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小企业贷款的类型有哪些
中小企业贷款总体来说分为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普通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主要来源是三个方面:
一、银行
特点:贷款手续比较繁杂,信贷门槛高,限制资金使用范围,审批周期长,利息比较低。适合信用好,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和中长期资金周转支持。
虽然许多银行推出快捷贷款服务,但仍然无法满足普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比如: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推出的中小企业快捷贷款服务仍然规定资金使用范围,贷款时间仍然比较长。
二、典当行
特点:贷款手续简单,几乎没有门槛,不限制资金使用范围,最快可以当天放款,借贷方式灵活,但利息比银行利息高。典当抵押贷款主要是实物为抵押,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
适合普通的中小企业中短期的资金周转。比如:华夏典当行、民生典当等推出的中小企业贷款服务,都是2-3个工作日可以放款。大大方便了中小企业中短期资金周转。
三、民间借贷
特点:除了贷款利率最高,风险比较高,以信用为担保。其它特点基本和典当行一致。如汇富贷。在这里区别分开主要是由于前两种融资方式是国家法律许可,而民间借贷有很多是和法律打擦边球,需要注重鉴别。
(1)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范畴扩展阅读:
业务流程
1、企业向银行提出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并提供企业和担保主体(若有必要)的相关材料。
2、签署借款合同和相关担保合同。企业的贷款申请经深圳发展银行审批通过后,银行与企业需要签订所有相关法律性文件
3、按照约定条件落实担保、完善担保手续。根据银行的审批条件和签署的担保合同,如果需要企业提供担保的,则需进一步落实第三方保证、抵押、质押等具体的担保措施,并办妥抵押登记、质押交付(或登记)等有关担保手续,若需办理公证的还需履行公证手续等。
4、发放贷款。在全部手续办妥后,银行将及时向企业办理贷款发放,企业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贷款用途合理支配贷款资金。
『贰』 大中小微企业统计制度存在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按照“政策引导、资源整合、解决瓶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为服务引导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开辟了多重通道,引导中小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使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变,但是现阶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
多数中小微企业都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弱化了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基础。
一是平均贷款满足率低。经过调查,2010年我区企业平均贷款满足率为72.11%,2011年企业平均贷款满足率为62.93%。而资金周转不灵,将直接影响产能。
二是抵押物单一,银行准入难。企业贷款必须有抵押物,而抵押物多要求为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且抵押折扣率较低,土地、房产按50%左右折扣,生产设备仅折20%—30%。对于一些在发展初期的中小微型企业,资产积累不足,无充足抵押资产,往往被挡在信贷大门外。大多中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规模不大,加上经营管理不规范、市场前景不稳定,受政策风险影响大,市场淘汰率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银行难以认同等因素,从资金的效益和安全性出发,很难从银行直接获得信用贷款。而担保贷款虽然手续较为简单,但是担保费用高,使企业难以承受。
三是抵押贷款审批手续繁杂,费时费力。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特点是“小、急、频”,而银行为防范风险,大多要求一套完整而繁琐的融资手续,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同时,国有商业银行随着银行企业化改革,大幅度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县级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较小,授权、授信不足,对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业务大多只起调查评估作用,然后是层层报批。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要十来道手续,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往往错过最佳商机。而地方商业银行机制虽较灵活,但贷款成本一般较高,而且规模较小,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来满足中小微型企业日益扩大的贷款需求。
四是利率高,企业负担重。银行给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都要高于大企业,并且还有40%左右的授信留存金额,再加上抵押评估费用、担保费用等,成本很高,各项费用加起来甚至可以达到20%,而大多企业的利润率往往只有10%左右,使企业不堪重负。同时,银行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贷款时会优先贷款给浮动利率较高的企业,从而无形中提高了贷款成本。
(二)中小微企业承担的税负重、优惠政策门槛高
中小微企业大多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由于没有对应的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其税负偏高,减少了企业的资金积累,削减了企业获利能力。就企业所得税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经济效益低,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而且与外资企业和内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明显存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过少,费用列支标准过严,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规定过死等问题。
此外,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门槛过高,从而导致很多企业没有真正享受到政策扶持。尤其是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企业,更加无法享受到任何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企业必须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规定比例”等。这些“门槛”使中小微企业很难能够在各方面同时达到相应的政策条件。在我区就有许多有潜力有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因为部分不符合条件而无法享受优惠。如武汉华艺柔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就一直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而因为门槛过高而没有成功,但该公司以柔性版印刷为核心,生产环保型纸箱,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政府扶持。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成本上升影响中小微企业发展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去年开始,我区中小微企业所用的铜、钢铁、棉花、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了企业订单的长久、持续和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又遇到异常严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生存与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原材料价格的整体帐幅达到15%多,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由于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因素,中小微企业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而有些企业的利润率仅10%左右。企业利润被严重侵蚀。再加上中小微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缺乏定价权,提高售价则会对销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近几年很多中小微企业发生了亏损。
(四)中小微企业用工难、员工流动性大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的减速和新生代务工人员就业取向、劳动态度等日益多元,小微企业在招聘工人时难以给予工人们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根本无法与大中型企业抗衡,自然会频频“碰钉子”。导致中小微企业招不进、留不住职工。很多工业园分布在较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且缺少配套的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难以解决员工的业余生活问题,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留人难、留住技术工人和高级人才更难。人才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就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中小微型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以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编制全区针对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树立小金融兴行富民的观念。既全力支持大银行发展,也大力发展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担保公司。既畅通间接融资渠道,也大力开辟直接融资渠道。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中小微企业短期借款额度,创新金融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制约。二是研究出台鼓励在全区新设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下拓展,激发区域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和活力。三是加大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工作的组织力度。金融机构利息和收费也要公开透明,防止乱收费。四是完善担保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争取多发展几家信用担保机构,同时通过资金注入、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对我区现有担保公司进行培育和扶持,达到与银行合作的门槛,各商业银行主动争取上级行支持,推动下调对担保公司的最低资本注册额度的合作标准。五是加大信用担保机构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着力在担保机构数量、质量和担保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二)继续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降低政策门槛
一是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收企业所得税政策范围,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政府在制定安排科技发展经费和工业发展经费政策时,应拿出与中小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资助资金额度,设置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建设方面的扶持政策,并考虑对市场需要、增长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等现实情况,相应降低经营规模和项目投资额的门槛。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做好对中小微企业的纳税辅导工作,优化“减、免、缓”办税流程。对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基地,经审批,可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有特殊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经批准可以延期缴纳,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筑设施竣工投入运营之日起,其经营单位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批,给予减免税照顾。三是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增加政府采购计划中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份额,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各部门,应当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18%的份额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对小型微型企业产品可视不同行业情况给予6%至10%的价格扣除。
(三)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助推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使中小微企业实现“自救”
当前,中小企业遭遇“用工荒”、“用工贵”、“留人难”的困境,人工成本极度攀升。为缓解中小微企业生存困境,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建立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拓展城市交通,方便企业职工出行。同时也需要中小微企业自身化压力为动力,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工资福利水平,营造良好用工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有意识因人而异地进行人事安排,尝试把不同性格类型的分配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并让他们性格互补,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尽快使企业走出“陷阱”。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服务等技术创新活动。其中另外设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给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研技术创新中的损失给予适当风险补偿。对那些勇于开拓国际市场,或参加全国性展览会、招商会等给予适当补贴。第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结合实际,可以在不同领域成立小规模的行业协会,整合产业链条,让企业“抱团取暖”,或者引导一家企业牵头成立协会,把同行业或相关企业“串”起来,进行信息、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达到和实现企业“轻装快跑”破困局,科学发展作贡献。
(四)进一步发挥中小微企业在就业、民生、创新等方面作用
中小微工业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激发民间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将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科学规划。一要结合本地实际,从融资、服务、用地、减轻企业负担等企业最关心的关键点入手,研究制定配套办法,上下联动,促进本地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的机制化、长效化。二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突出问题。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要加大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三要加强中小微企业统计分析,把促进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政策评估,全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叁』 交行中小企业贷款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
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六、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七、本规定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八、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适时修订。
九、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肆』 哪儿有福建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与信贷情况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决定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详见附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度》自2007年9月开始实施。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于2007年9月25日之前向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报送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数据时间属性为2007年6月30日。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于每季后25日内报送相应数据。
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行报送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的时间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由原定的每季后18日内调整为每季后25日内报送。
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指标为新增的全科目季报指标。自第一次报送起,各行即应将原有的全科目人民币、外汇季报数据与新增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生成同一数据文件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四、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及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统计分析工作。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质量监控办法等情况,要及时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沟通,有关材料以传真方式报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银行业各级机构按照《制度》要求向人民银行报送数据。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采集和汇总涉农贷款数据后,与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数据信息共享。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
2007年7月25日
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一、制度说明
(一)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依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9号发布)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制度。
(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三类统计报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和汇总类报表。采集类报表由本制度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填报,辅助类报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汇总类报表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采集类报表和辅助类报表汇总生成。
采集类报表包括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等四张报表。分别反映各类涉农贷款的规模、产业类型、期限、信用形式、风险状况等。
辅助类报表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可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从征信系统中查询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数据,并以此生成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的相关数据。
汇总类报表为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该表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的基础上汇总生成,主要反映涉农贷款的各层次构成情况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情况。
(三)采集类报表报送要求。
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本行全国和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农贷款数据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其分支机构将辖内涉农贷款数据报送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汇总辖内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填报的涉农贷款数据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2.频度:季报。
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
4.报送方式:填报机构按照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内设的指标编码和规则生成数据文件(详见本制度四、指标编码及指标校验关系)后,通过modem或者人民银行内联网邮箱报送。
5.报送数据属性:填报机构每季末的涉农贷款余额。
6.币种:分人民币、外汇两类。报表中人民币栏(A、B、C栏)填报人民币涉农贷款余额;表中外币栏(D、E、F栏)填报外汇涉农贷款余额,币种属性为美元合计。
(四)辅助类报表报送要求。
1.填报机构和报送渠道: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根据本《制度》所述的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判定标准(见下文)确定相应的龙头企业范围,并收集相关信息后,填写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后报送人民银行总行。
2.频度:季报。
3.报送时间:每季后25日内。
4.报送方式:以人民银行总行下发的excel模版填写报表后,通过人民银行内联网将报表传送至"统计数据/统计司/总行/PBC@pbc"。
5.报表文件命名规则:报表文件名应为"L+101+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代码+数据日期(8位).xls"。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为例,其报送的2007年第二季度山东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文件名应为:"L10116000020070630"。
(五)相关概念。
1.贷款:指报告机构发放的各类贷款(含直贴现、买断式转贴现和金融租赁)。
2.短期贷款: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3.中长期贷款:指报告机构所发放的各类贷款中合同期限大于1年的贷款。
4.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文印发)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的相关要求进行的各项贷款分类。
5.农业:本制度中除农、林、牧、渔业贷款项下包含的农业贷款专指对农作物种植业的贷款之外,其他部分所说的农业均是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的大农业。
(六)本制度由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伍』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应分析哪些指标
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银行金融机构的额度,审核严格,所以在申请企业贷款前参考以下几个指标:
1、企业的营业收入,纳税额。纳税额主要是看企业的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这些,同时还会分析营业收入是否稳定,会不会跟去年对比存在明显的下滑现象。
2、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经济、法律纠纷,企业如果有诉讼现象,银行是可以查到开庭公告还有法院的裁判文书的。如果有诉讼,分为已结案或者未结案,一些银行对已结案的会忽略,但是由于机器有难以识别,出现过即使是原告,也会触发否决的现象。
3、主要看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看企业经营的这个产业链上下游的稳定性,企业本身的客户是否是一些优质的客户。
4、企业历史变更主要是看企业近一年内有没有发生股东的变更,法人的变更,以及一些主营业务等方面的变更,特别是股东变更,一般银行都需要变更一定时间后才可以申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5、中小企业主自己不是法人,让别人去做法人,法人0占股,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大数据时代,许多的关联信息已经可以一目了然了,代持股或者通过复杂的公司结构去控股公司,经常会被系统自动拒绝。
应答时间:2021-11-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陆』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说明
法律分析: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法律依据:《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第一条 制度说明(一)为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依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9号发布)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制度。(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三类统计报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和汇总类报表。采集类报表由本制度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填报,辅助类报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汇总类报表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采集类报表和辅助类报表汇总生成。采集类报表包括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等四张报表。分别反映各类涉农贷款的规模、产业类型、期限、信用形式、风险状况等。辅助类报表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填报。人民银行总行可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从征信系统中查询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数据,并以此生成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的相关数据。汇总类报表为涉农贷款汇总情况表。该表在采集类报表、辅助类报表的基础上汇总生成,主要反映涉农贷款的各层次构成情况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情况。
『柒』 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主要包括哪些统计内容
一、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包括以下五个统计内容:
1、贫困地区扶贫贷款统计;
2、 扶贫贷款及相关普惠贷款专项统计;
3、精准扶贫贷款统计;
4、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统计;
5、货币政策支持情况统计。
二、扶贫贷款:
扶贫贷款是由国内有关金融机构承担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 它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 另一种是发放给龙头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贷款。
三、扶贫贷款存在的问题:
1、扶贫贷款与商业化经营两种属性的矛盾。
扶贫贷款是政治任务与经济工作的结合载体,它是国家为了促进和保持国内经济的区域均衡发展,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而实施的一项扶贫发展计划。说它是一项经济工作是因为它有别于其他的财政无偿拨款和无偿投人,实行以借贷有偿和付息对价的原则,是一种信贷行为和经济杠杆,具有政策倾向性、优惠扶持性的特点。而商业性经营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获取商业回报为目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遵循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当前扶贫贷款在农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过程中,欲使熊掌与鱼翅二者得兼,必然顾此失彼,从而导致扶贫贷款的商业化运作矛盾迭出。
2、承货主体能力弱化与信货主体控制风险的刚性约束的矛盾。
扶贫贷款承贷主体的选择是扶贫贷款投放的重要“门槛”,加强对扶贫贷款准人条件的严格要求,主要是为了防范贷款项目的风险。作为政府部门更希望贷款投向于生产困难的企业和急需解决贫困的农户。而作为贷款主体的银行首先选择贷款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农银发[1998]99号《中国农业银行扶贫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以种养、林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扶贫经济实体项目,项目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20%。而在我州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无疑使大部分企业被拒之扶贫贷款门外。企业如此,对于贫困地区的个人来说,确实过于贫困没有偿贷能力,也使信贷主体对其失去信心,从而使承贷主体对扶贫贷款的需求与信贷主体对承贷主体的选择矛盾加剧。
3、三农的低效性与货款追求高效的矛盾。
农业本身的自然特点就具有较大的风险,更何况贫困地区农业对自然的高程度依赖及农民对现有农业技术掌握程度的限制,造成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难以达到增收的目的,即使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取得丰收,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决定了当前贫困地区三农的低效性。同时,在贫困地区依托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由于产品深加工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销路不够看好,使得这一部分企业效益难以提高。
扶贫贷款的发放不仅要保证贷款本金收回来,而且要能够得到利息收人,这是贷款投放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项目效益低下,必然同贷款追求高效目标产生矛盾,同样使贷款主体对承贷主体失去信心。
4、扶贫货款风险的多重性与货款责任终身追究的矛盾。
扶贫贷款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项目风险、承贷主体的信用风险和贷款的财务风险。
①由于扶贫贷款本身扶持的承贷主体个人及法人经济实际状况,无法为贷款提供担保,使扶贫贷款缺乏风险保障。
②由于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大多是贷差行,扶贫贷款所需资金绝大多数是靠向上级行借资金,资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贷款利率倒挂,形成扶贫贷款发放越多,银行亏损越大。
③扶贫贷款贴息补贴难以到位,从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农业银行扶贫贷款累计亏损13922万元,其中,因贴息政策变化应补未补利差2130万元,应补未到位873万元。
由于利率倒挂和利差补贴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贫贷款的风险。扶贫贷款风险的客观性、多重性、政策性的存在,加上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极不完备,贷款风险责任让人难以接受。
『捌』 中小型企业贷款有哪些
房产抵押,保证担保,信用贷款,保理业务,银行承兑,投资基金,上市融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