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苏联解体后还有970亿外债未还,其中欠中国4.5亿,用了多少年才还清
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他们也是唯一能够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红色帝国在1991年会轰然倒塌!更加悲剧的是苏联不仅解体了,还留下了欠的一屁股债!苏联虽然没有了,但是欠的钱还是要各个加盟共和国分摊还的,其中还欠中国4.5亿知道2015年才还清!
因为苏联经济的原因,他们直到解体都没有偿还完债务,据统计苏联解体后尚有970亿美元的外债没有还,其中就欠中国4.5亿美元。苏联加盟共和国分摊偿还,俄罗斯承担了966亿的外债,这笔钱对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并不算是巨款,但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采取的“休克疗法”让经济差点崩溃,他们国内也存在各种矛盾,这都需要用钱来摆平,俄罗斯也只能慢慢归还这些债务,为了还清这些钱用了26年。而直到2015年,俄罗斯才还清欠了中国的4.5亿美元的钱,这距离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24年!
⑵ 中国还苏联债务为什么要还钢铁为什么要还债务最后还完没
因为他知道中国生产不出钢铁来
苏联在解放战争期间没少提供援助
解放军除了大量缴获的日军装备,(很多是国共战争时从国民党手上缴获的)
再来就是苏联的武器,比如轻骑步枪,火炮弹药等
还有大批人员来中国搞建设,比如修建铁路,建设工厂。还没建完,苏联就让这些专家撤了。结果工厂和铁路都修了一半仍在那儿了。
中苏论战时,双边关系恶化。毛子趁机摆中国一道
真是坑死人了,中国人自己都吃不上饭还得去还他们债
越南战争的时候,越南人的大批辎重都是我们中国人提供的。从武器到粮食和衣服。
结果最后越南人还吃着我们的粮,穿着我们的衣服,拿着我们的武器打我们。
而越南战争还是我们帮苏联人支持北越共。
那个赫鲁晓夫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S B
斯大林一直以来建设的苏维埃庞大帝国从他开始就败家
他在位置还没怎么坐稳就被苏联军政高层给搞下去了。
从他搞修正主义开始,中苏之间就没少用舆论相互抨击。
不然中国能跟美国建交么。
事实证明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与其给他们粮食援助来换取外交关系,还是让我们的老百姓们先吃上大米白面吧。
我们吃饱了,他们羡慕了,自然就靠过来了。
⑶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贷款给中国3亿美圆——中国后来还清了吗
当然还清了,我们那时是真正团结一心的国家。 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贡献一切的时期。而不像现在官僚主义习气严重。早为当代人非常向往毛主席时代。
⑷ 建国初期苏联贷款给我国的3亿美元还了吗
当然还了呀,又不是无偿的。到1964年,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中国还清了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也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中苏关系交恶,开始还贷款。
可以参阅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3/20/content_17475528.htm
⑸ 中国还俄罗斯借款是怎么回事
苏联吧,中国没欠俄国债.
经过一轮谈判后,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苏联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政府”,期限为14年,前4年以易货方式提供,从1955年开始作为偿还贷款的供货。苏方要求的数量令周恩来颇感为难:“钨第一个两年每年8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9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锑第一个两年每年6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7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锡第一个两年每年7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8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铅第一个两年每年5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6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55]上述战略物资中国确有一定储藏量,但开采和生产极为落后。解放前钨砂最高年产11458.3吨,而1949年仅2766.58吨,1936-1948年平均年出口约7386.6吨;锑矿年产分别为22401吨和1204.77吨,1937-1947年平均年出口约4512.7吨;锡年产分别为11710吨和3500吨,1939-1948年平均年出口3787.1吨;铅最高年产约10000吨,自给略有剩余。[56]所以,苏联提出的条件显然是中国力所不及的。
据此,周恩来在谈判中提出免除铅、减少锡和锑的供货。[57]经过反复谈判,苏方最后接受了中国的请求,不过,苏联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使毛泽东感到莫斯科处事多少有些盛气凌人的味道。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在起草关于贷款的议定书时,特意首先提到:“鉴于苏联缺乏战略原料(钨、锑、铅、锡)的困难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帮助苏联政府,同意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政府”。[58]当这个文件发回北京让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刘少奇给毛泽东去电汇报说,政治局会议认为贷款议定书前言中帮助苏联政府数句似可删去。但毛泽东坚持这种说法,他在复电中称:“借款议定书前言数句,意即为中国对苏联之报酬,不宜删去。”[59]显然,因为这种条件表明中国得到苏联贷款并非是单方面的求援,而同时也为苏联提供了帮助。
在经济贷款中,还有一项更能说明上述问题,这就是橡胶贷款。橡胶是苏联本身无法生产而在冷战的环境中又很难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战略物资,因而希望通过中国的途径搞到。早在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时,斯大林就询问中国南方是否能够种植橡胶。[60]1950年11月斯大林要求中国为苏联代购橡胶5000吨,周恩来为此致信毛泽东等人,告以莫斯科来电内容,并建议不管中国如何困难,都应转卖苏联5000吨。后经毛泽东同意,并与陈云商定:多给苏联3000吨,共8000吨橡胶,并可代订5-7万吨。[61]但随后美国开始实行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政策,中国要进口橡胶也非常困难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还是在1951年上半年利用在天津和广州的两家英国公司进口了4800吨橡胶。[62]
斯大林对中国能够向苏联提供橡胶表示满意,但又感数量不足,希望中国大量种植橡胶,以保证这种战略物资的供应。[63]20世纪初中国从马来亚半岛引进橡胶树,但只有海南岛地区适宜种植。解放初期,种植面积29332亩,年产橡胶约7500担,尚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64]1952年3月,斯大林提出以创办中苏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开发橡胶生产。斯大林没有想到,股份公司的方式更为中国领导人所反感。毛泽东同意在中国南方种植橡胶,但认为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目前政治情况下不太合适”,建议由苏联提供贷款和技术设备,而中国以生产的橡胶偿还贷款,并答应按低于世界市场的优惠价格向苏联提供年产橡胶量的50%以上。[65]
1952年9月斯大林与周恩来会谈时双方签订了橡胶贷款协定。斯大林在会谈中直率地说:“我们想从你方每年得到1.5-2万吨橡胶。你们说有困难,好像不同意。问题是我们需要橡胶,因为制造汽车和卡车需要大量橡胶,而这些车都是供给你们的。”周恩来回答,中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如数供应,但考虑到“敌人的封锁和其他反华措施”,担心无法完成义务而被视为违反协定。斯大林对此表示理解,但又不客气地指出,中方应千方百计地按规定数量完成供货,至于协定的写法可以缓和些。如果中国不能按商定的数量提供橡胶,苏联只好减少中国的卡车订货。同时,对于周恩来提出的1亿卢布的贷款数额,斯大林也表示有困难。[66]9月15日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国种植橡胶的技术合作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贷款7000万卢布,在出产橡胶之前,中国每年需从第三国为苏联尽可能购得1.5-2万吨橡胶,不足部分以钨、钼、锡、铝、锑等原料顶替;出产橡胶后,每年产量的70%提供给苏联,1963年以前按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以后则按低于国际市场8%的价格售与苏联。[67]
显然,签订这个橡胶贷款协定使中国成为了苏联的橡胶生产基地,这是中方所不情愿的,所以斯大林去世和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如前所述,中国就提出中止这一协定。作为替代,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的协定规定,在1954年至1959年间,中方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等战略物资,作为对苏联援建项目补偿的一部分。[68]
到1964年,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50年代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中国还清了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69]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70]中国人民当时的骄傲和喜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同时也表明,对于如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利用外资,“借鸡下蛋”的道理,中国领导人当时尚未参悟。至于传闻中所说的苏联在与中国关系恶化后曾追逼还债,笔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文献的记载。
⑹ 当年中国还清苏联的债务了吗
中国还清了。
建国后苏联为了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给予中国大批的贷款——苏联1950年代给予中国的贷款共计66亿旧卢布,加上1961年提供的蔗糖贷款3.296亿新卢布。
中国于1964年提前一年(应于1965年还清)还清1950年代所有苏联贷款,并与1965年还清有关蔗糖的贷款。
。
⑺ 苏联对中国贷款援助是多少
建国后,提供贷款是苏联援助中国的方式之一,然而,苏联究竟向中国提供了多少贷款,其中有多少属于军事贷款,有多少属于经济贷款,这些贷款的具体情况如何,学术界至今没有一致认可的说法。中苏双方从未公布过苏联向中国提供的贷款全面情况。
1960年8月9日美国中情局一份报告说,从 1950年到1956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约13亿美元(52亿卢布)的贷款,其中4.3亿美元用于经济发展,其余部分主要用于购置军火。也有的美国专家估计为22亿美元(合88亿卢布),其中4亿多美元用于军事援助,其余的用于工业化建设。而有些西方著作的说法则高达26.5亿至30亿美元(120亿卢布)。
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提供的数字,总计为56.76亿卢布(其中军事贷款43亿卢布),加上利息15 亿卢布,总共62亿卢布,预计1965年可还清。1989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说,苏联1950-1955年向中国贷款11笔,总计金额为 56.6亿旧卢布,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抗美援朝和偿付苏联移交物资等方面。这与《外交史》提供的材料大体相同。同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也说贷款共有11笔:“除1950年贷款3亿美元外,1951-1955年中苏两国政府又签订了10项贷款协议,其中一笔为无息,9笔年息2%,偿还期2- 10年”。但其统计的贷款总金额略少:12.74亿新卢布(折合人民币53.68亿元)。
原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2)、著名经济学家М。И。斯拉德科夫斯基在《苏中经济贸易关系史(1917- 1974)》一书中使用的贷款数字是按照1961年1月1日苏联公布的新卢布牌价计算的,为了便于对比,现折合成旧卢布(1个新卢布折合4.45个旧卢布),也列表于下:两方材料比较,苏联方面提供的贷款金额比中国方面提供的数字多9.357亿卢布。如果除去新旧卢布换算时出现的微小差额不计,主要差别出现在对 1951 年贷款数额的计算上,其他各项大体相同。根据查阅近几年解密档案的结果,1951年中国的确还向苏联提出了补充贷款的要求,而且苏联方面也确实提供了这些贷款。
当然,如果计算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全部贷款,还要加上1961年的蔗糖贷款。1961年3月为帮助中国解决饥荒问题,苏联提出以贷款方式向中国供应100万吨小麦和50万吨转口古巴蔗糖,经商议中国只接受了蔗糖的援助,这笔贷款为3.296亿新卢布。
⑻ 当年中国什么时候怎么欠前苏联债务的
债务来源有以下三点:
1抗美援朝给中国的破武器。本来应该是中国出人,它出武器的。
2帮中国建设。
3给中国代的款。
别人总是有所图的。朝鲜战争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无偿援助,和苏联翻脸后,苏联要中国还债,迫于苏联武力的威胁,在中国最困难时期把债还了。
主要是解放后,苏联为了利用和拉拢我们,跟咱们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帮咱们进行了一些建设,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来的大型、重工业企业。但是苏联人不是什么好人,也不是救世主,当然不能白给我们,就要我们还债。不过客观上也加速了我们的工业化进程。
当年苏联为了拉拢中国对抗美国,援助中国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帮助中国恢复经济。
⑼ 当初苏联给中国贷款是什么情况一开始看我挺感动,然后我奶奶说钱全还了,拿走了一堆大苹果,弄的
你说的是1960-1962年这段时间中国用物资还苏联贷款吧。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中苏关系是友好的,新中国刚成立,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苏联也为中国军事经济建设提供了许多贷款,但到了1960年7月,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
为争一口气,尽管面临“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还是勒紧裤腰带还清了这笔债务。中国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14亿600万新卢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使用和消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军事物资的贷款和利息),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按照协议,这些外债应于1965年前全部还清。当时我国建国仅十年有余,工业尚在起步阶段,所以只能用农产品来偿还。鸡蛋、苹果要过筛子,大了小了都不要;猪肉要卡一下膘,肥了瘦了都不行——这是前苏联当年验收中国抵债物资时的真实写照。
你奶奶说的苹果就是这样用去还贷款的。
⑽ 中国在抗美圆朝时借苏连多少钱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和出现饥荒后,国内曾出现“中国为抗美援朝欠债,苏修逼债造成挨饿”之说。不过,若研究一下改革开放后国家发表的经济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当年中国所欠苏联债务数额并不大,三年困难时苏方还主动提出中方可推迟还债。其实三年饥荒与欠苏联的债务并无太大关联。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不再对华提供无偿援助。1949年12月,毛伟人访苏时,同斯大林议定了3亿美元的苏联对华第一笔贷款。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国急需大量武器装备,苏联要求中、苏两国按成本价各出一半的钱。当时中国因财政困难,苏联半价提供的武器算作对华贷款,就此中国欠下苏联军❤火债30亿元人民币。1955年,苏军从旅顺撤退时,又移交了折价9.8亿元人民币的装备。
在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机器设备,主要以货物贸易而不是贷款交付,不过提供的技术免费。
1958年“大❤跃❤进”后,我国不能按贸易合同对苏联交货,在1959、1960年两年间欠下25亿卢布商贸债。在《关于1961年和1962年国家决算的报告》中列举数字:1950年以来,我国向苏联所欠的外债和应付利息,折合人民币共57.43亿元人民币。而这在当时的国家财政支出中占多大比例?1959年中国的财政支出为520亿元,1960年则为654亿元。而且至1960年之前,我国对苏联已还债33亿元人民币,这就将抗美援朝所欠的武器债务基本还清,所剩的主要是贸易债务,以及接受旅顺苏军撤出后所留装备的收购费,折合23亿元人民币。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债务在分年偿还的情况下,其总额只要不超出一年财政支出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便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当时中国几乎只对苏联有欠款,数额又只占国家年财政支出的二十几分之一,实在算不上一个太大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