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还款 > 中国银行业2017年不良贷款

中国银行业2017年不良贷款

发布时间:2022-05-11 22:02:12

1.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2015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1.67%。
已经公布了2015年度财务报告的中国前六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他们贡献了中国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62.22%。
这六大商业银行是指国有的工、农、中、建、交以及股份制的招商银行。六家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来看位居中国商业银行前列,他们提供的贷款约占全部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超过六成。
截至2015年末,前六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余额为47万亿,其中,不良贷款余额7929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69%。2月份公布的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1.66%,股份制银行为1.53%。实际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恶化情况要比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更为严重。
还有一个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面临的情况非常严峻。包括工农中建交以及招商银行在内的这前六大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超过了1.6万亿,这是其列报不良贷款余额的两倍还多。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2.9万亿。很明显,风险压力就在眼前。

不良贷款余额攀升,将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依靠不断降低的拨备覆盖率,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艰难实现了利润正增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52%、0.70%、1.25%和0.28%。与之相对应的是拨备覆盖率大幅下滑。除了农业银行以外,另外三家的拨备覆盖率仅略超过150%的监管要求,但是农业银行却有着最高的不良贷款余额(2128亿元)。

2. 2017年第三季度信贷资产的不良率是多少

据报道,近日银监会发布了2017年三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34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

随着中国社会整体信用风险水平趋稳,在经济平稳增长、市场化债转股进程加快及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情况下,四季度银行业资产质量将继续改善。

3. 宁乡法院追回不良贷款2.2亿元,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十分脆弱的,而中国的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脆弱、最危险的地方。不良贷款是中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乃至中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尽管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政府及其他相关社会部门的关注,这些部门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来减少不良贷款。 在银行业中,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需要注意一个事实,即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仍然很大。宁乡法院追回不良贷款2.2亿元,这样做的意义是巨大的。

4. 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法

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1.转给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将不良贷款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贷款与银行之间剥离。2.司法执行,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名下的资产。3.垫资过桥,第三人出资帮忙垫还贷款。4.五色土贷款,五色土投资人向债务人发放贷款,监督债务人偿清银行的贷款。
【拓展资料】一、不良贷款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总称。逾期贷款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呆账贷款是按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不良贷款预示着银行将要发生风险损失。把不良贷款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7月27日发布的《贷款通则》(试行),不良贷款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中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长期以来,中国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基本上是粗放式经营,不良贷款在专业银行贷款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良贷款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而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已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很难解决的地步。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对促进中国银行业务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指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补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三、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许多人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不仅企业、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党政部门的许多人这样认为,就连中国银行的一些干部职工也都这样认为。当问到企业的贷款是哪里来的时候,许多企业负责人都会毫不犹豫他说是国家给的,更有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甚至认为,国有企业借国有银行的钱,就好比是一个人把他的钱从一个口袋挪到另一个口袋,偿不偿还都无所谓。国有银行的资产被全部看作是国有资产,国有银行的钱被认为是姓“公”,这是导致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思想根源。

5.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包括哪些,应采取哪些对策

一、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宏观经济调整的反映

2003年至2013年,是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的十年,这一阶段,我国名义GDP年均增速高达16.8%,实际增速也有10.1%。伴随经济规模的增长,货币供应量从19.05万亿元增长至135.98亿元。在经济的上行期,流动性充裕,投资机会多,企业信贷需求旺盛。同时,中国银行业在剥离摆脱不良资产包袱之后,通过股改上市,成为市场化运作主体,释放了银行的增长动力,资产规模从27.7万亿元提升至151.4万亿元,十年增长了4.5倍。

企业的扩张与银行的发展一方面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也为当前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埋下了的隐患:一是企业整体杠杆率偏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当前中国公司债务已经达到GDP的125%,进入红色区域(公司与个人债务总和与GDP之比正常值为100%);二是企业跨业经营成为趋势,特别是涉足房地产、矿产等领域的情况较多;三是产能全面过剩,无论是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还是新兴的光伏、风电,以及造船等行业均严重过剩。

而存在上述风险隐患的“银-企”借贷体系是不可持续的。进入新常态后,各种关系正在调整,原有借贷体系中的一些风险隐患需要时间来消化和释放。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发生的情况看,“企业死亡”与上述三类风险隐患相对应,表现为“高杠杆断裂”,“多头投资失败”和“过剩产能出清”。客户风险爆发的过程,也是经济机体去除这些“顽疾”的结果体现。

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是各国经济调整的共同现象

横向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次贷危机后,也普遍遭遇了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的阶段。其中,美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爆发当年不良贷款率较之前提高0.6个百分点,风险暴露主要集中在随后的两年(08、09年贷款不良率增幅高达1.57和2.03个百分点),并于2009年达到顶峰(5%),之后逐渐回落,整体上与危机爆发和影响逐渐消除的过程基本一致。其他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也呈现类似特征。可见,银行不良贷款率在经济下行期上升,随着经济复苏回落是全球普遍的现象。2

美国GDP增速与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来源 WIND

直至目前,上述国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总资产排名全球20强的银行平均的不良贷款率为3.50%。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BPCE银行、桑坦德银行、富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均远远超过2%的水平,有的甚至达到了8%。

2

发达国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来源 WIND

与之相比,我国上市银行平均的不良贷款率为1.52%,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便是三季度不良贷款率率先突破2%的农业银行,考虑到该行拨备覆盖率较高,若将超出平均水平的拨备用于核销,该行不良贷款率将大幅下降至1.5%以下。

三、应对资产质量恶化,中国银行业尚有空间

首先,宏观经济逐渐展露出积极的因素。虽然短期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一些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向下调整的惯性仍然较大。但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加快孕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出口降幅收窄等。宏观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为银行业对冲存量风险提供了机遇。

其次,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多建立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引入并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风险管理政策、工具、系统等方面不断强化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风控体系,资本对风险的抵补能力不断加强。

第三,在不良贷款大量爆发前,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对“两高一剩”、房地产等行业进行管控。以农业银行为例,自2009年开始对钢铁、有色等行业实施指导性限额管理,2011年起实施指令性限额管理,一方面控制了设限行业风险敞口总量;另一方面,在限额管控下,银行优中选优,介入行业内优质客户,即便面临“去产能”的局势,受到的冲击也相对有限。

第四,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银-企”两方面均积极调整。企业方面,在历经大量因“高杠杆断裂”而“猝死”的风险事件后,在担保融资、高成本融资等方面相对谨慎;银行方面,不再是简单追求自保,而是有选择的给企业“输血”,企业也配合银行方面进行贷款归位、落实抵押,确保一部分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以最终偿还贷款,有效化解暂时的风险。

此外,中国银行业在经济上行期储备了较为充分的财务资源。目前,上市银行拨贷比为2.77%,规模前十大银行拨贷比显著超过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低于法国),对风险覆盖的水平相对较高。

1

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规模前十大银行拨贷比。数据来源 www.ybzcpcc.com

总体而言,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在银行资产端的体现,具有阶段性特征。既不能夸大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也不能低估解决问题的艰巨性,要从纵向看探究问题的产生,在横向上借鉴他山之石,清醒地认识来龙去脉,深刻洞察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的逻辑和内在规律,不为一时的市场浮躁所动,才能在风险之后“涅槃重生”

6. 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 创新模式不断出现

201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万亿,不良资产市场的市场格局再次引发关注。不良资产的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更迭,资产管理公司(AMC)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公司处收购不良资产,然后处置回收。对于银行等机构或公司来说,可以加速不良资产处置,快速收回资金,投入到正常业务中;而对于AMC而言可以折价收购不良,处置资产回收资金后赚取一定价差。

在行业蛋糕变大的同时,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如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产融结合基金、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等创新模式不断出现,拓展了不良资产处置途径。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创近年高位水平

不良贷款余额在2018年末达到2.03
万亿元,较3季度末有所下降,减少68亿元,但依旧处于近年来高位水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3%,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从全年趋势看,不良贷款率从年初开始连续三个季度攀升,到4季度有所下降。1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75%;2季度不良贷款率升至1.86%,在连续9个季度稳定在1.75%左右之后首次出现上升;3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0.01个百分点至1.87%;4 季度,随着国家一系列防风险政策出台,不良率有明显下降,为1.83%,仍处于近年高位。

商业银行五级贷款方面,近两年,正常类贷款占比有小幅度提升,关注类贷款占比则 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良类贷款占比升高。2018
年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余额105.02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46 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

2011-2018年Q4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不良资产供给角度看,夏雨认为,商业银行三类贷款增速上,不良贷款增速开始抬头,从2017年维持在12%附近,快速上涨到201·8年三季度的21.66%。未来不良资产包的形成或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保持较大的供给量。

从不良资产需求角度看,“4+2+N+银行系”的不良资产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变数仅在“N”(民营未持牌资产管理机构)。随着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不良资产经营机构的数量将保持在较慢的增长水平。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不断创新

产公司可通过追偿债务、租赁、转让、重组、资产置换、委托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处置资产。

除了传统的资产处置方式,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以投行的理念、工具、模式经营不良资产,通过债务重组、产融结合基金、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等创新方式积极参与运作,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暂时被低估价值的资产,并嫁接资本市场,提升其内在价值。例如,中国长城总裁、执行董事周礼耀曾表示:“面对新形势,长城资产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已经主要从政策性时期的‘三打’模式实现了向商业化的‘三血’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处置方式都在由传统模式向投行化思维转变。马赛在采访中也提到处置不良资产的两个行业理论:冰棍理论和劈柴理论,所谓冰棍理论——“处置不良资产就像卖冰棍。冰棍在手里时间长了,就融化了,不良资产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赶快处置,时间长了,就只剩下一根儿木棒了。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2017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或继续小幅攀升是怎么回事

2017年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大致呈现几个特点。

一是银行业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受有效需求不足、净息差收窄以及信用风险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计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出现下滑的银行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8. 不良贷款包括哪三类

次级贷款、可疑贷款、贷款损失
一、次级贷款
1.当借款人出现还款困难,如仅靠工资无法偿还时,可能需要拍卖借款人抵押担保的财产来偿还欠款。损失率:30%-50%。
二.可疑贷款
1.当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时,其名下的抵押经金融拍卖后可能无法偿还债务,资产正在清算或等待判决,贷款将被暂时列为可疑贷款。损失率:50%-75%。
三.损失贷款
1.一般是指确定贷款无法再收回,无论用什么手段,银行都已经认定了损失,所以会为这笔贷款计提损失。损失率:75%-100%。
2.过去,不良贷款被归类为“一天两天以上”。逾期贷款是指到期后仍未偿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的贷款,不良贷款是指被认为无法收回的贷款。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所以现在银行都采用五级分类的方法,如果符合条件,就会被归类为不良贷款,能够及时反映银行的盈亏情况。
3.每个分类标准都有严格的区分条件。满足条件后,将移至该分类。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维护自己的信用,及时还款。否则,不良贷款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损害。
拓展资料:
一、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对贷款质量进行的五级分类。即根据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
二、1.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始终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影响贷款本息及时足额偿还的负面因素。银行完全有信心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贷款 虽然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持续下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会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存在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是不可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因此需要通过处置资产或对外融资甚至实施抵押担保的方式偿还利息和利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到50%之间。
4.可疑贷款 借款人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实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仅仅因为借款人重组、合并、兼并、抵押物处置、未决诉讼等存在一定因素,损失金额不确定,贷款损失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贷款 是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性。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是要流失的,或者说虽然有一小部分可以收回,但它的价值也很小。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将其作为银行资产保留在账户中是没有意义和必要的。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应立即注销,贷款损失的概率为75%-100%。
三、根据《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如下: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应当遵循“同级负责、分类认定、超限额审批、集中管理、检查评估”的原则。
(1)责任层级是指由本级认定并对本级认定结果承担最终责任的直接经营的贷款;
(2)分类认定是指按照不同程序对逾期贷款、呆滞贷款、不良贷款进行认定;
(3)超限额审批是指对超出本级认可权限的上级行的审批,审批行行长对认可结果负最终责任; (4)归口管理是指认可工作的组织实施,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负责;
(5)检查评价是指审计部门对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和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9. 2017年银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多少亿大关

2月9日,银监会召开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吹风会,并回应下一步强监管措施等热点问题。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当前银行业运行稳健,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流动性充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2、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银行业收缩表外业务明显。截至2017年底,各项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均达到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9.6%。

3、商业银行资本和拨备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级资本充足率11.35%,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监管要求近3个百分点,较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42%,较上年末上升5.02个百分点。

4、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不良率已连续一年保持稳定。

5、流动性充足。银行业流动性比例50.03%,存贷比70.55%,流动性覆盖率123.26%,说明银行业资产负债匹配较好。

10. 关于银行数字化营销,哪个公司可以提供高价值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天阳科技针对银行数字化营销所提出的好客营销云方案就很不错。是基于MGM关系的私域流量平台,采用国内主流用户运营AAARRR模型,将策划和技术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的运营手段实现银行与用户的快速联系,并快速建立信任到价值变现的经营闭环,进而让银行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管理。

银行数字营销,可以提升竞争力、降低运营和风险成本、构建新商业模式这三个维度。

1、提升竞争力

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对提升银行竞争力非常重要,这体现在服务客户的每一个环节上。为客户提供线上快速开卡,优化征信流程;打造智能网点,推出智能填单、智慧柜员机、人脸识别、远程审核等服务。此外,像智能APP、智能客户等都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通过语音助理、生物识别、人机协作等技术,提供差异化的“千人千面”服务,匹配客户的精确需求,也是提升用户体验一种重要的手段。

如今,银行面对的竞争已经不仅是同业竞争,更有来自快速崛起的金融科技巨头的的挑战。银行必须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像平安银行的光子支付、招商银行的闪电贷就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业务流程数字化,银行内部也要全面转型数据化运营。建立一站式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行的业务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利用。建设管理驾驶舱,实时掌握银行经营状态,及时做出决策调整。基层员工要培养数据分析的思维,掌握自助分析工具的使用,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降低成本和风险

我们以某银行的年报数据为例,运营成本占到银行总成本的32%,风险成本占15%,这两块成本都是可以重点缩减的方向。借助影像、智能设备、Al等技术,构建“轻前台,大中台”模式,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中台运营进行集中管理,招商银行2016年减少员工7000人,零售业务成本降低33%。前台通过关闭传统网点、网上智能化、构建新型网点、发展数字渠道等措施进行优化。例如2017年工商银行关闭301间营业网点并逐年递增,2017年中国银行智能柜台投放11245台,招行建设咖啡吧网点等等。

从2014至2018年,中国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从1.25%大幅飙升至1.86%。2017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1.75万亿,而新增不良贷款2千亿,相当于吃掉了12%的利润。2017年,受不良率的持续大幅攀升影响,净利润增速也从长期的两位数减慢到6%。因此,必须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升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损失。例如招商银行用大数据平台构建实时风控能力,对卡交易反欺诈、贷后监控管理、反洗钱、个人或企业信用评级等四个应用场景进行欺诈交易拦截。2016年刚上线,便拦截欺诈交易额达3000万以上。

3、构建新商业模式

国外有一些传统银行设立子品牌来探索新金融发展模式。巴西BRADESCO银行的客户群体是主要是富人和大企业,他们对数字化体验不敏感。银行需要维持大量物理网点和人员费用,成本占到营业支出的37%,也难以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2017年,BRADESCO推出面向6000万千禧一代的子品牌“BRADESCO NEXT”。这些客户群体对数字化体验要求高,BRADESCO NEXT提供纯线上服务,没有物理网点。相比BRADESCO,成本更低,能够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BRADESCO NEXT推出8个月发展35万用户,每天增长3000用户。除了BRADESCO NEXT,西班牙Atom、法国Hello等都是专门开设的子品牌。传统银行开设独立数字银行已成为趋势,值得国内银行借鉴。

阅读全文

与中国银行业2017年不良贷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车子被贷款公司开走怎么办 浏览:863
贷款逾期还款利息怎么计算 浏览:874
我的征信花了网贷还好贷款吗 浏览:545
被骗网络贷款1000元自己花600元 浏览:374
中国银行信用卡贷款利息 浏览:128
买房子付了钱对方有贷款不还 浏览:410
青岛银行个人住房贷款 浏览:809
交了首付后贷款不还开发商还了 浏览:421
提前毕业贷款利息怎样支付 浏览:558
丰收互联贷款合同消失 浏览:423
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流动性来源有 浏览:513
专利贷款担保合同范本 浏览:774
优盛网络科技贷款 浏览:705
贷款炒股票银行会同意吗 浏览:553
70万贷款逾期2月黑名单 浏览:654
什么叫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浏览:951
因为父母贷款没还妻子要和我离婚 浏览:811
有没有交了首付不能贷款的 浏览:330
大学生贷款逾期起诉 浏览:594
信用卡逾期银行抵押贷款 浏览: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