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贷中介违法吗,我国现行的管理网贷的办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网贷中介存在诈骗行为违法,我国现行的管理网贷的办法是《网络借贷信息中阶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法律依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
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不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断头息网络贷款如何报警
1,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与警方及时沟通,或者及时去当地派出所报案登记。还有可以及时与网络民警取得联系。
2,如果砍头息涉及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都可以报案。如果未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的,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或者起诉解决。
3,拿高利贷的人如果拿高利贷数额较大或向人数较多的人举债,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具有故意挥霍等就不想还的情节,还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就要向公安部门报警了。如数额较小,则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差债的还钱。
拓展资料: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
2,砍头息是典型的714高炮打击范围,不还从法律层面上没问题,但是需要经过法律诉讼程序。砍头息如果事先已经告知了,不算诈骗,但是国家不支持,一般法院受理的案件都是网贷机构拿贷款合同要求借款人还全款,实际当初部分钱已经被扣除了,我国《合同法》第56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所以借款人只要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计算利息,归还实际到账的本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中国银监会网贷举报投诉中心
摘要 1、中国银保监会:管理银行、网贷的违规行为。电话010-66279113。
4. 举报网络贷款平台怎么举报
5. 网贷可以报警处理吗
如果对方在催款的过程中有谩骂或恐吓骚扰等行为的,肯定是违法的,对于对方这样的行为你可以报警处理。
一、如果网贷平台催收以下10种情况是违规的,是可以去投诉的:1、未经借款人本人允许,拨打借款人通讯录内的亲人或者好友电话并进行多次骚扰。2、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恐吓、威胁借款人或者通讯录亲友及家人、3、借款人逾期后每日催收电话超过3个以上;4、借款人逾期后催收来电不在上午8:00-下午9:00时间段;5、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6、到借款人家里或工作单位催收导致个人声誉严重受损的;7、逾期后逾期费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逾期利率;8、采用诱导方式让借款人去其他平台借款归还本平台借款;9、采用非法软件短信电话轰炸借款人手机号码;10、冒充国家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恐吓、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网贷,外文名是Internetlending,p2p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三、、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6. 投诉网贷平台在哪里投诉有用
1、聚投诉-21CN
2、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3、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4、银保监会
5、当地工商部门
拓展资料
网贷,外文名是Internet lending,p2p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
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简介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网贷平台监管,从最多时的五六千家到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
7. 全国特大套路贷曝光,坑了900多万人,200余人被抓,对此你怎么看
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贷款的人员诈骗广大人民的血汗钱。相关部门一直都在严厉打击违法网贷,确保每一位居民的财产足够安全。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方案,相关法律对不法网络贷款的处罚力度特别大,但依旧会出现冒着犯法风险的人走上不法道路。既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也坑害了其他人。
由于信息技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环境。许多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进行诈骗,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电信诈骗和网络贷款诈骗。有些大学生和普通民众无法获得大量的金钱,可他们又想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所以他们才铤而走险进行网络贷款。殊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骗子的圈套中,最终失去了金钱和名誉。全国特大套路贷款案件细节被曝光,坑了900多万人,200多余人被抓捕归案。
该平台的借款行为和要债行为已经影响了社会正常发展,更何况涉案人员高达900多万人。这加快了相关部门查处该平台的速度,最终平台账户的九亿多资金被冻结,200多人被依法逮捕归案。我们不要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按照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更不要随意攀比。
8. 2021网贷会全面停止催收吗
2021网贷不会停止催收,国家打击的只是暴力催收等一些违反法律的催收,正常的催收程序国家是支持的。下面为你介绍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监管对催收的态度不明朗,长期以来中国债务催收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进而在监管主体和监管依据上缺乏明确规定,成为中国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涉及催收监管的众多规范性文件来看,目前中国涉及债务催收监管的主体包括央行、银保监会、公安部、教育部、商务部、最高法、最高检等国家机关,具有临时机构性质的互联网金融整治办,以及因获得规范性文件或监管机构授权而具有部分监管职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协会等。上述监管主体依据相应的职能分工,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针对具体领域的债务催收进行规定,导致既有的催收监管依据零散、单薄,缺失统一的监管标准。就理论而言,债务催收属于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一种私力救济手段,本身具备合法性基础;就实践而言,考虑到当前借贷市场对催收的巨大需求,合理的监管模式应该是承认债务催收以及第三方债务催收机构的合法地位,针对催收行业设立明确的监管主体,结合催收行业的现状出台相应的监管规则,进而引导债务催收行业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尤其是在第三方债务催收中,催收机构与债务人之间不具有直接法律关系,催收机构以受托人身份进行债务催收,受法律约束的意识较弱。此外,中国当前对公民数据与信息保护的整体水平较低,也是催收中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盛行的原因。网络基础设施的迅速改善、大数据技术的深入普及,降低了债务催收机构获取和适用个人信息的成本,监管规则的缺失也进一步刺激催收机构无视债务人信息保护。在宏观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当下,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除了明确催收机构法律地位、赋予其合法性从而弱化其行为短期化的动因之外,关键在于明确催收机构的催收行为标准。通过公法干预的方式塑造行业标准,从而确立行业秩序、提高监管效率。
9. 中国银监会网贷举报投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