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校要严防不良校园贷校内宣传和放,织牢政府的“资助网”,具体怎么做
这就需要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3、学生不要超前消费,家庭困难可以走新生绿色通道,
现在社会的生活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导致了很多学生经不住诱惑,开始了超前消费,据统计现在大学生基本上10个人里边有7个人,在支付宝的花呗里都有现代的金额,只不过是有的多有的少,
除了不要超前消费,如果家庭困难的话也可以走新生绿色通道,需要由家长和上学人的共同担保,
具体操作流程就是在开学的前一个月到当地的教育局或者开学之后到大学交费处去办理助学贷款就可以了,
校园贷危害真的特别大,学校一定要宣传到位,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贷的危害,同时如果在学校发现有校园贷的广告或者有代理校园贷的,应该要及时的通报学校,严重的话可能还要报警,
再一个就是政府一定要加强校园贷的管控风险,不要让校园贷走进大学校园,不要让这些魔爪伸向什么都还不懂的大学生,
❷ 有哪些学生贷款平台
闪电学贷,同学贷,手机贷等等。
❸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学生网贷能杜绝吗
近两日,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刷到,限制大学生使用网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原来是,银保监会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共同下发的一个通知。其中明确告知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和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发放贷款。
因为网贷无法还清而导致大学生走上歧途的事件,已经数不胜数,很多大学生由于无法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由此走上歧途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网贷对于大学生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只能够去不断的扩大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不断的去刺激大学生进行消费。所以说网贷对于大学生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下发的这个通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从歧路走上正道。
❹ 全国特大套路贷曝光,坑了900多万人,200余人被抓,对此你怎么看
网络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贷款的人员诈骗广大人民的血汗钱。相关部门一直都在严厉打击违法网贷,确保每一位居民的财产足够安全。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方案,相关法律对不法网络贷款的处罚力度特别大,但依旧会出现冒着犯法风险的人走上不法道路。既毁掉了自己的前程,也坑害了其他人。
由于信息技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更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环境。许多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进行诈骗,首当其冲的就是网络电信诈骗和网络贷款诈骗。有些大学生和普通民众无法获得大量的金钱,可他们又想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所以他们才铤而走险进行网络贷款。殊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骗子的圈套中,最终失去了金钱和名誉。全国特大套路贷款案件细节被曝光,坑了900多万人,200多余人被抓捕归案。
该平台的借款行为和要债行为已经影响了社会正常发展,更何况涉案人员高达900多万人。这加快了相关部门查处该平台的速度,最终平台账户的九亿多资金被冻结,200多人被依法逮捕归案。我们不要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按照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更不要随意攀比。
❺ 180多名大学生陷校园贷是怎么回事
贪图好处费,大学生盲目申请网贷,导致近190名学生陷入校园贷。
“在校园贷网络平台上贷款,不但不用付利息,还可以挣钱。”2015年8月以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挣钱方式开始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几所高校悄然流传,令不少学生为之心动。至2016年底,靠校园贷“挣钱”的学生近190人,贷款总金额近400万元。而这些贷款最终都进了一个名叫田明玉的男子的口袋。近日,大庆高新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田明玉批准逮捕。
据了解,案件发生后,大庆高新区检察院专门以“校园贷是馅饼or陷阱”为主题,在辖区高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此案的办理呼吁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教育在校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御诱惑,远离风险。
❻ 如何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
(一)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严重缺失
(二)贷款制度混乱不堪,乱象丛生,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
大学生网贷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外界不应太过于苛求,而是应该理性、客观务实地去看待其中的利与弊。
网贷公司的利润来自服务费和逾期费,这些费用都由网贷公司自行定标准,较随意,一般服务费是贷款总额的5%,有的平台甚至收10%。而一旦逾期,学生要额外偿还贷款总额的10%,甚至更多。
平台间相互不沟通。这从侧面反映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重复借款,最终债台高筑,超出偿还能力。
贷款程序过于简单,贷款门槛过低。很多网贷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提高营业额,纷纷降低贷款门槛,推出简单的贷款程序,多数分期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贷款。这样虽然能确保学生的身份的真实,但是却无法按上文的标准筛选学生,很难确定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贷款。虽然平台可以通过上门催收等方式追回贷款,学生本身也怕逾期还款对自己未来前途及个人信誉名声造成影响,最后求助父母也能还清贷款,这也是目前为止学生贷款坏账率还比较低的原因。但是,这样对学生和他的家庭却是一种伤害,让有些贫困家庭承担原本无力承担的压力,也纵容了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
二、理性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
大学生网贷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外界不应太过于苛求,而是应该理性、客观务实地去看待其中的利与弊。
(一)大学生网贷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或者自主创业。目前,高校大学生申请银行信用卡较难、申请周期较长、步骤相对复杂而且额度一般在500~3 000元。因此,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贷款的p2p 平台出现,学生们可以向这些平台申请获得资金。而申请门槛相对信用卡而言简单很多,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籍证明即可。在用途上,资金的使用方向完全没有受到限制。除了主推消费贷款之外,p2p 平台当前也正在把大学生创业、助学贷款纳入推广计划,这将有助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不增加父母家庭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也可以帮助没有经济基础的学生进行贷款进行自主创业。
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经济意识。可以使大学生不再完全依靠父母来消费,因为自有还款压力,更能鞭策大学生去省钱理财还贷,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与金钱意识都有好处。
(二)大学生网贷的消极作用
首先,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大学生因为出身地区、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经济条件难免会高低不等,其消费水平自然也会不同。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健全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依靠父母供应又很难办理信用卡时,他们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一旦有些网贷公司利于“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等幌子向他们进攻,他们很容易被吸引而贷款。从而更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和享受心理。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网贷消费的物品主要是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除了数码产品,游玩、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 其次,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前途。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费欠理性,甚至负债累累,影响学业。另外,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将会影响大学生在银行的个人征信,同时也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大学生目前还属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群体。有平台愿意提供贷款是好事,但并不鼓励学生们过度消费,毕竟当前其还没有收入来源。大学生在合理控制消费的基础上,应该好好利用平台,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
总的来说,大学生网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网贷行业保持自律,社会共同监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非理性消费。
❼ 规范大学生网贷这件事,其作用是什么
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避免大学生陷入贷款陷阱中。
很多大学生其实还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炼,没有经济能力,所有的开销基本都是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没有独自承受经济压力的能力
首先贷款是要在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贷款方才能够放贷给需要贷款的客户,但是大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在不对其进行背景调查的的情况下就擅自给大学生放贷,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有那种只为追求利益,不顾社会影响的小的贷款机构会这样做,如果说是银行这种机构,贷款都是要进行背景调查的,包括你名下的资产,工作状况,每月的收入都是要调查清楚的(一般是贷款方主动提供材料给银行),以此判断你是否有偿还的能力
这种不需要任何调查就对大学生进行f放贷的行为其实是属于一种行业乱象,整顿规范大学生网贷就是在整顿这个行业,治理社会中不规范的盈利方式,也能避免一些大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中
还是奉劝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贷款,若是大学出来真的在创业上或者说是购房方面需要贷款,也一定要去银行这种正规机构去贷款
警惕陷阱
❽ 大学生为何频频陷入贷款风波中
近日据媒体报道,眼下“校园贷”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换穿马甲”,将小额现金贷款业务伪装成“回租贷”,名为租赁,实为借贷,通过读取通讯录等方式控制和威胁借款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套路贷,除了要深入持续打击治理之外,还应该尽快扭转大学生过度沉迷手机的现状。目前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的潜在危害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部门要和高校形成联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大学生尽早从沉迷于手机的泥潭中走出来。
来源:法制日报
❾ 大学生到底该如何用好校园贷
大学生为什么要用校园贷吗?根据我个人浅显的想法,大学生作为还没有完全接触社会的未成熟人员,尚未形成全面的经济观,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不适合校园贷。
最后提一点,不建议同学直接互相借钱。
❿ 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被学校劝退了吗
深陷“校园贷”麻烦的小洁。家属提供
某大学校园贴的贷款小广告。
根源?
结识有钱朋友,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洁大学的班主任毛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洁刚入大学表现还不错。在大学舍友的眼里,小洁穿着时髦,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一直以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说,后来发现她经常跟家里要钱,再后来接到催债公司的短信,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女儿自从认识了一位女性朋友后,便经常跟着她彻夜出去打游戏。这位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导致女儿不断向家里要钱后,又将目光瞄准了各类借贷平台。
小洁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内容是一桌菜肴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在健身会所里。紫牛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小洁,但得知记者身份,她称要上班便挂断了电话,再也不接听。
记者体验
“校园贷”很容易,有禁令却难见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不过,“取缔校园贷款业务”的禁令是来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来自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与这些行政部门相对应的,最多只能是行政处罚。
尽管如此,不少贷款网站的大门仍然向在校大学生敞开,有的贷款平台在明知学生身份的情况下,依然发放贷款。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探访时发现,在一些公开场所明确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广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张贴着,“大学生信用贷款”、“同学易贷”、“凭学生证,来就借”、“无忧学生贷”等不绝于目。
而紫牛新闻记者在网上找到一个借贷网站,打开后页面上显示“5分钟放款”字样,点击“立即拿钱”,手机就会自动跳转至该APP的下载界面。下载完成打开后,记者选择了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验证身份的界面会有文字提示扫描身份证的正面、背面及人脸识别,还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当前职业和教育程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后,该APP会根据借贷者本人提供的银行卡转钱。也就是说,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园贷”,但仍然有不少借贷APP能够给学生提供贷款。
法律人士呼吁
严处涉贷犯罪,加强学生消费引导
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处了解到,仅今年前9个月,就有超过20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无力还款,被逼离校或者离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对此,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校园贷”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对申请人缺乏严格审查;2、利息计算不透明,宣传的低息,实则涉嫌高利贷;3、未进行风险告知;4、收债方法不合理,打擦边球,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
陈律师分析认为,“校园贷”在法律上属于民间借贷性质,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此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应该严厉处罚。”陈律师告诉记者,相对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视频为要挟进行要债的,涉嫌刑事犯罪。
“这些孩子从坠地至高中阶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监督,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已都成年了,基本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消费诱惑,可能会迷失自己,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及时补位,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陈令霞律师说,虽然小额贷款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借贷业务,针对所有的、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大学生毕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从外部严格规范或者排除这些有可能影响大学生们成长的障碍,也许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剧。