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額信貸 > 濱州陽信小額貸款

濱州陽信小額貸款

發布時間:2022-06-14 01:54:39

⑴ 山東省委.省府 03年25號文

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
魯發[2003]25號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今年省委工作會議和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的部署,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從我省實際出發,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和目標任務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層次和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實現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現實需要,是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全面提高全省綜合經濟實力的戰略舉措。改革開放以來,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採取推進縣級綜合改革、實施強縣帶動戰略、支持欠發達縣進行改革開放試點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我省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2年,全省縣域經濟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總量的75.5%,完成財政收入佔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佔4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72.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佔68.9%,有15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域經濟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保持社會 穩定的重要力量,對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省縣域經濟發展與先進省相比,與實現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強縣不強、弱縣較弱的問題比較突出。現階段,我們正處於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縣域經濟發展既面臨傳統優勢弱化、競爭壓力增大的嚴峻挑戰,也面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新機遇。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順利實現「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全省各級、各部門要從學習鄧小平理論,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要求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重大意義,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統籌規劃,開拓創新,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實現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發展的全局,按照省委工作會議確定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幹事創業,艱苦奮斗,堅持深化改革與加快發展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藉助外力與啟動內力相結合,經濟手段與組織措施相結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全面增強縣域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提升代化經濟結構,基本形成發達縣率先發展、中等縣加速崛起、欠發達縣跨越式趕上的新格局,全面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全省上下要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抓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經濟國際化和城市化進程。在工作指導上,突出抓好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經濟欠發達縣,促強扶弱帶中間,推動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經過5年的努力,使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結構明顯優化,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財政狀況明顯好轉,群眾收入明顯增加,城鄉面貌明顯改變,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到2007年,縣域經濟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絕大多數縣(市、區)地方財政自給有餘,爭取有20個左右的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已經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市)要爭取位次前移。

二、切實把握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

1.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要深刻認識「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切實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解決好「三農」問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要認真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魯發[2003]6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優質農產品區域布局,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各具特色的優質高效農業產業區(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要大力發展切實代表農民利益的各種經濟合作組織,使農民在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環節中享受利益。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積極引導農民按標准化組織生產,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准和檢測檢驗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高度重視發展農村路、水、電、醫、學,大力發展林業和畜牧業,搞好環境綠化,加強污染治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要高度重視保護耕地,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改善生產條件,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正確處理好調整結構與保護糧田的關系,處理好增加農民收入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系,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要把加快工業化進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低、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結合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積極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培植壯大支柱產業和優勢企業,提升產業層次,延長產業鏈,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工業結構。有條件的地方,經省政府批准,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定位,突出特色,辦好工業園區,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聚集,避免重復投資和設施浪費,使園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的主要載體、高新技術的孵化區、城市建設的新區。堅決制止低水平、消耗高、浪費大、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

第三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要加快市場體系建設,繁榮城鄉貿易。積極培植生產要素市場,健全和完善適應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充分發揮當地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推廣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行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信息咨詢、社區服務等新興產業,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水平。

2.創新體制和機制,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的發展活力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要把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作為根本動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加快國有資產從一般競爭性領域中退出的步伐,今明兩年基本完成縣鄉國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促進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引導內外資參與縣域企業的改制、重組,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參與農業開發,為縣域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關於縣鄉機構改革的有關規定,加大縣鄉行政、事業單位改革力度。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全面清理編外人員,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機構和人員編制,減少財政供養人員,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減輕財政負擔。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完善各項配套改革措施,嚴格治理「三亂」,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在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規范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放開糧食市場,實現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

3.突出抓好「三個亮點」,努力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堅持對外開放,擴大招商引資,是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後勁、提高縣域經濟發展層次的關鍵所在。要選准主攻方向,抓住日韓及歐美產業轉移的有利機遇,全方位開展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突出重點,以更大的膽略、更靈活的辦法,拓展招商思路,廣開招商渠道,在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上實現新的突破。要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提高加工製造能力和對外貿易水平,多元化、多渠道開拓國際市場。

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要按照省里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要求,消除一切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廢除一切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歧視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後的管理手段和行為,在市場准入、監督管理、發展政策上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工作上放手、放開,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內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使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中唱主角。

科技和人才是提高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要充分發揮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對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開發和推廣力度,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科普教育,加強科技推廣應用體系建設。堅持自主創新與有選擇引進並重,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積極探索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具體措施。加強人才建設,著力培養和引進一大批在縣域經濟中用得上、留得住、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各類人才。鼓勵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或以技術入股、合作攻關等方式開展高新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和經營活動。引導和鼓勵機關幹部、事業單位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基層領辦企業。

4.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搞好縣域經濟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要圍繞推進城鄉一體化,科學合理地利用縣域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益,增強城鎮的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當前,要把集中發展縣城和1-2處中心鎮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點,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縣城要與所在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與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規劃相銜接,實現發展規劃統籌、基礎設施共享、產業互補配套和資源高效配置,形成特色突出、優勢互補、與區域中心城市相配套的衛星城。

要把統籌城鄉就業、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省、市、縣三級政府每年都要安排專項資金,並引導社會力量,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動人口管理,健全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和政策保障體系,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加快城鎮化進程,在城市有穩定職業和住所的農業人口,可按當地規定在就業地或居住地登記戶籍,並依法享有當地居民應有的權利,承擔應盡的義務。

加大農村社會公共事業投入,各級政府每年新增加的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公共事業。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以各種形式進入社會事業領域。調整和優化農村中小學布局,合理配置農村教育資源,鞏固農村基礎教育,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在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同時,支持各縣(市、區)辦好1-2所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和2-3個重點特色專業,有條件的可興辦高級技工學校。著力抓好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搞好鄉鎮衛生院和計生站等現有衛生設施的整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搞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增長。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路子。

5.簡政放權,為縣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需要有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各級、各部門都要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積極營造務實高效的服務環境、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進一步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和完善縣級政府的社會管理權、公共服務權、市場監督權等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切實精簡各類會議、文件和檢查、評比。今後,省里一般不組織大規模的評比、檢查,確保基層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

擴大縣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按照「能放都放、權責統一」和「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的原則,將投資項目的決策權下放給各類投資主體。除國債項目、財政預算內項目、統借統還國外貸款項目以及國家限制類項目外,其他項目不再審批。

要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對各級出台的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凡違背國家和省現行規定的一律取消;保留的收費項目要進一步降低收費標准,並適當降低省、市集中比例。今後凡是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省里原則上不再出台新的收費項目。

全省各類金融機構要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要加大對縣域投資主體的接信額度,各金融組織在市、縣(市、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在當地吸收的資金(含郵政儲蓄),應主要用於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人民銀行要繼續發揮支農再貸款的政策導向作用,積極引導農村信用社發放農業貸款。農村信用社改革要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按照國家改革試點的要求,探索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農村金融組織,發揮其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金融主力軍的作用。在民間借貸比較活躍的地區,允許貸款利率浮動。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利率不上浮。創新信貸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積極支持市、縣(市、區)按市場運作方式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推動銀企合作。省企業信用擔保業務、省高新技術投資要向發展縣域經濟傾斜。

進一步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門領導班子地方黨委協管機制,省垂直管理部門在縣(市、區)、鄉(鎮)的延伸機構黨的關系實行屬地管理,其領導幹部的任免,主管部門要事先徵求並充分尊重所在縣(市、區)、鄉(鎮)黨委的意見。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是垂直管理部門的基本職責。垂直管理部門要自覺接受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地方黨委、政府要支持垂直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做好本職工作。

6.努力維護社會穩定,為縣域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

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推進縣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維護社會穩定的極端重要性,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大力加強政治、經濟、社會領域的穩定工作。要按照「重心下移,強化基層,落實責任」的方針,抓基層、抓基礎、抓隊伍,明確責任,落實任務。要及時排查調處化解各種矛盾。本著抓早、抓小、抓苗頭的要求,及時發現矛盾和問題,力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要大力推進「平安山東」建設。扎實有效地開展「平安市」、「平安縣」、「平安鄉鎮」、「平安村莊」等建設活動,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治安防範體系建設,完善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處置預案,防止影響全局事件的發生。堅決打擊敵對勢力、敵對分子的滲透破壞活動,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嚴重經濟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防止重大惡性事故發生,保障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加強縣鄉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要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和增強團結為重點,切實把縣級領導班子建設成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堅強領導集體,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甘於奉獻、勇於拼搏、求真務實、能夠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幹部隊伍。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弘揚幹事創業的進取精神,把政治可靠、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特別要選准配強縣(市、區)、鄉(鎮)黨政正職。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提高班子中熟悉經濟工作成員的比例。要督促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帶領群眾奔康致富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保持領導班子的相對穩定,領導班子成員原則上要任滿一屆。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和改進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經常性考察,把考察結果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職務級別調整以及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實行一年一考核,對實績特別突出的縣(市、區),每年由省給予獎勵,5年進行一次表彰。對工作不力的,及時進行調整。

對於特別優秀的國家公務員,經考核批准,可提前晉級。

從2004年起,縣(市、區)、鄉(鎮)兩級財政要按國家規定標准將鄉鎮編制內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工資足額列入預算,並保證及時發放。工資發放確有困難的,由省、市兩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逐步幫助解決。

三、推動經濟強縣增創發展新優勢

經濟強縣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確定30個基礎條件好、經濟實力強、帶動作用大的縣為全省經濟強縣。經濟強縣要放眼國際經濟發展全局,立足自身優勢,瞄準全國先進水平,放開手腳抓發展,能搞多快搞多快,在全省率先全面實現小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30個經濟強縣發展的指導目標為,以2002年為基數,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以上,二三產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例達到9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以上。

1.賦予經濟強縣更大的發展自主權。在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下,經濟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權由投資主體自主決定。在規定的編制總數范圍內,經濟強縣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調整、設置縣級行政機構,不要求上下對口。

2.擴大經濟強縣的分配自主權。經濟強縣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物價指數和財政增長情況,經報批可以酌情減免農業稅,加大重點企業扶持力度,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收入水平。

3.省里在安排建設用地使用指標分配上向經濟強縣傾斜。

4.將經濟強縣的縣城駐地、經國家和省批准建設的重要園區納入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網路規劃,加快建設步伐。

5.鼓勵經濟強縣進一步加大利用外資力度,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對實際利用外資和出口總額達到一定規模的,按不同檔次由省、市給予獎勵。

6.簡化出國審批手續。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人員實行一次審批、一年內多次出國有效的辦法。省、市主管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為縣級領導幹部和有關人員出國考察、招商引資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

7.對經濟強縣實行動態管理,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調整。

四、加大扶持力度,幫助欠發達縣快速發展

加快欠發達縣發展,是欠發達縣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是促進全省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責任。選擇30個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潛力大的欠發達縣給予重點幫扶。欠發達縣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畏難情緒,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選准路子,著力抓好資金、人才、項目的引進和勞動力、產品輸出,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30個欠發達縣(以下簡稱欠發達縣)發展的指導目標為,以2002年為基數,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力爭接近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二三產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例達到85%左右。

1.在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下,欠發達縣實行更加開放。靈活的政策,營造適合欠發達地區特點的發展環境,探索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

2.省、市財政轉移支付要進一步加大向欠發達縣傾斜的力度,並制定相應政策,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從2003年起5年內,欠發達縣按現行財政體制,每年繳入省、市財政的企業所得稅、營業稅收入比上年增長部分,由省、市財政全額返還。

3.國家和省對交通、通信、能源、環保、流通、旅遊、農業、林業、水利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投資重點向欠發達縣傾斜。

適當降低欠發達縣重點項目的縣級配套資金比例。

4.鼓勵欠發達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從2003年起5年內,對引進省外項目的,按實際到位資金和形成的固定資產,由省、市財政對有功人員給予獎勵。

5.省和有關市、縣、大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省級擔保資金,今年內達到3億元規模,今後5年每年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專項用於支持欠發達縣重點經濟建設項目的貸款擔保。

6.制定實施穩定和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以多種方式向欠發達縣流動。穩定欠發達縣現有人才,為其發揮才能、幹事創業提供有利條件。鼓勵留學回國人員和國內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到欠發達縣工作,根據本人意願,其人事關系可放在省、市人才交流中心。從2003年起5年內,到欠發達縣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其工資由省財政給予一定補助;到欠發達縣工作的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其工資由欠發達縣所在市財政給予一定補助。

7.積極支持欠發達縣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務培訓和勞務輸出。加大對欠發達縣職業培訓的扶持力度,支持欠發達縣每縣辦好1-2所職業中專或1-2所職業技術學校,所需費用由省里給予一次性補助。省安排一定資金用於欠發達縣勞動力市場建設,發展勞務輸出組織,建立健全管理服務體系,擴大欠發達縣勞務輸出規模。今後5年內,每個欠發達縣每年轉移農村勞動力佔全部農村勞動力的比例要達到3%以上。省內大中城市招用外地工人要優先安排欠發達縣輸出的勞動力。

8.支持欠發達縣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從2003年起5年內,國家和省組織的重大展銷會、展覽會,優先推薦、安排欠發達縣參加,所需攤位費由省、市兩級財政給予支持。

9.省、市共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欠發達縣中小學危房改造、鄉鎮中心衛生院建設。幫助欠發達縣的每個鄉鎮發展一所重點中小學,並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扶持力度,徹底解決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的輟學問題。大中城市教師、醫生下鄉服務,對口支援農村教育、衛生工作,優先安排到欠發達縣。

10.欠發達縣經批准可以進行以公開選拔的方式確定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人選的試點。

11.省級領導與欠發達縣建立聯系制度。由省里統一組織力量聯系欠發達縣,進行調查研究,指導欠發達縣工作。

省直有關部門分別幫扶1個欠發達縣,由1名副廳級幹部帶隊,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組,一幫5年。

12.加大幹部交流力度。從省直有關部門選調部分德才素質好、文化層次高的年輕幹部到欠發達縣掛職。從省直部門和其他地區到欠發達縣交流任職的,工資及福利可仍在原所在地發放。

13.30個經濟強縣與30個欠發達縣對口幫扶,開展經濟協作,興辦合作項目。制定優惠政策引導東部地區向欠發達縣進行產業轉移,尤其是興辦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經濟強縣要積極接收欠發達縣幹部培訓學習和掛職鍛煉。

14.由省、市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在省、市黨校和行政院校專門開設針對欠發達縣的縣、鄉黨政領導幹部培訓班,5年內輪訓一遍,所需經費由省、市兩級財政承擔。

五、加強對縣域經濟發展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調查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解決好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有效的領導協調機制,省里成立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指導全省縣域經濟的發展。從有關部門選調精幹人員組成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強化責任,嚴格考核。各市黨委、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的要求,盡快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落實措施,各縣(市、區)要嚴格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一抓到底,干出成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有關力量,對30個經濟強縣、30個欠發達縣未來5年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逐縣進行測算,並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體系,跟蹤考核,督促檢查。要加強對縣級領導班子廉潔勤政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杜絕統計數字虛報瞞報、弄虛作假和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

附:

1.30個經濟強縣名單

2.30個欠發達縣名單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1:

30個經濟強縣名單

榮成市 文登市 鄒城市 龍口市 臨淄區 膠州市

壽光市 膠南市 即墨市 章丘市 招遠市 兗州市

萊州市 歷城區 平度市 淄川區 周村區 蓬萊市

肥城市 萊西市 諸城市 新泰市 桓台縣 乳山市

曲阜市 萊陽市 廣饒縣 滕州市 鄒平縣 青州市

附件2:

30個欠發達縣名單

武城縣 寧津縣 莒南縣 平原縣 陵 縣 平邑縣

費 縣 無棣縣 東平縣 嶧城區 惠民縣 沂南縣

蒼山縣 東阿縣 梁山縣 汶上縣 嘉祥縣 莘 縣

陽信縣 慶雲縣 山亭區 曹 縣 東明縣 鄆城縣

冠 縣 成武縣 單 縣 巨野縣 定陶縣 鄄城縣

⑵ 我打算去山東濱州做生意,請教一下濱州這個地方經濟發展狀況等一些資料

如果自己開店創業的話,可以考慮通過小額貸款作為啟動資金。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消費類貸款,日息低至0.02%起,年化利率低至7.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今年5月21日,度小滿金融針對開店創業的用戶,推出以「家和萬業興」為主題的助力小微活動,提供10萬份「日息萬一+百萬保險」禮包,幫助小微企業家庭成長。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活動詳情請以度小滿金融APP頁面顯示為准。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⑶ 我是山東濱州陽信的,我想貸款急用請問誰知道哪個銀行或者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帶給我呢,

儲蓄記錄不能作為工資證明,建議到單位復印一張工資表,加蓋單位公章應該就可以證明。

⑷ 能否簡單的介紹下陽信的情況

=====================陽信概況======================

在美麗富饒的魯西北平原黃河三角洲開發區,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著名的中國鴨梨之鄉—陽信。陽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因漢代名將韓信自燕伐齊屯兵古篤河之陽而得名。
陽信是全國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縣,是山東改革開放試驗區。陽信是全國優質麥生產基地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不銹鋼生產基地縣。
陽信處於黃河三角洲平原開發中心地帶,處於山東半島和京津兩大經濟地區的連接地帶。總面積793平方公里,人口43萬。
陽信東距青島360公里,南距濟南120公里,北距黃驊港60公里,天津200公里,北京350公里,濱州大高航空城30公里。205國道從陽信東部穿過,省道大濟路從縣城經過,連接陽信的濱博高速公路即將通車,穿越陽信的黃大鐵路即將動工興建。陽信境內村村通公路,與各大交通干線連在一起,織成了一張交通便利網。
陽信屬溫帶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約600毫米。境內溝盤河、白楊河、幸福河等河流縱橫交錯,似玉帶纏繞片片沃野。陽信資源豐富,地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二氧化碳,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陽信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招商引資富有盛名。來自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台灣、香港地區的近百家外資企業已初具規模,年出口創匯達一億美元。規劃面積達20平方公里的陽信工業園,基礎設施更為完善,招商引資政策更為優惠,環境更為優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陽信經濟,已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特色農業日漸鮮明、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充滿活力)、「六大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外企優勢、政治優勢)和「八大主導產業」(家紡、不銹鋼、電子、傢具、化工、食品、皮革、工藝品)。今後的陽信,將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招商是重點、實干是關鍵、穩定是基礎」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就業增加、城市增靚」四大目標,大力實施「外向帶動、工業興縣、科教興陽、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堅持「一體兩翼」抓發展,「十進農村」活「三農」,「三區四方」靚城市,科教統籌興事業,「五指並攏」促穩定,「五管齊下」強黨建,全面建設生態型園林式小康水平的鴨梨之鄉。瞄準高新技術、農業龍頭、勞動密集、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餐飲娛樂、企業技改、勞動力輸出、融資和出口貿易等十個合作方向,堅持「以人為本,超時謀劃、創造優勢,協作共贏」的理念和誠信互惠的原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力爭人均主要經濟指標盡快趕上山東省平均發展水平。

===============2004年陽信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30字」工作方針,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就業增加、城市增靚」四大目標,大力實施「工業興縣、外向帶動、科教興陽、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一體兩翼」抓發展,十進農村活三農,「三區四方」靚城市,科教統籌興事業,「五指並攏」促穩定,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穩步健康發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初步測算,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5%。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96億元,增長9.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03億元,增長25.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48億元,增長15.8%。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7:47.6:25.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774元,比上年增加1096元,增長19.3%。
二、農業
2004年全縣農業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積極落實扶持「三農」的各項政策,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特色優勢日益顯現。農業的基礎地位得到加強。
2004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5651萬元,較上年增長10.6%。其中:農業總產值85787萬元,增長12.4%;林業總產值2611萬元,增長2.9%;牧業總產值43370萬元,增長9.7%;漁業總產值11295萬元,增長4.5%。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名稱 單位 絕對值 比上年±%
糧食 噸 280558 10.3
夏糧 噸 137058 2
秋糧 噸 143500 19.5
棉花 噸 10246 44.1
蔬菜 噸 170823 13.2
水果 噸 183300 8.7
其中:鴨梨 噸 160000 5.6
大牲畜年末存欄 萬頭 15.05 4.5
其中:牛 萬頭 14.11 4.1
牛年內出欄 萬頭 8.48 4.2
生豬年內出欄 萬頭 26.88 11.2
羊年內出欄 萬只 23.1 8.9
肉類總產 噸 45802 12.1
水產品產量 噸 17000 6.3
林業生產較快發展。全年人工造林976公頃。零星植樹198萬株,育苗面積180公頃,全縣各主公路線已形成林木生態綠化帶。
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全年農村用電量4824.6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4576噸,農用柴油5549噸,農葯440噸。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4830公頃。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已達到村村通郵、通電、通車、通電話。自來水收益村數達到692個,佔全部行政村的80.1%。比上年上升8.6個百分點。
農業機械化程度穩步提高。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55.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其中: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4.49萬千瓦。年末全縣擁有電動機17200台,農用拖拉機6637台;農用運輸車22718輛。其中:三輪運輸車22148輛,農用汽車1322輛,聯合收獲機178台。全年機耕面積50000公頃。機播面積48000公頃,機收面積30000公頃。
三、工業
2004年,全縣圍繞增加稅收和增強綜合競爭力,狠抓招商引資市場開拓、技術改造、外向嫁接和項目建設,提高了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4%;完成工業增加值11.34億元 ,比上年增長2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27億元,銷售收入18.25億元,實現利稅875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7.57%、29.3%和29.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月報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本年生產量 比上年增長(%)
小麥粉 萬噸 14.63 975.74
紗 噸 4415 21.6
布 萬米 2862 30.97
傢具 萬件 255.57 75.56
地毯 萬平方英尺 783.66 69.18
不銹鋼製品 噸 2214 5.12
電子元件 萬件 931482 158.1
售電量 萬千瓦小時 15724 12
自來水生產量 萬噸 270 16.9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建築業
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長,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9678萬元,比上年增長73.9%。在投資總額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33150萬元,更新改造投資完成28400萬元,其他投資完成10450萬元。外商投資472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倍。城鎮私人建房投資完成2928萬元,農村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8480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建築業生產進一步發展�經濟效益不斷好轉。2004年全縣資質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3749萬元�竣工產值3643萬元,實現增加值840萬元,利稅154萬元,其中利潤39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0622平方米,峻工面積62203平方米;全員勞動生產率為6736元/人。
五、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及郵政電信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全縣交通投資3245萬元,完成農村公路改造216公里,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106公里,其中:國省道96公里,農村公路1010公里。全年實現增加值2.04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全縣公路客運量完成80.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2%,周轉量完成6862.8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39.1%。完成公路貨運量173萬噸,比上年增長50%,完成貨運周轉量為13052.8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1.5%。郵政業務量完成642萬元,電信業務總量完成6890萬元,本地電話年未用戶達104300戶,行動電話年未用戶達40800戶,國際互聯網用戶2860戶。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2004年國家繼續採取擴大內需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商業企業充分利用假日經濟做好開拓消費市場的文章,有力促進了市場銷售。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561萬元,比上年增長14%。城鎮市場,農村市場共同發展。全縣縣以上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36227萬元,增長15%,市場份額為45.5%;縣以下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43334萬元,增長13.1%,市場份額54.5%。批發零售貿易業穩定增長,餐飲業增長較快。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68444萬元,增長13.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129萬元,增長20.2%。
各種經濟類型零售額呈不同的發展態勢。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實現零售額20558萬元,增長14.5%。個體經濟實現零售額49311萬元,增長14.4%,私營經濟實現零售額4885萬元,增長11.9%。其他經濟實現零售額4807萬元,增長9.6%。市場份額分別為:25.8%,62%,6.1%,6%。
七、對外經濟貿易
2004年,全縣通過全面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及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促進了外經貿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全縣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全縣自營出口快速增長。實現出口5627萬美元,增長41.3%。加工貿易進口總值1576萬美元。
2004年全縣新批外資企業8家,合同利用外資88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63萬美元。
外向型經濟在全縣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2004年三資企業銷售收入73280萬元,增長33.5%,佔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40%。上交稅金3375萬元,增長4.8%,佔全縣工商稅收總額的77%。
八、財政、金融、保險
2004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021萬元,財政支出完成18012萬元。
金融健康平穩運行。至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5.66億元,比年初增加1.74億元,增長12.5%。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2.66億元,比年初增加0.33億元,增長14.1%。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2.18億元,比年初增加1.8億元,增長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16億元,比年初減少0.93億元,下降10.8%。
保險事業快速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02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5%。全年支付各類賠款46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2%。
九、科學技術
2004年,全縣正在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4項,申請專利7項,有5項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7項成果獲市星火獎。企業科技含量穩步提高,民營科技蓬勃發展,全縣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3.08億元,比上年增長44.71%,累計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13.67%,比年初增加0.07個百分點。積極加快科技三項工程建設,一是科技富民工程,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5個,引進推廣新優品種30多個,農業良種率達99%,實用技術覆蓋面達90%以上;二是科技創業工程,實施技術改造項目87個,總投資4億元,轉化科技成果14個,培育科研發展中心10處;三是科技成果引進轉化工程,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多次到高校進行實地洽談,全年引進科技人才100多人。政府網站更加完善,電子政務建設邁上新台階。
十、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
2004年,全縣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積極組織開展全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現已完成規劃修編大綱和初步方案,為下一步編制工業區、新城區、老城區的各項分區規劃、專業規劃、詳細規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嚴格執行「一書兩證」規劃管理制度,全年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13件,總建築面積153539平方米。縣工業園區建設實現新發展,以舊城改造和小區開發為重點的房地產開發邁上新台階,城區道路修補、市政設施配套取得新成效。重點抓好城區道路綠化的補植及養護工作,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0.6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78平方米,綠地率達到23.65%。陽信縣污水處理廠於10月底竣工並投入使用。
環境保護事業取得新成果。2004年,對全縣重點污染企業進行了治理,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十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和體育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中教育取得歷史性突破。2004年末,全縣擁有普通中學20處,其中高中2處,在校學生5800人,當年高考本科錄取768人,比上年增加108人,萬人比、錄取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初中18處,在校學生22585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處,在校學生3324人。2004年末,全縣擁有普通小學79處,小學招生5370人,在校生28762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100%。幼兒園209處,在園幼兒8377人。特殊教育學校1處,在校學生81人。教師隊伍不斷狀大,2004年末,全縣擁有專任教師3507人,其中:中學教師1602人,小學教師1677人。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衛生保健服務網路不斷完善。2004年末,全縣擁有衛生機構17個,其中醫院2所,床位336張。衛生院12處,床位221張,防疫機構1處,婦幼保健機構1處,衛生技術人員932人,其中:執業醫師298人,執業助理醫師84人,注冊護士284人。全縣擁有鄉村衛生室550處,鄉村醫生550人。
文化、廣電事業繼續穩步發展。2004年末,全縣有藝術團1個,藝術表演場所1所,公共圖書館1處,影劇院1處。全縣擁有電視台1座,電視覆蓋率100%,地面衛星接收站7座,電視發射機4台,電視轉播台1處。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04年,參加各類體育比賽89次,參賽人數達17702人次,共獲市級以上獎牌14枚,其中:省級的3枚,其中:金牌1枚、銀牌1枚、銅牌1枚;市級的11枚,其中:金牌5枚、銀牌4枚、銅牌2枚。全縣共有運動場所190處,其中:藍球場所125處,田徑場所41處,門球場所35處。
十二、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長。2004年末全縣人口436564人,比上年增加5725人。人口出生率12.7‰,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5.9‰,全縣在崗職工13899人,年平均工資8072元(不包含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和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農民收入有較大增長,生活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3025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長14.2%,是2000年以來增長最多的一年。每百戶農民家庭平均擁有電視機121台,電冰箱6台,摩托車34輛,電話81部。
註:1、本公報中部分數據均為快報或初步統計數據
2、國內生產總值,各業增加值絕對數據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
4、人口數字為公安部門統計數。

⑸ 濟南有商河嗎

商河縣城新貌商河概況 商河縣,隸屬山東省濟南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南臨徒駭河。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8′-117°26′、北緯37°06′-37°32′。東與惠民、陽信交界,西與臨邑毗鄰,南與濟陽接壤,隔黃河距省會濟南70千米;北與樂陵相連。全境南北最長處51千米,東西最寬處43千米。面積1162.68平方千米。截止2008年底,全縣總人口607202人,男女性別比為100:105.5,非農業人口75558人,占總人口的12.4%,農業人口526644人,占總人口的87.6%,2008年全縣人口出生率11.3‰,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10人。
縣人民政府駐商河縣明輝路119號。郵編:251600。代碼:370126。區號:0531。拼音:Shanghe Xian。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商河縣轄2個街道、5個鎮、5個鄉:許商街道、玉皇廟街道、龍桑寺鎮、殷巷鎮、懷仁鎮、鄭路鎮、賈庄鎮、孫集鄉、沙河鄉、韓廟鄉、張坊鄉、白橋鄉。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商河縣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屬齊國麥丘邑。公元596年置滴河縣、屬棣州。公元1086年改滴河縣為商河縣。金元屬滄州。明、清屬濟南府。民國初年屬岱北道、濟南道、山東省政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屬魯北、冀南、冀魯三專署,渤海行署二專署和濼北專署。建國初,屬德州專署。1958年商河、樂陵並為一縣,初稱商河縣,後更名為樂陵縣,先後屬聊城、淄博專署。1961年商河與樂陵分治,恢復商河縣、復歸德州地區, 1990年1月改屬濟南市。
隋置滳河縣,因有滳河水流經得名。宋(1086年)改為商河縣,河在縣南,故名。
春秋戰國時屬齊國麥丘邑。公元596年置滴河縣、屬棣州。公元1086年改滴河縣為商河縣。金元屬滄州。明、清屬濟南府。民國初年屬岱北道、濟南道、山東省政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屬魯北、冀南、冀魯三專署,渤海行署二專署和濼北專署。建國初,屬德州專署。1958年商河、樂陵並為一縣,初稱商河縣,後更名為樂陵縣,先後屬聊城、淄博專署。1961年商河與樂陵分治,恢復商河縣、復歸德州地區,1990年1月改屬濟南市。
1996年12月25日,撤銷商河縣賈庄鄉,設立賈庄鎮(魯政函民字〔1996〕61號)。
2002年底,全縣轄7個鎮、14個鄉,962個行政村:商河鎮、懷仁鎮、尹巷鎮、龍桑寺鎮、鄭路鎮、玉皇廟鎮、賈庄鎮、韓廟鄉、沙河鄉、趙奎元鄉、燕家鄉、常庄鄉、張坊鄉、牛堡鄉、胡集鄉、展家鄉、錢鋪鄉、岳橋鄉、楊庄鋪鄉、白橋鄉。全縣總人口59.4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15萬人。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7478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商河鎮 66616 龍桑寺鎮 15878 殷巷鎮 29267 懷仁鎮 32289 玉皇廟鎮 38512 鄭路鎮 35577 賈庄鎮 19161 牛堡鄉 18683 孫集鄉 30645 常庄鄉 26052 燕家鄉 19987 沙河鄉 19461 韓廟鄉 29926 趙魁元鄉 29517 張坊鄉 21589 胡集鄉 29429 揚庄鋪鄉 22260 錢鋪鄉 21095 岳橋鄉 19387 白橋鄉 25851 展家鄉 23607
2001年,全縣總面積1162.68平方千米。轄21個鄉鎮,962個行政村。年底全縣總人口59.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3萬人。
2002年,全縣總面積1162.8平方千米。轄7個鎮、14個鄉,962個行政村。年底全縣總人口59.4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15萬人。
2003年,全縣總面積1162.68平方千米。轄21個鄉(鎮)、947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年底全縣總人口59.4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1萬人。少數民族9842人。
2005年11月,經濟南市政府同意並報省政府批准,商河縣撤銷錢鋪鄉,商河鎮,以原錢鋪鄉和商河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許商街道辦事處;撤銷楊庄鋪鄉,玉皇廟鎮,以原楊庄鋪鄉和玉皇廟鎮的行政區域設立玉皇廟街道辦事處;撤銷牛堡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孫集鄉;撤銷常庄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龍桑寺鎮;撤銷燕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沙河鄉;撤銷趙奎元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殷巷鎮;撤銷胡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賈庄鎮;撤銷岳橋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白橋鄉;撤銷展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鄭路鎮,同時在被合並的鄉鎮駐地成立了合並後歸屬鄉鎮的為民服務中心。自此,全縣由21個鄉鎮合並為5鎮5鄉和2個街道辦事處:許商、玉皇廟兩個街道辦事處,賈庄、龍桑寺、懷仁、殷巷、鄭路五個鎮和白橋、沙河、孫集、張坊、韓廟五個鄉。
[編輯本段]地理資源
商河縣全境均為黃河沖積平原,平坦寬廣,極目無際。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古有漯水南駛,篤馬北流;今有徒駭、土馬、德惠、臨商、商中、商樂等十條河縱橫交錯,排灌兼用。全境均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60℃,年平均降水量611.5毫米,無霜期為193天,雨熱同季,宜糧棉生長。

(1)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162平方公里,已利用土地面積為10.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3.82%。其中耕地面積6.62萬公頃,水域面積1.3萬公頃。

(2)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石油探明儲量為49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0億立方米。

(3) 水利資源

境內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為36769萬立方米,大氣降水徑流總量為6867萬立方米,內河、溝渠和坑塘攔蓄庫容為5228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1763萬立方米,引進黃河、徒駭河、德惠河水可利用量為19777萬立方米。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
1998年商河縣國內和平總值達2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6億元,增長9.87%;第二產業增加值7.8億元,增長28.4%;第三產業增加值7.0億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19元,增加186元。
全縣共有縣屬工業企業34處,鄉屬工業企業152處,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186處。1998年完成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產值14.1億元。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棉紗7189噸,棉布1265萬米,水泥3.12萬噸,白酒1983噸,服裝103萬件,混合飼料2255噸,皮鞋2.57萬雙,地毯15400平方米,玉米澱粉884噸。
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12.5億元,比上年增加15.7%;糧食總產量12.26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全縣瓜菜經濟作物面積猛增到41萬畝,蔬菜總產量達到75萬噸。1998年造林合格面積6000畝,林木覆蓋率達到18.0%。全縣大牲畜存欄36萬頭,生豬存欄45萬頭,羊存欄43萬只,家禽存養550萬只,肉類總產量6萬噸,禽蛋總產量4萬噸,畜牧業產值達到4.5億元。
[編輯本段]種植業生產
1、糧食生產:商河縣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等。2004年商河縣小麥播種面積70萬畝,總產28萬噸。其中優質專用小麥達到20萬畝,總產9萬噸。玉米播種面積75萬畝,總產32萬噸。2005年我縣糧食生產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小麥播種面積72萬畝,其中優質專用小麥的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小麥總產30萬噸,玉米播種面積76萬畝,總產33萬噸。2006年2月份,我縣被山東省政府評為「糧食生產先進縣」。
2、棉花生產:商河縣是種棉大縣,棉花一直是商河縣農業生產的主導產業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30萬畝左右,1990年被國家農業部批復為優質棉基地縣。2004年全縣棉花平均畝產79公斤,總產1.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9.5%和10.7%。2005年全縣棉花平均畝產82.17公斤,總產1.65萬噸,又創新高。2006年,我縣又承擔了農業部的「優質棉花基地提高」項目,這必將有力的促進我縣棉花生產再上新台階。
3、蔬菜生產:大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蒜苔總產8萬噸,蒜頭總產27萬噸,兩項實現產值7億元;成為山東省近幾年新崛起的大蒜主產區,蒜區主要分布在白橋、岳橋、楊庄鋪、玉皇廟、鄭路、錢鋪、孫集7個鄉鎮,中心產地白橋鄉是濟南市的"科技興農示範基地",農業部命名的"中國大蒜生產第一鄉"。商河所產大蒜肉質脆嫩,香辣味濃,品質優良,營養豐富,無污染,無公害,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內蒙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商河大蒜以「商玉寶」牌商標在國家工商局注冊,並被濟南市質檢局、濟南市蔬菜辦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整個蒜區形成了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大蒜產業化生產格局。2004年商河縣蒜薹總產10萬噸,蒜頭總產20萬噸,大蒜產值4.8億元,大蒜加工冷儲企業發展到42家,產品涉及蒜片、蒜蓉、蒜米等,其中蒜片年產量8000噸,可消化大蒜3萬噸,商河縣冬暖式大棚發展到6.2萬畝。其中大棚彩椒面積2萬畝,成為我國目前較大的以色列彩椒生產基地之一;展家鄉的「展旺」牌黃瓜、玉皇廟鎮的黑皮東瓜等蔬菜品種,在國內外市場上都是十分暢銷,供不應求。當前淺水藕種植以其投資少、見效快、無污染、省工省力的特點越來越受到群眾的歡迎,全縣已形成了佔地1.5萬畝的淺水藕生產基地,成為商河縣東北部鄉鎮群眾增收致富的首選項目。全縣蔬菜產業逐步轉到既注重規模更注重效益的發展軌道上來。2004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34萬畝,總產量118萬噸,總產值11.35億元,蔬菜出口創匯600萬美元。目前,大蒜、黃金梨等5個產品正在積極認證綠色食品,還有10多個農產品正在積極認證無公害農產品。
[編輯本段]畜牧業生產
商河是一個畜牧大縣,有著悠久的畜牧飼養傳統,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做大做強畜牧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大力發展畜牧業。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扶持政策,加大對畜牧業的資金扶持力度,通過小額貸款、貼息補助、設立獎勵基金等形式,支持農民建設養殖小區和購買優良畜禽。2003年縣里成立了農業發展信用擔保中心,全年擔保發放貸款1000萬元,帶動鄉村兩級投入5000多萬元。2004年縣政府拿出30萬元獎勵資金對2004年度全縣畜牧園區建設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2005年縣政府又計劃拿出50萬元設立專項獎勵基金,用於鼓勵在畜牧園區建設上做出突出成績的鄉鎮、村,以此調動各級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的積極性。同時加大了畜牧養殖的宣傳力度,使發展畜牧增收致富的理念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通過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的工作,使全縣蘊藏的土地寬滿、糧食飼草資源豐富的優勢轉變成了巨大的產業優勢,全縣以培植養殖大戶、建設畜牧小區為重點的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得到空前發展。截止目前,全縣大牲畜存欄35萬頭,其中肉牛存欄33萬頭,年出欄20萬頭,生豬存欄45萬頭,年出欄75萬頭,羊存欄30萬只,年出欄50萬只,肉禽存欄500萬只,年出欄1200萬只,蛋禽存欄200萬只,年產鮮蛋3。07萬噸。全縣具有一定規模的畜牧養殖園區發展到324個,其中佔地100畝以上的6個,佔地30畝以上的36個,佔地10畝以上的223個。2004年全縣實現畜牧業產值14.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5%,農民人均純收達到3411元,增長16.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全縣各鄉鎮大力推行戶均拿出一畝致富田建設畜牧小區,重點扶持發展畜禽養殖大戶和集約規模畜牧小區,推廣小區養豬、園區養牛、大棚養雞、林下養鵝、坑塘養鴨等生態高效養殖模式,實現畜牧業發展的無縫覆蓋。集約規模畜牧業快速發展。去年全縣畜禽養殖小區達到480個,其中佔地10畝以上的規模養殖園區387個,年收入過3萬元的畜禽養殖大戶達到14000戶,實現畜牧業產值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5%。
[編輯本段]農業三化
1、產業化:農業龍頭企業迅猛崛起。年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50家,其中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12家,有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雨潤肉食、五得利麵粉、宏業棉紡、瑞海農產、商玉寶菜業、鑫海源良種豬等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帶動能力明顯增強。
2、標准化:建立了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完成了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的產地監測和部分認證工作,認證無公害農產品5個,標准化生產基地達到20萬畝以上,其中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一個。
3、信息化:完成了全縣21個鄉鎮(合並前)和縣農業局的農業信息網站建設工作,並全部實行了三免一獎,計劃到2006年底,完成4-5個鄉鎮的「四專」和農業龍頭企業的信息網路建設,在電子政務開展的基礎上,把電子商務開展起來[2]。
[編輯本段]發展布局
"一個中心,兩條軸線,四個片區"。
1.一個中心:位於明輝路以北、田園路以西、富民路以南的區域,形成以商貿、金融和信息產業為主的縣城中心區。
2.兩條軸線:(1)商中路為縣城的南北軸線。(2)明輝路為縣城的東西軸線。
3.四個片區:(1)北部片區:位於富民路以北,佔地約3.2平方公里,其職能主要以電力、化工、紡織、機械為特色的工業 生產和物資集散地。(2)中心片區:位於富民路以南、長青路以北,佔地為4.8平方公里。由商業金融中心及居住區構成,是縣城經濟活動中心,是商業金融和信息產業中心。(3)南部片區:位於長青路以南、南環路以北,佔地約7.0平方公里。由行政辦公區、文教科研區、體育中心、居住區和西部民營經濟(或其他無污染的一類工業)園區組成,是行政、文教、科研、衛生和體育等設施集中分布的綜合性新區。(4)生態旅遊區:位於縣城建設用地以南,以生態綠化、觀光農業、旅遊度假、科研教育為主的生態、綠化區佔地約9.2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商河縣位於山東省會濟南東北部,地處三市四縣交界,北依京津、商河縣南依省會、東和濱州市的惠民、陽信毗鄰,西北與德州的臨邑、樂陵接壤,是濟南市北跨黃河在魯西北的經濟輻射中心。全縣面積1162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有5鎮5鄉2個辦事處。
省道248線(商河至濟南段為雙向六車道一級路)縱貫南北,316線橫跨東西,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1170公里,公路密度列全省之首,北接德濱高速公路,南到濟青、京福高速70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全縣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總里程達69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規劃中的黃河北鐵路、濟商高速公路在商河縣交叉過境。 商河交通區位
許商公園、商業街、大型超市、二星級酒店、電視台、醫院等場所能夠滿足居民的生活、娛樂、醫療等需要。
1、氣溫:
冬天最低氣溫 –18.1℃
夏天最高溫度 36.6℃
全年平均溫度 12.6℃
2、光照:
(1)日均7.5小時
(2)春、夏季日均8.4小時
(3)冬季日均6.3小時
3、風:
(1)全年主導風向 西南風(WS),其次是東北風(EN)
(2)年平均風速 3.2M/S
4、降水量
(1)年平均降水量611.5mm
(2)年平均降雪量8mm
(3)降水變化為單峰型,以7月份最多,平均為205.3mm
[編輯本段]民俗風情
商河縣與母親河——黃河息息相關,一脈相連,全境位於黃河沖積平原,奔流不息的黃河水,孕育了這片金色的土地。據史書記載,商河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勤勞淳樸的商河人民為建設美好家園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創業之歌,創造了以鼓子秧歌為代表的燦爛文化。 商河鼓子秧歌始於明清,以其粗獷豪放,氣勢磅礴,剛健挺拔的舞姿;變幻莫測,威武雄壯的舞蹈陣容成為漢 族北方舞蹈的代表。商河縣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鼓子秧歌之鄉」。商河「鼓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 間舞蹈大賽,榮獲幾十項桂冠,譽滿全國,名揚世界。1999年,商河「鼓子秧歌」代表山東省參加國慶50周年大典,不僅展現了 商河人奮發圖強的風姿,也為齊魯大地贏得了殊榮。著名作家曹革非以商河鼓子秧歌為主線,創作了長篇小說《清水幻象》。 2005年12月,商河鼓子秧歌入選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編輯本段]鼓子秧歌
山東,古稱齊魯。商河戰國時為齊國麥丘邑,漢代置縣,隸屬多變,1989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原屬德州地區商河縣劃歸濟南市。同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商河縣奎台鄉劃歸德州地區樂陵市。
商河人民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年復一年,世代相續,血汗滋潤了土地,勞動改變了一切,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艱難歲月里,鑄就了勞動人民刻苦耐勞、勇敢剛直的性格,人們飽經磨礪而不甘自餒,在這蒼涼浩瀚的魯北平原上,生於斯,長於斯,歌哭於斯,發展了生產,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所謂秧歌,它是民間歌舞的統稱,但必須以舞為主方稱秧歌。早在建國初期,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他們發現商河的民間歌舞豐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東的專家根據全省情況,篩選出商河、膠縣、海陽三縣的民間歌舞統一定名為山東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膠州秧歌和海陽秧歌。當時商河民間歌舞形式很多,有傘鼓舞、花鞭鼓、鳳陽花鼓、花棍、採茶、小車、大頭、高蹺、信子、龍燈、獅包、燈官、虎牛斗、荷花燈、獨竿橋、二人轉、旱船、跑驢、趕腳、行車、馬叉、前場、撮擂子、背媳婦、搖葫蘆、打杈、哈哈等三十餘種,其中「傘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文化內涵最深邃,就重點挖掘整理,並逐漸把「鼓子秧歌」作為「傘鼓舞」代名詞,叫的人多了,習慣成了自然。
鼓子秧歌因其人數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強悍遒勁,場陣磅礴恢宏,既寓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感,又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被譽為「民族民間文化的奇葩,齊魯文化的驕傲」,「是我國漢族男子舞蹈陽剛之美的集中表現,是舞蹈文化的瑰寶」,「在全世界范圍的民間舞中也是極為少見的」。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東省和濟南市參加全國民舞大賽,五次獲最高獎。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民間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參加了建國五十周年大慶,在天安門前的演出活動,盛譽海內外。
[編輯本段]鼓子秧歌起源
鼓子秧歌的起源和明清之際動盪的社會背景有關,即鼓子秧歌起源於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和抗清運動。
理由如下:
一、和武術的淵源。鼓子秧歌中有某些武術的動作和招數,典型的有踢腿和蹲馬步。這才其它任何秧歌中是沒有的。但考武術中形成最早的是少林功夫,而少林派武功的真正形成是在宋朝。這便是鼓子秧歌決不能在許商時代就能出現的證據。
二、秧歌的類比。我國民間秧歌的種類很多,但與商河鼓子秧歌最為相似且最早的是王國維在《中國戲劇史》中記載的南宋的伢鼓。這也說明在宋朝之前沒有鼓子秧歌。但伢鼓僅是征戰中迷惑敵人的「戲法」,和鼓子秧歌沒有遞嬗關系。
三、商河民間武術之謎。要想探討鼓子秧歌起源,須先弄清商河民間武術。《商河縣志》的「大事記」中多次記載了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起義者是有武術有組織的。清朝禁止民間習武,但民間仍以秘密形式習武,他們應該是把武術融進了秧歌的。
四、鼓子秧歌的武場。現在研究鼓子秧歌的忽略的一點就是,解放前的鼓子秧歌對之外,每村都還有武場,在正式表演秧歌之前,是要表演武術的,由此進一步說明了鼓子秧歌同民間武術的關系。
五、流傳下來的鼓子秧歌圖譜中有很多戰陣的名字,如「力殺四門」「闖王進京」等,可以看出其相成過成中留下的時代印記。
因此,鼓子秧歌的起源不會早於明初的移民。可以說,明初移民使各地民間文藝有了一個較大的碰撞和融合,有了這種土壤,便孕育了鼓子秧歌,到明末清初有了適合她成長的「氣候」鼓子秧歌也便發芽成長了。
[編輯本段]商河名吃

[編輯本段]著名人物
孟雲卿(約725~?)字升之,平昌(今商河縣西北)人。唐天寶初赴長安應試未第,30歲後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朴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實,為杜甫、元結所推重。
上官雲相(1895~1969)字紀青,懷仁鎮小街村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兵科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國民政府參軍等職。在蔣介石發動的數次「圍剿」紅軍的戰爭中擔任重要指揮職務。抗戰期間,任第三戰區司令部總參議兼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時參與製造「皖南事變」。1945年後歷任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華北「剿總」副司令等職,參與反共內戰。國民政府第一次授銜陸軍中將,後晉升上將。1949年初去台灣,1969年8月8日在台北病逝。
張北華(1911~1975) 原名張訓榮,又名張恩堂、張維之,鄭路鎮營子村人。1930年在省立青州師范讀書時參加中國共產黨, 建國前歷任共青團濟南市委書記、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中共山東省委臨時書記、徐州市市長、市委書記,建國後歷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工會主席,中共甘肅省委常委、省監委書記等。曾在延安參加中央黨校的整風,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1975年7月2日病逝於蘭州。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
東信遺址位於懷仁鎮東信村南200米處,南臨古沙河500米,距商河城15公里。現存遺址高出地面約4.9米,南北長30米,東西寬27米,面積810平方米,約為原址的三分之一。先後從遺址選撿的器物有青銅器、石器、骨蚌器、陶器四種。經省文物專家考察, 遺址文化層底層為晚商文化,厚1.8米,中層為春秋戰國文化,上層為漢唐文化。為商代至秦漢時期的村落遺址。
古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北懷仁鎮與張坊鄉交界處,距縣城13公里。遺址佔地9000平方米,城牆殘跡歷歷可見,院落、大型建築似有其型。城中間略低,東面有古城牆,長100多米, 高2.7米,最寬處10多米。南面有高2.7米的點將台。遺址周圍多次發現陶盆、石夯、石磨、瓷罐、鐵獅等文物。曾挖出一堵完好的牆壁,牆壁用青磚白灰壘制,磚長0.5米,寬0.3米。據考證,為東周、東漢至北宋時的城邑。
梁王冢遺址位於鄭路鎮梁王冢村西北500米處,距縣城20公里。遺址高出地面4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遺址頂部和邊沿斷面處,均有古建築遺址、遺物暴露,多為鬲足、鬲沿、瓦片等。據專家鑒定,此冢系春秋以前遺址。
元代古墓位於縣城西北角商中河東岸。此墓由前室、中室、後室和左右耳室組成。前、中室頂部被毀、四壁殘存;中室壁繪一車一馬,底部有磚砌式棺床,呈八角狀,系斗拱、立柱仿木製建築結構;四塊墓表傾倒於主室底部,其中一塊刻有「徐總管」,右側刻有「至元二年正月初二日記」,另一塊刻有「徐總管之墳」,另兩塊刻有「張氏」、「妻張氏」[1]。
互聯網路
在商河縣是以縣政府網站為政府信息發布平台,創辦於2005年年末,平台集合了全縣近80家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每家都有專職聯絡員。在網站建設上,我們堅持高標准嚴要求,精益求精,先後召開多次座談會,討論研究網站工作,提出修改設計意見,保證網站改版升級工作順利進行,新網站於當年11月5日開通試運行。網站功能由原來的單一信息發布升級到信息發布、在線辦事、公眾參與、個性化定製、網站群管理五大功能,網站系統與政府信息公開系統實現了無縫整合。在網站建設上,我們堅持技術先進,適度超前,選擇利用現代最高安全的JSP語言技術和大型穩定的Oracle資料庫作為平台載體,運行商河縣政府門戶網站。學習並借鑒先進地區建站經驗,結合商河縣實際情況,制定了多種先進網站模塊,譬如在線訪談、政民互動等,保障了網站在功能上有良好的拓展。在網站建設上,我們牢固樹立以社會和公眾為中心理念,突出政務特色,強化服務功能,努力把政府網站建設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平台,宣傳推介商河的平台,傾聽社情民意、聯系群眾的平台,打造服務政府、效能政府、服務公眾的平台。目前縣政府網站設有走進商河、政務公開、在線辦事、公眾參與、公共服務等8個主欄頁,70多個二級欄目。為展現商河縣的資源優勢和農業大縣優勢,宣傳推介商河,搭建網上招商引資平台,設置了三農、企業、投資者三大頻道,全面宣傳了商河縣的資源優勢,介紹了投資項目和有關產品信息,加強了同各地的信息溝通和交流。
商河縣地方綜合生活門戶性網站是 商河信息網,開始名字為商河信息港,為了給商河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現改名為商河信息網。商河信息網正式創辦於2006年7月中旬,是集分類信息、新聞、房產、黃頁、同城購物、團購、博客、相冊、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地方生活門戶網站。發展至今,本站以成為商河本地互聯網第一生活門戶網站;為商河本地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為本地商家提供更全面的推廣、宣傳服務,為商河互聯網的發展助跑,帶動商河本地經濟發展。
同時地方服務性門戶網站具有代表的是商河一家人網站創辦於2006年7月份,是集供求、新聞、便民服務及互動為一體的服務性門戶網站,在商河的互聯網發展中給各行帶來巨大的影響。從創辦至今已有近4年的歷程,是商河本地建站最早、影響力最大的行業性網站,也是具有良好口碑網站,是發布房屋買賣租賃、車輛轉讓、求職招聘信息的網路平台。商河一家人始終保持與網路時代同步,快速獲得各方關注,給商河本地市民帶來最便捷的服務。

⑹ 悅農e存有風險嗎

一定會有風險,但風險不是很高.農商銀行悅農e存是農商銀行推出的一種定期存款產品,計息方式靈活,只要存入一筆資金後可選擇按月或按季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性取回本金,用戶可在網銀、手機銀行及網點櫃面辦理,執行人行存款基準利率上浮50%。因為農商銀行悅農e存是屬於銀行的一個存款產品,所以風險較低。
拓展資料
悅農e存平台涵蓋維度管理、產品工廠、利率定價、用戶許可權控制、營銷管理、清算與核算、報表統計、消息管理等功能模塊,支持運營管理和風險管理,詳細功能模塊如下圖所示:
1、核心BANCS系統。「悅農e存」平台產生的批量計提數據、結息數據,賬戶簽約交易、賬戶解約交易、賬戶信息查詢交易、會計記賬交易等發送到核心進行記賬。
2、ESB系統。「悅農e存」平台通過ESB系統發布對外服務介面,主要包括簽約、解約,簽約維護、簽約查詢、利息查詢等;同時通過ESB系統對外調用核心系統交易。
3、櫃面/新櫃面系統。線下渠道實現客戶簽約、解約,簽約維護、簽約查詢、利息查詢等交易。賬戶存取、銷戶時關聯「悅農e存」平台結息。
4、手機銀行。線上渠道實現客戶簽約、解約,簽約維護、簽約查詢、利息查詢等交易。賬戶存取、銷戶時關聯「悅農e存」平台結息。
5、CRM系統。「悅農e存」平台從CRM系統獲取客戶等級等信息,在營銷結束後推送營銷結果給CRM。
6、報表/新報表系統。統計產品營銷結果、產品利息支出預估、成本效益分析等數據報表。
7、ODS系統/統一數據交換平台。平台簽約賬戶在核心日終的余額數據、各農合機構利率數據等通過該系統發往「悅農e存」平台。
8、總賬系統。「悅農e存」平台每日推送科目賬務文件到總賬系統。
9、信息銀行。「悅農e存」平台推送簽約、解約信息到信息銀行,由信息銀行推送給客戶。
10、運維監控系統。接收、提示系統報警信息。

⑺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蔡國華被判死緩,他都犯了什麼錯呢

蔡國華出生於1965年4月,山東陽信人,是工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長江商學院EMBA。他13歲就讀於德州醫專西醫專業,16歲在陽信縣陽信鎮醫院當醫生,隨後以跨界升遷的方式擔任了共青團陽信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共青團陽信縣委宣傳部部長、共青團陽信縣委副書記等職務。2003年12月,蔡國華擔任中共沾化縣委副書記。從2003年12月到2007年12月,蔡國華歷任沾化縣的縣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2007年,這個不足40萬人口的欠發達縣被爆出有15名縣長助理。而作為縣委書記的蔡國華於同年12月升任煙台市副市長。2009年11月開始,蔡國華還兼任了煙台市國資委黨委書記。2013年12月,蔡國華開始擔任恆豐銀行董事長。

⑻ 陽信縣鵬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怎麼樣

陽信縣鵬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2012-01-05在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陽信縣幸福一路2號。

陽信縣鵬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1622588771374T,企業法人丁振顏,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陽信縣鵬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在陽信縣區域內辦理各項小額貸款;開展小企業發展、管理、財務等咨詢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山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43118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25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陽信縣鵬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濱州陽信小額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子被貸款公司開走怎麼辦 瀏覽:863
貸款逾期還款利息怎麼計算 瀏覽:874
我的徵信花了網貸還好貸款嗎 瀏覽:545
被騙網路貸款1000元自己花600元 瀏覽:374
中國銀行信用卡貸款利息 瀏覽:128
買房子付了錢對方有貸款不還 瀏覽:410
青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 瀏覽:809
交了首付後貸款不還開發商還了 瀏覽:421
提前畢業貸款利息怎樣支付 瀏覽:558
豐收互聯貸款合同消失 瀏覽:423
貸款利息是商業銀行流動性來源有 瀏覽:513
專利貸款擔保合同範本 瀏覽:774
優盛網路科技貸款 瀏覽:705
貸款炒股票銀行會同意嗎 瀏覽:553
70萬貸款逾期2月黑名單 瀏覽:654
什麼叫住房貸款利息扣除 瀏覽:951
因為父母貸款沒還妻子要和我離婚 瀏覽:811
有沒有交了首付不能貸款的 瀏覽:330
大學生貸款逾期起訴 瀏覽:594
信用卡逾期銀行抵押貸款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