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营改增后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吗
根据税收法规规定,中行仅在业务经办机构或其指定机构受理客户发票开具申请。详细情况请您咨询中行贷款经办行。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⑵ 营改增后 银行的贷款利息 开发票吗
由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没有进项税,也不能对外开具任何发票,你可以把银行为你出具的盖有银行讫章的所有凭证直接入账就可以了,包括还款利息单。
⑶ 营改增后企业之间借款利息发票需要去税务局代开吗
此种借款利息需要缴纳增值税,建议按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代开发票,十万元以下可在税局自助代开。一般纳税人提供的贷款服务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适用税率是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向税局申请代开发票;一般纳税人只能自行开具发票,不能代开发票。
⑷ 营改增前银行贷款利息能提供发票吗
我也被骗了,刚借了五千,发来短信说借款成功了,余额上没有一分。看了一下分期还款都出来了!真的被坑了
⑸ 营改增后银行贷款利息需开增值税发票吗
展开全部
银行贷款利息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营改增办法规定,购进的贷款服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所以支付的利息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因而,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⑹ 银行贷款利息收入能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利息的增值税进项税不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
2、相关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有关事项的规定:原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利息属于贷款服务。
⑺ 营改增36号文关于银行贷款利息应开什么发票
营改增36号文关于银行贷款利息应开增值税普通发票。
企业端开票系统从2005年8月份开始分别在北京市西城区,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山东省淄博市、东营市和烟台市的部分企业进行试运行,计划从10月份开始在全国陆续推行。“一机多票”系统使用的普通发票统称为“增值税普通发票”,实行统一印制,于2005年8月1日起陆续在全国启用。
2017年12月,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从2018年1月1日起调整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发票代码从现行的10位到12位。
相关规定
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格式、字体、栏次、内容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完全一致,按发票联次分为两联票和五联票两种,基本联次为两联,第一联为记账联,销货方用作记账凭证;第二联为发票联,购货方用作记账凭证。此外为满足部分纳税人的需要,在基本联次后添加了三联的附加联次,即五联票,供企业选择使用。
二、增值税普通发票第二联(发票联)采用防伪纸张印制。代码采用专用防伪油墨印刷,号码的字型为专用异型体。各联次的颜色依次为蓝、橙、绿蓝、黄绿和紫红色。
三、凡纳入“一机多票”系统(包括试运行)的一般纳税人,自纳入之日起,一律使用全国统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并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
⑻ 营改增后银行收入的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可以开出增值税发票吗
银行可以开出增值税普通发票,但不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即使企业收到发票,但对于支付的贷款服务利息支出的进项税是不可以抵扣的。
⑼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开票
贷款利息支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以进项抵扣。
贷款相关的手续费(例如投融资顾问费和手续费等银行收取的费用)支出也不可抵扣进项税款。
根据《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是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同时,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⑽ 营改增后利息收入能开增值税发票吗
营改增后利息收入能开增值税发 票,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四)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五)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六)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