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占总不良率多少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在个人消费信贷中,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拓展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主要手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然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贷款投向。在表1中,2000—2005年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消费信贷余额比重均在74%以上,2004年、2005年则到达80%左右。2005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18400亿元,是2000年的5.45倍,1998年的43.19倍,与2004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相比,增长16.07%,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无论是在增长速度上还是在总量上每年均发展迅速。
表1 1998—2005年全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单位:亿)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国消费信贷余额 472 1097 4235 6990 10669 15736 20063 2215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 426 770 3377 5598 8258 11782 15853 1840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重 90.25% 70.19% 79.74% 80.09% 77.40% 74.87% 79.02% 83.37%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增长比例 80.75% 338.57% 65.77% 47.52% 42.67% 34.55% 16.07%
资料来源:统计公报(2000—2005)
商业银行之所以争先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些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国家信贷政策的支持;二是商业银行普遍认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优质资产,不良贷款率极低,比批发类贷款风险小得多。事实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率低、风险相对小并非必然的,它是同经济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住房抵押公司风波和1995年日本住房金融案件,均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相关。随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快速增加,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也开始不断上升,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平均不良率在1%左右[1],到2004年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率达到1.5%左右,其中农行高于2%。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较发达地区上海,2004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平均不良率只有0.1%左右,到2006年9月末,平均不良率上升到0.86%,两年多时间上升7倍多。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初期,法律制度欠缺,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很大风险,实际的贷款违约率高,特定条件下(如贷款高速增长),用于风险分析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滞后性非常明显,掩盖了实际风险状况。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每笔贷款数额小,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或振荡,贷款违约等风险就会显现,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还没有遇到真正考验,因此加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走向良性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在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环境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发生有其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主要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身的特性和市场环境等诸多内、外部因素决定,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中最基本最直接的风险。一般有下面几种形式:
一是被迫违约。被迫违约是借款人的被动行为,是指借款人在购买房产后,因实际支付能力下降或突发事件的发生,无法继续正常向商业银行按照规定还本付息。我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就业条件严峻,教育、医疗等支出急剧增加,都会使借款人的支付能力下降甚至恶化,使借款人无力继续偿还贷款本息。
二是理性违约。理性违约是借款人的主动行为,是指借款人主观上认为放弃继续还款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而产生的违约行为。当房价迅速下跌或利率上升幅度较大,继续还款的成本大于放弃还款的收益,借款人会理性违约。主动违约最有可能发生在贷款合同签订后的头二年,因为此时违约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损失的仅仅是首付款、交易费用和一部分贷款本息[2]。
三是提前还款。提前还款是借款人主动违约行为,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额度提前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的行为。当市场利率低于合同利率时,提前偿还贷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提前还贷一方面使商业银行损失原合同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得遭受为还贷资金寻找合适投资渠道的损失[3]。
四是恶意骗贷。恶意骗贷一般称为“假按揭”,是一种欺骗行为,主要特征是实际借款人将套取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金用于风险更高的投资,如挪用到房地开发,或者进入资本市场,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大幅上升。2007年1月底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住房按揭贷款成为被挪用入市检查重点。
2.抵押风险
贷款抵押物是商业银行第二还款来源,但是商业银行也常面临如下抵押风险:
一是抵押处置风险。当抵押物变现渠道窄、成本高,商业银行不能顺利、足额、合法变现,就会遭受抵押处置风险。我国住房二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交易法规不完善,手续烦琐,交易费用高,导致银行的抵押物变现困难。
二是抵押物价格风险。抵押物价格风险包括抵押物价格市场风险和抵押物价格人为风险。前者是指抵押物因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房屋自然磨损而导致抵押房屋价格下跌的风险。当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或不景气时,价格下跌有可能导致抵押房屋价格不能够覆盖银行本金和利息。后者是抵押人在其抵押期限内对房屋的损坏造成抵押物价值下降,或者由于估价人员因其过失或故意过高估价抵押物而产生的风险。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甚至出现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导致银行收不抵支的风险。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有:一是“不匹配”风险,抵押贷款的长期性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调整的不同步,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固定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上调,银行的资金成本就会上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浮动利率且下浮时,如果银行资金成本不变,银行的利差也会缩小。二是由利率风险引发的提前还贷信用风险。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住房贷款债权不能及时足额变现遭受的利益损失。引起流动性风险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特征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特征,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短期资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回收慢,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在时间上明显不匹配,存在“短存长贷”的问题。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变现性比较差,一是因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零售性业务,每笔贷款的贷款利率、到期日、贷款成数以及贷款期限等都不同,商业银行无法实现标准化管理;二是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贷款的投资者无法逐笔估计每笔贷款的违约风险成本,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是住房等消费品二级市场尚未形成,抵押物变现难影响住房抵押贷款变现性。
5.法律制度风险
法律制度风险是指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失信、违约行为惩罚办法不具体,执行力度不强,使商业银行面临损失。良好的社会法律环境是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基础条件,如美国1968年颁布了《统一消费信贷法典》、《消费信贷保护法》,1974年又颁布了新的《统一消费信贷法典》。我国还没有针对消费信贷的专项法律、法规,《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票据法》、《合同法》等法规都是为生产信贷而建立的,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特点不相符。
6.市场政策风险
市场政策风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国民经济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由繁荣到萧条周而复始周期性波动,影响房地产业的市场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周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经济高涨时,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增加,贷款数量急剧扩大,经济萧条时,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急剧下降,房价下跌,商业银行势必会面临大量的“呆坏账”损失。二是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引起房地产市场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我国整个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的定位不明确,由于住房消费是居民的大额消费,投资乘数大,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从而成为政府调控经济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当房地产市场发展脱离个人消费能力,出现泡沫和经济过热,与调控宏观目标相违背,政府会采取房地产调整政策,随着房地产业的调整和收缩,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政策风险。
7.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出现问题,导致的信贷风险。从贷款政策、管理流程、组织结构、技术基础等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基本上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存在重业务拓展、轻业务管理的冲动,不计风险代价抢占市场份额;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运作中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合理评价标准和业务流程;熟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专家人才匮乏,管理经验和人员的培训跟不上业务的快速发展;个人信用信息基本属于封闭状态,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个人的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缺乏统一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等等。这些管理因素均导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增大。
8.操作风险
违规操作是银行内部形成资产风险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经营机构在制度管理上放宽贷款要求而造成的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业务导向激励约束机制下,经营机构重业务轻管理,甚至违规经营,未经批准擅自或变相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名违规开办个人股票质押贷款等高风险业务;二是部分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或思想素质不高,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规程,有的甚至与借款人串通,逃避制度约束。
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八大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予以化解和防范。
1.开发和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和内部评级模型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信贷管理主要围绕单一借款人风险展开,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风险管理精神,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仅仅包含单一借款人风险管理,更加重要的是,应当以优化配置风险资本和配置信贷资产组合为风险管理模式,对银行面临的整体风险进行测量、监控和主动管理,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整体信贷业务开发和建立内部评级体系,采用内部评级法,用统计模型测算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暴露(EAD)和期限(M)指标,全面准确把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状况,对未来整体风险做出合理预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借款人个人资料和历史信用信息,建立科学的偿债能力和资信评估模型,逐步完善单一借款人信用评级体系,对借款人进行市场细分,以此作为开展业务的重要依据。
2.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防范管理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应制定一套严密、详细、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和流程,逐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第一,根据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内部评级模型的相关数据制定贷款风险资本配置和信贷组合计划,确定业务发展方向、比重以及发展节奏和进程,避免贷款政策管理失误带来损失。
第二,加强贷款流程全过程管理,从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检查等环节分析相关风险点,落实管理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业务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解决重业务拓展轻风险管理的导向机制;强化损失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资产的实际损失追究相应责任。
第三,在组织结构上,可以逐步实行审批官和风险控制官派驻制,实现审贷分离和风险监管分离,保证贷款审批和风险控制的独立性;成立专门审查审批中心,实行集约化经营,逐步培养优秀的专业化审批官和风险管理官,提高管理专业水平。
第四,加强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量越大,信息质量可能就越高,信息分析结果可能越准确,为较好预防和控制信用风险评价提供客观依据[4]。
3.建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预警系统,防范市场和政策风险
房地产业是一个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性的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反过来给宏观经济以强烈的作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为了防范市场系统性和政策风险,建立预警模型对宏观经济指标、产业经济指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分析,对房地产市场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进行预测,及早做出反应,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预警系统构建完善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是建立风险预警的数据库,从各个方面取得数据,不断积累和完善数据的收集整理,为模型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发合适的风险预警模型,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预警区间、警戒线以及指标权重、概率密度函数等设置合理参数;三是建立快速反应和预控机制,对风险预警系统显示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和化解。
4.加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利率风险会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在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开发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其利率根据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而作周期性调整,利率调整周期可以是1个月、1季度、半年或者1年。与我国现行的浮动利率相比,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周期性的利率调整将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的匹配状况,把由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上升的风险转移给借款人,同时也把由借款人承担的利率下降的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
第二,开发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是指在抵押贷款合同所规定的还贷期限内,贷款利率固定不变的抵押贷款方式。在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模式下,商业银行承担了大部分的利率风险,如果商业银行能够通过获得固定利率资金来源与贷款相匹配,如发行固定利率债券,利率互换等,可以避免相应的利率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第三,套期保值,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正逐步开放,商业银行可以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实行套期保值进行利率风险管理,通过市场交易抵补资产负债由于利率变化导致的价值变化,如可用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交易所期权进行短期利率风险管理,用银行间期权(上限期权、下限期权和双限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进行长期利率风险管理。
第四,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二级市场,通过该市场商业银行可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形成债权出售,换取贷款资金或流动性高的短期债权,提高流动性。
5.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转移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目的在于规避或分散三类风险,一是房屋毁损的风险,二是贷款的信用风险,三是借款人的人身风险。我国目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构层次和险种均较单一,银行信贷风险和保险机构承保的信用风险、人身风险没能合理划分,亟待通过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来解决,在保险品种上,可以开发与消费信贷相关的财产险、失业险、人寿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保险品种,在保险机构上,可以为中低收入借款人建立政策性保险机制的抵押贷款保险,为高收入借款人和中、高档住房提供商业性专业保险公司抵押贷款保险业务。
第二,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短贷长”的矛盾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存短贷长”的矛盾[5]。我国2005年12月开始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随着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的推广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品种的丰富,可以适时推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上所承受的风险。
6.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制度环境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效降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需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立法支持。我国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明确消费信贷活动中相关主体的职责,合理分散信贷风险;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相关环节均有法可依,通过立法强制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个人信用管理的经验,如美国的消费信用方面法律就有:《公平信用报告法》、《诚实信贷法》、《诚实借贷法》、《公平信用结账法》、《信用卡发行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法》等[6];同时改善法律执行环境,建立处置银行抵押资产的小额债权速审法庭,减少繁杂手续和环节,增加公正性和透明度,降低抵押物处置成本,提高处置的效率。
❷ 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一个人用多个户头贷了50多万,我担保了三笔贷款,金额6.5万,现在贷款人已经无力还款了
次贷危机------风险
次贷危机以独特方式向人们展现了金融领域风险积聚、风险传导和风险释放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背景,研究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思考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借鉴和启示。
美国官方对房贷风险并无统一分级标准,民间机构通常按放贷风险大小将房贷分为A、B、C三级。A等级分为A+、A和A-级,B等级以下每个等级分三级。A+和A级房贷都是优质贷款,属无风险贷款;A-级房贷相当于Alt-A,称近优贷款,属最小风险贷款;B等级以下皆属次级贷款。房贷风险分级的主要依据包括抵押借款人信用、负债比率、贷值比率和信用评分四个方面。抵押借款人信用中的抵押信用反映过去或当前房贷还款情况,消费信用反映分期付款和滚动信用(信用卡付款)情况,公共记录反映近几年或当前破产清偿和丧失抵押赎回权情况。负债比率是借款人全部负债与税前收入之比。贷值比率是不含首付的房贷总额与所抵押住房估值之比,房贷首付比率越高,贷值比率则越低。信用评分采用FICO评分方法,评分范围为300-850分,620分一般视为次贷上限,即抵押借款人信用评分不足620分,一般只能接受利率较高的次级贷款。除此之外,一些房贷机构还设立了抵押借款人储蓄史、长期工作稳定性等其他风险标准。房贷机构根据风险等级设定不同房贷利率,优级贷款以较低的优惠固定利率为主,非优贷款随等级降低而风险加大,利率相应提高。美国房贷包括调息抵押(ARMs)、定息抵押(FRMs)、负分期付款(Negative Amortization)和付息抵押(Interest-Only Mortgages)四种形式。调息抵押利率在贷款初期固定,通常低于定息抵押利率1-3个百分点,后期则按商定指数定期调整,调整期为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息抵押是固定利率贷款形式。负分期付款作为调息抵押的特殊形式,设置分期付息上限,并将超上限利息打入未偿本金。付息抵押贷款在贷款期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到期后或付清本息或转为其他形式房贷。调息和定息抵押是主要形式,其中2/28房贷产品是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调息抵押次贷形式。对房贷机构而言,定息抵押风险一般高于调息抵押。美国房贷机构既对次贷附有高利率、高收费条件,又通过调息抵押、付息抵押和负分期付款形式增加次贷发放。据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研究,2004-2006年美国两级抵押市场投放的年平均次贷为300多万笔,其中调息抵押约占45%,定息抵押、付息抵押、负分期付款分别约占25%、20%和10%。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MBA)统计,2006年调息抵押优贷拖欠率为3.4%,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为14.4%。
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导致风险加剧
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用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承担。现代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系列产品,将贷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贷款占用资本得到释放,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银行放贷对象也得以扩展,传统模式得不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为银行重要的贷款对象。
次贷大量证券化推动房贷和房市发展,潜伏巨大风险隐患。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求投资收益保证了对证券化产品的需求。历史上较低的违约记录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MBS和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有较高需求,促使银行不断拓展贷款规模,创设更多MBS和ABS,加速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等衍生产品发展。
借鉴与警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机构陷入困境,众议院通过总额达3 000亿美元的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并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购房退税,以期促进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运行。
我国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明显低于其他固定资产融资项目,住房抵押贷款被视为银行优良资产。但是,住房金融仍然潜伏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规避管制的金融产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自身风险。一旦出现重大负面消息,足以改变市场预期,产生风险放大机制,通过金融市场传递到整个宏观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警示如下:
(一)深刻理解金融创新双刃剑的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能够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工具导致风险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金融机构,进而扩散到全球金融体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宏观上却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风险在不同参与主体间分散和转移,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增强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因衍生品交易遭受损失,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混乱。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中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共振”现象,加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但金融创新通过制度、业务、市场以及技术创新等形式却有效提高了银行管理和规避风险能力。当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创新重点。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尝试,需要汲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剖析原因,根据中国实际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二)严格程序和标准,防范抵押物风险
控制和监管抵押贷款风险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有序的关键。金融机构务必做到控制风险源头,防范信用风险。借款人是否具备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是产生借款人风险的源头。银行应严格审查住房消费者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记录,从严审批非自用型购房贷款,对多套房屋以及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等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和严控授信;调整风险权重,强化资本约束,利用资本杠杆有效调控房地产信贷;侧重审查借款人是否有可靠收入来源、是否存在先期债务、财务状况是否可有效监控等。防范抵押物风险,一是审查抵押物权属状况。查验不动产抵押物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书;共有房屋,应查验房屋共有权证及产权份额,并须征得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三是切实执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抵押额度根据抵押物估值按比例确定,抵押额度一般为抵押物估值的70%。
(三)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科学的银行风险预警是根据有关金融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对银行经营中已经暴露或潜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银行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科学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确定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的系统。首先,应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抑制房地产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完善抵押物处置偿付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依照有关法律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法制体系,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抵押物房地产变现制度。
(四)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国际银行业为例,麦肯锡公司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各占20%。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对信用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国际知名银行纷纷推出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如JP摩根信用度量模型 (Credit 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 Risk+ 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 Manager)。实践证明,这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值得研究。
❸ 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
首先,资产证券化成功开启次按市场大门
其次,信用保险成功突破信用瓶颈
再次,众多实力机构进入围猎美次按市场
第四,流动性过剩使得次按市场近乎疯狂
第五,欺骗和渎职给本已疯狂的次按市场火上浇油
第六,官方纵容使得次按泡沫愈吹愈大.
【次贷危机】
释义:① 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②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典故: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例句:次贷危机重创全球股市,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关联词:信用体系 抵押贷款
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
1.次贷危机的概念
次贷危机: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期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3.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
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
7月,标普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
8月,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
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出现融资困难,该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10月,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由于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约80亿美元损失。美林证券CEO斯坦·奥尼尔随后辞职。
11月,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将投资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花旗因次贷事件受到重创。
12月,美国财政部表示,美国政府已经与抵押贷款机构就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达成协议,超过200多万的借款人的“初始”利率有望被冻结5年。
12月,美、欧、英、加、瑞士央行宣布,将联手向短期拆借市场注资,以缓解全球性信贷紧缩问题。
4.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其直接影响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
❹ 关于金融危机,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的概念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次贷危机的产生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通俗解答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2.1.产生原理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3.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元的条款,目的是安抚紧张的美国公众及支持经济增长。预料可望对全球股市都有帮助,且将对众议院造成压力,一些众议员正考虑转向支持法案。
4.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
❺ 什么是次贷风险
次贷危机------风险 次贷危机 以独特方式向人们展现了金融领域 风险积聚、风险传导和风险释放 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背景,研究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思考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借鉴和启示。 美国官方对房贷风险并无统一分级标准,民间机构通常按放贷风险大小将房贷分为A、B、C三级。A等级分为A+、A和A-级,B等级以下每个等级分三级。A+和A级房贷都是优质贷款,属无风险贷款;A-级房贷相当于Alt-A,称近优贷款,属最小风险贷款;B等级以下皆属次级贷款。房贷风险分级的主要依据包括抵押借款人信用、负债比率、贷值比率和信用评分四个方面。抵押借款人信用中的抵押信用反映过去或当前房贷还款情况,消费信用反映分期付款和滚动信用(信用卡付款)情况,公共记录反映近几年或当前破产清偿和丧失抵押赎回权情况。负债比率是借款人全部负债与税前收入之比。贷值比率是不含首付的房贷总额与所抵押住房估值之比,房贷首付比率越高,贷值比率则越低。信用评分采用FICO评分方法,评分范围为300-850分,620分一般视为次贷上限,即抵押借款人信用评分不足620分,一般只能接受利率较高的次级贷款。除此之外,一些房贷机构还设立了抵押借款人储蓄史、长期工作稳定性等其他风险标准。房贷机构根据风险等级设定不同房贷利率,优级贷款以较低的优惠固定利率为主,非优贷款随等级降低而风险加大,利率相应提高。美国房贷包括调息抵押(ARMs)、定息抵押(FRMs)、负分期付款(Negative Amortization)和付息抵押(Interest-Only Mortgages)四种形式。调息抵押利率在贷款初期固定,通常低于定息抵押利率1-3个百分点,后期则按商定指数定期调整,调整期为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息抵押是固定利率贷款形式。负分期付款作为调息抵押的特殊形式,设置分期付息上限,并将超上限利息打入未偿本金。付息抵押贷款在贷款期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到期后或付清本息或转为其他形式房贷。调息和定息抵押是主要形式,其中2/28房贷产品是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调息抵押次贷形式。对房贷机构而言,定息抵押风险一般高于调息抵押。美国房贷机构既对次贷附有高利率、高收费条件,又通过调息抵押、付息抵押和负分期付款形式增加次贷发放。据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研究,2004-2006年美国两级抵押市场投放的年平均次贷为300多万笔,其中调息抵押约占45%,定息抵押、付息抵押、负分期付款分别约占25%、20%和10%。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MBA)统计,2006年调息抵押优贷拖欠率为3.4%,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为14.4%。 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导致风险加剧 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用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承担。现代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系列产品,将贷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贷款占用资本得到释放,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银行放贷对象也得以扩展,传统模式得不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为银行重要的贷款对象。 次贷大量证券化推动房贷和房市发展,潜伏巨大风险隐患。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求投资收益保证了对证券化产品的需求。历史上较低的违约记录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MBS和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有较高需求,促使银行不断拓展贷款规模,创设更多MBS和ABS,加速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等衍生产品发展。 借鉴与警示 美国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机构陷入困境,众议院通过总额达3 000亿美元的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并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购房退税,以期促进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运行。 我国 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明显低于其他固定资产融资项目,住房抵押贷款被视为银行优良资产。但是,住房金融仍然潜伏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规避管制的金融产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自身风险。一旦出现重大负面消息,足以改变市场预期,产生风险放大机制,通过金融市场传递到整个宏观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警示如下: (一)深刻理解金融创新双刃剑的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能够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工具导致风险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金融机构,进而扩散到全球金融体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宏观上却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风险在不同参与主体间分散和转移,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增强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因衍生品交易遭受损失,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混乱。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中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共振”现象,加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但金融创新通过制度、业务、市场以及技术创新等形式却有效提高了银行管理和规避风险能力。当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创新重点。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尝试,需要汲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剖析原因,根据中国实际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二)严格程序和标准,防范抵押物风险 控制和监管抵押贷款风险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有序的关键。金融机构务必做到控制风险源头,防范信用风险。借款人是否具备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是产生借款人风险的源头。银行应严格审查住房消费者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记录,从严审批非自用型购房贷款,对多套房屋以及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等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和严控授信;调整风险权重,强化资本约束,利用资本杠杆有效调控房地产信贷;侧重审查借款人是否有可靠收入来源、是否存在先期债务、财务状况是否可有效监控等。防范抵押物风险,一是审查抵押物权属状况。查验不动产抵押物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书;共有房屋,应查验房屋共有权证及产权份额,并须征得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三是切实执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抵押额度根据抵押物估值按比例确定,抵押额度一般为抵押物估值的70%。 (三)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科学的银行风险预警是根据有关金融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对银行经营中已经暴露或潜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银行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科学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确定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的系统。首先,应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抑制房地产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完善抵押物处置偿付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依照有关法律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法制体系,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抵押物房地产变现制度。 (四)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国际银行业为例,麦肯锡公司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各占20%。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对信用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国际知名银行纷纷推出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如JP摩根信用度量模型 (Credit 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 Risk+ 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 Manager)。实践证明,这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值得研究。
❻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第二、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
(6)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扩展阅读:
次贷危机危机特征:
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连续加息引爆“定时炸弹”:
1、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2、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❼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
每个地方可能因为地价可能有点不同,就拿北京来说吧,北京这边抵押贷款利率3.65%-6%左右。
一、全款房抵押经营贷实控专项
方案一(低息首选)
介绍:北京城区及近郊有全款房产的做抵押经营,可做抵贷不一,可以亲属共借,提前还款没有违约金。
【额度上限】:2000万
【贷款年限】:最长20年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
【年化利率】:4.35%-4.75%
【抵押成数】:6-7成
方案ニ(低门槛)
介绍:北京全境全款房抵押经营贷,门槛低,批贷率100%,放款到公户,资金安全,用款灵活,随借随还。
【额度上限】:1000
【贷款年限】:最长20年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20年)、先息后本(10年)
【年化利率】:6.09%
【抵押成数】:7成
拓展资料: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是指借款人以自己或第三人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而产生的利息计算方式,通常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的。
参考资料:房屋抵押贷款利率-网络
❽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多少
每个银行的按揭利率是不同的,取决于贷款。
人们会选择的银行
1. 中国银行:根据贷款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定对公布的相应等级的商品,执行公布的利率。6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利率为4.60%,6个月到一年4.60%年(含1年)购置价,一至三年(含三年)付款。 50%贷款期限为3 - 5年(含5年),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5.15%。
2. 中国工商银行:基准利率上调10%。6个月内(含6个月)的购买价为4.86%,从6个月到_5.31%年(含1年)购置价,一至三年(含三年)付款。4%.3 - 5年(含5年)贷款5.76%,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年利率是5.94%。
3.中国农业银行:基准利率上调5%至20%。6个月内(含6个月)付款为4.35%,从6个月到_年(含1年)贷款4.35%,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4.5%, 4.75%的贷款期限为3 - 5年(含5年),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年利率是4.9%。
4、中国建设银行:利率基准上浮20%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货款6.1%,六个月至-年(含1年)贷款6.56%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6.65%,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6.9%,五年以上货款年利率是7.05%。
拓展资料
抵押贷款条件:有合法身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做笔记产权证书权利人及其配偶之鸟证权利持有人和配偶的户口簿权利人结婚证(民政局颁发的结婚证或最终结婚证)收入证明的如果房产证持有人有未成年子女,请提供出生证明。如果它在属性中返回。
如果您有银行贷款,请提供贷款合同原件和最后的银行对账单。为了提高贷款的通过率,请尽可能多的提供其他家庭房产证明(如其他房产证、股票、基金、现金存折、车辆驾驶证等)住房支持贷款要求房屋使用年限在20年以内;房子的面积应该是50多平方米;房子应该有很强的流动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价值抵押金额是房屋估价的70%。按揭贷款期限新屋贷款的贷款期限不得超过30年,二手房贷款期限不得超过20年。
❾ 房屋抵押贷款的利率一般是多少
每个地区的抵押贷款利息是不一样的,国家规定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零到六个月(含六个月)贷款年利率是4.35%,六个月到一年(含)的贷款利息是4.35%,一到三年的(含三年)的贷款利息是4.75%。
三年到五年的(含五年)是4.75%,五到三十年(含三十年)的贷款利息是4.90%。在此基础上每个地区的银行都会根据当地的政策和经济情况有适当的下浮或上浮。
贷款的偿还的两种方式:
1、等额本金还款: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在整个还款的过程中,每一期偿还的本金是固定的,随着归还到银行的本金越来越多,相应的每一期需要偿还的利息也越来越少,等额本金还款法越到后期还款压力越少,等额本金还款法适用于想要提前进行还款或者前期经济压力较小的人。
2、等额本息还款法: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过程中每一期的本金都在减少,但是利息都在增加,因此等额本息还款法中每一期的还款金额都是相同的,因为等额本息还款法中本金的归还时间要比等额本金还款长,因此等额本息还款法与同等金额同等期数的等额本金还款法相比利息要高出不少。
❿ 借贷分为几个级别怎么划分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怎么应对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有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