有抵押品,這就使得客戶違約後的強制執行變得沒有保障,信用風險高於傳統銀行信貸業務。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憑借農戶的信用發放貸款,農戶信用的好壞自然成為影響貸款回收的關鍵,所以信用風險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產生的危害最大。
(二)自然風險。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資金主要投向是農村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而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都很強,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一旦所在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大量客戶可能同時發生違約,農業生產受到影響,造成的損失必然會轉成信貸資金風險。我國尚未普遍開設農業保險,自然風險發生後,農戶除能獲得極少量救災款外,沒有其他的補償途徑。因此,農戶若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拖欠貸款也就成為必然。
(三)市場風險。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以一家一戶分散生產經營為主,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是必然的經濟現象。小生產的盲目性很容易使農產品出現結構性趨同,加上農村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後,農產品的生產成本與交易成本較高,農業生產經營經常出現相對較大的市場風險。此外,近年來農產品供求趨於平衡,一些傳統、低值的農產品已形成供過於求的局面,農民收入緩慢,甚至出現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農戶有心守信卻無心還息,客觀上增加了小額信用貸款的風險。
(四)協變風險。協變風險是指由於借款用戶所從事的經濟活動相同或處於相對集中的地理區域而產生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還款困難,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總體運行。比如,一旦所在地區發生較大的自然災害,大量貸款農戶可能同時發生違約,這將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帶來沉重的打擊。
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面臨的上述風險貫穿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經營的全過程,只有及時、准確地發現風險的誘導根源,才能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由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與銀行傳統信貸業務有著很大的不同,因而引發其風險的原因也有著眾多獨特之處。
(一)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一種個人信用貸款。農戶辦理貸款不需要提供抵押擔保,而是以個人信用向信用社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申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既然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屬於個人信用貸款,就需要一個相應的、適用於個人的信用制度來對其進行管理和制約。但目前的情況是,我國農村地區信用制度缺失,沒有建立起個人信用記錄、信用賬號之類的信用體系。正因為如此,信用社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難以通過信用手段對其進行制約,因而承擔了較大的信用風險。迄今為止,還有部分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金融機構,甚至還沒有涉足電子化信息管理,缺乏高效率的電子管理技術,農戶的信用資料收集登記還處於人工處理階段,這又是一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拓展上的制約因素。
(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對象是農戶。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主要是發放給具有勞動能力、有小額資金需求的農戶,從而增加對農戶和農業生產的信貸投入,緩解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更好地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支農作用。以現有條件來看,在主觀上,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農戶自身的還款自覺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對象是農戶,這是一個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群體,他們對金融知識缺乏了解,對利率變化、財務政策缺乏了解,對市場信息的獲取渠道也不夠暢通,信息閉塞,這無疑會影響他們資金投向以及資金的獲利能力,在客觀上造成了今後還款能力不足的可能性。所有這些問題也將轉化為一定的還貸風險。
(三)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量大、單筆金額小。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面向農村地區廣大農戶發放的一種貸款,由於目標群體龐大,因此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量遠比普通貸款要大。與此同時,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每筆業務金額又較小,我國目前的額度大多是在10,000~30,000元左右。信用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去逐個收集農戶資料,進行貸款審查工作;再加上跟蹤、貸後管理等工作,相對於所承擔的風險,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經營成本相對較大。
(四)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資金用途大多是投入農業生產。農戶在取得貸款後,一般都是將其投入到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經濟中。與非農業不同,農業經濟在生產過程的每一環節,都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與影響,可以說,從播種開始,生產經營過程就處於一定程度的風險之中。因此,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除了面臨和非農業一樣的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價格風險等,還要承擔來自自然再生產過程可能帶來風險的壓力,接受雙倍風險的考驗。
三、防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制度。創新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拓寬農戶小額信貸范圍。經辦金融機構應該因地制宜地確定農戶小額信貸的用途,凡是與農戶生產、生活相關的均可納入農戶小額信貸范圍之內;二是設置靈活的貸款期限。經辦金融機構應依據不同貸款的用途,確定不同的貸款期限,避免人為形成不良貸款;三是擴大農戶小額信貸額度,滿足生產經營大戶的資金需求;四是逐步實現農戶小額貸款利率市場化,減少政府對利率的限制,使利率至少能夠充抵農戶小額貸款經營機構的資金成本和管理費用。
(二)靈活運用分期還款制度和農戶聯保制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使用分期還款制度時,應考慮不同貸款者的特殊情況,使還款周期與貸款農戶收入來源相適應,減輕農戶還款的心理壓力。農戶聯保制度和小組中心會議制度作為小額信貸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在借鑒孟加拉國經驗的基礎上,要進行創新性實踐。譬如,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大力推廣並嚴格實施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和小組中心會議制度,而在人口稀少的偏遠地區,召開小組中心會議的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
(三)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首先,加大信用等級評價的硬體投入,健全資料檔案。農戶資料反映要真實、全面、准確。逐項認證審查核實,並且對農戶的信用檔案逐步實行電子化管理。電子化管理具有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特點,還可以有效防範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和工作差錯造成的法律、信用風險;其次,要明確評級責任。農戶的基本狀況及信用反映等應由村組幹部負責審查把關,並簽字負責,信用等級初評由信貸員負責,避免因不負責導致的評級不準確;最後,要嚴格按照評級標准,評定農戶信用等級,對所有農戶都採用統一的標准,以確保評級客觀公正,從而有效防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風險的發生。
(四)構建科學規范的信用評分方法。針對我國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開展的實際情況,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運用於信用卡消費信用風險評估控制中的信用評分方法,盡快構建一整套的客戶信用評分指標體系,並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進行確定,從而實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信用風險控制中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這樣,經營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農村金融機構在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時,便可通過計算申請貸款農戶的信用總分來幫助其做出是否放貸的決定,進而有效地規避信用風險。
(五)建立以農戶為中心的多元化社會服務體系。農戶項目的成功率是影響小額信貸安全的關鍵因素,而農戶由於技術和信息缺乏等原因,項目成功率較低。國內外實踐表明,農戶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還需要更多與之配套的服務,如農業科學技術、農產品市場信息等。這就要求小額信貸機構為農戶
7. 小企業融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世界各國的實踐表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是融資難問題。因此,剖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成因,回顧中小企業融資基本實踐,針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研究提出緩解融資難的政策建議,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2003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佔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人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佔1.3%。
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私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
一是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強。為防範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一律實施「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戰略,大規模撤並基層網點,上收貸款許可權,使那些與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同時,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機構設置、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特殊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億元,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從1999—2004年5月,針對個人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全國也只發放18億元,相對於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車薪。
二是擔保規模小、風險分散與補償制度缺乏,與企業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適應。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拒貸的比例高達23.8%,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比例高達32.3%,二者合計總拒貸率高達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後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所有制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協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由於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另外,與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
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不協調。據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前兩季度股市融資僅佔1.6%,前三季度股市融資佔2.2%。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極不協調的前提下,證券市場還是以主板為主向大型企業傾斜。加之低門檻的創業板遲遲不開,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被紛紛取締,非正規融資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加劇。
四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加之關聯交易復雜,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貸款的交易和監控成本高且風險大而不願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l%,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個百分點,貸款質量較差也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所採取的措施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
1998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兩次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實行浮動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各類商業銀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措施。比如,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形式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予以支持;適當下放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許可權;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放信用貸款,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等。上述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積極依託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轉貸款業務,並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試行再擔保。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努力實現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服務功能的創新。廣東發展銀行決定三年內向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放貸1000億元,並為此精心打造了「民營100」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針對企業在「創業」、「成長」、「發展」三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專門設計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據調查,目前城市商業銀行80%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70%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向各類中小企業。
(二)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3年,國家共投入33億財政資金,支持了全國4946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二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產權交易市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產權交易市場已具相當規模。2003年上海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已突破3000億元,為各類中小企業資產重組、產權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發揮典當、融資租賃等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國典當行已發展到1000多家,資本金60多億元,為中小企業通過典當融資帶來便利;融資租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僅浙江一省的融資租賃業務就超過700億元。四是開通直接融資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開通了中小企業板塊,為優強中小企業迅速壯大提供了直接融資來源。據統計,目前已有34戶完成了公開發行,總規模為8.34億股,發行總融資額82.21億元,平均發行規模2452萬股,平均融資金額2.42億元,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為83%。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獲得上市融資機會。
(三)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突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
地方各級政府在借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組織推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幾年的實踐,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模式。「一體」指主體,模式強調「多元化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優者扶持」;「兩翼」指商業性擔保和民間互助擔保作為必要補充;「四層」指中央一級,省(市、區)一級,地市一級、縣(市)一級。近年來出台了擔保的有關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有力地促進了擔保業的形成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966家,共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總額約1180億元,受保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尋保難問題。
(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於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禦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中小企業徵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向銀行等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進行試點,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建議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融資體制、信用環境、企業自身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需要綜合協調、配套解決。建議遵循三項原則:一是貫徹產業政策和就業優先原則;二是完善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激勵原則;三是堅持獨立審貸、自主發行的市場運作原則。
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允許新創設立或改建設立區域性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積極吸引非公有資本人股,進一步壯大和完善為城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實力和機制。農村信用社應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人股,加快改善股權結構,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力度。
(二)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要鼓勵政策性銀行依託地方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
(三)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要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展授信業務;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拓展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准人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支持中小企業依照有關規定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投資和使用國外貸款。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積極作用。
(四)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繼續發揮主板市場作用;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和輔導體系,適時啟動創業板市場;逐步擴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功能;整合和規范現有產權交易市場,為非公有制企業股權轉讓提供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探索債權融資方式。通過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投資。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
(五)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的機構經核准可免徵營業稅。加快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人、風險控制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擔保業自律性組織。
(六)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徵集、評級、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檔案資料庫,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對資信等級高的中小企業,應簡化工商年檢手續,逐步實行備案制。加強中小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